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哥,你知道這手機是從哪裏弄來的嗎?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連幾日,朱元璋隻是在朝會上露了個麵。
至於朝事全部都交給朱標處理,老朱則天天帶著一堆侍衛在皇宮裝路燈。
先是把馬皇後的坤寧宮裝好後,立馬開始裝乾清宮跟奉天殿,接著就是標兒的東宮。
兩百根路燈,看似很多,但皇宮更大,別說整個皇宮,就是後宮都沒有分到幾根。
其實,這都要怪老朱。
朱元璋為了讓皇宮每一個地方都能被照亮,完全沒有按照說明書上建議的距離安放路燈,而是把距離調近了許多。
看著還差小半的皇宮還沒有路燈,朱元璋打算,明日再去找黃小子買兩百根。
禦書房。
朱標正看著各府遞上來的奏折。
“殿下,胡相求見!”
一太監從外麵進來,對著朱標小聲稟告。
聽到是胡惟庸,朱標愣了一下,又想起黃軒說的胡惟庸案。
“讓他進來吧!”
朱標放下奏折,靜待胡惟庸的到來。
胡惟庸行跪拜之禮,唿道:“臣胡惟庸,拜見太子殿下!”
“胡相請起!”
朱標點了點頭,問道:“不知胡相過來,是為了何事?”
“殿下,蘇、鬆、揚、台水患目前得到了控製,不過由於陛下說過,賜予災民每戶一石糧食,臣讓人在應天、太平、鎮江、寧國、廣德等地征集糧食,運往災區,現在馬上七月了,臣怕秋糧(稅賦)收不上來。”
“畢竟這次數目太大,臣怕若按照去歲的賬目去收,會很難……”
朱標聞言,沉默不語。
這事他清楚。
抽調應天、太平、鎮江的糧食去賑災,也是他簽署同意的。
現在胡惟庸提到秋稅的問題,朱標想了一下,道:“這事我會跟陛下商量一下,你給這些地方的官員提一下,陛下不會為難他們的,也讓百姓安心,朝廷會記得他們。”
胡惟庸跪地高唿:“殿下仁慈!”
“胡相言重了,孤生為大明太子,心係百姓乃是分內之事。”
胡惟庸見朱標心情還不錯,拍了幾句馬屁後,忽然提到:“殿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標看了一眼胡惟庸,道:“胡相請說!”
胡惟庸看著朱標的眼睛,小心翼翼的說道:“殿下,宋景濂已告老還鄉,現在又將他留在京城教導太孫殿下……”
“朝臣都說,外麵百姓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大明朝堂無人可用了……”
“況且,宋景濂已七十有一,身子骨不再硬朗,記憶時而模糊,時而清醒,臣怕他教不好太孫殿下。”
那宋景濂都這麽大的年紀了,不在家等死,還跑京城來幹什麽?
當了太子是老師還不夠,現在還要當太孫的老師。
憑什麽?
想到陛下起事之初,這老不死的還時常教導過陛下。
胡惟庸心中更酸了。
三代恩師,這麽大的榮譽,他宋景濂配嗎?
太孫殿下的老師,自己可是盼了好久。
不管是才學,還是能力、地位,整個朝堂,又有誰能與自己相比的?
結果這老不死的趁著帝慶節,跑京城來,來了就賴著不走了。
有此人在,自己帝師的夢想不就實現不了嗎?
朱標聞言,眉頭一皺,瞟了一眼胡惟庸,淡淡的說道:“朝臣真的是這麽說的?”
胡惟庸拱手道:“迴殿下,臣句句屬實!”
朱標內心冷笑了一聲。
如果沒有聽到黃軒說的曆史對胡惟庸的評價,或許朱標還真會考慮胡惟庸的話。
但,現在聽來。
朱標隻覺得胡惟庸隻是眼紅老師而已。
此人心胸果然狹隘!
“雄英不過四歲,還未正式拜師學習,現在也隻是讓老師教他一些禮儀規矩而已,胡相不用擔心。”
“並且,雄英的事,孤都沒法插手,全是陛下一手操辦的。”
胡惟庸聞言,立馬又跪了下去:“臣妄言,請殿下責罰!”
朱標微微一笑,道:“胡相也是好心,何罪之有,胡相迴去以後,給朝臣解釋一句,孤不希望以後再聽到類似的言語。”
“是!”
胡惟庸低著頭,朱標也看不見他的麵容。
揮了揮手,道:“若無其他事,胡相告退吧,孤還要審閱奏折!”
“是!臣告退!”
看著胡惟庸遠去的身影,朱標心中有些糾結。
這人,跟著爹好多年了。
能力不錯,要不然也不會被爹提拔成為宰相。
但,最近幾年,胡惟庸膽子越來越大。
劉基之事,讓爹跟娘鬧了好久,要不是爹再三保證以後不再虧待功臣,估計現在娘都不待見爹呢!
而這一切,都是胡惟庸的傑作。
雖然是老爹默許的。
之前一些事情,胡惟庸處理完了以後才稟報上來。
以前朱標還覺得他這宰相當得不錯,能讓爹少許多煩心事。
現在看來,這何嚐不是胡惟庸大權在握,欺上瞞下,為所欲為?
所以,朱標糾結的是,此人到底救還是不救?
按照老爹的話來說,一切照舊。
對於胡惟庸不必理會,就讓事情猶如黃軒說的曆史那般發展下去。
到時候一並收拾了胡惟庸一黨亂黨。
不過,若真的這樣做,到時候娘那邊又要跟爹置氣,說他嗜殺成性!
那黃軒可是說了,胡惟庸案殺了兩三萬人!
這可不是小數目!
上次劉基之事,就把娘給氣得病倒了,緩了好幾個月,娘才好轉。
朱標怕胡惟庸的事,又會把娘給氣病了。
“大哥!”
“大哥!”
朱標左右為難時,忽然幾道熟悉的聲音從外麵傳來。
隻見幾個弟弟,快步走了進來。
朱標疑惑的問道:“你們怎麽來了?”
“嘿嘿,咱們這不是想大哥了嗎,所以來看看大哥你!”
“對對對,咱們幾兄弟都好幾天沒看到大哥了。”
幾人打著哈哈,殷勤的走在朱標身邊。
“說吧,找我有什麽事?”
這幾個弟弟,基本都是自己帶大的,他們屁股一翹,自己就知道他們要拉什麽屎。
平日裏沒事,絕對不會來找自己。
今天幾人一起過來,就差把“我們有事找你”幾個字刻在腦門上了。
“嘿嘿,果然什麽事都瞞不過大哥!”
朱棣從懷來掏出手機,問道:“大哥,這手機,還有外麵還在安裝的路燈……,大哥你能給我們說說,是從哪裏來的嗎?”
至於朝事全部都交給朱標處理,老朱則天天帶著一堆侍衛在皇宮裝路燈。
先是把馬皇後的坤寧宮裝好後,立馬開始裝乾清宮跟奉天殿,接著就是標兒的東宮。
兩百根路燈,看似很多,但皇宮更大,別說整個皇宮,就是後宮都沒有分到幾根。
其實,這都要怪老朱。
朱元璋為了讓皇宮每一個地方都能被照亮,完全沒有按照說明書上建議的距離安放路燈,而是把距離調近了許多。
看著還差小半的皇宮還沒有路燈,朱元璋打算,明日再去找黃小子買兩百根。
禦書房。
朱標正看著各府遞上來的奏折。
“殿下,胡相求見!”
一太監從外麵進來,對著朱標小聲稟告。
聽到是胡惟庸,朱標愣了一下,又想起黃軒說的胡惟庸案。
“讓他進來吧!”
朱標放下奏折,靜待胡惟庸的到來。
胡惟庸行跪拜之禮,唿道:“臣胡惟庸,拜見太子殿下!”
“胡相請起!”
朱標點了點頭,問道:“不知胡相過來,是為了何事?”
“殿下,蘇、鬆、揚、台水患目前得到了控製,不過由於陛下說過,賜予災民每戶一石糧食,臣讓人在應天、太平、鎮江、寧國、廣德等地征集糧食,運往災區,現在馬上七月了,臣怕秋糧(稅賦)收不上來。”
“畢竟這次數目太大,臣怕若按照去歲的賬目去收,會很難……”
朱標聞言,沉默不語。
這事他清楚。
抽調應天、太平、鎮江的糧食去賑災,也是他簽署同意的。
現在胡惟庸提到秋稅的問題,朱標想了一下,道:“這事我會跟陛下商量一下,你給這些地方的官員提一下,陛下不會為難他們的,也讓百姓安心,朝廷會記得他們。”
胡惟庸跪地高唿:“殿下仁慈!”
“胡相言重了,孤生為大明太子,心係百姓乃是分內之事。”
胡惟庸見朱標心情還不錯,拍了幾句馬屁後,忽然提到:“殿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標看了一眼胡惟庸,道:“胡相請說!”
胡惟庸看著朱標的眼睛,小心翼翼的說道:“殿下,宋景濂已告老還鄉,現在又將他留在京城教導太孫殿下……”
“朝臣都說,外麵百姓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大明朝堂無人可用了……”
“況且,宋景濂已七十有一,身子骨不再硬朗,記憶時而模糊,時而清醒,臣怕他教不好太孫殿下。”
那宋景濂都這麽大的年紀了,不在家等死,還跑京城來幹什麽?
當了太子是老師還不夠,現在還要當太孫的老師。
憑什麽?
想到陛下起事之初,這老不死的還時常教導過陛下。
胡惟庸心中更酸了。
三代恩師,這麽大的榮譽,他宋景濂配嗎?
太孫殿下的老師,自己可是盼了好久。
不管是才學,還是能力、地位,整個朝堂,又有誰能與自己相比的?
結果這老不死的趁著帝慶節,跑京城來,來了就賴著不走了。
有此人在,自己帝師的夢想不就實現不了嗎?
朱標聞言,眉頭一皺,瞟了一眼胡惟庸,淡淡的說道:“朝臣真的是這麽說的?”
胡惟庸拱手道:“迴殿下,臣句句屬實!”
朱標內心冷笑了一聲。
如果沒有聽到黃軒說的曆史對胡惟庸的評價,或許朱標還真會考慮胡惟庸的話。
但,現在聽來。
朱標隻覺得胡惟庸隻是眼紅老師而已。
此人心胸果然狹隘!
“雄英不過四歲,還未正式拜師學習,現在也隻是讓老師教他一些禮儀規矩而已,胡相不用擔心。”
“並且,雄英的事,孤都沒法插手,全是陛下一手操辦的。”
胡惟庸聞言,立馬又跪了下去:“臣妄言,請殿下責罰!”
朱標微微一笑,道:“胡相也是好心,何罪之有,胡相迴去以後,給朝臣解釋一句,孤不希望以後再聽到類似的言語。”
“是!”
胡惟庸低著頭,朱標也看不見他的麵容。
揮了揮手,道:“若無其他事,胡相告退吧,孤還要審閱奏折!”
“是!臣告退!”
看著胡惟庸遠去的身影,朱標心中有些糾結。
這人,跟著爹好多年了。
能力不錯,要不然也不會被爹提拔成為宰相。
但,最近幾年,胡惟庸膽子越來越大。
劉基之事,讓爹跟娘鬧了好久,要不是爹再三保證以後不再虧待功臣,估計現在娘都不待見爹呢!
而這一切,都是胡惟庸的傑作。
雖然是老爹默許的。
之前一些事情,胡惟庸處理完了以後才稟報上來。
以前朱標還覺得他這宰相當得不錯,能讓爹少許多煩心事。
現在看來,這何嚐不是胡惟庸大權在握,欺上瞞下,為所欲為?
所以,朱標糾結的是,此人到底救還是不救?
按照老爹的話來說,一切照舊。
對於胡惟庸不必理會,就讓事情猶如黃軒說的曆史那般發展下去。
到時候一並收拾了胡惟庸一黨亂黨。
不過,若真的這樣做,到時候娘那邊又要跟爹置氣,說他嗜殺成性!
那黃軒可是說了,胡惟庸案殺了兩三萬人!
這可不是小數目!
上次劉基之事,就把娘給氣得病倒了,緩了好幾個月,娘才好轉。
朱標怕胡惟庸的事,又會把娘給氣病了。
“大哥!”
“大哥!”
朱標左右為難時,忽然幾道熟悉的聲音從外麵傳來。
隻見幾個弟弟,快步走了進來。
朱標疑惑的問道:“你們怎麽來了?”
“嘿嘿,咱們這不是想大哥了嗎,所以來看看大哥你!”
“對對對,咱們幾兄弟都好幾天沒看到大哥了。”
幾人打著哈哈,殷勤的走在朱標身邊。
“說吧,找我有什麽事?”
這幾個弟弟,基本都是自己帶大的,他們屁股一翹,自己就知道他們要拉什麽屎。
平日裏沒事,絕對不會來找自己。
今天幾人一起過來,就差把“我們有事找你”幾個字刻在腦門上了。
“嘿嘿,果然什麽事都瞞不過大哥!”
朱棣從懷來掏出手機,問道:“大哥,這手機,還有外麵還在安裝的路燈……,大哥你能給我們說說,是從哪裏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