第138章 也先可不是唯一一個
自家幼崽學掄語,曆代帝王樂瘋了 作者:棠億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嗷~”朱高熾有些失望地駝著背。
“沒關係的,爹你不給我吃也沒事的,我餓著餓著,就習慣了,我不會出去跟別人說我身為燕王世子,想吃東西都不行的……”
“少來!你當俺不知道你天天都在幼兒園用一日三餐?”朱棣輕哼。
朱高熾的小屁股又挨了一巴掌。
“你快說,怎麽迴事!”
“爹,您先說說,為什麽三家分晉後沒幾年,趙魏韓三國就開始了挨揍生涯?”
“因為他們把都城從有防守地形優勢的深山搬到了平原地區啊。”
“宋朝的時候,金人南下直逼東京為什麽那麽迅速,勢如破竹?”
“開封也沒有地形優勢啊,當初宋太祖還曾經因此想遷都,可惜豪族已經在開封紮根,反對遷都,才沒遷成。”朱棣答。
“所以?”朱高熾聳肩。
“所以?”朱棣眉頭一皺,“你是說大明也一樣,是俺遷都北京,讓蒙古南下變得容易?”
“不然呢?”朱高熾努努嘴。
“爹您太強了,您遷都到這裏,天子守國門,就是您揍別人,北方韃子被你揍得嗷嗷叫。
可一旦大明君王沒您那麽強,遷都到此也方便韃子揍大明。
就跟秦直道一樣。
始皇帝還在的時候,秦直道方便政令下達,秦直道修到哪裏,朝廷的威懾力就能到達哪裏。
可始皇帝死後胡亥亂搞,秦直道也方便反秦勢力打到鹹陽。
比如陳勝吳廣的兵,就是通過秦直道殺往鹹陽的。”
朱棣:……
他大爺的!
“爹,蒙古深入大明腹地可不止一次,後來還有一次,比朱祁鎮被擄走那次更離譜,您要聽嗎?”
“不聽!”朱棣拒絕,說完又後悔了。
“你還是說說吧,我覺得你弟弟想聽。”朱棣指了指被徐妙雲抱著在一旁玩的朱高煦。
一歲大的朱高煦玩著撥浪鼓,嘴裏咿咿呀呀說著一些讓人聽不懂的嬰語,小小的小寶寶突然感覺自己身上投過來一道目光。
一抬頭,就看到自己老父親在看自己。
“啊呀呀~~~”朱高煦衝著朱棣伸手,呀呀呀叫。
“看吧,你弟弟想聽,快說。”朱棣又說道。
徐妙雲:……
朱高熾:……
罷了。
“就是後來蒙古的俺答汗,也有人叫他阿勒塔汗的。就是他,為了逼迫大明開放互市,也是禦駕親征帶著一支騎兵,勢如破竹隻花了幾天時間就殺到北京城外了,爹您想知道他的路線不?”
“俺不想!!”朱棣的臉都氣紅了。
脖子也紅了,耳朵也紅了。
雙手握成了拳頭,手背上一根根青筋突起。
他深吸了口氣,過了一會兒,才緩過勁來。
“可是你弟弟想聽,你告訴他吧。”朱棣又指了指抱著個撥浪鼓的朱高煦。
徐妙雲把朱高煦從嬰兒搖椅上抱過來放在自己腿上。
“我待會兒帶老二去看看大夫,我覺得他才這麽小,背不動那麽大的鍋。”
朱棣:……
“老大,你快說。”
“哦……阿勒塔汗的路線啊,除了沒有去土木堡之外,其他的大體和也先南下逮朱祁鎮,攻北京的路線差不多。
就是先繞過大同,越過宣府,攻到薊州,又繞往西北方向的古北口,再南下順義,接著就帶著騎兵在北京城周圍繞圈圈,繞了一圈又一圈。
史上稱這事兒叫庚戌之變,和土木堡之變的一樣丟人。”
“握%¥&@#¥!!”
“哇哇哇……”
朱棣突然破口大罵,一歲的小背鍋俠朱高煦被嚇得哇哇大哭。
“你哭什麽,你是李世民變的?”朱棣本來就煩,就看了小背鍋俠一眼。
“哎喲,你嚇老二幹什麽!老二別哭啊,娘帶你出去散步。”徐妙雲聽完朱高熾說的話也很生氣,她理解朱棣,所以也沒多說什麽。
朱高煦突然被嚇哭,她隻好先抱著這一歲的小背鍋俠出門。
“庚戌之變,阿勒塔汗也擄走大明皇帝了?”朱棣問。
他有土木堡陰影了。
朱高熾搖搖頭。
“沒有,道長躲起來修仙呢,他又不出去溜達,抓不到。
而且俺答汗帶騎兵在北京城外繞圈隻是想逼大明開放和蒙古的互市,和朱祁鎮那檔子事不一樣。”
“那就好。”朱棣舒了口氣,說完又跳了起來。
“不對啊!哪裏好了!蒙古兩次南下長驅直入直逼北京城,兩次啊!兩次!這哪裏好了!
這樣的遭遇大明有兩次,這他大爺的%&¥#@!!!!草!!!”朱棣太惱火,直接忽略了朱高熾那句“道長躲起來”了。
“俺的子孫後代不能跟俺一樣,在北京城就為了揍死那群韃子嗎?
都城就在家門口,不是很方便揍他們嗎?怎麽反而挨他們揍了!”朱棣還在生氣。
“沒錢。”朱高熾對手指,“打仗要花錢,還要將領有能力。要是揍他們真這麽容易,幾千年曆史親自打到狼居胥山的中原皇帝為什麽隻有您一個。”
朱高熾繼續對手指。
朱棣:……
“後來呢,有沒有第三次?”
“沒了吧,就也先和阿勒塔汗兩次,清軍來的時候大明已經沒救了,不算進去。”
“那……”朱棣本想說那就好的,又怕有什麽反轉。
於是把“就好”兩個字給硬生生憋了迴去。
“沒有第三次,是因為大明強起來了?又來了一個跟俺一樣,能把丫揍死的皇帝?”
“不是啊。”朱高熾搖頭。
“是因為加固長城了啊,一次一次加固長城,有長城守衛,蒙古就不再那麽容易南下了。而且俺答汗後近百年,他們也不需要南下了。”
“為啥?”朱棣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大明拒絕互市後,阿勒塔汗就開始在蒙古漠南搞農業和基建,大力發展了一座城,就是後來的唿和浩特。
唿和浩特因此成了那時候中亞內陸的貿易中心,他們不需要再和大明互市了。
也因為成了內陸貿易中心,富裕了,就不怎麽需要再揍大明了。”
“握&%¥#@!!”朱棣還以為是什麽好消息,結果蒙古不需要再南下的消息竟然是這個。
“有錢修長城,沒錢打仗?有功夫修長城,沒工夫開放互市?要真開放互市,你說的什麽中亞內陸貿易中心輪得到唿和浩特?”
朱棣覺得自己這個心髒真是一上一下的。
朱高熾理解自家老爹的心情,他在幼兒園聽說這些事的時候也很生氣。
那個帶騎兵直逼北京城的阿勒塔汗一手發展起來的唿和浩特,後來成了中華大地的一部分。
可是在明朝的時候,那還是外族的地盤。
明朝明明有更豐富的可交易物品,卻讓唿和浩特成為中亞內陸的貿易中心。
真的是錯失了機會了。
“他大爺的!”朱棣臭罵一句,跑到書案那邊,研墨寫信。
他要氣瘋了。
他是一個有進步思想的,他拒絕閉關鎖國,要不然曆史上的他也不會有派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了。
聽說了拒絕互市讓蒙古的唿和浩特成為中亞內陸貿易中心,他那個著急啊。
“沒關係的,爹你不給我吃也沒事的,我餓著餓著,就習慣了,我不會出去跟別人說我身為燕王世子,想吃東西都不行的……”
“少來!你當俺不知道你天天都在幼兒園用一日三餐?”朱棣輕哼。
朱高熾的小屁股又挨了一巴掌。
“你快說,怎麽迴事!”
“爹,您先說說,為什麽三家分晉後沒幾年,趙魏韓三國就開始了挨揍生涯?”
“因為他們把都城從有防守地形優勢的深山搬到了平原地區啊。”
“宋朝的時候,金人南下直逼東京為什麽那麽迅速,勢如破竹?”
“開封也沒有地形優勢啊,當初宋太祖還曾經因此想遷都,可惜豪族已經在開封紮根,反對遷都,才沒遷成。”朱棣答。
“所以?”朱高熾聳肩。
“所以?”朱棣眉頭一皺,“你是說大明也一樣,是俺遷都北京,讓蒙古南下變得容易?”
“不然呢?”朱高熾努努嘴。
“爹您太強了,您遷都到這裏,天子守國門,就是您揍別人,北方韃子被你揍得嗷嗷叫。
可一旦大明君王沒您那麽強,遷都到此也方便韃子揍大明。
就跟秦直道一樣。
始皇帝還在的時候,秦直道方便政令下達,秦直道修到哪裏,朝廷的威懾力就能到達哪裏。
可始皇帝死後胡亥亂搞,秦直道也方便反秦勢力打到鹹陽。
比如陳勝吳廣的兵,就是通過秦直道殺往鹹陽的。”
朱棣:……
他大爺的!
“爹,蒙古深入大明腹地可不止一次,後來還有一次,比朱祁鎮被擄走那次更離譜,您要聽嗎?”
“不聽!”朱棣拒絕,說完又後悔了。
“你還是說說吧,我覺得你弟弟想聽。”朱棣指了指被徐妙雲抱著在一旁玩的朱高煦。
一歲大的朱高煦玩著撥浪鼓,嘴裏咿咿呀呀說著一些讓人聽不懂的嬰語,小小的小寶寶突然感覺自己身上投過來一道目光。
一抬頭,就看到自己老父親在看自己。
“啊呀呀~~~”朱高煦衝著朱棣伸手,呀呀呀叫。
“看吧,你弟弟想聽,快說。”朱棣又說道。
徐妙雲:……
朱高熾:……
罷了。
“就是後來蒙古的俺答汗,也有人叫他阿勒塔汗的。就是他,為了逼迫大明開放互市,也是禦駕親征帶著一支騎兵,勢如破竹隻花了幾天時間就殺到北京城外了,爹您想知道他的路線不?”
“俺不想!!”朱棣的臉都氣紅了。
脖子也紅了,耳朵也紅了。
雙手握成了拳頭,手背上一根根青筋突起。
他深吸了口氣,過了一會兒,才緩過勁來。
“可是你弟弟想聽,你告訴他吧。”朱棣又指了指抱著個撥浪鼓的朱高煦。
徐妙雲把朱高煦從嬰兒搖椅上抱過來放在自己腿上。
“我待會兒帶老二去看看大夫,我覺得他才這麽小,背不動那麽大的鍋。”
朱棣:……
“老大,你快說。”
“哦……阿勒塔汗的路線啊,除了沒有去土木堡之外,其他的大體和也先南下逮朱祁鎮,攻北京的路線差不多。
就是先繞過大同,越過宣府,攻到薊州,又繞往西北方向的古北口,再南下順義,接著就帶著騎兵在北京城周圍繞圈圈,繞了一圈又一圈。
史上稱這事兒叫庚戌之變,和土木堡之變的一樣丟人。”
“握%¥&@#¥!!”
“哇哇哇……”
朱棣突然破口大罵,一歲的小背鍋俠朱高煦被嚇得哇哇大哭。
“你哭什麽,你是李世民變的?”朱棣本來就煩,就看了小背鍋俠一眼。
“哎喲,你嚇老二幹什麽!老二別哭啊,娘帶你出去散步。”徐妙雲聽完朱高熾說的話也很生氣,她理解朱棣,所以也沒多說什麽。
朱高煦突然被嚇哭,她隻好先抱著這一歲的小背鍋俠出門。
“庚戌之變,阿勒塔汗也擄走大明皇帝了?”朱棣問。
他有土木堡陰影了。
朱高熾搖搖頭。
“沒有,道長躲起來修仙呢,他又不出去溜達,抓不到。
而且俺答汗帶騎兵在北京城外繞圈隻是想逼大明開放和蒙古的互市,和朱祁鎮那檔子事不一樣。”
“那就好。”朱棣舒了口氣,說完又跳了起來。
“不對啊!哪裏好了!蒙古兩次南下長驅直入直逼北京城,兩次啊!兩次!這哪裏好了!
這樣的遭遇大明有兩次,這他大爺的%&¥#@!!!!草!!!”朱棣太惱火,直接忽略了朱高熾那句“道長躲起來”了。
“俺的子孫後代不能跟俺一樣,在北京城就為了揍死那群韃子嗎?
都城就在家門口,不是很方便揍他們嗎?怎麽反而挨他們揍了!”朱棣還在生氣。
“沒錢。”朱高熾對手指,“打仗要花錢,還要將領有能力。要是揍他們真這麽容易,幾千年曆史親自打到狼居胥山的中原皇帝為什麽隻有您一個。”
朱高熾繼續對手指。
朱棣:……
“後來呢,有沒有第三次?”
“沒了吧,就也先和阿勒塔汗兩次,清軍來的時候大明已經沒救了,不算進去。”
“那……”朱棣本想說那就好的,又怕有什麽反轉。
於是把“就好”兩個字給硬生生憋了迴去。
“沒有第三次,是因為大明強起來了?又來了一個跟俺一樣,能把丫揍死的皇帝?”
“不是啊。”朱高熾搖頭。
“是因為加固長城了啊,一次一次加固長城,有長城守衛,蒙古就不再那麽容易南下了。而且俺答汗後近百年,他們也不需要南下了。”
“為啥?”朱棣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大明拒絕互市後,阿勒塔汗就開始在蒙古漠南搞農業和基建,大力發展了一座城,就是後來的唿和浩特。
唿和浩特因此成了那時候中亞內陸的貿易中心,他們不需要再和大明互市了。
也因為成了內陸貿易中心,富裕了,就不怎麽需要再揍大明了。”
“握&%¥#@!!”朱棣還以為是什麽好消息,結果蒙古不需要再南下的消息竟然是這個。
“有錢修長城,沒錢打仗?有功夫修長城,沒工夫開放互市?要真開放互市,你說的什麽中亞內陸貿易中心輪得到唿和浩特?”
朱棣覺得自己這個心髒真是一上一下的。
朱高熾理解自家老爹的心情,他在幼兒園聽說這些事的時候也很生氣。
那個帶騎兵直逼北京城的阿勒塔汗一手發展起來的唿和浩特,後來成了中華大地的一部分。
可是在明朝的時候,那還是外族的地盤。
明朝明明有更豐富的可交易物品,卻讓唿和浩特成為中亞內陸的貿易中心。
真的是錯失了機會了。
“他大爺的!”朱棣臭罵一句,跑到書案那邊,研墨寫信。
他要氣瘋了。
他是一個有進步思想的,他拒絕閉關鎖國,要不然曆史上的他也不會有派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了。
聽說了拒絕互市讓蒙古的唿和浩特成為中亞內陸貿易中心,他那個著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