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你說孟知府貪汙,可有證據?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1“陛下,這邊就是作坊區。”
胡惟庸指著一大片工坊,道:“根據陛下的指示,從七月開始,凡是新建的工坊,全部都安排在這個區域。”
“目前有十七家工坊在正常做工,有六家工坊在建。”
“有米坊四家,麵坊三家,織布坊五家,木料坊一家,家具坊一家,油坊兩家,還有一家陶瓷坊。”
胡惟庸說得頭頭是道。
當然,這些什麽商業街作坊區,他平日根本就沒關注過。
能張口說得這麽具體,是他中午吃飯時拿著應天府府尹孟端遞上來的資料,死記硬背下來的。
老朱隻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這作坊區,看似還行,規劃得也很好。
老朱總覺得太單調了。
簡單來說,就是行業產品太少了,除了米麵油布,就沒什麽其他的了。
跟他心中想象的那種作坊區有很大的區別。
不過老朱也沒焦慮,飯要一口一口吃,作坊區要慢慢建設。
下次見了黃小子順便問問他有沒有什麽好的建議。
朱元璋看了一圈,問道:“那什麽大明織布局是哪一個?”
雖然大明織布局是他自己叫人開辦的,但他也不知道工坊建在哪裏。
胡惟庸指著一間若隱若現的屋頂,道:“陛下,是那邊那個。”
“咱們過去看看!”
說完,朱元璋抬腳往那邊走去。
胡惟庸故意落後兩步,微微側頭,望向走在最後麵的孟端,看到孟端微微點頭,心中才安心下來。
“你們是何人?”
朱元璋還沒走到門口,就被門口守著的人給攔了下來。
老朱還沒說話,那人忽然看到人群中的孟端,連忙走了過去,跪下行禮道:“小的見過知府大人!”
孟端一臉尷尬,恨不得一腳踹死這個沒眼界力的賤民!
自己這個知府隻能站到人群最末位的位置,還看不清形勢嗎?
孟端對著下跪之人,小聲的道:“還不去拜見前麵的貴人!”
那人聞言,起身又跑到老朱麵前,跪著行禮:“見過各位貴人,還請各位貴人稍等片刻,小人這就去叫我們管事出來。”
沒等眾人反應過來,那人就一路小跑進去,片刻之後,一個微胖中年男人跟著那人走了出來。
“哎呦,孟知府!”
中年男人也沒理會眾人,直接越過老朱等人,又跑到孟端麵前,連忙行禮道:“小人見過孟知府!”
“孟知府過來,怎麽不提前告知一聲?”
孟端看著老朱一眾人的目光,真的想掐死這兩人,剛才自己已經暗示得那麽明顯了,這兩人出來,還是第一時間來給自己行禮。
若是平日,這樣做完全沒問題。
關鍵是陛下在前麵啊。
你們把陛下太子晾在一旁,專門來找自己是什麽意思?
那管事或許看出孟端的不自在,又退迴到老朱等人麵前,拱手道:“小人張福,見過各位貴人!”
老朱擺了擺手道:“張管事可否帶我等看看作坊內部?”
“這……”
張福聞言,把目光投向孟端,仿佛在征求他的意見一般。
“看我作甚?貴人問你,你直接說便是了。”
孟端心裏暗恨,心道等今日過後,再來好好的教訓這些賤民!
“貴人想看,那就隨小人進來吧!”
張福做了個請的手勢,走在前麵帶路,把眾人帶到作坊內。
這作坊不小,一眼望去,最少擺著五六百架洪武織布機。
“貴人,這是紡織區!”
張福介紹道:“咱們工坊都是在這把原料紡成線,才送往下一個織布區,完成織布。”
老朱點了點頭,隨即皺眉問道:“張管事,為何這麽大的紡織區,隻有五六人在做工?”
“難道是其他紡織機都壞了?”
整個工坊就隻有靠門處的幾架織布機還有女工在操作,其他織布機不僅停工,甚至工坊連工人都沒幾個。
張福聽聞,畏畏縮縮的看向孟端,低頭不語。
“怎麽,你這工坊還跟孟知府有什麽關聯?有什麽話,還不能說的?”
聽到老朱的話,孟端急忙上前,辯解道:“陛……,老爺,臣跟大明織布局可沒有一點關係!”
隨後望向張福:“張管事,你實話實說就成,況且本官跟你有沒有關係,隻要查一查就知道了。誣陷朝廷命官,罪名可不小!”
隻不過他眼中的警告之色,張福兩人看得清清楚楚的。
“是,是,是,小人實話實說。”
張福連連點頭,又對著老朱行了一禮,道:“迴貴人,之所以工坊沒人做工,是因為買不到桑麻原料。”
“怎麽,這麽大的應天府,還收不到原料?”
吳吉祥不知從哪裏弄來兩張椅子,老朱一屁股坐了上去:“即便應天府買不到桑麻,難道你們就不知道去其他州縣收購嗎?”
張福忽然跪在地上,大聲的說道:“孟知府通知了應天府所有桑麻商人,讓他們不準賣一絲的桑麻給我們。”
“我們派出去求購的人,剛出城沒多久,就被衙役以各種各樣的理由給扣下,然後關進大牢。”
“月旬前,小人好不容易托人聯係了蘇杭的桑麻商人,隻是他們剛來應天府就不見蹤影,與小人失去聯係。後麵有人透露給小人,說他們全部被孟知府給關進大牢了。”
在張福開口不久,孟端眉心直突突,聽到張福後麵的話,隻感覺雙腿發軟,冷汗瞬間就流了下來。
“老爺,冤枉啊,這都是他胡言亂語,冤枉臣的啊!”
孟端直接就跪了下來,大唿冤枉。
老朱沒有看孟端,也沒有看張福,隻是沉默不語。
老朱不說話,其餘人都不敢說話。
一時間整個工坊隻有門口處織布機發出的聲音。
“貴人,不僅如此,孟知府還讓大明織布局每月都要上供五千兩銀子,要不大明織布局就開不下去!”
張福又爆出一個驚人的消息。
此時孟端已經全身發抖,一邊磕頭,一邊不停的說道:“老爺,冤枉啊,冤枉啊!”
老朱看了一眼張福,淡淡道:“哦?你說孟知府讓你們每月都上繳五千兩,可有證據?”
胡惟庸指著一大片工坊,道:“根據陛下的指示,從七月開始,凡是新建的工坊,全部都安排在這個區域。”
“目前有十七家工坊在正常做工,有六家工坊在建。”
“有米坊四家,麵坊三家,織布坊五家,木料坊一家,家具坊一家,油坊兩家,還有一家陶瓷坊。”
胡惟庸說得頭頭是道。
當然,這些什麽商業街作坊區,他平日根本就沒關注過。
能張口說得這麽具體,是他中午吃飯時拿著應天府府尹孟端遞上來的資料,死記硬背下來的。
老朱隻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這作坊區,看似還行,規劃得也很好。
老朱總覺得太單調了。
簡單來說,就是行業產品太少了,除了米麵油布,就沒什麽其他的了。
跟他心中想象的那種作坊區有很大的區別。
不過老朱也沒焦慮,飯要一口一口吃,作坊區要慢慢建設。
下次見了黃小子順便問問他有沒有什麽好的建議。
朱元璋看了一圈,問道:“那什麽大明織布局是哪一個?”
雖然大明織布局是他自己叫人開辦的,但他也不知道工坊建在哪裏。
胡惟庸指著一間若隱若現的屋頂,道:“陛下,是那邊那個。”
“咱們過去看看!”
說完,朱元璋抬腳往那邊走去。
胡惟庸故意落後兩步,微微側頭,望向走在最後麵的孟端,看到孟端微微點頭,心中才安心下來。
“你們是何人?”
朱元璋還沒走到門口,就被門口守著的人給攔了下來。
老朱還沒說話,那人忽然看到人群中的孟端,連忙走了過去,跪下行禮道:“小的見過知府大人!”
孟端一臉尷尬,恨不得一腳踹死這個沒眼界力的賤民!
自己這個知府隻能站到人群最末位的位置,還看不清形勢嗎?
孟端對著下跪之人,小聲的道:“還不去拜見前麵的貴人!”
那人聞言,起身又跑到老朱麵前,跪著行禮:“見過各位貴人,還請各位貴人稍等片刻,小人這就去叫我們管事出來。”
沒等眾人反應過來,那人就一路小跑進去,片刻之後,一個微胖中年男人跟著那人走了出來。
“哎呦,孟知府!”
中年男人也沒理會眾人,直接越過老朱等人,又跑到孟端麵前,連忙行禮道:“小人見過孟知府!”
“孟知府過來,怎麽不提前告知一聲?”
孟端看著老朱一眾人的目光,真的想掐死這兩人,剛才自己已經暗示得那麽明顯了,這兩人出來,還是第一時間來給自己行禮。
若是平日,這樣做完全沒問題。
關鍵是陛下在前麵啊。
你們把陛下太子晾在一旁,專門來找自己是什麽意思?
那管事或許看出孟端的不自在,又退迴到老朱等人麵前,拱手道:“小人張福,見過各位貴人!”
老朱擺了擺手道:“張管事可否帶我等看看作坊內部?”
“這……”
張福聞言,把目光投向孟端,仿佛在征求他的意見一般。
“看我作甚?貴人問你,你直接說便是了。”
孟端心裏暗恨,心道等今日過後,再來好好的教訓這些賤民!
“貴人想看,那就隨小人進來吧!”
張福做了個請的手勢,走在前麵帶路,把眾人帶到作坊內。
這作坊不小,一眼望去,最少擺著五六百架洪武織布機。
“貴人,這是紡織區!”
張福介紹道:“咱們工坊都是在這把原料紡成線,才送往下一個織布區,完成織布。”
老朱點了點頭,隨即皺眉問道:“張管事,為何這麽大的紡織區,隻有五六人在做工?”
“難道是其他紡織機都壞了?”
整個工坊就隻有靠門處的幾架織布機還有女工在操作,其他織布機不僅停工,甚至工坊連工人都沒幾個。
張福聽聞,畏畏縮縮的看向孟端,低頭不語。
“怎麽,你這工坊還跟孟知府有什麽關聯?有什麽話,還不能說的?”
聽到老朱的話,孟端急忙上前,辯解道:“陛……,老爺,臣跟大明織布局可沒有一點關係!”
隨後望向張福:“張管事,你實話實說就成,況且本官跟你有沒有關係,隻要查一查就知道了。誣陷朝廷命官,罪名可不小!”
隻不過他眼中的警告之色,張福兩人看得清清楚楚的。
“是,是,是,小人實話實說。”
張福連連點頭,又對著老朱行了一禮,道:“迴貴人,之所以工坊沒人做工,是因為買不到桑麻原料。”
“怎麽,這麽大的應天府,還收不到原料?”
吳吉祥不知從哪裏弄來兩張椅子,老朱一屁股坐了上去:“即便應天府買不到桑麻,難道你們就不知道去其他州縣收購嗎?”
張福忽然跪在地上,大聲的說道:“孟知府通知了應天府所有桑麻商人,讓他們不準賣一絲的桑麻給我們。”
“我們派出去求購的人,剛出城沒多久,就被衙役以各種各樣的理由給扣下,然後關進大牢。”
“月旬前,小人好不容易托人聯係了蘇杭的桑麻商人,隻是他們剛來應天府就不見蹤影,與小人失去聯係。後麵有人透露給小人,說他們全部被孟知府給關進大牢了。”
在張福開口不久,孟端眉心直突突,聽到張福後麵的話,隻感覺雙腿發軟,冷汗瞬間就流了下來。
“老爺,冤枉啊,這都是他胡言亂語,冤枉臣的啊!”
孟端直接就跪了下來,大唿冤枉。
老朱沒有看孟端,也沒有看張福,隻是沉默不語。
老朱不說話,其餘人都不敢說話。
一時間整個工坊隻有門口處織布機發出的聲音。
“貴人,不僅如此,孟知府還讓大明織布局每月都要上供五千兩銀子,要不大明織布局就開不下去!”
張福又爆出一個驚人的消息。
此時孟端已經全身發抖,一邊磕頭,一邊不停的說道:“老爺,冤枉啊,冤枉啊!”
老朱看了一眼張福,淡淡道:“哦?你說孟知府讓你們每月都上繳五千兩,可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