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時代不同,不好縱向對比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哎呀……”羅玉華聽她這麽一說,捂額無奈歎道,“愛寶,你又來了……”
“這是唐朝,不是咱們的新社會。李世民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帝王了,要知道,世界風雲變幻,朝代更迭不斷……”
“甚至都不需要一個朝代,不要百年,隻要一兩代人,二三十年的時間,就完全可以改變人類原有的固定思維和生活方式。”
“我們人類的成長,是由不斷的拋棄糟粕,取其精華,才能創造更好的製度和生活的……”
“我記得之前曾經在聊馬皇後時就說過,封建社會,不論是皇家,還是平民百姓家,都非常在意子嗣問題……”她耐心的解釋道,“而醫療水平的欠缺,也使得新生兒的夭折率極其高……”
“有時候,甚至可能一場普通的風寒都能要了人的性命……”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最貧窮的家庭,也都希望能夠人丁興旺。”
“生為帝王,可以坐擁後宮佳麗三千,在一堆女人裏,想要看誰才是得寵的,就得看她們的生育情況,以及帝王對你的孩子的重視度……”
“雍正的年貴妃,在她活著時,皇宮裏隻有她一個女人在不停懷孕,生子。”她歎道,“如果不是年妃的孩子們都沒活下來,還真不好說後來的事情……”
“朱元璋的四十二個子女裏,有五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皆是馬皇後所出。”
“朱棣則是有九個子女,其中七個是徐皇後所出,剩下的一兒一女,毫無存在感,且生母是誰都不知道。”
“李治和武則天也是恩愛夫妻,前前後後也生了四子二女。”
“隋文帝楊堅更誇張,九個子女,全是獨孤皇後一個人生的。”
“發現沒有,這些皇後寵妃們,大部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她歎道,“除了武則天外,其他的這些皇後們,基本都是死在丈夫之前的……”
“為啥啊,因為生育真的傷身體啊。”
“女人生育一次,就相當於鬼門關走上一遭,就算你月子做的再好,生活過得再舒服,醫療再到位,那內裏虧空也還是彌補不了的啊!”
“更不要提生產時那百分之三十多的難產和死亡率了。”
羅玉華無奈的攤攤手道:“古代女性賢良,但人家不傻,不是到了真沒機會,誰願意白白去死啊!”
“這種情況下,對於大部分古代女性而言,找其他人來分擔生育任務,完全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的。”
“而且,那時候的妾室生下的孩子是庶子,名義上就是主母的孩子。即便是未來當了皇帝,抬舉了自己的生母,也還是得把正宮當做親媽孝敬的。”
“要不,哪裏會有兩宮太後這樣的說法呢?”
“至於大家帶入的那種小三等於小妾的想法是不對的,三姐那樣的在古代屬於外室,不僅不被承認,甚至於生下的孩子也隻能叫奸生子,根本沒有資格討要繼承家業的。”
“長孫皇後和馬皇後,徐皇後一樣,也是生了七個孩子的。”她歎道,“講實話,在我看來,這已經是達到了女性生育的臨界點了!”
“而對於一個坐擁三千佳麗的帝王而言,能做到和發妻一個接一個的生,那一定是感情很好,且不是見色起意的那種。”
“至於楊妃,就是你們提到的李元吉的老婆,為啥被納入了後宮……”
她沉默了片刻然後笑道:“算是李二彪悍的一生中難以抹去的一個汙點吧!”
“我想,首先楊氏一定是那種漂亮到可以讓李世民上頭的超級美女。”
“但如果僅僅隻是美貌也是完全不夠的,還得是楊氏的母族也是門閥世家,相當有實力的那種。”
“李二新登皇位,想要更好的收攏權利,讓世家大族認可他,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
“他肯定是很喜歡楊氏的,但尷尬的事情卻是,楊氏即便到死,也還是巢剌王妃的身份,甚至連她給李二生的兒子李明,最後也過繼給了巢剌王李元吉……”說到這裏,她忍不住搖頭笑道,“可憐李元吉這死了多年,還被人扣了一頂綠帽子,想摘都摘不掉啊……”
說到這,漢居裏的眾人麵麵相覷,尷尬的說不出話來。
李世民如今年紀尚輕,臉皮也薄,此刻突然被人當麵揭短,自然是臊的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而這一次,連腦殘粉朱棣也不知該怎麽安慰他了,畢竟在他的價值觀裏,這件事確實有點違背倫理道德……
好在皇太極還算靠譜,硬著頭皮上前一步道:“李二哥,這事不是還沒發生嘛……”
“況且,我覺得天幕說的也對啊,咱們這種身份,婚姻本來也就是會被拿來做政治籌碼的……”
“未來的你……肯定也是有許多自己的考慮的……”他笑了笑,然後真心勸導道,“人無完人,即便是聖人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生都無過錯和遺憾的……”
“是啊是啊……”劉邦是最不在意這些的,“也就是你們這些後世王朝的帝王,太過於在意這些了,多大點事啊!”
“小李啊,你得放寬心才好……”
李世民知道他們都是好意,便迴了一個笑容道:“多謝大家,世民心裏有數了……”
天幕裏,徐愛憋著嘴依舊不太開心,羅玉華也在安慰和勸解她:“人類社會是通過不斷的更新改變,才能發展和進步的。”
“如今的我們用現代人的目光去打量古人的生活和選擇,本身就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就好比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以後,社會結構再次發生改變,興許未來的人看到我們如今的曆史,也會覺得不解和奇怪的……”
“好吧,你說的是對的……”徐愛泄氣道,“說實話,對這樣的事情,我確實是比較容易激動,可能就是你說的,接受的教育不同,自然不好縱向對比的……”
“細想想,我們擺脫封建王朝,徹底進入現代社會,也不過才百來年罷了……”
“這是唐朝,不是咱們的新社會。李世民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帝王了,要知道,世界風雲變幻,朝代更迭不斷……”
“甚至都不需要一個朝代,不要百年,隻要一兩代人,二三十年的時間,就完全可以改變人類原有的固定思維和生活方式。”
“我們人類的成長,是由不斷的拋棄糟粕,取其精華,才能創造更好的製度和生活的……”
“我記得之前曾經在聊馬皇後時就說過,封建社會,不論是皇家,還是平民百姓家,都非常在意子嗣問題……”她耐心的解釋道,“而醫療水平的欠缺,也使得新生兒的夭折率極其高……”
“有時候,甚至可能一場普通的風寒都能要了人的性命……”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最貧窮的家庭,也都希望能夠人丁興旺。”
“生為帝王,可以坐擁後宮佳麗三千,在一堆女人裏,想要看誰才是得寵的,就得看她們的生育情況,以及帝王對你的孩子的重視度……”
“雍正的年貴妃,在她活著時,皇宮裏隻有她一個女人在不停懷孕,生子。”她歎道,“如果不是年妃的孩子們都沒活下來,還真不好說後來的事情……”
“朱元璋的四十二個子女裏,有五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皆是馬皇後所出。”
“朱棣則是有九個子女,其中七個是徐皇後所出,剩下的一兒一女,毫無存在感,且生母是誰都不知道。”
“李治和武則天也是恩愛夫妻,前前後後也生了四子二女。”
“隋文帝楊堅更誇張,九個子女,全是獨孤皇後一個人生的。”
“發現沒有,這些皇後寵妃們,大部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她歎道,“除了武則天外,其他的這些皇後們,基本都是死在丈夫之前的……”
“為啥啊,因為生育真的傷身體啊。”
“女人生育一次,就相當於鬼門關走上一遭,就算你月子做的再好,生活過得再舒服,醫療再到位,那內裏虧空也還是彌補不了的啊!”
“更不要提生產時那百分之三十多的難產和死亡率了。”
羅玉華無奈的攤攤手道:“古代女性賢良,但人家不傻,不是到了真沒機會,誰願意白白去死啊!”
“這種情況下,對於大部分古代女性而言,找其他人來分擔生育任務,完全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的。”
“而且,那時候的妾室生下的孩子是庶子,名義上就是主母的孩子。即便是未來當了皇帝,抬舉了自己的生母,也還是得把正宮當做親媽孝敬的。”
“要不,哪裏會有兩宮太後這樣的說法呢?”
“至於大家帶入的那種小三等於小妾的想法是不對的,三姐那樣的在古代屬於外室,不僅不被承認,甚至於生下的孩子也隻能叫奸生子,根本沒有資格討要繼承家業的。”
“長孫皇後和馬皇後,徐皇後一樣,也是生了七個孩子的。”她歎道,“講實話,在我看來,這已經是達到了女性生育的臨界點了!”
“而對於一個坐擁三千佳麗的帝王而言,能做到和發妻一個接一個的生,那一定是感情很好,且不是見色起意的那種。”
“至於楊妃,就是你們提到的李元吉的老婆,為啥被納入了後宮……”
她沉默了片刻然後笑道:“算是李二彪悍的一生中難以抹去的一個汙點吧!”
“我想,首先楊氏一定是那種漂亮到可以讓李世民上頭的超級美女。”
“但如果僅僅隻是美貌也是完全不夠的,還得是楊氏的母族也是門閥世家,相當有實力的那種。”
“李二新登皇位,想要更好的收攏權利,讓世家大族認可他,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
“他肯定是很喜歡楊氏的,但尷尬的事情卻是,楊氏即便到死,也還是巢剌王妃的身份,甚至連她給李二生的兒子李明,最後也過繼給了巢剌王李元吉……”說到這裏,她忍不住搖頭笑道,“可憐李元吉這死了多年,還被人扣了一頂綠帽子,想摘都摘不掉啊……”
說到這,漢居裏的眾人麵麵相覷,尷尬的說不出話來。
李世民如今年紀尚輕,臉皮也薄,此刻突然被人當麵揭短,自然是臊的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而這一次,連腦殘粉朱棣也不知該怎麽安慰他了,畢竟在他的價值觀裏,這件事確實有點違背倫理道德……
好在皇太極還算靠譜,硬著頭皮上前一步道:“李二哥,這事不是還沒發生嘛……”
“況且,我覺得天幕說的也對啊,咱們這種身份,婚姻本來也就是會被拿來做政治籌碼的……”
“未來的你……肯定也是有許多自己的考慮的……”他笑了笑,然後真心勸導道,“人無完人,即便是聖人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生都無過錯和遺憾的……”
“是啊是啊……”劉邦是最不在意這些的,“也就是你們這些後世王朝的帝王,太過於在意這些了,多大點事啊!”
“小李啊,你得放寬心才好……”
李世民知道他們都是好意,便迴了一個笑容道:“多謝大家,世民心裏有數了……”
天幕裏,徐愛憋著嘴依舊不太開心,羅玉華也在安慰和勸解她:“人類社會是通過不斷的更新改變,才能發展和進步的。”
“如今的我們用現代人的目光去打量古人的生活和選擇,本身就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就好比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以後,社會結構再次發生改變,興許未來的人看到我們如今的曆史,也會覺得不解和奇怪的……”
“好吧,你說的是對的……”徐愛泄氣道,“說實話,對這樣的事情,我確實是比較容易激動,可能就是你說的,接受的教育不同,自然不好縱向對比的……”
“細想想,我們擺脫封建王朝,徹底進入現代社會,也不過才百來年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