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逐代遞減,三世而澤!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爺爺,你手裏拿著的什麽?”
朱雄英把手裏的手機還給馬皇後,望著朱元璋手中的拉罐問道。
“哦,這個啊,這是好喝的。”
朱元璋揚了揚手中的拉罐,帶著朱雄英往殿裏走去。
“皇爺爺,我想喝!”
朱雄英舔了舔嘴唇,眼睛就沒離開過拉罐。
“妹子你拿兩個碗出來,大家都嚐嚐這東西。”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把朱雄英抱在懷裏,讓馬皇後拿出兩個碗,平分了飲料。
馬皇後好奇,淺淺喝了一口,問道:“這是什麽水?這麽甜?”
“那黃小友說是什麽碳酸飲料,咱也不懂,隻是覺得味道還行,就想帶迴來給你們嚐嚐。”朱元璋指著拉罐道:“上麵寫著雷碧,應該就是它的名字吧。”
“雷碧……,這名字好生奇怪。”
馬皇後念叨了一句,隨即發現朱元璋今日心情出奇的好,那臉上的笑容就沒消失過。
“重八,我看你心情不錯,今天遇到啥開心的事了?”
“哈哈,妹子猜得不錯,咱今天還真遇到了開心事。”朱元璋哈哈一笑:“不過,咱先賣個關子,等標兒來了,咱再告訴你們!”
馬皇後嗔怪的看了一眼朱元璋:“德行!”
不過心裏也跟著高興起來。
這段時間,朝廷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多,已經好久沒看到重八露出開心的笑容了。
“爹,你找我有啥事?”
兩炷香的時間不到,朱標就從外麵走了進來。
“來來來,標兒,咱今天聽到能讓咱們大明長存下去的兩個辦法!”
朱元璋招唿著朱標過來坐下。
一旁的馬皇後聞言,不由得一愣。
讓大明江山長存下去的辦法?
還是兩個?
重八不是在說胡話吧。
“爹,你這是……”
朱標也迷糊的看著朱元璋,怎麽感覺聽不懂他在說什麽。
“你倆是什麽表情,咱沒瘋。”朱元璋白了兩人一眼:“你倆聽我慢慢說。”
整理了下思緒,朱元璋正色道:“關於咱再洪武二年定下的藩王製度,咱覺得製度不完整,所以準備添加一些內容上去。”
“分封製度不變,不過要加上‘逐代遞減,三世而澤’!”
朱標聽聞,神色大變!
爹還說沒瘋,那可是朱家血脈啊。
三代以後就不享受朱家給予的待遇了?
狠!
實在是太狠了!
“爹,不可……”
朱標話還未說完,就被打斷。
“怎麽不可?”
朱元璋拍了朱標腦袋一下:“俗話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出五服就算是同姓的路人了。”
“天下姓朱的那麽多,難道朝廷都要把他們給供養起來?”
聽到這,朱標語噎,不知該如何反駁。
隻是,同樣是朱家子孫,就這麽不管不問,是不是做得有點絕情。
朱標張了張嘴,最終把心裏的顧慮給說了出來:“爹,這樣做,是不是有點欠妥當,畢竟都是朱家血脈,這麽做……,別人會說咱們朱家冷漠無情。”
“標兒啊!你要是算過咱們朱家一兩百年後有多少子孫,你就不會說這種話了。”
想起黃小友說的,大明後麵擁有恐怖的40萬宗室成員,朱元璋心中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你看,你現在有十多個弟兄,他們成親後,一人生五個,第三代就有一百多皇孫。”
“等這些皇孫長大成人,一人生五個後代,到重孫輩有多少?就有五六百個了。”
“這才到第四代,100年的時間都沒有。”
“等朱家血脈傳承到第十代,到時候朱家子嗣有多少人?”
“到了第二十代時,那時候又是多少人?”
“這些人全靠朝廷來供養,你覺得那時候的朝廷能供養得起?”
“舉一國之力,來供養皇室宗親,這樣的大明該不該亡?”
等朱元璋分析完後,不光是朱標,就連一旁的馬皇後都一臉凝重。
之前朱元璋說要分封親王,兩人也沒怎麽反對。
畢竟都是皇子,讓他們到封地享受一世榮華富貴,這是人之常理,也是老朱對皇子們最好的安排。
現在聽來,才知道,分封藩王,居然埋下如此大的禍端!
兩人心中明白,等到了要全國來供養朱家皇室宗親的時候,那大明滅亡也就不遠了。
“現在,你還覺得咱說的逐代遞減,三世而澤,有問題嗎?”
良久之後,朱標想了好久,才認同的點了點頭:“爹說的不錯,皇室子孫不能一直由朝廷來供養。”
朱元璋得意的說道:“怎麽樣,爹這法子不錯吧,可是爹苦思許久,想出來的。”
馬皇後看了一眼朱元璋。
知道這什麽‘逐代遞減,三世而澤’,是那店家說給他聽的。
不過,也沒點破。
就讓他在兒子麵前嘚瑟一下好了。
“還有,朝廷不再供養他們,也不再限製他們,要給到他們足夠的自由,從政從軍,從商等等,都可以!不管他們做什麽,能養活他們自己就行。”
朱元璋補充了一句。
“沒問題。”思考了片刻,朱標又道:“稍後我就去宗人府,把這些條例加上去。晚些時候,我給老二老三老四他們通個氣,明日朝會,我會提出來。”
朱元璋端起桌上的茶杯,淡淡的喝了一口:“剛才說的隻是咱們朱家的事情,接下來我要講的,才是關乎咱們大明命脈之事。”
有了剛才藩王之事,馬皇後跟朱標兩人沒了輕視之心,都想聽聽老朱口中說的,關於大明命脈之事到底是什麽事。
“妹子,標兒,你倆都是讀書人,懂得比咱多,導致曆朝曆代走向滅亡的原因,應該比咱清楚。”
朱元璋看著兩人道:“一方麵是苛捐雜稅重,百姓交不起稅;另一方麵,耕地都集中在地主權貴的手裏,百姓手中無耕地。”
“簡單來說,百姓沒錢沒糧食,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還不如拚一把!”
“成了,就像咱這樣,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成,大不了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所以,咱大明要吸取曆朝曆代的教訓……”
“要對苛捐雜稅,土地分配,進行改革!”
朱雄英把手裏的手機還給馬皇後,望著朱元璋手中的拉罐問道。
“哦,這個啊,這是好喝的。”
朱元璋揚了揚手中的拉罐,帶著朱雄英往殿裏走去。
“皇爺爺,我想喝!”
朱雄英舔了舔嘴唇,眼睛就沒離開過拉罐。
“妹子你拿兩個碗出來,大家都嚐嚐這東西。”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把朱雄英抱在懷裏,讓馬皇後拿出兩個碗,平分了飲料。
馬皇後好奇,淺淺喝了一口,問道:“這是什麽水?這麽甜?”
“那黃小友說是什麽碳酸飲料,咱也不懂,隻是覺得味道還行,就想帶迴來給你們嚐嚐。”朱元璋指著拉罐道:“上麵寫著雷碧,應該就是它的名字吧。”
“雷碧……,這名字好生奇怪。”
馬皇後念叨了一句,隨即發現朱元璋今日心情出奇的好,那臉上的笑容就沒消失過。
“重八,我看你心情不錯,今天遇到啥開心的事了?”
“哈哈,妹子猜得不錯,咱今天還真遇到了開心事。”朱元璋哈哈一笑:“不過,咱先賣個關子,等標兒來了,咱再告訴你們!”
馬皇後嗔怪的看了一眼朱元璋:“德行!”
不過心裏也跟著高興起來。
這段時間,朝廷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多,已經好久沒看到重八露出開心的笑容了。
“爹,你找我有啥事?”
兩炷香的時間不到,朱標就從外麵走了進來。
“來來來,標兒,咱今天聽到能讓咱們大明長存下去的兩個辦法!”
朱元璋招唿著朱標過來坐下。
一旁的馬皇後聞言,不由得一愣。
讓大明江山長存下去的辦法?
還是兩個?
重八不是在說胡話吧。
“爹,你這是……”
朱標也迷糊的看著朱元璋,怎麽感覺聽不懂他在說什麽。
“你倆是什麽表情,咱沒瘋。”朱元璋白了兩人一眼:“你倆聽我慢慢說。”
整理了下思緒,朱元璋正色道:“關於咱再洪武二年定下的藩王製度,咱覺得製度不完整,所以準備添加一些內容上去。”
“分封製度不變,不過要加上‘逐代遞減,三世而澤’!”
朱標聽聞,神色大變!
爹還說沒瘋,那可是朱家血脈啊。
三代以後就不享受朱家給予的待遇了?
狠!
實在是太狠了!
“爹,不可……”
朱標話還未說完,就被打斷。
“怎麽不可?”
朱元璋拍了朱標腦袋一下:“俗話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出五服就算是同姓的路人了。”
“天下姓朱的那麽多,難道朝廷都要把他們給供養起來?”
聽到這,朱標語噎,不知該如何反駁。
隻是,同樣是朱家子孫,就這麽不管不問,是不是做得有點絕情。
朱標張了張嘴,最終把心裏的顧慮給說了出來:“爹,這樣做,是不是有點欠妥當,畢竟都是朱家血脈,這麽做……,別人會說咱們朱家冷漠無情。”
“標兒啊!你要是算過咱們朱家一兩百年後有多少子孫,你就不會說這種話了。”
想起黃小友說的,大明後麵擁有恐怖的40萬宗室成員,朱元璋心中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你看,你現在有十多個弟兄,他們成親後,一人生五個,第三代就有一百多皇孫。”
“等這些皇孫長大成人,一人生五個後代,到重孫輩有多少?就有五六百個了。”
“這才到第四代,100年的時間都沒有。”
“等朱家血脈傳承到第十代,到時候朱家子嗣有多少人?”
“到了第二十代時,那時候又是多少人?”
“這些人全靠朝廷來供養,你覺得那時候的朝廷能供養得起?”
“舉一國之力,來供養皇室宗親,這樣的大明該不該亡?”
等朱元璋分析完後,不光是朱標,就連一旁的馬皇後都一臉凝重。
之前朱元璋說要分封親王,兩人也沒怎麽反對。
畢竟都是皇子,讓他們到封地享受一世榮華富貴,這是人之常理,也是老朱對皇子們最好的安排。
現在聽來,才知道,分封藩王,居然埋下如此大的禍端!
兩人心中明白,等到了要全國來供養朱家皇室宗親的時候,那大明滅亡也就不遠了。
“現在,你還覺得咱說的逐代遞減,三世而澤,有問題嗎?”
良久之後,朱標想了好久,才認同的點了點頭:“爹說的不錯,皇室子孫不能一直由朝廷來供養。”
朱元璋得意的說道:“怎麽樣,爹這法子不錯吧,可是爹苦思許久,想出來的。”
馬皇後看了一眼朱元璋。
知道這什麽‘逐代遞減,三世而澤’,是那店家說給他聽的。
不過,也沒點破。
就讓他在兒子麵前嘚瑟一下好了。
“還有,朝廷不再供養他們,也不再限製他們,要給到他們足夠的自由,從政從軍,從商等等,都可以!不管他們做什麽,能養活他們自己就行。”
朱元璋補充了一句。
“沒問題。”思考了片刻,朱標又道:“稍後我就去宗人府,把這些條例加上去。晚些時候,我給老二老三老四他們通個氣,明日朝會,我會提出來。”
朱元璋端起桌上的茶杯,淡淡的喝了一口:“剛才說的隻是咱們朱家的事情,接下來我要講的,才是關乎咱們大明命脈之事。”
有了剛才藩王之事,馬皇後跟朱標兩人沒了輕視之心,都想聽聽老朱口中說的,關於大明命脈之事到底是什麽事。
“妹子,標兒,你倆都是讀書人,懂得比咱多,導致曆朝曆代走向滅亡的原因,應該比咱清楚。”
朱元璋看著兩人道:“一方麵是苛捐雜稅重,百姓交不起稅;另一方麵,耕地都集中在地主權貴的手裏,百姓手中無耕地。”
“簡單來說,百姓沒錢沒糧食,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還不如拚一把!”
“成了,就像咱這樣,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成,大不了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所以,咱大明要吸取曆朝曆代的教訓……”
“要對苛捐雜稅,土地分配,進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