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劉恆,撿漏王也能成為一代明君3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薄姬深知宮廷鬥爭的殘酷,便苦讀《道德經》,清淨無為。”羅玉華笑道,“劉恆呢,在母親影響下,也習慣了安安穩穩度日,沒有任何對皇位的非分之想,隻在代國這片荒漠貧瘠的邊疆土地上,學習農作、養馬、戎邊……”
“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娘倆幾乎被朝野徹底遺忘。而劉恆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安靜靜的在代國做了十七年的代王,並將代國治理的可謂井井有條。”
“在劉邦駕崩後,劉盈即位,這個生性溫和善良的天子,在看到母親的雷霆手段和殘忍行徑後,終於崩潰,最終選擇擺爛。”
“而呂後則成了當時大漢朝真正的掌權者,為了保住呂氏榮光,她曾大開殺戒,除了親子惠帝劉盈外,長子劉肥和幼子劉長也是她親手撫養過的。”
“但除了他們三人,劉邦其他的兒子幾乎全被她清理了個幹淨,到最後便也就隻有安心留在偏遠之地的劉恆幸免於難。”
“公元前一八零年,呂後終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而她這邊剛一離世沒多久,那邊的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便開始著手清理呂氏一族。”
她繼續道:“當時的皇帝呂後立的小皇帝劉弘,但因為陳平等人覺得劉弘並不是惠帝的後代,所以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
“思來想去,他們相中了有著寬厚仁慈名聲的代王劉恆。並派出使者去接劉恆赴長安繼承皇位。”
“所以說,劉恆才是實打實的撿漏當上皇帝的……”徐愛感慨道,“比起李世民的競爭上崗,朱棣的被迫營業,人家這才是真正的老天爺追著喂飯吃啊!”
“現在我就好像知道,那位曾經給薄姬算過命的算命先生到底是誰,我也想讓他替我看看……”她開玩笑道。
“哈哈……”羅玉華哈哈一笑,聳肩繼續道,”但當時代王劉恆在得到這個消息以後,可不覺得這是天上掉下的大餡餅啊。“
”謹慎的他根本不敢相信世上還有這樣的事。所以他馬上就召集代國的大臣們前來討論,而多數大臣道路認為京城情況不明,不能去,隻有中尉宋昌表示可以去。”
“在雙方意見相持不下的階段,劉恆隻能去請教他的母親,但最終還是覺得難以定奪。”
“左右為難的他大概是想到了多年前的那個算命先生,便又找來一個懂占卜的人幫忙起卦,並得了一個【大橫庚庚,餘為天王,夏啟以光。】的卦象。”
“這卦象是什麽意思呢?”羅玉華解釋道,“夏,即夏朝,啟,即是大禹的兒子,夏後啟,夏朝的開國皇帝。”
“而【夏啟以光】的字麵意思是,他將像夏朝的君王啟一樣得到帝王之光。”
“劉恆看到這卦象後,自然是格外歡喜,但他依舊沒有冒然行動,而是安排舅舅薄昭先到京城長安去了解情況。”
“也許聽到這裏,你會覺得劉恆怎麽這麽膽小啊,不過就是京城罷了,幹嘛就是戰戰兢兢不敢去啊?”她聳肩道,“那你可就小看他了……”
“在漢朝初年,他一個不得寵的皇子,如果不謹慎行事,隨時都有可能麵臨滅頂之災。”
“凡事三思而後行,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果不其然,在薄昭的一番打探下,確定此事確實可信後,劉恆才帶了幾個身邊的謀士、侍衛往京城去了。”
”等他們走到長安郊外的時候,劉恆又下令不再往前走,並派宋昌前去長安打頭陣。”她繼續道,“而宋昌來到渭水橋頭,發現自丞相以下,大臣們都在周勃帶領下,在此站立相迎。”
“這下可以確定是真的了,那宋昌慌忙派人將情況告訴了劉恆。劉恆的馬車這才緩緩地來到渭水橋頭。”
“而此時,群臣在周勃的帶領下,拜謁稱臣,劉恆也表現的則很謙遜,連忙下車還禮。”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情商極低的周勃,卻在此時犯了個致命錯誤。大概是考慮到薄姬的家世低,又或是因為劉恆的謙遜讓他心生輕蔑之意。這二逼居然當眾對劉恆說:【你過來,我們私聊一下。】
“媽呀,這麽囂張的言論在劉恆看來,不但不禮貌,也不安全啊。”徐愛嫌棄的搖頭道,答應了吧,人家劉恆好歹是皇子唉,乖乖聽你一個臣子的話,有損皇家威嚴啊,況且此時情況未明,單獨跟你離開,安全能不能保證都不一定啊……“”
“可不答應吧,劉恆大概又會得罪了周勃……”
“可不……”羅玉華也讚成她的話,“不過好在劉恆身邊還有宋昌。”
“這宋昌用一句話,就化解了周勃的魯莽之舉,他說,【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無私。】”
“此話一出,那周勃立刻拜倒,並恭恭敬敬地奉上了玉璽、虎符。”
她感慨道:“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劉恆並沒有接。他隻是默默看了一眼玉璽、虎符,淡淡說,要先迴代王府再議此事。”
“就這麽,一行人又浩浩蕩蕩地往長安城中的代王府去了。”
”代王府裏,在陳平的帶領下,大漢帝國的眾多人物全部齊聚於此。他們今天要隻做一件事——就是擁立代王劉恆稱帝。“”
”陳平表示:【劉弘等皆非孝惠皇帝之子,不能繼承大漢宗廟,而大王您,是高皇帝之子,希望大王繼承帝位。】”
”而劉恆卻是對著西邊讓了三次,又對著南邊讓了兩次,這才勉強答應繼承了皇帝位。”
“等大家按照座次坐下後,東牟侯劉興站了出來,【誅殺呂氏一族時,臣沒有什麽功勞,但現在希望陛下派我去為陛下除宮。】”
“他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此時光顧著高興的眾人,早就忘了,皇宮裏可還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呢!”
“而劉恆也同意了。於是劉興與夏侯嬰一起,迴到皇宮將少帝從皇宮內接了出來,暫時安頓在了少府。”
“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娘倆幾乎被朝野徹底遺忘。而劉恆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安靜靜的在代國做了十七年的代王,並將代國治理的可謂井井有條。”
“在劉邦駕崩後,劉盈即位,這個生性溫和善良的天子,在看到母親的雷霆手段和殘忍行徑後,終於崩潰,最終選擇擺爛。”
“而呂後則成了當時大漢朝真正的掌權者,為了保住呂氏榮光,她曾大開殺戒,除了親子惠帝劉盈外,長子劉肥和幼子劉長也是她親手撫養過的。”
“但除了他們三人,劉邦其他的兒子幾乎全被她清理了個幹淨,到最後便也就隻有安心留在偏遠之地的劉恆幸免於難。”
“公元前一八零年,呂後終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而她這邊剛一離世沒多久,那邊的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便開始著手清理呂氏一族。”
她繼續道:“當時的皇帝呂後立的小皇帝劉弘,但因為陳平等人覺得劉弘並不是惠帝的後代,所以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
“思來想去,他們相中了有著寬厚仁慈名聲的代王劉恆。並派出使者去接劉恆赴長安繼承皇位。”
“所以說,劉恆才是實打實的撿漏當上皇帝的……”徐愛感慨道,“比起李世民的競爭上崗,朱棣的被迫營業,人家這才是真正的老天爺追著喂飯吃啊!”
“現在我就好像知道,那位曾經給薄姬算過命的算命先生到底是誰,我也想讓他替我看看……”她開玩笑道。
“哈哈……”羅玉華哈哈一笑,聳肩繼續道,”但當時代王劉恆在得到這個消息以後,可不覺得這是天上掉下的大餡餅啊。“
”謹慎的他根本不敢相信世上還有這樣的事。所以他馬上就召集代國的大臣們前來討論,而多數大臣道路認為京城情況不明,不能去,隻有中尉宋昌表示可以去。”
“在雙方意見相持不下的階段,劉恆隻能去請教他的母親,但最終還是覺得難以定奪。”
“左右為難的他大概是想到了多年前的那個算命先生,便又找來一個懂占卜的人幫忙起卦,並得了一個【大橫庚庚,餘為天王,夏啟以光。】的卦象。”
“這卦象是什麽意思呢?”羅玉華解釋道,“夏,即夏朝,啟,即是大禹的兒子,夏後啟,夏朝的開國皇帝。”
“而【夏啟以光】的字麵意思是,他將像夏朝的君王啟一樣得到帝王之光。”
“劉恆看到這卦象後,自然是格外歡喜,但他依舊沒有冒然行動,而是安排舅舅薄昭先到京城長安去了解情況。”
“也許聽到這裏,你會覺得劉恆怎麽這麽膽小啊,不過就是京城罷了,幹嘛就是戰戰兢兢不敢去啊?”她聳肩道,“那你可就小看他了……”
“在漢朝初年,他一個不得寵的皇子,如果不謹慎行事,隨時都有可能麵臨滅頂之災。”
“凡事三思而後行,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果不其然,在薄昭的一番打探下,確定此事確實可信後,劉恆才帶了幾個身邊的謀士、侍衛往京城去了。”
”等他們走到長安郊外的時候,劉恆又下令不再往前走,並派宋昌前去長安打頭陣。”她繼續道,“而宋昌來到渭水橋頭,發現自丞相以下,大臣們都在周勃帶領下,在此站立相迎。”
“這下可以確定是真的了,那宋昌慌忙派人將情況告訴了劉恆。劉恆的馬車這才緩緩地來到渭水橋頭。”
“而此時,群臣在周勃的帶領下,拜謁稱臣,劉恆也表現的則很謙遜,連忙下車還禮。”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情商極低的周勃,卻在此時犯了個致命錯誤。大概是考慮到薄姬的家世低,又或是因為劉恆的謙遜讓他心生輕蔑之意。這二逼居然當眾對劉恆說:【你過來,我們私聊一下。】
“媽呀,這麽囂張的言論在劉恆看來,不但不禮貌,也不安全啊。”徐愛嫌棄的搖頭道,答應了吧,人家劉恆好歹是皇子唉,乖乖聽你一個臣子的話,有損皇家威嚴啊,況且此時情況未明,單獨跟你離開,安全能不能保證都不一定啊……“”
“可不答應吧,劉恆大概又會得罪了周勃……”
“可不……”羅玉華也讚成她的話,“不過好在劉恆身邊還有宋昌。”
“這宋昌用一句話,就化解了周勃的魯莽之舉,他說,【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無私。】”
“此話一出,那周勃立刻拜倒,並恭恭敬敬地奉上了玉璽、虎符。”
她感慨道:“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劉恆並沒有接。他隻是默默看了一眼玉璽、虎符,淡淡說,要先迴代王府再議此事。”
“就這麽,一行人又浩浩蕩蕩地往長安城中的代王府去了。”
”代王府裏,在陳平的帶領下,大漢帝國的眾多人物全部齊聚於此。他們今天要隻做一件事——就是擁立代王劉恆稱帝。“”
”陳平表示:【劉弘等皆非孝惠皇帝之子,不能繼承大漢宗廟,而大王您,是高皇帝之子,希望大王繼承帝位。】”
”而劉恆卻是對著西邊讓了三次,又對著南邊讓了兩次,這才勉強答應繼承了皇帝位。”
“等大家按照座次坐下後,東牟侯劉興站了出來,【誅殺呂氏一族時,臣沒有什麽功勞,但現在希望陛下派我去為陛下除宮。】”
“他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此時光顧著高興的眾人,早就忘了,皇宮裏可還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呢!”
“而劉恆也同意了。於是劉興與夏侯嬰一起,迴到皇宮將少帝從皇宮內接了出來,暫時安頓在了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