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首任報社管事,朕打算讓方孝孺來擔任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
“你要是不想睡覺,你就出去!”
馬皇後不滿,背對著老朱,嚷了他一句。
老朱聞言,索性從床上翻爬起來,穿好衣裳,對著馬皇後道:“我去禦書房坐坐!”
然後打開門,走了出去。
吳吉祥雖是老朱的貼身太監,畢竟年紀在那,讓他一天十二個時辰候著,也不現實。
朱元璋看了一眼外麵候著的太監,吩咐道:“去,把太子叫到禦書房去,就說咱有重要事情跟他商量。”
太監應下,立馬往東宮小跑過去。
白天黃小子讓大明印報紙,起初朱元璋也覺得,這對朝廷政令的傳遞的確有幫助。
隻是這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越想越覺得這報紙至關重要!
雖然在唐朝晚期,黃巢把世家門閥殺得哭爹喊娘,但這些世家如同雜草一般,光靠一把烈火是燒不盡的。
宋朝的世家也不少。
像,眉山蘇氏,婺源朱氏,蘇州範氏,桐木韓氏家族等等。
這些世家大族雖然無法像魏晉時期那樣一手遮天,但在在經濟和文化上依然有一定的影響力。
當然,這些世家也轉變了策略,不再圈地一方作威作福,而是通過讀書,抱團取暖。
他們在當地擁有很高的名望,尤其講究出身以及師從何人。
漸漸的這些抱團取暖的讀書人也就形成了黨派。
那明史上清清楚楚的寫著大明中後期什麽東林黨、宣黨、昆黨等等,攪得朝堂烏煙瘴氣,百姓民不聊生。
其最主要的是就是他們掌握著話語權,用黃小子的話來說就是輿論的力量。
百姓雖有小聰明,但愚昧。
很容易被人給帶偏。
尤其是好的壞的消息,都從這些讀書人口中得知。
他們分辨不出事情的真假,隻會隨大流。
所以,大明各地才會有這麽多的起義造反!
有了這報紙,那些讀書人再也做不到壟斷輿論,官府官員也再也做不到欺上瞞下。
畢竟這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爹,大晚上的,你不睡覺啊!”
朱標打著哈欠從外麵走了進來,發現老朱不知在想什麽,一臉興奮!
“標兒,快來,你來看看這個!”
說著老朱把案牘上攤著的報紙遞給朱標。
……
翌日。
奉天殿。
老朱耐著性子等太子處理好各種事務後,才開口道:“今日,朕宣布一件事!”
朝臣聽聞,不自主的哆嗦了一下。
來了!
又來了!
現在隻要聽到陛下說什麽有事宣布,大家都覺得心慌。
陛下獨斷專行宣布出來的,哪次不是石破天驚的大消息?
“朕打算成立一個覆蓋整個大明的報社部,就叫……,大明報社!”
大明報社?
這又是什麽東西?
朝臣麵麵相覷,不明白陛下說的報社是什麽。
“朝廷不管是頒布律法,還是政令,百姓想要知曉,除了官府貼出的布告,就隻能靠官府人員帶隊下鄉宣講。”
老朱看了一眼朝臣,道:“朕認為兩種方式太過緩慢,朝廷年初頒布的政令,有的百姓年末才知曉。”
“因此,朕成立這大明報社,就是打算讓上麵刊登政令,然後直接麵向百姓,讓他們短時間就能知曉。”
“這樣,不管是新的律法也好,還是新的政策,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傳遍大明。”
眾人聽完老朱說的,終於明白這大明報社是什麽東西了。
隻是……
一些心思活躍之輩,覺得陛下建立這大明報社,自己應該阻止。
不過,又不知道為什麽要去阻止。
老朱說完,緩了片刻,見下麵站著的大臣,沉思不語,直接開口道:“這事就這麽定下來了,太子要抓緊創辦大明報社,讓它能盡快運作起來。”
“另外,首任報社管事,朕打算讓方孝孺來擔任。”
“報社管事為監丞,官居六品,不經六部與中書省,直接由東宮負責!”
那方孝孺是宋濂的弟子,才能方麵,品性方麵,都挑不出毛病。
並且明史對他的評價也高,說他“方孝孺,工文章,醇深雄邁。每一篇出,海內爭相傳誦。”
既然文章寫得好,那就讓他好好的去寫文章!
老朱前一句,大家還沒覺得有什麽。
當老朱提到讓方孝孺來管理這報社。
大家都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
這方孝孺,朝中大臣,尤其是文臣,都有聽聞過。
隻是他一個白身,未經曆科舉,陛下怎會委以他大任?
雖說,隻是一個小小的六品官位。
但,一個蘿卜一個坑,職位就這麽多,好不容易出了一個新部門,憑啥就讓一個白身來霸占?
當然,大家也沒有直接跳出來反對。
紛紛把目光瞥向最前麵的胡惟庸。
此時胡惟庸低頭垂眉,看不出什麽異議。
不過他心裏卻沒有表麵上這麽平靜。
一個小小的六品官位,胡惟庸根本就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陛下的那句:不經六部與中書省,直接由東宮負責!
陛下最近不管何事都不曾找自己商議。
很多事情,還是別人告知,自己才知曉。
其實從年初開始,胡惟庸就嗅到一種不同尋常的氣息。
陛下好像在有意的淡化宰相的權利。
隻是,這怎麽可能。
相製曆朝都有,都有上千年之久。
宰相是朝廷不可缺少的重要職位。
陛下這樣刻意的限製自己的權利,到底是為何?
“行了,今日朝會就到這吧!”
老朱沒有理會眾人複雜的表情,自顧自的站起身來,往殿外走去。
還沒走到後宮,就被工部尚書薛祥給追了上來。
“陛下!改良後的炮彈已經製作出來了。”
剛才下麵的人前來稟告,陛下提出的幾種炮彈,已經做出來了。
看,要不要讓陛下去看看效果怎麽樣。
這事陛下特意交代過他,等新炮彈做出來後,要第一時間通知他。
薛祥聞言哪敢耽擱,一路小跑,終於追了上來。
朱元璋眼睛一亮,頓時心情十足。
“真的?走,咱們現在就去兵器局,咱要看看這新炮彈,到底有何種威力!”
(今日三更,已奉上!)
“你要是不想睡覺,你就出去!”
馬皇後不滿,背對著老朱,嚷了他一句。
老朱聞言,索性從床上翻爬起來,穿好衣裳,對著馬皇後道:“我去禦書房坐坐!”
然後打開門,走了出去。
吳吉祥雖是老朱的貼身太監,畢竟年紀在那,讓他一天十二個時辰候著,也不現實。
朱元璋看了一眼外麵候著的太監,吩咐道:“去,把太子叫到禦書房去,就說咱有重要事情跟他商量。”
太監應下,立馬往東宮小跑過去。
白天黃小子讓大明印報紙,起初朱元璋也覺得,這對朝廷政令的傳遞的確有幫助。
隻是這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越想越覺得這報紙至關重要!
雖然在唐朝晚期,黃巢把世家門閥殺得哭爹喊娘,但這些世家如同雜草一般,光靠一把烈火是燒不盡的。
宋朝的世家也不少。
像,眉山蘇氏,婺源朱氏,蘇州範氏,桐木韓氏家族等等。
這些世家大族雖然無法像魏晉時期那樣一手遮天,但在在經濟和文化上依然有一定的影響力。
當然,這些世家也轉變了策略,不再圈地一方作威作福,而是通過讀書,抱團取暖。
他們在當地擁有很高的名望,尤其講究出身以及師從何人。
漸漸的這些抱團取暖的讀書人也就形成了黨派。
那明史上清清楚楚的寫著大明中後期什麽東林黨、宣黨、昆黨等等,攪得朝堂烏煙瘴氣,百姓民不聊生。
其最主要的是就是他們掌握著話語權,用黃小子的話來說就是輿論的力量。
百姓雖有小聰明,但愚昧。
很容易被人給帶偏。
尤其是好的壞的消息,都從這些讀書人口中得知。
他們分辨不出事情的真假,隻會隨大流。
所以,大明各地才會有這麽多的起義造反!
有了這報紙,那些讀書人再也做不到壟斷輿論,官府官員也再也做不到欺上瞞下。
畢竟這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爹,大晚上的,你不睡覺啊!”
朱標打著哈欠從外麵走了進來,發現老朱不知在想什麽,一臉興奮!
“標兒,快來,你來看看這個!”
說著老朱把案牘上攤著的報紙遞給朱標。
……
翌日。
奉天殿。
老朱耐著性子等太子處理好各種事務後,才開口道:“今日,朕宣布一件事!”
朝臣聽聞,不自主的哆嗦了一下。
來了!
又來了!
現在隻要聽到陛下說什麽有事宣布,大家都覺得心慌。
陛下獨斷專行宣布出來的,哪次不是石破天驚的大消息?
“朕打算成立一個覆蓋整個大明的報社部,就叫……,大明報社!”
大明報社?
這又是什麽東西?
朝臣麵麵相覷,不明白陛下說的報社是什麽。
“朝廷不管是頒布律法,還是政令,百姓想要知曉,除了官府貼出的布告,就隻能靠官府人員帶隊下鄉宣講。”
老朱看了一眼朝臣,道:“朕認為兩種方式太過緩慢,朝廷年初頒布的政令,有的百姓年末才知曉。”
“因此,朕成立這大明報社,就是打算讓上麵刊登政令,然後直接麵向百姓,讓他們短時間就能知曉。”
“這樣,不管是新的律法也好,還是新的政策,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傳遍大明。”
眾人聽完老朱說的,終於明白這大明報社是什麽東西了。
隻是……
一些心思活躍之輩,覺得陛下建立這大明報社,自己應該阻止。
不過,又不知道為什麽要去阻止。
老朱說完,緩了片刻,見下麵站著的大臣,沉思不語,直接開口道:“這事就這麽定下來了,太子要抓緊創辦大明報社,讓它能盡快運作起來。”
“另外,首任報社管事,朕打算讓方孝孺來擔任。”
“報社管事為監丞,官居六品,不經六部與中書省,直接由東宮負責!”
那方孝孺是宋濂的弟子,才能方麵,品性方麵,都挑不出毛病。
並且明史對他的評價也高,說他“方孝孺,工文章,醇深雄邁。每一篇出,海內爭相傳誦。”
既然文章寫得好,那就讓他好好的去寫文章!
老朱前一句,大家還沒覺得有什麽。
當老朱提到讓方孝孺來管理這報社。
大家都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
這方孝孺,朝中大臣,尤其是文臣,都有聽聞過。
隻是他一個白身,未經曆科舉,陛下怎會委以他大任?
雖說,隻是一個小小的六品官位。
但,一個蘿卜一個坑,職位就這麽多,好不容易出了一個新部門,憑啥就讓一個白身來霸占?
當然,大家也沒有直接跳出來反對。
紛紛把目光瞥向最前麵的胡惟庸。
此時胡惟庸低頭垂眉,看不出什麽異議。
不過他心裏卻沒有表麵上這麽平靜。
一個小小的六品官位,胡惟庸根本就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陛下的那句:不經六部與中書省,直接由東宮負責!
陛下最近不管何事都不曾找自己商議。
很多事情,還是別人告知,自己才知曉。
其實從年初開始,胡惟庸就嗅到一種不同尋常的氣息。
陛下好像在有意的淡化宰相的權利。
隻是,這怎麽可能。
相製曆朝都有,都有上千年之久。
宰相是朝廷不可缺少的重要職位。
陛下這樣刻意的限製自己的權利,到底是為何?
“行了,今日朝會就到這吧!”
老朱沒有理會眾人複雜的表情,自顧自的站起身來,往殿外走去。
還沒走到後宮,就被工部尚書薛祥給追了上來。
“陛下!改良後的炮彈已經製作出來了。”
剛才下麵的人前來稟告,陛下提出的幾種炮彈,已經做出來了。
看,要不要讓陛下去看看效果怎麽樣。
這事陛下特意交代過他,等新炮彈做出來後,要第一時間通知他。
薛祥聞言哪敢耽擱,一路小跑,終於追了上來。
朱元璋眼睛一亮,頓時心情十足。
“真的?走,咱們現在就去兵器局,咱要看看這新炮彈,到底有何種威力!”
(今日三更,已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