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日月所照,皆為華夏,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嘴角抽了抽。
原來大明“戰神”是這麽個“戰神”!
60萬大軍,打10萬叛軍,居然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如此草包,被朱允炆那貨封為大將軍?主管平亂之事?
難怪老四會成功。
都是一群蠢笨如狗之輩,不亡,天理難容!
“其實,歸根結底,一切都要怪老朱!”
黃軒的一句話,差點讓朱元璋口中的啤酒給噴了出來。
怎麽,這一切又怪到咱的頭上來了?
“老朱為了給朱允炆鋪平道路,怕他鎮不住那幫淮西功勳,幹脆一口氣把淮西集團給殺光了。”
黃軒揉了揉太陽穴,隻覺得周圍的一切扭扭曲曲,眼前兩人,時而清楚,時而模糊。
朱元璋聞言,臉上尷尬不已。
不過按照自己的心性,真到了那地步,為了保證後代皇位的穩固,這種事肯定會做!
要不,即便是死,都死得不安心。
隻是,沒想到便宜了老四。
朱元璋與黃軒碰了一下拉罐,不露痕跡的問道:“黃小友,你覺得朱元璋這人……,咋樣?”
“老朱?”
黃軒又摸出一根煙,含在嘴角:“從男人夢想的角度來說,十個男的,九個半都崇拜他!”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江山。縱觀整個曆史,也隻有老朱一人能做到,就連漢高祖都不及他,畢竟劉邦還是個泗水亭長!”
聽到黃軒這話,朱元璋眼中得意之色一閃而過。
尤其是黃軒拿自己跟漢高祖劉邦相提並論,更讓他心情大好!
“從民族方麵來說,老朱結束了異族對漢族百姓的殘暴統治,讓漢製得以恢複,並且大明也是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
“從政治方麵來說,由於老朱是草根出生,生平最痛恨的就是貪官汙吏,所以,在洪武年間當官,不僅領取的俸祿是曆史上官員最低的俸祿,還要時時刻刻小心自己的人頭,搞不好第二天就搬家了。”
“但是老朱好像低估了人性的貪婪,貪官殺了一批,還有下一批。甚至到了老朱晚年,也隻能發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哀歎。”
“從民生方麵來說,老朱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大力推行軍屯和民屯、商屯等政策,同時又新修水利,整理戶籍製定魚鱗冊,鼓勵移民等等。”
“文化、教育、禮儀方麵,老朱也下了功夫。”
“總的來說,在老朱的一頓鼓搗下,百姓的日子的確比在元朝統治時,好過了很多,並且曆史也給與了極高的評價,稱為“洪武之治”!”
“洪武之治?”
朱元璋心中一驚。
但凡某位皇帝在位期間被冠上某某之治,便是對某位皇帝的最大肯定。
隻有國泰民安,四海承平,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況下,才會被史書寫上“某某之治”。
咱執政以來,兢兢業業,每日不敢歇息片刻,隻想讓大明的百姓食能果腹,衣能蔽體。
還好,沒有辜負咱的一片苦心。
咱也算是勞得其所!
“當然,我剛才說的是老朱的正麵評價。”
黃軒頭暈得厲害,索性就直接躺在沙灘椅上,繼續道:“曆史上殺功臣的皇帝不是沒有,但隻有老朱一人殺得多,殺得徹底!洪武四大案,起碼殺了十幾萬人!”
“所以,後世之人都羨慕老朱,但讓他們跟著老朱打天下,他們沒有一個願意的,都怕事後被清算。”
洪武四大案?
殺了十幾萬人?
朱元璋眉頭一皺。
現在已是洪武十一年,要算大案,洪武九年的空印案算得上是大案,前前後後殺了有兩三萬人。
這也是一案,那還有三案呢?
能跟空印案合並稱為四大案,一定是石破天驚的案子。
“不知,洪武四大案,是哪四大案?”朱元璋語氣中透露出一絲焦急。
不知道還好,現在知道了,不問個明白,心裏不踏實。
哪知黃軒擺了擺手,道:“這太麻煩了,不是一兩句能講完的,以後,以後有時間,咱們再慢慢聊這個話題。”
“現在,咱們還是說說老朱這個人。”
“這……”
朱元璋一時語塞,看了一眼已經醉醺的黃軒,隻好作罷。
他又不可能用強,逼迫黃軒。
隻好記在心裏,等黃軒酒醒後,再來詢問。
黃軒半眯著眼睛,也不看朱元璋兩人,自顧自的說道:“朱元璋,就是起義當上了皇帝,所以對於這一方麵非常在意,並且大明初期,時有叛亂的情況,所以老朱對百姓的管控非常嚴格。”
“嚴格到什麽程度呢?就連百姓穿衣,都有明文規定,百姓隻能穿雜色盤領衣,其餘顏色款式的衣服,一律不允許。”
“還有,百姓不允許離開居住地。”
“加上重農抑商,這也導致了明朝的商業連前宋的商業都比不了。”
“百姓的生活,自然也沒有宋朝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舒坦。”
朱元璋心中不忿,百姓沒上過學,不懂禮儀。
若不是朝廷管控,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麽是“秩序”什麽是“尊卑”。
到時候禮樂崩壞,天下不就大亂了?
“最讓人遺憾的是,老朱弄了個什麽‘不征之國’的祖訓!”
“這簡直不就是開玩笑嗎?”
“地球就這麽大,土地就這麽多,你不去搶,你自己的地盤怎麽會變大?”
“為什麽現在大家都崇拜成吉思汗?因為他不斷征戰,一直打到歐洲去了。”
“可惜他隻會打,不會治理,要不現在咱們國土才不止這麽大一塊。”
“日月所照,皆為華夏,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才是一個帝王應該有的夢想!”
朱元璋瞳孔猛縮,雙手不停顫抖。
“這,這,這……”
“這黃小子好大的氣魄!”
日月所照,皆為華夏,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如此雄心壯誌,是大漢時期漢宣帝許下的畢生宏景。
就連自己也從未有過如此大的願景。
沒想到後世之人,居然有如此熱血霸氣的願望。
原來大明“戰神”是這麽個“戰神”!
60萬大軍,打10萬叛軍,居然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如此草包,被朱允炆那貨封為大將軍?主管平亂之事?
難怪老四會成功。
都是一群蠢笨如狗之輩,不亡,天理難容!
“其實,歸根結底,一切都要怪老朱!”
黃軒的一句話,差點讓朱元璋口中的啤酒給噴了出來。
怎麽,這一切又怪到咱的頭上來了?
“老朱為了給朱允炆鋪平道路,怕他鎮不住那幫淮西功勳,幹脆一口氣把淮西集團給殺光了。”
黃軒揉了揉太陽穴,隻覺得周圍的一切扭扭曲曲,眼前兩人,時而清楚,時而模糊。
朱元璋聞言,臉上尷尬不已。
不過按照自己的心性,真到了那地步,為了保證後代皇位的穩固,這種事肯定會做!
要不,即便是死,都死得不安心。
隻是,沒想到便宜了老四。
朱元璋與黃軒碰了一下拉罐,不露痕跡的問道:“黃小友,你覺得朱元璋這人……,咋樣?”
“老朱?”
黃軒又摸出一根煙,含在嘴角:“從男人夢想的角度來說,十個男的,九個半都崇拜他!”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江山。縱觀整個曆史,也隻有老朱一人能做到,就連漢高祖都不及他,畢竟劉邦還是個泗水亭長!”
聽到黃軒這話,朱元璋眼中得意之色一閃而過。
尤其是黃軒拿自己跟漢高祖劉邦相提並論,更讓他心情大好!
“從民族方麵來說,老朱結束了異族對漢族百姓的殘暴統治,讓漢製得以恢複,並且大明也是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
“從政治方麵來說,由於老朱是草根出生,生平最痛恨的就是貪官汙吏,所以,在洪武年間當官,不僅領取的俸祿是曆史上官員最低的俸祿,還要時時刻刻小心自己的人頭,搞不好第二天就搬家了。”
“但是老朱好像低估了人性的貪婪,貪官殺了一批,還有下一批。甚至到了老朱晚年,也隻能發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哀歎。”
“從民生方麵來說,老朱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大力推行軍屯和民屯、商屯等政策,同時又新修水利,整理戶籍製定魚鱗冊,鼓勵移民等等。”
“文化、教育、禮儀方麵,老朱也下了功夫。”
“總的來說,在老朱的一頓鼓搗下,百姓的日子的確比在元朝統治時,好過了很多,並且曆史也給與了極高的評價,稱為“洪武之治”!”
“洪武之治?”
朱元璋心中一驚。
但凡某位皇帝在位期間被冠上某某之治,便是對某位皇帝的最大肯定。
隻有國泰民安,四海承平,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況下,才會被史書寫上“某某之治”。
咱執政以來,兢兢業業,每日不敢歇息片刻,隻想讓大明的百姓食能果腹,衣能蔽體。
還好,沒有辜負咱的一片苦心。
咱也算是勞得其所!
“當然,我剛才說的是老朱的正麵評價。”
黃軒頭暈得厲害,索性就直接躺在沙灘椅上,繼續道:“曆史上殺功臣的皇帝不是沒有,但隻有老朱一人殺得多,殺得徹底!洪武四大案,起碼殺了十幾萬人!”
“所以,後世之人都羨慕老朱,但讓他們跟著老朱打天下,他們沒有一個願意的,都怕事後被清算。”
洪武四大案?
殺了十幾萬人?
朱元璋眉頭一皺。
現在已是洪武十一年,要算大案,洪武九年的空印案算得上是大案,前前後後殺了有兩三萬人。
這也是一案,那還有三案呢?
能跟空印案合並稱為四大案,一定是石破天驚的案子。
“不知,洪武四大案,是哪四大案?”朱元璋語氣中透露出一絲焦急。
不知道還好,現在知道了,不問個明白,心裏不踏實。
哪知黃軒擺了擺手,道:“這太麻煩了,不是一兩句能講完的,以後,以後有時間,咱們再慢慢聊這個話題。”
“現在,咱們還是說說老朱這個人。”
“這……”
朱元璋一時語塞,看了一眼已經醉醺的黃軒,隻好作罷。
他又不可能用強,逼迫黃軒。
隻好記在心裏,等黃軒酒醒後,再來詢問。
黃軒半眯著眼睛,也不看朱元璋兩人,自顧自的說道:“朱元璋,就是起義當上了皇帝,所以對於這一方麵非常在意,並且大明初期,時有叛亂的情況,所以老朱對百姓的管控非常嚴格。”
“嚴格到什麽程度呢?就連百姓穿衣,都有明文規定,百姓隻能穿雜色盤領衣,其餘顏色款式的衣服,一律不允許。”
“還有,百姓不允許離開居住地。”
“加上重農抑商,這也導致了明朝的商業連前宋的商業都比不了。”
“百姓的生活,自然也沒有宋朝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舒坦。”
朱元璋心中不忿,百姓沒上過學,不懂禮儀。
若不是朝廷管控,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麽是“秩序”什麽是“尊卑”。
到時候禮樂崩壞,天下不就大亂了?
“最讓人遺憾的是,老朱弄了個什麽‘不征之國’的祖訓!”
“這簡直不就是開玩笑嗎?”
“地球就這麽大,土地就這麽多,你不去搶,你自己的地盤怎麽會變大?”
“為什麽現在大家都崇拜成吉思汗?因為他不斷征戰,一直打到歐洲去了。”
“可惜他隻會打,不會治理,要不現在咱們國土才不止這麽大一塊。”
“日月所照,皆為華夏,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才是一個帝王應該有的夢想!”
朱元璋瞳孔猛縮,雙手不停顫抖。
“這,這,這……”
“這黃小子好大的氣魄!”
日月所照,皆為華夏,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如此雄心壯誌,是大漢時期漢宣帝許下的畢生宏景。
就連自己也從未有過如此大的願景。
沒想到後世之人,居然有如此熱血霸氣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