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原來朱元璋才是老陰比!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再說胡惟庸案。”
黃軒一口氣把可樂喝光,打了一個長長的嗝後,道:“先說說這案帶來的影響。”
“胡惟庸倒台後,老朱罷設左右丞相,廢除中書省製度,朝廷之事由六部尚書分別處理,後麵設置殿閣大學士,成為皇帝作為顧問。”
老朱這一操作,結束了中國各朝各代的丞相製度,加強了專製皇權,讓皇帝的權利達到空前絕後。”
“至於胡惟庸案的經過……”
黃軒掏出手機,在網上查了起來。
不是他不了解,而是他描述出來,沒有網上描述的詳細。
“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給老朱說他家裏的水井湧出來的水,又甜又好喝,還能延年益壽,說是祥瑞,借此邀請朱元璋去他家裏參觀。”
“朱元璋欣然前往,剛出皇宮西華門,就被太監阻止,並用眼神示意不能前往。朱元璋立馬迴去,登上城牆望向胡惟庸的宅子,發現塵土飛揚,好像牆道裏埋伏了大量的士兵。”
“於是朱元璋大怒,以“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等罪名,當天處死胡惟庸、陳寧等人。”
“簡單來說,就是胡惟庸想要造反,假借家裏有祥瑞,騙朱元璋前去,然後殺掉。”
朱標大驚,根本不敢相信是真的。
胡相居然敢謀反,還敢弑君?
況且現在才洪武十一年,這青年說的是洪武十三年的事。
他怎麽知道的。
未卜先知?
最奇怪的是,老爹跟吳吉祥兩人居然沒有絲毫驚訝的表情。
就仿佛,這青年說的話,是事實一般。
“雖然這是史書上記載的,但是我不太相信。”
黃軒掏出煙,散了一根給朱標:“朱哥,抽煙不?”
朱標懵逼的看著黃軒手上的東西,不知是什麽。
一旁的朱元璋替他開口道:“要讓黃小友失望了,他不會抽。”
黃軒聞言,把煙收了迴來,掏出火機,給自己點上:“那胡惟庸隻是一個文臣,雖然接了李善長的班,成為淮西集團名義上的頭頭,但那些淮西武將誰會跟著他去造反?”
“先說成功不成功,哪怕胡惟庸把老朱騙去家中殺了又能怎樣?”
“要知道,洪武十三年,馬皇後還沒死,太子朱標還活蹦亂跳,胡惟庸殺了老朱就能當皇帝了?”
“隻要馬皇後一聲令下,那些淮西集團的武將,不出一刻鍾,就能把胡惟庸剁成肉泥。”
“徐達、藍玉、沐英等等,這些人會聽胡惟庸的話?”
“文官浙東黨會買胡惟庸的賬?”
黃軒搖頭道:“胡惟庸都當上了丞相,不可能會這麽沒腦子吧。”
朱元璋聽聞,笑了一下,也不反駁,隻是問道:“那黃小友,覺得真相是怎麽樣的?”
“其實明朝後期的學者都對這一記載存疑,說:雲奇之事,國史野史,一無可考。”
黃軒把手中的煙頭放在腳下踩滅,扔進旁邊的垃圾筐裏:“先說,這胡惟庸是在老朱起兵沒多久就跟著老朱了,可以算得上是淮西元老級別的人物。”
“不過,胡惟庸跟李善長不一樣,胡惟庸從底層幹起來的,做過主簿,當過知縣,後麵?胡惟庸給李善長送了200兩黃金??,有了李善長的幫助,這才躋身於朝廷的權力中心。”
“第一,胡惟庸跟著老朱的時間不短,算得上從龍臣子;第二,又有李善長的幫扶,後麵他們兩家又聯姻,靠山強大;第三,胡惟庸這人懂察言觀色,討老朱的歡喜,要不他也做不到宰相的位置。”
“有了這麽多的buff加成,可以說,胡惟庸的權利非常大。”
“錯就錯在,胡惟庸當上宰相以後飄了!”
“胡惟庸不像徐達,徐達當了宰相完全就不管事,也不像李善長,當了宰相以後小心謹慎,更不像汪廣洋那樣與世無爭。”
“胡惟庸當了宰相以後,先是打壓異己,毒殺劉伯溫,後又獨攬大權,許多生殺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請示,就擅自加以處理。”
“朱元璋是什麽人?那是從底層爬上來的。朱元璋權力掌控欲望極強,他怎麽允許胡惟庸獨斷專權,讓皇權被相權被限製?”
“所以,我覺得,胡惟庸造反是假,老朱隻是找一個‘合理’的借口除掉他,取消宰相製度而已。”
黃軒不好意思的笑了下,道:“當然,這隻是我自己的想法,至於胡惟庸到底造沒造反,我不知道。”
一旁的朱標早就驚得目瞪口呆。
胡惟庸毒殺了劉基?
還要造反殺掉老爹?
那胡惟庸就這麽大的膽子?
現在是洪武十一年六月底,離洪武十三年,也隻有一年多的時間。
老朱相比朱標,則淡定得多。
那胡惟庸是什麽樣的人,他怎麽不清楚?
還記得當時自己問劉基,讓胡惟庸當宰相怎麽樣,劉基說:“胡惟庸性情桀驁不馴,猶如未馴之犢,用之如耕田,恐反傷農具。”
有了劉基的這番話,咱才決定讓胡惟庸當上左相的。
咱就是想讓胡惟庸拉幫結派,獨攬大權,讓他沉醉在權力之中。
要不,後麵罷免宰相,找什麽借口?
其實,從去年開始,自己就在想怎麽處理胡惟庸,怎麽才能讓大明不再擁有宰相一職。
現在聽到黃小子的話……
這是給咱點醒了!
謀反,這罪名可不小。
而且……
謀得好,反得妙!
拿謀反的借口殺掉胡惟庸一幹人馬,別說朝堂,就是大明整個天下,都無一人敢說什麽。
誰敢給一個謀反的反賊求情?
牆道裏藏有大量士兵?
聽到這,朱元璋忍不住的冷笑了一聲。
自己早就秘密派人盯著京城官員,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況且京城裏麵咱安排的眼線無數,別說什麽私調大軍,就是超過二十人聚集,咱都能在極短的時間知道,這些人聚集在一起是為了什麽。
沉思了片刻,朱元璋輕拍大腿。
就這麽幹!
待到洪武十三年,先誘導胡惟庸說自家有祥瑞,然後派一大隊人馬埋伏在他家附近,接著讓朝臣與自己一同去往胡惟庸家中,最後“不小心”發現他包藏禍心,預謀謀反!
黃軒一口氣把可樂喝光,打了一個長長的嗝後,道:“先說說這案帶來的影響。”
“胡惟庸倒台後,老朱罷設左右丞相,廢除中書省製度,朝廷之事由六部尚書分別處理,後麵設置殿閣大學士,成為皇帝作為顧問。”
老朱這一操作,結束了中國各朝各代的丞相製度,加強了專製皇權,讓皇帝的權利達到空前絕後。”
“至於胡惟庸案的經過……”
黃軒掏出手機,在網上查了起來。
不是他不了解,而是他描述出來,沒有網上描述的詳細。
“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給老朱說他家裏的水井湧出來的水,又甜又好喝,還能延年益壽,說是祥瑞,借此邀請朱元璋去他家裏參觀。”
“朱元璋欣然前往,剛出皇宮西華門,就被太監阻止,並用眼神示意不能前往。朱元璋立馬迴去,登上城牆望向胡惟庸的宅子,發現塵土飛揚,好像牆道裏埋伏了大量的士兵。”
“於是朱元璋大怒,以“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等罪名,當天處死胡惟庸、陳寧等人。”
“簡單來說,就是胡惟庸想要造反,假借家裏有祥瑞,騙朱元璋前去,然後殺掉。”
朱標大驚,根本不敢相信是真的。
胡相居然敢謀反,還敢弑君?
況且現在才洪武十一年,這青年說的是洪武十三年的事。
他怎麽知道的。
未卜先知?
最奇怪的是,老爹跟吳吉祥兩人居然沒有絲毫驚訝的表情。
就仿佛,這青年說的話,是事實一般。
“雖然這是史書上記載的,但是我不太相信。”
黃軒掏出煙,散了一根給朱標:“朱哥,抽煙不?”
朱標懵逼的看著黃軒手上的東西,不知是什麽。
一旁的朱元璋替他開口道:“要讓黃小友失望了,他不會抽。”
黃軒聞言,把煙收了迴來,掏出火機,給自己點上:“那胡惟庸隻是一個文臣,雖然接了李善長的班,成為淮西集團名義上的頭頭,但那些淮西武將誰會跟著他去造反?”
“先說成功不成功,哪怕胡惟庸把老朱騙去家中殺了又能怎樣?”
“要知道,洪武十三年,馬皇後還沒死,太子朱標還活蹦亂跳,胡惟庸殺了老朱就能當皇帝了?”
“隻要馬皇後一聲令下,那些淮西集團的武將,不出一刻鍾,就能把胡惟庸剁成肉泥。”
“徐達、藍玉、沐英等等,這些人會聽胡惟庸的話?”
“文官浙東黨會買胡惟庸的賬?”
黃軒搖頭道:“胡惟庸都當上了丞相,不可能會這麽沒腦子吧。”
朱元璋聽聞,笑了一下,也不反駁,隻是問道:“那黃小友,覺得真相是怎麽樣的?”
“其實明朝後期的學者都對這一記載存疑,說:雲奇之事,國史野史,一無可考。”
黃軒把手中的煙頭放在腳下踩滅,扔進旁邊的垃圾筐裏:“先說,這胡惟庸是在老朱起兵沒多久就跟著老朱了,可以算得上是淮西元老級別的人物。”
“不過,胡惟庸跟李善長不一樣,胡惟庸從底層幹起來的,做過主簿,當過知縣,後麵?胡惟庸給李善長送了200兩黃金??,有了李善長的幫助,這才躋身於朝廷的權力中心。”
“第一,胡惟庸跟著老朱的時間不短,算得上從龍臣子;第二,又有李善長的幫扶,後麵他們兩家又聯姻,靠山強大;第三,胡惟庸這人懂察言觀色,討老朱的歡喜,要不他也做不到宰相的位置。”
“有了這麽多的buff加成,可以說,胡惟庸的權利非常大。”
“錯就錯在,胡惟庸當上宰相以後飄了!”
“胡惟庸不像徐達,徐達當了宰相完全就不管事,也不像李善長,當了宰相以後小心謹慎,更不像汪廣洋那樣與世無爭。”
“胡惟庸當了宰相以後,先是打壓異己,毒殺劉伯溫,後又獨攬大權,許多生殺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請示,就擅自加以處理。”
“朱元璋是什麽人?那是從底層爬上來的。朱元璋權力掌控欲望極強,他怎麽允許胡惟庸獨斷專權,讓皇權被相權被限製?”
“所以,我覺得,胡惟庸造反是假,老朱隻是找一個‘合理’的借口除掉他,取消宰相製度而已。”
黃軒不好意思的笑了下,道:“當然,這隻是我自己的想法,至於胡惟庸到底造沒造反,我不知道。”
一旁的朱標早就驚得目瞪口呆。
胡惟庸毒殺了劉基?
還要造反殺掉老爹?
那胡惟庸就這麽大的膽子?
現在是洪武十一年六月底,離洪武十三年,也隻有一年多的時間。
老朱相比朱標,則淡定得多。
那胡惟庸是什麽樣的人,他怎麽不清楚?
還記得當時自己問劉基,讓胡惟庸當宰相怎麽樣,劉基說:“胡惟庸性情桀驁不馴,猶如未馴之犢,用之如耕田,恐反傷農具。”
有了劉基的這番話,咱才決定讓胡惟庸當上左相的。
咱就是想讓胡惟庸拉幫結派,獨攬大權,讓他沉醉在權力之中。
要不,後麵罷免宰相,找什麽借口?
其實,從去年開始,自己就在想怎麽處理胡惟庸,怎麽才能讓大明不再擁有宰相一職。
現在聽到黃小子的話……
這是給咱點醒了!
謀反,這罪名可不小。
而且……
謀得好,反得妙!
拿謀反的借口殺掉胡惟庸一幹人馬,別說朝堂,就是大明整個天下,都無一人敢說什麽。
誰敢給一個謀反的反賊求情?
牆道裏藏有大量士兵?
聽到這,朱元璋忍不住的冷笑了一聲。
自己早就秘密派人盯著京城官員,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況且京城裏麵咱安排的眼線無數,別說什麽私調大軍,就是超過二十人聚集,咱都能在極短的時間知道,這些人聚集在一起是為了什麽。
沉思了片刻,朱元璋輕拍大腿。
就這麽幹!
待到洪武十三年,先誘導胡惟庸說自家有祥瑞,然後派一大隊人馬埋伏在他家附近,接著讓朝臣與自己一同去往胡惟庸家中,最後“不小心”發現他包藏禍心,預謀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