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明英宗為啥會有好評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十九章 明英宗為啥會有好評
唐
太子李建成此刻看著天幕,心中生出一絲苦澀之意來,他用眼角餘光瞄了一眼二弟李世民……
父皇自晉陽起兵以來,他與二弟,四弟一直都是父親身邊的得力助手,親自領兵在前方衝鋒陷陣。
記得那時,自己兄弟姊妹幾人齊心合力,為李唐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建立大唐後,自己以嫡長子身份被封為太子。原也是名正言順。
但二弟勇武精幹,功績遠比自己和四弟更勝。父皇對他日漸倚重,在其功勳卓著,更是直接封了他個天策上將之名。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世民在朝中日漸勢大,已然快要壓倒自己這個太子了,而父皇也不知是無意還是存心,竟放任其與自己暗中爭鬥,使得他們兄弟之間漸漸生了嫌隙,如今更是矛盾激化,慢慢有了不死不休之勢……
天幕上,那明朝的兄弟二人,雖與自己兄弟不似,可他們二人因為皇權之爭,最後終究是落了個兄弟反目,不死不休的地步。
而自己和世民……
如今也已經快走到這一步了吧!
明
看到這裏的老朱夫婦倆,以及以太子為首的眾皇子,和以徐達,李善長為首的文武百官們,全都陷入了沉默中……
“好一個賢臣,好一個賢臣……”朱元璋隻覺得墜入冰窖,渾身顫栗著吼道,“於謙,於謙……”
“是我老朱家的不孝子孫,辜負你是忠心啊!”他似想到了什麽,趕忙迴頭道,“替咱擬一道旨,凡事朱家子孫,皆需善待於謙,如違背朕意,除其封號,貶為庶人……”
“是……”
天幕上,畫麵中的於謙,人物影像由原本的鮮活之色慢慢變得晦暗,這暗示著,這位大明的股肱之臣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而背景之色也由原本的紫禁城幻化成一片猩紅之色……
“於少保這一生,經曆了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和景泰,五位帝王……”徐愛輕輕歎息道,“可以說除了口碑爛,昏了頭的朱祁鎮外,其他四位帝王都是極其看重於他的。”
羅玉華也對她的看法表示讚同:“想當初,那文治武功彪悍史冊的明太宗文皇帝朱棣在晚年時發掘了於謙,對他極其看重,甚至告訴兒孫,重用於謙可保大明江山至少三十年盛世……”
“隻做了十個月皇帝,卻做了了諸多利國利民實事的明仁宗朱高熾,以及那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平叛亂的好聖孫明宣宗朱瞻基,也是對其極其看重,甚至將他和內閣三楊一起,設為托孤大臣……”
“還有臨危受命的景泰帝朱祁鈺,更是與其君臣一心,禮遇有加,甚至為了於謙的痰疾,親自帶著隨從到萬歲山,親手為於謙伐竹取瀝做藥引。”
“雖然後期,景泰帝麵對於謙日漸勢大的權力,也擔心其會效仿司馬氏篡權奪位的行徑,開始敲打和壓製於謙……”
“但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皇帝,朱祁鈺對於謙的鼎力支持和充分信任,已經是極其難得的了!”
“而這其中,偏偏隻有我們的大明戰神,叫門天子,瓦剌留學生朱祁鎮,卻為了自己的私仇,殘忍的殺害了於謙……”
“最可笑的是,他在殺死給他作死後,拚死守下大明江山,為其免遭亡國之君罵名的於謙後……”徐愛接過話茬繼續道,“居然還給那個作惡多端,結黨營私,連明太祖親自掛起的-宦官不得幹政-鐵牌都敢撤了的狗閹人王振立了個精忠祠。”
羅玉華苦笑著搖頭道:“不知道嶽將軍在底下看到這一幕,會不會打這狗東西一個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大明王朝,從太祖朱元璋起曆經幾代雄主明君,積攢下的雄厚國力,到底還是在這個忘恩無義,昏庸眼瞎的皇帝帶領下,走上了衰敗的道路……”
“朱祁鎮的一生,跌宕起伏的經曆,堪比太祖太宗……”羅玉華開始了最後的總結,“隻可惜比起他太祖爺爺和太爺爺兩位歐皇天命人來,這倒黴孩子就是個挖煤的非酋命。”
“他的生母是父皇最愛的女人,甚至為了他母親的後位,廢去了毫無過錯的胡皇後……”
“而唯一的弟弟,亦是安穩度日,沒有半點野心,要與他爭權奪利的心思……”
“可以說,從最一開始,朱祁鎮拿到的便是王炸劇本,若是他能善用賢臣,不貪功作死,就算沒法成為漢武帝那樣的一代雄主,也絕對可以做好一個守成之君……”
“可惜啊,他想做一個有為之君,卻沒有識人之能,放著精明強幹的朝廷文武不用,偏選擇了走秦二世的路,信了一個太監……然把自己給玩進去……”
“趙構殺嶽飛,那還可以強行挽尊,覺得那是為了百姓安居做出的錯誤抉擇……”
“朱祁鎮殺於謙,那可就真的是純粹排除異己,清算對自己不忠之人了。”
“可以說,如果評選中國曆代昏君前十名的話,朱祁鎮一定是當仁不讓得上榜的……”她頓了頓,“能排在他前頭的,隻怕也不會有幾人了!”
“雖然這朱祁鎮極其拉垮沒用。”徐愛此時卻提出了一點疑問,“可為什麽教員他老人家這樣的人物,卻對其評價頗高呢?”
羅玉華見她問話,便點了頭道:“這倒是個好問題……”
“教員當年在讀明史時,曾說過,明史除了太祖和太宗兩位馬上皇帝幹的好外,就數英宗和武宗做的稍微不錯……”羅玉華笑道。
“在你我後人看來,洪武大帝和永樂大帝父子二人,那自然是極其值得敬仰和喜愛的……”
“而英宗,武宗,卻都是不折不扣的昏君……”
“可為什麽他們能得到教員的好評呢?”羅玉華又吸溜了一口奶茶,然後才繼續說道,“其實這是因為他老人家所處的環境與我們不同,所以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
“先拋開武宗不說,單單看明英宗。他的這一生經曆實在是精彩,甚至可以說不輸於他的太祖爺和太爺爺……”
“拋開他那些莫名其妙的操作看,其麵對外敵時,敢於亮劍的行為,已然使得其遠勝於那些畏畏縮縮,隻知割地賠款的統治者們了……”
“他的能力和行為雖然不咋行,還做出過許多讓其翻不了身的蠢事……”
“可他卻也不是完全一點用都沒有……”羅玉華笑道,“我們的教員,或許就是拋開了那些他的過失,看見了其掩蓋在廢物下為數不多的亮點吧……”
唐
太子李建成此刻看著天幕,心中生出一絲苦澀之意來,他用眼角餘光瞄了一眼二弟李世民……
父皇自晉陽起兵以來,他與二弟,四弟一直都是父親身邊的得力助手,親自領兵在前方衝鋒陷陣。
記得那時,自己兄弟姊妹幾人齊心合力,為李唐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建立大唐後,自己以嫡長子身份被封為太子。原也是名正言順。
但二弟勇武精幹,功績遠比自己和四弟更勝。父皇對他日漸倚重,在其功勳卓著,更是直接封了他個天策上將之名。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世民在朝中日漸勢大,已然快要壓倒自己這個太子了,而父皇也不知是無意還是存心,竟放任其與自己暗中爭鬥,使得他們兄弟之間漸漸生了嫌隙,如今更是矛盾激化,慢慢有了不死不休之勢……
天幕上,那明朝的兄弟二人,雖與自己兄弟不似,可他們二人因為皇權之爭,最後終究是落了個兄弟反目,不死不休的地步。
而自己和世民……
如今也已經快走到這一步了吧!
明
看到這裏的老朱夫婦倆,以及以太子為首的眾皇子,和以徐達,李善長為首的文武百官們,全都陷入了沉默中……
“好一個賢臣,好一個賢臣……”朱元璋隻覺得墜入冰窖,渾身顫栗著吼道,“於謙,於謙……”
“是我老朱家的不孝子孫,辜負你是忠心啊!”他似想到了什麽,趕忙迴頭道,“替咱擬一道旨,凡事朱家子孫,皆需善待於謙,如違背朕意,除其封號,貶為庶人……”
“是……”
天幕上,畫麵中的於謙,人物影像由原本的鮮活之色慢慢變得晦暗,這暗示著,這位大明的股肱之臣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而背景之色也由原本的紫禁城幻化成一片猩紅之色……
“於少保這一生,經曆了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和景泰,五位帝王……”徐愛輕輕歎息道,“可以說除了口碑爛,昏了頭的朱祁鎮外,其他四位帝王都是極其看重於他的。”
羅玉華也對她的看法表示讚同:“想當初,那文治武功彪悍史冊的明太宗文皇帝朱棣在晚年時發掘了於謙,對他極其看重,甚至告訴兒孫,重用於謙可保大明江山至少三十年盛世……”
“隻做了十個月皇帝,卻做了了諸多利國利民實事的明仁宗朱高熾,以及那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平叛亂的好聖孫明宣宗朱瞻基,也是對其極其看重,甚至將他和內閣三楊一起,設為托孤大臣……”
“還有臨危受命的景泰帝朱祁鈺,更是與其君臣一心,禮遇有加,甚至為了於謙的痰疾,親自帶著隨從到萬歲山,親手為於謙伐竹取瀝做藥引。”
“雖然後期,景泰帝麵對於謙日漸勢大的權力,也擔心其會效仿司馬氏篡權奪位的行徑,開始敲打和壓製於謙……”
“但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皇帝,朱祁鈺對於謙的鼎力支持和充分信任,已經是極其難得的了!”
“而這其中,偏偏隻有我們的大明戰神,叫門天子,瓦剌留學生朱祁鎮,卻為了自己的私仇,殘忍的殺害了於謙……”
“最可笑的是,他在殺死給他作死後,拚死守下大明江山,為其免遭亡國之君罵名的於謙後……”徐愛接過話茬繼續道,“居然還給那個作惡多端,結黨營私,連明太祖親自掛起的-宦官不得幹政-鐵牌都敢撤了的狗閹人王振立了個精忠祠。”
羅玉華苦笑著搖頭道:“不知道嶽將軍在底下看到這一幕,會不會打這狗東西一個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大明王朝,從太祖朱元璋起曆經幾代雄主明君,積攢下的雄厚國力,到底還是在這個忘恩無義,昏庸眼瞎的皇帝帶領下,走上了衰敗的道路……”
“朱祁鎮的一生,跌宕起伏的經曆,堪比太祖太宗……”羅玉華開始了最後的總結,“隻可惜比起他太祖爺爺和太爺爺兩位歐皇天命人來,這倒黴孩子就是個挖煤的非酋命。”
“他的生母是父皇最愛的女人,甚至為了他母親的後位,廢去了毫無過錯的胡皇後……”
“而唯一的弟弟,亦是安穩度日,沒有半點野心,要與他爭權奪利的心思……”
“可以說,從最一開始,朱祁鎮拿到的便是王炸劇本,若是他能善用賢臣,不貪功作死,就算沒法成為漢武帝那樣的一代雄主,也絕對可以做好一個守成之君……”
“可惜啊,他想做一個有為之君,卻沒有識人之能,放著精明強幹的朝廷文武不用,偏選擇了走秦二世的路,信了一個太監……然把自己給玩進去……”
“趙構殺嶽飛,那還可以強行挽尊,覺得那是為了百姓安居做出的錯誤抉擇……”
“朱祁鎮殺於謙,那可就真的是純粹排除異己,清算對自己不忠之人了。”
“可以說,如果評選中國曆代昏君前十名的話,朱祁鎮一定是當仁不讓得上榜的……”她頓了頓,“能排在他前頭的,隻怕也不會有幾人了!”
“雖然這朱祁鎮極其拉垮沒用。”徐愛此時卻提出了一點疑問,“可為什麽教員他老人家這樣的人物,卻對其評價頗高呢?”
羅玉華見她問話,便點了頭道:“這倒是個好問題……”
“教員當年在讀明史時,曾說過,明史除了太祖和太宗兩位馬上皇帝幹的好外,就數英宗和武宗做的稍微不錯……”羅玉華笑道。
“在你我後人看來,洪武大帝和永樂大帝父子二人,那自然是極其值得敬仰和喜愛的……”
“而英宗,武宗,卻都是不折不扣的昏君……”
“可為什麽他們能得到教員的好評呢?”羅玉華又吸溜了一口奶茶,然後才繼續說道,“其實這是因為他老人家所處的環境與我們不同,所以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
“先拋開武宗不說,單單看明英宗。他的這一生經曆實在是精彩,甚至可以說不輸於他的太祖爺和太爺爺……”
“拋開他那些莫名其妙的操作看,其麵對外敵時,敢於亮劍的行為,已然使得其遠勝於那些畏畏縮縮,隻知割地賠款的統治者們了……”
“他的能力和行為雖然不咋行,還做出過許多讓其翻不了身的蠢事……”
“可他卻也不是完全一點用都沒有……”羅玉華笑道,“我們的教員,或許就是拋開了那些他的過失,看見了其掩蓋在廢物下為數不多的亮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