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這些東西,又不用花什麽錢,又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未亮。
奉天殿。
老朱正襟危坐的坐在龍椅上。
待今日朝會大臣上奏完了以後,才開口說道:“今日已是九月初一,還有三個月就到年底了,朕希望各位愛卿,恪守職責,盡心盡力為百姓辦實事!”
“要謹記朕最恨的就是貪官汙吏,屍位素餐,同樣百姓最恨的也是貪官汙吏。”
“還請各位愛卿謹記!”
朝臣聞言,立馬躬身道:“臣等謹記陛下教誨!”
等朝臣表完態,一旁的吳吉祥,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聖旨,高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自登基以來,夙夜憂勤,圖治天下,賴諸臣工竭誠輔弼,國家得以承平。
諸位愛卿才德兼備,忠誠可嘉,朕心甚慰。
為此,朕特賜諸位愛卿抽紙兩提,筆記簿一本,鋼筆一隻,墨水兩瓶,以資鼓勵。
願諸位愛卿繼續秉持忠誠之心,發揚勤勉之誌,為朕分憂,為國效力,不負朕之厚望。
朕知治國之道,在於上下一心,同舟共濟。
望諸位愛卿當各遵職守,共謀國是,以保我大明江山永固,社稷安寧。
欽此!”
朝臣立馬跪了下去,高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同時心中又生起疑惑。
這抽紙是什麽?
筆記簿、鋼筆又是什麽?
以往陛下賞賜,要麽是番邦進貢的貢品,要麽是金銀銅錢,最次的也是絲綢絹帛等等。
為何今日賞賜……,如此吝嗇?
老朱大手一揮,道:“諸位愛卿平身!”
等眾人站定後,就看到一群太監手持托盤從殿外魚貫而入。
從托盤中接過這些東西後,眾人疑惑之色更濃了。
除了那筆記簿,大家還能猜到是用來寫字的東西以外,其他幾樣東西完全就不知其作用。
而且,這筆記簿的紙張,入手光滑平整,上麵還畫著一條一條的橫線。
隻是這筆記簿……,未免太小了吧,根本就寫不了多少字。
朱元璋讓 吳吉祥拿出一盒抽紙,從裏麵抽了兩張出來,道:“這紙柔軟,餐後用來擦嘴,如廁後用來……,總之,比手絹好用!”
“朕也是好不容易才得來的!”
“另外,這鋼筆……”
老朱拿了一本筆記簿,用鋼筆歪歪扭扭的寫了國泰民安=四個字。
其實,筆記簿鋼筆墨水都是不久前,老朱讓黃軒代為購買的。
老朱雖然對朝臣嚴厲,也摳門,但也會時不時的賞賜一些東西錢財,勉勵大家。
以前,賞賜下去的東西,老朱自己都覺得心疼。
如果隻賞賜一些銅錢,老朱又怕拿不出手。
每次黃小子收快遞的時候,都會用筷子一樣的筆簽寫自己的名字。
看了幾次,朱元璋忍不住詢問。
才得知那是後世的圓珠筆。
老朱拿著試著寫字,發現用慣了毛筆,用那筆非常不習慣。
但看到黃軒,筆如遊龍,快速的寫出一句話後。
老朱這才發現,圓珠筆比毛筆好使多了。
字寫得小,但又能看清楚。
而且不用時不時的去蘸墨,手掌也不用抬起。
寫再久,手臂也不會覺得酸。
不過這圓珠筆不用墨水,想來朝臣不太習慣。
於是老朱讓黃軒換一種能賞賜給大臣的筆。
這才有了鋼筆跟墨水。
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便宜!
今日賞賜下去的東西,也就幾兩銀子的價格而已!
又不用花什麽錢,又顯得高端上檔次!
老朱心裏那個美啊!
眾人看了老朱的動作,又看了看老朱讓人傳下來的紙張。
發現這什麽鋼筆是用來寫字的。
……
“胡相,請留步!”
胡惟庸聞聲迴頭,發現是禦史大夫陳寧還有中丞塗節兩人。
“兩位大人,叫住本相不知何事?”
雖然幾人私底下的關係不錯,但現在大家都還在皇宮,並且剛從奉天殿出來沒多久。
該避嫌,還是要避的。
陳寧指了指手中的物品,道:“胡相可曾聽聞過什麽抽紙,鋼筆的?”
胡惟庸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
別說什麽抽紙鋼筆,就是不遠處立著的什麽路燈,到現在胡惟庸都不敢相信世間竟有此物。
這路燈不用添油,不用擔心風雨。
並且比油燈亮多了,能把黑夜照得如白晝。
聽人說,這路燈是由太陽發電的。
天上的太陽都能拿來利用了?
電又是什麽?
雷電?
這難道不是天上仙家之物?
胡惟庸還聽過一個離奇的傳言。
陛下抓住了一個天上的仙人,這路燈就是陛下嚴刑拷打仙人後,獲得的寶物!
這種無稽之談,胡惟庸是一個字都不信的。
隻是,這路燈、手上的東西,又讓胡惟庸疑惑起來。
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陛下的改變……
胡惟庸隻覺得仿佛有一張看不見的大手在操縱著這一切。
或者,陛下背後真有一個法力無窮的仙人?
陳寧兩人見胡惟庸皺眉沉思,也不好過多追問,隻是禮貌的行了個禮,便匆匆離開。
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胡惟庸覺得,應該用不了多久,就應該知道這一切到底是怎麽迴事。
……
禦書房。
朱元璋偷偷的把明史放進小櫃子,鎖好,這才讓吳吉祥把門外的幾人給宣了進來。
“臣湯和!”
“臣李文忠!”
“臣沐英!”
“臣藍玉!”
“拜見陛下!”
朱元璋把目光望向李文忠跟沐英還有藍玉三人,開口道:“沐英、藍玉、王弼,上前聽令!”
三人聞言一怔,立馬行禮聽旨。
“任沐英為征西將軍,統領都督僉事藍玉、王弼為左右副將軍,領京衛三千,河南、陝西、山西的馬步兵卒五千,征討洮州十八番族!”
“朕給你們三天時間整頓,三日後即刻出發!”
三人抱拳:“臣領命!”
湯和跟李文忠詫異的看向老朱,不知為何他會忽然下令征討西番。
“陛下,這西番雖是異族,可也歸附我大明,為何陛下要忽然下令攻打他們?”
湯和跟老朱的關係,自然不用多說。
所以當老朱下完令後,第一時間開口詢問。
“哈哈,中山侯勿急。”
朱元璋笑了笑道:“那洮州十八番族雖然表麵上歸附了我大明,其心卻異,反複無常,恐怕他們反叛的事不出兩月就會發生。”
“咱這樣做,也是未雨綢繆,把他們反叛的事提前給解決掉。”
眾人:????
陛下,你把劉基那一套學了去?
還青出於藍勝於藍,連兩個月後要發生的事都能算出來?
朱元璋看著幾人不解的神情,打了個哈哈道:“這裏不是朝堂,大家不用那麽多的禮節,來來來,先坐下!”
招唿幾人坐下後,又道:“今日叫幾位過來,是有兩樣至寶,要分發到軍中。”
“隻是,怎麽分發,朕還想聽聽幾位的意見才行!”
奉天殿。
老朱正襟危坐的坐在龍椅上。
待今日朝會大臣上奏完了以後,才開口說道:“今日已是九月初一,還有三個月就到年底了,朕希望各位愛卿,恪守職責,盡心盡力為百姓辦實事!”
“要謹記朕最恨的就是貪官汙吏,屍位素餐,同樣百姓最恨的也是貪官汙吏。”
“還請各位愛卿謹記!”
朝臣聞言,立馬躬身道:“臣等謹記陛下教誨!”
等朝臣表完態,一旁的吳吉祥,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聖旨,高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自登基以來,夙夜憂勤,圖治天下,賴諸臣工竭誠輔弼,國家得以承平。
諸位愛卿才德兼備,忠誠可嘉,朕心甚慰。
為此,朕特賜諸位愛卿抽紙兩提,筆記簿一本,鋼筆一隻,墨水兩瓶,以資鼓勵。
願諸位愛卿繼續秉持忠誠之心,發揚勤勉之誌,為朕分憂,為國效力,不負朕之厚望。
朕知治國之道,在於上下一心,同舟共濟。
望諸位愛卿當各遵職守,共謀國是,以保我大明江山永固,社稷安寧。
欽此!”
朝臣立馬跪了下去,高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同時心中又生起疑惑。
這抽紙是什麽?
筆記簿、鋼筆又是什麽?
以往陛下賞賜,要麽是番邦進貢的貢品,要麽是金銀銅錢,最次的也是絲綢絹帛等等。
為何今日賞賜……,如此吝嗇?
老朱大手一揮,道:“諸位愛卿平身!”
等眾人站定後,就看到一群太監手持托盤從殿外魚貫而入。
從托盤中接過這些東西後,眾人疑惑之色更濃了。
除了那筆記簿,大家還能猜到是用來寫字的東西以外,其他幾樣東西完全就不知其作用。
而且,這筆記簿的紙張,入手光滑平整,上麵還畫著一條一條的橫線。
隻是這筆記簿……,未免太小了吧,根本就寫不了多少字。
朱元璋讓 吳吉祥拿出一盒抽紙,從裏麵抽了兩張出來,道:“這紙柔軟,餐後用來擦嘴,如廁後用來……,總之,比手絹好用!”
“朕也是好不容易才得來的!”
“另外,這鋼筆……”
老朱拿了一本筆記簿,用鋼筆歪歪扭扭的寫了國泰民安=四個字。
其實,筆記簿鋼筆墨水都是不久前,老朱讓黃軒代為購買的。
老朱雖然對朝臣嚴厲,也摳門,但也會時不時的賞賜一些東西錢財,勉勵大家。
以前,賞賜下去的東西,老朱自己都覺得心疼。
如果隻賞賜一些銅錢,老朱又怕拿不出手。
每次黃小子收快遞的時候,都會用筷子一樣的筆簽寫自己的名字。
看了幾次,朱元璋忍不住詢問。
才得知那是後世的圓珠筆。
老朱拿著試著寫字,發現用慣了毛筆,用那筆非常不習慣。
但看到黃軒,筆如遊龍,快速的寫出一句話後。
老朱這才發現,圓珠筆比毛筆好使多了。
字寫得小,但又能看清楚。
而且不用時不時的去蘸墨,手掌也不用抬起。
寫再久,手臂也不會覺得酸。
不過這圓珠筆不用墨水,想來朝臣不太習慣。
於是老朱讓黃軒換一種能賞賜給大臣的筆。
這才有了鋼筆跟墨水。
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便宜!
今日賞賜下去的東西,也就幾兩銀子的價格而已!
又不用花什麽錢,又顯得高端上檔次!
老朱心裏那個美啊!
眾人看了老朱的動作,又看了看老朱讓人傳下來的紙張。
發現這什麽鋼筆是用來寫字的。
……
“胡相,請留步!”
胡惟庸聞聲迴頭,發現是禦史大夫陳寧還有中丞塗節兩人。
“兩位大人,叫住本相不知何事?”
雖然幾人私底下的關係不錯,但現在大家都還在皇宮,並且剛從奉天殿出來沒多久。
該避嫌,還是要避的。
陳寧指了指手中的物品,道:“胡相可曾聽聞過什麽抽紙,鋼筆的?”
胡惟庸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
別說什麽抽紙鋼筆,就是不遠處立著的什麽路燈,到現在胡惟庸都不敢相信世間竟有此物。
這路燈不用添油,不用擔心風雨。
並且比油燈亮多了,能把黑夜照得如白晝。
聽人說,這路燈是由太陽發電的。
天上的太陽都能拿來利用了?
電又是什麽?
雷電?
這難道不是天上仙家之物?
胡惟庸還聽過一個離奇的傳言。
陛下抓住了一個天上的仙人,這路燈就是陛下嚴刑拷打仙人後,獲得的寶物!
這種無稽之談,胡惟庸是一個字都不信的。
隻是,這路燈、手上的東西,又讓胡惟庸疑惑起來。
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陛下的改變……
胡惟庸隻覺得仿佛有一張看不見的大手在操縱著這一切。
或者,陛下背後真有一個法力無窮的仙人?
陳寧兩人見胡惟庸皺眉沉思,也不好過多追問,隻是禮貌的行了個禮,便匆匆離開。
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胡惟庸覺得,應該用不了多久,就應該知道這一切到底是怎麽迴事。
……
禦書房。
朱元璋偷偷的把明史放進小櫃子,鎖好,這才讓吳吉祥把門外的幾人給宣了進來。
“臣湯和!”
“臣李文忠!”
“臣沐英!”
“臣藍玉!”
“拜見陛下!”
朱元璋把目光望向李文忠跟沐英還有藍玉三人,開口道:“沐英、藍玉、王弼,上前聽令!”
三人聞言一怔,立馬行禮聽旨。
“任沐英為征西將軍,統領都督僉事藍玉、王弼為左右副將軍,領京衛三千,河南、陝西、山西的馬步兵卒五千,征討洮州十八番族!”
“朕給你們三天時間整頓,三日後即刻出發!”
三人抱拳:“臣領命!”
湯和跟李文忠詫異的看向老朱,不知為何他會忽然下令征討西番。
“陛下,這西番雖是異族,可也歸附我大明,為何陛下要忽然下令攻打他們?”
湯和跟老朱的關係,自然不用多說。
所以當老朱下完令後,第一時間開口詢問。
“哈哈,中山侯勿急。”
朱元璋笑了笑道:“那洮州十八番族雖然表麵上歸附了我大明,其心卻異,反複無常,恐怕他們反叛的事不出兩月就會發生。”
“咱這樣做,也是未雨綢繆,把他們反叛的事提前給解決掉。”
眾人:????
陛下,你把劉基那一套學了去?
還青出於藍勝於藍,連兩個月後要發生的事都能算出來?
朱元璋看著幾人不解的神情,打了個哈哈道:“這裏不是朝堂,大家不用那麽多的禮節,來來來,先坐下!”
招唿幾人坐下後,又道:“今日叫幾位過來,是有兩樣至寶,要分發到軍中。”
“隻是,怎麽分發,朕還想聽聽幾位的意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