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爹,要不我叫禦醫給你瞧瞧,你這個樣子我害怕!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就是剖腹產要用到的工具?”
朱元璋指著一旁還未拆封的紙箱問道。
“是啊,我讓店家幫忙買的,一會兒對照手機裏麵的查查就知道齊全不齊全了。”
馬皇後重新把錦兒喊了進來,兩人不停的拆著快遞。
朱元璋看得稀奇,也跟著動手幫忙拆快遞。
“這是手術刀、這是鑷子,這是線?手術線……”
“這是醫用酒精,隻是這酒味好濃,好烈!”
朱元璋打開一個白色的桶,一股濃烈的酒味飄了出來。
馬皇後見狀,立馬把蓋子給蓋上,把朱元璋擠到一旁:“你幹嘛?這酒精不能長時間打開,手機上說酒精易揮發,萬一沒效果了怎麽辦?”
朱元璋咂了咂嘴,如果可以,他還真想喝上一口,嚐嚐味道如何。
三人一陣鼓搗,把所有的東西都清了個遍。
馬皇後有些為難的說道:“現在還差一間無菌手術室、照明燈、保溫箱……”
“最重要的是,好多設備都需要用電,咱大明沒有電,這……”
“電?”朱元璋一聽,頓時樂了。
前幾天才讓那黃小子買了一批太陽能發電設備,原本隻是準備拿來給手機充電的,這不剛好用上了?
“妹子別急,電咱們有!”說著朱元璋就把讓黃軒代購的事情講了一遍。
馬皇後皺著的眉頭舒展開來,慶幸道:“你這算是歪打正著,辦了件正事。”
朱元璋眉毛一挑,有些臭屁的說道:“嘿嘿,豈止一件,咱辦的可是為國為民的大事。咱敢說,以後咱大明將不會有百姓餓肚子了。”
“行了,現在首要的是保證月娥能順利的生產,你先去安排一間屋子,我讓錦兒把女醫給召集過來,讓他們開始練習手術,另外看宮裏的匠人,能不能仿製打造一批手術器械,咱們大明的孕婦可不止月娥一人。”
朱元璋點了點頭,帶著吳吉祥走了出去。
沒在其他地方,朱元璋就在坤寧宮旁邊的側殿選了一間寬敞又明亮的屋子。
“爹!”
還未離開坤寧宮,朱標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朱元璋看了一眼手機上的時間:“今日朝會開完了?”
雖然洪武三年,自己定下一月兩次大朝會。
但其實除了大朝會以外,每日都有小朝會,參加的人都是尚書之類的。
“今日是沐休日,爹你忘了?”
朱標解釋了一句,隨即又提到:“爹,上次你讓我查的三個人,已經查到了。”
好些天前,爹忽然要查什麽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
當時朱標並未多想,以為是父親從哪裏得知三人才幹出眾,想要招攬三人。
結果,那齊泰、黃子澄兩人的確是讀書人,不過連貢院都沒考上;而方孝孺,此人的確才能的確出眾,在當地一帶富有名氣。
隻是大明有才能有名氣的人多了去,想要進入朝堂,光靠名氣是遠遠不夠的。
其實到了現在,朱元璋已經不用查這三人來驗證黃軒到底是不是後世之人了。
所以,對於朱標說的,反應並不是很大。
相反,朱元璋招了招手,讓朱標靠近一些,神秘的說道:“標兒,咱帶你去看一個寶貝!”
朱標疑惑的看著老朱,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爹,你這是?”
“問那麽多作甚,跟我走就行了。”
說罷,朱元璋拉起朱標就開走。
兩人穿過走廊,來到禦書房附近。
看著被侍衛裏三層外三層圍得嚴嚴實實的屋子,朱標更覺得奇怪了。
這裏麵放著什麽,需要這樣嚴加看管?
推開房門,就連裏麵整整齊齊的碼著兩堆東西。
“爹,這是什麽?”
朱標走上前去:“這是糧食?”
隻是外麵的袋子上寫著什麽昌兩優8號、?升級版百農307。
朱標不懂這是什麽意思。
“哈哈,這不是糧食,是糧種!”
朱元璋拍著堆放的袋子道:“有了這些糧種,不出十年,咱大明就不會有百姓餓肚子的情況了。”
(各位看官老爺,這裏的糧種,說的是可留種的)
“真的?”
朱元璋一腳踢在朱標的屁股上,恨鐵不成鋼的說道:“咱多久騙過你?”
朱標揉著屁股,不敢說話。
心裏卻不認同老朱的話語。
去年大明糧食共計石,但一部分要收入倉儲以備不時之需,另外大明各處都有災害,還要調集糧草去救災。
很多地方的百姓一日隻能吃兩餐,甚至一日一餐。
當然,並不是百姓手中無耕地。
相反,現在大明百姓手中的耕地不少。
一口五口之家,耕地最少的都有二十五畝。
最主要的是,糧食產量低下,而且靠天吃飯。
風調雨順之年,交了稅,剩餘糧食還夠一家人食用。
但,遇到天幹水患,那就顆粒無收,朝廷不救濟,百姓隻能活活餓死。
想要百姓年年都能填飽肚子,每年什麽都除幹淨,還要剩餘許多餘糧才行。
“這稻米,畝產七到十五六石;這麥,畝產在六至十石。”
“你說,當這些稻米、小麥,種遍大明之後,百姓還會餓肚子嗎?”
朱元璋一邊說著,一邊憧憬著百姓豐收的場景。
能讓天下百姓都能吃飽飯,得是多大的功績?
史書上會怎樣寫自己?
恐怕能與秦皇漢武相提並論吧。
到時候,咱再把這樣的盛世交到標兒手中。
自己這一輩子,也算是完美收官了。
“不可能!”
朱標怪叫了一聲,根本就不相信老朱說的話。
北地多寒,以麥為主,一畝地也不過產1石左右的糧食;南方多潤,以稻米為主,哪怕是太湖平原區、長江北岸的通州、湖廣和廣東等地的畝產也不過3石左右。
老朱指著那些什麽糧種突然說什麽能畝產六七石,甚至十石以上?
這不是騙三歲孩童嗎?
從古至今,還沒有一個朝代有過如此高產的記錄。
朱標偷偷的瞟了一眼老朱,深怕他患了臆症。
朱元璋看著兒子的模樣,噗呲一下笑出聲來。
想當時,那黃小子說什麽畝產千斤的大米跟小麥,朱元璋也不相信。
直到朱元璋看到黃軒手機播放的視頻。
那壓彎了的稻穗,那一片連著一片沒有盡頭的麥田,在風吹下,蕩起層層波浪。
朱元璋才不得不相信黃軒說的畝產千斤的話。
當時就一樣購買了一千袋種子。
要不是想到那黃小子的錢都是借款,朱元璋想一口氣買十萬袋!
看著老朱又是傻笑又是激動,還露出可惜的模樣。
朱標大著膽子道:“爹,要不我叫禦醫給你瞧瞧,你這個樣子我害怕!”
朱元璋指著一旁還未拆封的紙箱問道。
“是啊,我讓店家幫忙買的,一會兒對照手機裏麵的查查就知道齊全不齊全了。”
馬皇後重新把錦兒喊了進來,兩人不停的拆著快遞。
朱元璋看得稀奇,也跟著動手幫忙拆快遞。
“這是手術刀、這是鑷子,這是線?手術線……”
“這是醫用酒精,隻是這酒味好濃,好烈!”
朱元璋打開一個白色的桶,一股濃烈的酒味飄了出來。
馬皇後見狀,立馬把蓋子給蓋上,把朱元璋擠到一旁:“你幹嘛?這酒精不能長時間打開,手機上說酒精易揮發,萬一沒效果了怎麽辦?”
朱元璋咂了咂嘴,如果可以,他還真想喝上一口,嚐嚐味道如何。
三人一陣鼓搗,把所有的東西都清了個遍。
馬皇後有些為難的說道:“現在還差一間無菌手術室、照明燈、保溫箱……”
“最重要的是,好多設備都需要用電,咱大明沒有電,這……”
“電?”朱元璋一聽,頓時樂了。
前幾天才讓那黃小子買了一批太陽能發電設備,原本隻是準備拿來給手機充電的,這不剛好用上了?
“妹子別急,電咱們有!”說著朱元璋就把讓黃軒代購的事情講了一遍。
馬皇後皺著的眉頭舒展開來,慶幸道:“你這算是歪打正著,辦了件正事。”
朱元璋眉毛一挑,有些臭屁的說道:“嘿嘿,豈止一件,咱辦的可是為國為民的大事。咱敢說,以後咱大明將不會有百姓餓肚子了。”
“行了,現在首要的是保證月娥能順利的生產,你先去安排一間屋子,我讓錦兒把女醫給召集過來,讓他們開始練習手術,另外看宮裏的匠人,能不能仿製打造一批手術器械,咱們大明的孕婦可不止月娥一人。”
朱元璋點了點頭,帶著吳吉祥走了出去。
沒在其他地方,朱元璋就在坤寧宮旁邊的側殿選了一間寬敞又明亮的屋子。
“爹!”
還未離開坤寧宮,朱標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朱元璋看了一眼手機上的時間:“今日朝會開完了?”
雖然洪武三年,自己定下一月兩次大朝會。
但其實除了大朝會以外,每日都有小朝會,參加的人都是尚書之類的。
“今日是沐休日,爹你忘了?”
朱標解釋了一句,隨即又提到:“爹,上次你讓我查的三個人,已經查到了。”
好些天前,爹忽然要查什麽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
當時朱標並未多想,以為是父親從哪裏得知三人才幹出眾,想要招攬三人。
結果,那齊泰、黃子澄兩人的確是讀書人,不過連貢院都沒考上;而方孝孺,此人的確才能的確出眾,在當地一帶富有名氣。
隻是大明有才能有名氣的人多了去,想要進入朝堂,光靠名氣是遠遠不夠的。
其實到了現在,朱元璋已經不用查這三人來驗證黃軒到底是不是後世之人了。
所以,對於朱標說的,反應並不是很大。
相反,朱元璋招了招手,讓朱標靠近一些,神秘的說道:“標兒,咱帶你去看一個寶貝!”
朱標疑惑的看著老朱,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爹,你這是?”
“問那麽多作甚,跟我走就行了。”
說罷,朱元璋拉起朱標就開走。
兩人穿過走廊,來到禦書房附近。
看著被侍衛裏三層外三層圍得嚴嚴實實的屋子,朱標更覺得奇怪了。
這裏麵放著什麽,需要這樣嚴加看管?
推開房門,就連裏麵整整齊齊的碼著兩堆東西。
“爹,這是什麽?”
朱標走上前去:“這是糧食?”
隻是外麵的袋子上寫著什麽昌兩優8號、?升級版百農307。
朱標不懂這是什麽意思。
“哈哈,這不是糧食,是糧種!”
朱元璋拍著堆放的袋子道:“有了這些糧種,不出十年,咱大明就不會有百姓餓肚子的情況了。”
(各位看官老爺,這裏的糧種,說的是可留種的)
“真的?”
朱元璋一腳踢在朱標的屁股上,恨鐵不成鋼的說道:“咱多久騙過你?”
朱標揉著屁股,不敢說話。
心裏卻不認同老朱的話語。
去年大明糧食共計石,但一部分要收入倉儲以備不時之需,另外大明各處都有災害,還要調集糧草去救災。
很多地方的百姓一日隻能吃兩餐,甚至一日一餐。
當然,並不是百姓手中無耕地。
相反,現在大明百姓手中的耕地不少。
一口五口之家,耕地最少的都有二十五畝。
最主要的是,糧食產量低下,而且靠天吃飯。
風調雨順之年,交了稅,剩餘糧食還夠一家人食用。
但,遇到天幹水患,那就顆粒無收,朝廷不救濟,百姓隻能活活餓死。
想要百姓年年都能填飽肚子,每年什麽都除幹淨,還要剩餘許多餘糧才行。
“這稻米,畝產七到十五六石;這麥,畝產在六至十石。”
“你說,當這些稻米、小麥,種遍大明之後,百姓還會餓肚子嗎?”
朱元璋一邊說著,一邊憧憬著百姓豐收的場景。
能讓天下百姓都能吃飽飯,得是多大的功績?
史書上會怎樣寫自己?
恐怕能與秦皇漢武相提並論吧。
到時候,咱再把這樣的盛世交到標兒手中。
自己這一輩子,也算是完美收官了。
“不可能!”
朱標怪叫了一聲,根本就不相信老朱說的話。
北地多寒,以麥為主,一畝地也不過產1石左右的糧食;南方多潤,以稻米為主,哪怕是太湖平原區、長江北岸的通州、湖廣和廣東等地的畝產也不過3石左右。
老朱指著那些什麽糧種突然說什麽能畝產六七石,甚至十石以上?
這不是騙三歲孩童嗎?
從古至今,還沒有一個朝代有過如此高產的記錄。
朱標偷偷的瞟了一眼老朱,深怕他患了臆症。
朱元璋看著兒子的模樣,噗呲一下笑出聲來。
想當時,那黃小子說什麽畝產千斤的大米跟小麥,朱元璋也不相信。
直到朱元璋看到黃軒手機播放的視頻。
那壓彎了的稻穗,那一片連著一片沒有盡頭的麥田,在風吹下,蕩起層層波浪。
朱元璋才不得不相信黃軒說的畝產千斤的話。
當時就一樣購買了一千袋種子。
要不是想到那黃小子的錢都是借款,朱元璋想一口氣買十萬袋!
看著老朱又是傻笑又是激動,還露出可惜的模樣。
朱標大著膽子道:“爹,要不我叫禦醫給你瞧瞧,你這個樣子我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