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此人說的話,難以讓人信服!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空印案,咱們就不說了,畢竟這都是因為前朝遺留下來的官場默認之事。”
“咱們就從胡惟庸案說起。”
黃軒沒有注意到老朱已經沒有笑容的臉色,繼續道:“老朱借胡惟庸案,廢掉了宰相製度,讓皇權得到了加強,偏偏外人還沒法說,畢竟是謀反。”
“但通過種種分析,胡惟庸除非是腦子壞掉了才會造老朱的反。”
“跟著老朱打天下的那幫淮西人,誰不知道老朱的秉性?”
“但,老朱就是給胡惟庸安上了謀反的罪名!”
“連同胡惟庸在內,殺了數萬人。”
“朱大叔,你說老朱陰不陰?”
朱元璋聞言不由得一怔。
咱怎麽說?
這不是還沒發生的事情嗎?
不過,剛才自己已經決定就按照這種方法來廢除宰相製度……
這,怎麽能算陰險呢?
這叫策略好不好!
“嗬嗬!”
朱元璋尷尬的笑了笑,也不搭話。
黃軒沒有繼續追問朱元璋,自顧自的說道:“再說郭桓案,老朱會放任讓他貪汙這麽多錢糧?”
朱元璋心想,如果真的出現貪汙的情況。
自己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就把人給拿下,根本不會讓此人貪汙如此之巨。
除非……
是自己默認的,知道他貪汙而不製止。
那自己為什麽會這樣做呢?
朱元璋心中各種念頭不斷閃過。
對了,黃小子提到“百姓中產之家大抵皆破”。
除了官員,還有兩萬多的地主富戶。
朱元璋一驚,心中頓時有了答案。
原來未來的自己,通過郭桓案,最終針對的目標是大明的官僚士紳。
大明窮,窮的是朝廷,窮的是百姓,官僚士紳地主們,他們可不窮。
自己正好以貪汙的借口,查抄官僚士紳地主的家底……
嘶……
按照黃小子說的,難道咱真的是老陰比?
黃軒又感覺開始頭重腳輕了,同時又變得有些亢奮:“所以說,老朱真的是大陰比。”
“若是老朱生在現代,不去當導演拍戲,真的是可惜了!”
“自己設計劇情,自己挑選演員,然後導出兩場大戲,不僅達到了目的,還能讓史書無法寫出真實的原因。”
朱元璋老臉一紅,用眼睛瞪了一眼朱標跟吳吉祥,眼中警告之色不言而喻。
朱標還好,吳吉祥差一點被老朱嚇得尿了褲子。
“咳咳,黃小友,你還是說說最後一案吧!”
朱元璋不願意在這個話題過多糾纏,畢竟當麵親耳聽到損自己的話。
心裏挺別扭的。
黃軒點了點頭,道:“那咱們就說說洪武最後一個大案,藍玉案!”
聽到藍玉,三人當中,朱標最為緊張。
因為藍玉是月娥的舅父,朱標自然也跟著叫舅父。
並且,藍玉對朝廷,對朱家,忠心耿耿,怎麽會弄出什麽洪武四大案?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涼國公藍玉夥同朝中重臣欲同謀反,朱元璋聽了大怒,以謀反罪將藍玉逮捕下獄,並被抄家,滅三族,並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一萬五千人,史稱“藍玉案”。”
朱元璋聽聞,沒多大反應。
之前黃小子提過,自己為了給朱允炆鋪路,把藍玉給剝皮揎草了。
最主要的是怕朱允炆,鎮不住這幫淮西開國武將。
隻是沒想到牽連如此之廣,殺了一萬多人。
而朱標聽完黃軒的話,下意識的反駁道:“不可能!藍玉他怎麽可能會謀反?”
朱元璋怕黃軒把雄英跟朱標早死的事情說出來,立馬打斷道:“有什麽不可能的,藍玉也是人,是人就有私心,況且都是曆史上發生過的事情,還有假?”
黃軒頷首認同道:“朱大叔說得不錯,藍玉這人厲害得很,尤其是在軍事方麵,不僅勇猛善戰,而且謀略也不差,尤其在洪武二十一年,捕魚兒海之戰,大破元軍,俘虜七萬餘人,覆滅了北元殘存勢力。”
“不過,正是由於藍玉打仗厲害,他也變得驕橫跋扈起來。首先,北征迴來時炮轟喜峰關,傳聞他還和元妃有染;其次,藍玉養的養子多達數百人,這些人目無法紀,搶占百姓良田,濫殺無辜,百姓敢怒不敢言;第三,藍玉在軍中擅自罷免和提拔軍官,獨斷專行,老朱多次申飭他,藍玉毫不在意,並且對老朱的封賞極為不滿,認為老朱封賞太吝嗇了。”
“老朱能留下他嗎?”
老朱淡淡的瞟了一眼朱標。
朱標麵露尷尬之色。
按照藍玉的性格,還真會做出黃軒說的這些事。
自己時常勸誡藍玉,性格不要那麽乖張,做事三思而後行,結果每次都被他以:“不是還有太子您罩著我嗎,以後還要等著大外甥雄英給自己封國公呢!”給堵了迴去。
現在的藍玉,雖然驕橫了一些,但是並不跋扈,自己也沒過多約束他。
隻是沒想到,讓他闖出如此禍事,丟了性命!
看來以後要嚴格約束他,不能任由他這般繼續下去。
“來來來,黃小友,咱們繼續喝,不用管他。”
朱元璋招唿著黃軒繼續吃喝。
幾人邊吃邊聊,一頓晚飯吃下來,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
黃軒又被老朱灌得酩酊大醉。
看著已經唿唿大睡的黃軒,朱元璋夾了一筷子已經涼了的魚肉放進嘴裏,忽然問道:“標兒,你怎麽看?”
朱標自然知道老朱問的是什麽。
朱標複雜的看了一眼黃軒,道:“爹,此人說的話,難以讓人信服。”
“除了洪武九年的空印案以外,剩下的三個……,都是還未發生的事情,此人怎會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他又不是諸葛孔明,擁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我覺得,當個故事聽聽沒問題,當不得真。”
“不過,咱們也可以通過他說的這些事件,提早去預防、去規避,避免以後真的會出現類似的事情來。”
朱元璋又開了一罐啤酒,舒舒服服的喝了一大口。
這酒起初喝起來極為不習慣,但喝過幾次以後,就覺得爽快得不行。
“倘若咱告訴你,此人是幾百年以後的未來人呢?”
“倘若咱告訴你,此人知道咱們大明所有發生,且被記錄在史書上的事情呢?”
“咱們就從胡惟庸案說起。”
黃軒沒有注意到老朱已經沒有笑容的臉色,繼續道:“老朱借胡惟庸案,廢掉了宰相製度,讓皇權得到了加強,偏偏外人還沒法說,畢竟是謀反。”
“但通過種種分析,胡惟庸除非是腦子壞掉了才會造老朱的反。”
“跟著老朱打天下的那幫淮西人,誰不知道老朱的秉性?”
“但,老朱就是給胡惟庸安上了謀反的罪名!”
“連同胡惟庸在內,殺了數萬人。”
“朱大叔,你說老朱陰不陰?”
朱元璋聞言不由得一怔。
咱怎麽說?
這不是還沒發生的事情嗎?
不過,剛才自己已經決定就按照這種方法來廢除宰相製度……
這,怎麽能算陰險呢?
這叫策略好不好!
“嗬嗬!”
朱元璋尷尬的笑了笑,也不搭話。
黃軒沒有繼續追問朱元璋,自顧自的說道:“再說郭桓案,老朱會放任讓他貪汙這麽多錢糧?”
朱元璋心想,如果真的出現貪汙的情況。
自己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就把人給拿下,根本不會讓此人貪汙如此之巨。
除非……
是自己默認的,知道他貪汙而不製止。
那自己為什麽會這樣做呢?
朱元璋心中各種念頭不斷閃過。
對了,黃小子提到“百姓中產之家大抵皆破”。
除了官員,還有兩萬多的地主富戶。
朱元璋一驚,心中頓時有了答案。
原來未來的自己,通過郭桓案,最終針對的目標是大明的官僚士紳。
大明窮,窮的是朝廷,窮的是百姓,官僚士紳地主們,他們可不窮。
自己正好以貪汙的借口,查抄官僚士紳地主的家底……
嘶……
按照黃小子說的,難道咱真的是老陰比?
黃軒又感覺開始頭重腳輕了,同時又變得有些亢奮:“所以說,老朱真的是大陰比。”
“若是老朱生在現代,不去當導演拍戲,真的是可惜了!”
“自己設計劇情,自己挑選演員,然後導出兩場大戲,不僅達到了目的,還能讓史書無法寫出真實的原因。”
朱元璋老臉一紅,用眼睛瞪了一眼朱標跟吳吉祥,眼中警告之色不言而喻。
朱標還好,吳吉祥差一點被老朱嚇得尿了褲子。
“咳咳,黃小友,你還是說說最後一案吧!”
朱元璋不願意在這個話題過多糾纏,畢竟當麵親耳聽到損自己的話。
心裏挺別扭的。
黃軒點了點頭,道:“那咱們就說說洪武最後一個大案,藍玉案!”
聽到藍玉,三人當中,朱標最為緊張。
因為藍玉是月娥的舅父,朱標自然也跟著叫舅父。
並且,藍玉對朝廷,對朱家,忠心耿耿,怎麽會弄出什麽洪武四大案?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涼國公藍玉夥同朝中重臣欲同謀反,朱元璋聽了大怒,以謀反罪將藍玉逮捕下獄,並被抄家,滅三族,並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一萬五千人,史稱“藍玉案”。”
朱元璋聽聞,沒多大反應。
之前黃小子提過,自己為了給朱允炆鋪路,把藍玉給剝皮揎草了。
最主要的是怕朱允炆,鎮不住這幫淮西開國武將。
隻是沒想到牽連如此之廣,殺了一萬多人。
而朱標聽完黃軒的話,下意識的反駁道:“不可能!藍玉他怎麽可能會謀反?”
朱元璋怕黃軒把雄英跟朱標早死的事情說出來,立馬打斷道:“有什麽不可能的,藍玉也是人,是人就有私心,況且都是曆史上發生過的事情,還有假?”
黃軒頷首認同道:“朱大叔說得不錯,藍玉這人厲害得很,尤其是在軍事方麵,不僅勇猛善戰,而且謀略也不差,尤其在洪武二十一年,捕魚兒海之戰,大破元軍,俘虜七萬餘人,覆滅了北元殘存勢力。”
“不過,正是由於藍玉打仗厲害,他也變得驕橫跋扈起來。首先,北征迴來時炮轟喜峰關,傳聞他還和元妃有染;其次,藍玉養的養子多達數百人,這些人目無法紀,搶占百姓良田,濫殺無辜,百姓敢怒不敢言;第三,藍玉在軍中擅自罷免和提拔軍官,獨斷專行,老朱多次申飭他,藍玉毫不在意,並且對老朱的封賞極為不滿,認為老朱封賞太吝嗇了。”
“老朱能留下他嗎?”
老朱淡淡的瞟了一眼朱標。
朱標麵露尷尬之色。
按照藍玉的性格,還真會做出黃軒說的這些事。
自己時常勸誡藍玉,性格不要那麽乖張,做事三思而後行,結果每次都被他以:“不是還有太子您罩著我嗎,以後還要等著大外甥雄英給自己封國公呢!”給堵了迴去。
現在的藍玉,雖然驕橫了一些,但是並不跋扈,自己也沒過多約束他。
隻是沒想到,讓他闖出如此禍事,丟了性命!
看來以後要嚴格約束他,不能任由他這般繼續下去。
“來來來,黃小友,咱們繼續喝,不用管他。”
朱元璋招唿著黃軒繼續吃喝。
幾人邊吃邊聊,一頓晚飯吃下來,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
黃軒又被老朱灌得酩酊大醉。
看著已經唿唿大睡的黃軒,朱元璋夾了一筷子已經涼了的魚肉放進嘴裏,忽然問道:“標兒,你怎麽看?”
朱標自然知道老朱問的是什麽。
朱標複雜的看了一眼黃軒,道:“爹,此人說的話,難以讓人信服。”
“除了洪武九年的空印案以外,剩下的三個……,都是還未發生的事情,此人怎會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他又不是諸葛孔明,擁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我覺得,當個故事聽聽沒問題,當不得真。”
“不過,咱們也可以通過他說的這些事件,提早去預防、去規避,避免以後真的會出現類似的事情來。”
朱元璋又開了一罐啤酒,舒舒服服的喝了一大口。
這酒起初喝起來極為不習慣,但喝過幾次以後,就覺得爽快得不行。
“倘若咱告訴你,此人是幾百年以後的未來人呢?”
“倘若咱告訴你,此人知道咱們大明所有發生,且被記錄在史書上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