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聽到軟黃金,老朱頓時來了精神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小子真的這樣說?”
朱標點了點頭,隨即掏出早已準備好的地圖,擺在老朱麵前的案牘上道:“爹你看,這裏就是羅刹國的位置。這裏就是煤礦分布的地方,我聽黃軒說,那邊七成以上都是露天煤礦,開采的難度不大,可以說是極易開采。”
“另外這些畫著紅圈的位置,就是石油儲藏的地方,爹你看是不是很多?”
老朱拿起地圖,細細的看了起來。
“黃軒還說,羅刹國的石油儲備比咱們大明的多多了,現在就躺在地下無人發掘。現在咱們不去開采,未來也是別人開采。”
“另外……”
朱標湊到老朱耳邊小聲說道:“黃軒說,在後世,石油相當於軟黃金,非常值錢!”
聽到“黃金”一詞,老朱頓時來了精神。
大明窮啊!
若是大明有足夠多的黃金白銀,咱也不會效仿前宋發行寶鈔。
那寶鈔百姓都不愛用。
要不是朝廷用律法約束,估計自己辛苦弄出來的寶鈔會被百姓拿來擦屁股。
老朱有預感,隻要黃小子慢慢提供後世的東西,要不了幾年,這什麽石油,將是大明必備的東西。
“還有。”朱標神秘一笑:“黃軒說了,過年時他會送一件大禮給爹,保證你喜歡!”
“哦?”
老朱笑了笑,問道:“你知道那小子要送什麽給咱?”
朱標搖了搖頭:“他沒說,我也不好問,離過年也就一個多點月的時間,到時就知道了。”
沉默了好一會兒,老朱歎了一口氣:“標兒啊,你有沒有想過,那羅刹國雖然跟咱們大明的疆土交接,但距離應天府不知多少裏,開采出來的東西,又怎麽運迴到應天府?”
朱標點頭道:“這個我當時就問了黃軒,他說,讓咱們修鐵路。”
“鐵路?”
老朱腦海中浮現出手機裏的那種戰爭片裏的鐵路,激動道:“你是說……”
“沒錯。”朱標掏出手機,把鐵路、火車的圖片找了出來,放在老朱麵前:“黃軒說,上次給了咱們蒸汽機的設計圖紙,讓咱們先製作兩輛蒸汽火車出來,運輸的問題就解決了。”
“對對對!”老朱一拍額頭。
經過朱標的提醒,老朱這才想起兩月前自己把設計圖紙一柄丟給了蒯祥,讓他盡快弄一個成品出來。
結果兩個月過去了,那廝居然都不向自己匯報一下進度如何。
要不是標兒提及,自己都已忘記了。
迴頭,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那廝才行。
等心中平複下來,老朱又覺得修鐵路不現實。
鐵這等資源可是比較緊缺,軍中由於缺少鋼鐵,好多士兵的鎧甲還是板甲竹甲,百姓家中除了菜刀,基本很難找到鐵製的東西。
大明哪裏來的那麽多鋼鐵拿去鋪鐵軌?
還有,即便能在羅刹國挖煤炭。
但是眼下的困境又該如何解決?
從六月底咱把應天府設為經濟特區後,京城的百姓日日增長。
聽應天府的府尹昨日迴報,京城的人口已經突破了兩百萬!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增加了六十萬的人口。
除了京城,下轄的八個縣城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而那蜂窩煤作坊一天才能做兩萬個蜂窩煤,哪裏夠百姓分的?
今年的天氣又比去年冷,最近幾日要麽下凍雨,要麽飄雪花。
眼看就要下大雪了。
若是處理不好,這個冬天又要凍死不少人。
“爹,你歎氣幹什麽?”
朱標見老朱沉默不語,又是看天又是歎氣的。
朱元璋把自己憂慮說給朱標聽。
朱標聽完又從懷裏掏出一份地圖,平鋪在老朱麵前:“這事好解決啊。”
“爹,你看,這就是咱們大明所有的礦產資源。包括金礦、銀礦、銅礦、鐵礦,還有咱們聽都沒聽過的礦產。”
“至於煤礦,爹你看,咱們應天府附近就有一座!不光應天府有,周邊還有幾處,鐵礦也有!”
老朱聞聲急忙望去,果然在地圖上看到幾個礦產的標注,而且有一個煤礦就在應天府內!!
“哈哈,標兒,這地圖真是及時雨啊,有了這地圖,今年冬天能活不少人。”
老朱一拍桌子,道:“明日……,不,一會兒我叫工部的人過來,明日之內必須把煤礦勘探出來。”
……
“黃兄,快進來!”
城中一酒樓二樓走廊盡頭的包間,門隻打開了一半。
門口蓄著長須的中年男子就被拉了進去。
“張兄,周兄,譚兄!”
來人跟屋裏早已坐著的三人行了一禮,三人還禮後,連忙讓他坐下。
“這天氣說冷就冷,前幾日還不用穿襖子,現在不穿襖子扛不住!”男子雙手捧起茶杯,盡量往屋中的煤爐子靠了靠。
還別說,屋中燒製煤爐子,的確比外麵暖和多了。
唯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被爐子上的鐵皮煙囪給燙著了。
一個看上去約為五旬左右的老者附和道:“是啊,現在還不到十二月就飄雪花,我看今年這雪小不了!”
“不過,今年弄出來的蜂窩煤是個好東西,晚上不把它放在內屋,根本就冷得睡不著。”
另一穿著藍色厚衫的男子點了點頭:“有了這東西,今年凍死的人應該要少上許多。”
坐在靠窗的男子搖頭道:“譚兄這話就過了,那蜂窩煤一日才產兩萬個,根本就不夠賣!昨兒個我讓管家去采購一些,結果被告知要下月中旬才有。”
“哎……”
“咱們還是不說這個了。”長須男子看了幾人一眼:“咱們都是接了應天府提供河沙的工程。”
“昨夜大家應該得到錦衣衛的通知了吧,這水泥路,開年就要動工。”
幾人點了點頭。
這河沙到處都是,又不需要什麽成本。
朝廷要花錢買,他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搶到這個一本萬利的生意。
之前沒得到朝廷具體的通知,大家也就沒怎麽上心。
現在忽然被通知開年就要。
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也不知道撈起來的河沙夠不夠應天府使用的。
還有個難題,現在正是冬季,河水寒冷刺骨。
撈沙的人要跳進江河裏去撈,這人工成本恐怕就得增加。
再一個,應天府居然成立了個什麽工價部門,專門盯著商賈。
隻要有哪個商賈敢克扣工人的工錢,一旦被抓住,就要麵臨罰款!
上個月城西有個做陶瓷的,給工人承諾一月三百文的月錢,輪到發月錢時隻發兩百文。
後麵鬧到衙門,結果冒出一群什麽工價部,直接把那陶瓷商人下了大獄。
聽說繳納了二十兩黃金,並把工人的月錢補齊後才放了出來!
有了這事,再加上城中無數的錦衣衛,誰也不敢保證眼前之人是不是打入百姓內部的錦衣衛。
工錢才多少錢?萬一被抓了,損失的可就大了。
“這事,我看咱們也不用著急。”年紀最大的那個老者端起熱茶喝了一口:“太子殿下不是說要給咱們提供一些撈沙的技術跟設備嗎?”
“咱們明日可以去衙門問問。”
“不過,咱們也要提前讓人迴去勘察,用咱們的法子先挖掘。”
幾人都是附近的商賈,附近哪裏有河,哪裏有沙,誰人不清楚?
“對了!”
長須男子看了一眼緊閉的大門,把頭湊到幾人麵前,小聲道:“我聽人說,陛下能去到未來的世界。宮裏晚上亮如白晝的路燈,洪武大街那網吧、遊戲機,就連昨日殿下拿出來的水泥磚,都是從後世弄來的。”
那年長的老者一把捂住長須男子的嘴,驚慌道:“黃兄,你不要命了?陛下也是咱們能議論的?”
這事,大家心裏清楚就好了。
拿到明麵上來說,這不是殺頭之禍嗎?
朱標點了點頭,隨即掏出早已準備好的地圖,擺在老朱麵前的案牘上道:“爹你看,這裏就是羅刹國的位置。這裏就是煤礦分布的地方,我聽黃軒說,那邊七成以上都是露天煤礦,開采的難度不大,可以說是極易開采。”
“另外這些畫著紅圈的位置,就是石油儲藏的地方,爹你看是不是很多?”
老朱拿起地圖,細細的看了起來。
“黃軒還說,羅刹國的石油儲備比咱們大明的多多了,現在就躺在地下無人發掘。現在咱們不去開采,未來也是別人開采。”
“另外……”
朱標湊到老朱耳邊小聲說道:“黃軒說,在後世,石油相當於軟黃金,非常值錢!”
聽到“黃金”一詞,老朱頓時來了精神。
大明窮啊!
若是大明有足夠多的黃金白銀,咱也不會效仿前宋發行寶鈔。
那寶鈔百姓都不愛用。
要不是朝廷用律法約束,估計自己辛苦弄出來的寶鈔會被百姓拿來擦屁股。
老朱有預感,隻要黃小子慢慢提供後世的東西,要不了幾年,這什麽石油,將是大明必備的東西。
“還有。”朱標神秘一笑:“黃軒說了,過年時他會送一件大禮給爹,保證你喜歡!”
“哦?”
老朱笑了笑,問道:“你知道那小子要送什麽給咱?”
朱標搖了搖頭:“他沒說,我也不好問,離過年也就一個多點月的時間,到時就知道了。”
沉默了好一會兒,老朱歎了一口氣:“標兒啊,你有沒有想過,那羅刹國雖然跟咱們大明的疆土交接,但距離應天府不知多少裏,開采出來的東西,又怎麽運迴到應天府?”
朱標點頭道:“這個我當時就問了黃軒,他說,讓咱們修鐵路。”
“鐵路?”
老朱腦海中浮現出手機裏的那種戰爭片裏的鐵路,激動道:“你是說……”
“沒錯。”朱標掏出手機,把鐵路、火車的圖片找了出來,放在老朱麵前:“黃軒說,上次給了咱們蒸汽機的設計圖紙,讓咱們先製作兩輛蒸汽火車出來,運輸的問題就解決了。”
“對對對!”老朱一拍額頭。
經過朱標的提醒,老朱這才想起兩月前自己把設計圖紙一柄丟給了蒯祥,讓他盡快弄一個成品出來。
結果兩個月過去了,那廝居然都不向自己匯報一下進度如何。
要不是標兒提及,自己都已忘記了。
迴頭,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那廝才行。
等心中平複下來,老朱又覺得修鐵路不現實。
鐵這等資源可是比較緊缺,軍中由於缺少鋼鐵,好多士兵的鎧甲還是板甲竹甲,百姓家中除了菜刀,基本很難找到鐵製的東西。
大明哪裏來的那麽多鋼鐵拿去鋪鐵軌?
還有,即便能在羅刹國挖煤炭。
但是眼下的困境又該如何解決?
從六月底咱把應天府設為經濟特區後,京城的百姓日日增長。
聽應天府的府尹昨日迴報,京城的人口已經突破了兩百萬!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增加了六十萬的人口。
除了京城,下轄的八個縣城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而那蜂窩煤作坊一天才能做兩萬個蜂窩煤,哪裏夠百姓分的?
今年的天氣又比去年冷,最近幾日要麽下凍雨,要麽飄雪花。
眼看就要下大雪了。
若是處理不好,這個冬天又要凍死不少人。
“爹,你歎氣幹什麽?”
朱標見老朱沉默不語,又是看天又是歎氣的。
朱元璋把自己憂慮說給朱標聽。
朱標聽完又從懷裏掏出一份地圖,平鋪在老朱麵前:“這事好解決啊。”
“爹,你看,這就是咱們大明所有的礦產資源。包括金礦、銀礦、銅礦、鐵礦,還有咱們聽都沒聽過的礦產。”
“至於煤礦,爹你看,咱們應天府附近就有一座!不光應天府有,周邊還有幾處,鐵礦也有!”
老朱聞聲急忙望去,果然在地圖上看到幾個礦產的標注,而且有一個煤礦就在應天府內!!
“哈哈,標兒,這地圖真是及時雨啊,有了這地圖,今年冬天能活不少人。”
老朱一拍桌子,道:“明日……,不,一會兒我叫工部的人過來,明日之內必須把煤礦勘探出來。”
……
“黃兄,快進來!”
城中一酒樓二樓走廊盡頭的包間,門隻打開了一半。
門口蓄著長須的中年男子就被拉了進去。
“張兄,周兄,譚兄!”
來人跟屋裏早已坐著的三人行了一禮,三人還禮後,連忙讓他坐下。
“這天氣說冷就冷,前幾日還不用穿襖子,現在不穿襖子扛不住!”男子雙手捧起茶杯,盡量往屋中的煤爐子靠了靠。
還別說,屋中燒製煤爐子,的確比外麵暖和多了。
唯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被爐子上的鐵皮煙囪給燙著了。
一個看上去約為五旬左右的老者附和道:“是啊,現在還不到十二月就飄雪花,我看今年這雪小不了!”
“不過,今年弄出來的蜂窩煤是個好東西,晚上不把它放在內屋,根本就冷得睡不著。”
另一穿著藍色厚衫的男子點了點頭:“有了這東西,今年凍死的人應該要少上許多。”
坐在靠窗的男子搖頭道:“譚兄這話就過了,那蜂窩煤一日才產兩萬個,根本就不夠賣!昨兒個我讓管家去采購一些,結果被告知要下月中旬才有。”
“哎……”
“咱們還是不說這個了。”長須男子看了幾人一眼:“咱們都是接了應天府提供河沙的工程。”
“昨夜大家應該得到錦衣衛的通知了吧,這水泥路,開年就要動工。”
幾人點了點頭。
這河沙到處都是,又不需要什麽成本。
朝廷要花錢買,他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搶到這個一本萬利的生意。
之前沒得到朝廷具體的通知,大家也就沒怎麽上心。
現在忽然被通知開年就要。
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也不知道撈起來的河沙夠不夠應天府使用的。
還有個難題,現在正是冬季,河水寒冷刺骨。
撈沙的人要跳進江河裏去撈,這人工成本恐怕就得增加。
再一個,應天府居然成立了個什麽工價部門,專門盯著商賈。
隻要有哪個商賈敢克扣工人的工錢,一旦被抓住,就要麵臨罰款!
上個月城西有個做陶瓷的,給工人承諾一月三百文的月錢,輪到發月錢時隻發兩百文。
後麵鬧到衙門,結果冒出一群什麽工價部,直接把那陶瓷商人下了大獄。
聽說繳納了二十兩黃金,並把工人的月錢補齊後才放了出來!
有了這事,再加上城中無數的錦衣衛,誰也不敢保證眼前之人是不是打入百姓內部的錦衣衛。
工錢才多少錢?萬一被抓了,損失的可就大了。
“這事,我看咱們也不用著急。”年紀最大的那個老者端起熱茶喝了一口:“太子殿下不是說要給咱們提供一些撈沙的技術跟設備嗎?”
“咱們明日可以去衙門問問。”
“不過,咱們也要提前讓人迴去勘察,用咱們的法子先挖掘。”
幾人都是附近的商賈,附近哪裏有河,哪裏有沙,誰人不清楚?
“對了!”
長須男子看了一眼緊閉的大門,把頭湊到幾人麵前,小聲道:“我聽人說,陛下能去到未來的世界。宮裏晚上亮如白晝的路燈,洪武大街那網吧、遊戲機,就連昨日殿下拿出來的水泥磚,都是從後世弄來的。”
那年長的老者一把捂住長須男子的嘴,驚慌道:“黃兄,你不要命了?陛下也是咱們能議論的?”
這事,大家心裏清楚就好了。
拿到明麵上來說,這不是殺頭之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