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誰才是清朝的開國皇帝?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短短的幾個視頻,雖然說的東西不多,但其中多次提及民族榮耀,這使得漢居裏的諸位老祖宗們越看越心驚,也越看越欣喜……
身為天子,大一統王朝的締造者和繼承人們,他們雖然亦有死心,但對於民族的認同和文化的傳承的重視看的極重。
在麵對真正的榮耀時,他們之間也有了摒棄私仇,團結一致的想法……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都放聲大笑了起來。
“子孫爭氣,咱們這些老祖宗也不能拖他們的後腿了……”李淵開口道,“始皇陛下,劉老哥,朱老弟,哈哈老弟……”
“這次迴去,朕會和世民一起努力,為咱們華夏這個文明繼續添磚加瓦……”
“咱家也是……”老朱也讚成道,“老大老四啊,你們也聽好了,迴去以後,你們兄弟一起,好好想想,還能替咱華夏明做些什麽?”
“我們也是華夏文明的一份子……”努爾哈赤也激動起來,“我們也會努力改變,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的……”
嬴政和劉邦見他們先後表態,互視一眼,也是相視一笑。
“朕和劉老弟家距離後世年代實在久遠,有些思想跟不上你們這些後人……”嬴政微笑道,“不過,朱老弟家老四那個修典籍的主意不錯……”
“待朕迴去,也會多多關注這文化傳承方麵的問題的。”
“朕也是……”劉邦也點頭表了態,”除此之外,開疆擴土的事情,咱們也還是要努力……”
“咱們多努力一點,子孫就能少吃一點苦……”
眾人皆是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正討論的開心之際,天幕直播又開始了……
“嗨,大家休息了好一會了,有沒有準備好,與我們一起再次探索太祖太宗們的傳奇之路呢……”天幕裏,徐愛滿麵堆笑的打起招唿來,隻是那笑容似乎隱著幾分酸澀之意……
而她身邊的羅玉華卻似乎有些許提不起精神來,她還沒有走出黃老離世的酸澀心情。
“想必大家也都看見了……”她輕歎道,“黃老離開了,那些曾經離我們極其遙遠,但始終在在我們身邊守護著我們的民族脊梁們,終究還是一一走遠了……”
彈幕大概是受到了她的悲傷情緒所感染,也都清一色的點亮了蠟燭……
徐愛也輕歎一聲,然後拍了拍羅玉華的肩膀道:“黃老已經99歲了,若是真論起來,也是喜喪了……”
“我們是人,不是神仙,都會有走到生命盡頭的那一天的……”她輕聲安慰道,“比起悲傷和懷念,我想黃老他們,更希望的,還是我們這些華夏孩子們,可以繼承他們的道路,為我們的華夏奉獻更多的屬於自己的力量的……”
她的話似乎打動了羅玉華,她抬起頭看向好友,沉默了片刻,這才打起來精神來:“對,你說的對,比起傷心難過,努力為咱們的華夏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才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說完這句話後,她便轉過頭正對了鏡頭,露出燦爛的笑容來:“大家好啊,短暫的休息結束了,我們太祖太宗的傳奇故事,也隻剩下最後一對父子,便要結束了……”
“接下來,我們就要和大家一起進入清太祖努爾哈赤,和他的第八子,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的傳奇人生了……”
“在聊清朝之前,我有一個疑問……”徐愛適時插話道,“我的清史不咋行,更多的都是通過電視劇或者清穿小說來了解清朝曆史的……”
“所以,我一直都想問一下……”她一臉疑惑的問道,清朝的開國君主到底是誰啊?”
“為什麽清朝的廟號,有那麽多的祖啊?”
“啊……”羅玉華一愣,然後搖頭笑道,“這個還真是個好問題呢!”
她聳肩看向鏡頭道:“清朝是華夏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為華夏的百年屈辱史開端便是清末開始的。”
“因為那段時間戰火連綿,華夏文明險些滅亡的原因,使得《清史》的編撰和修繕一直非常困難……”
“像是《清史稿》,雖然也是延續了二十四史的紀傳體正史體裁,分本紀、誌、表和列傳4個部分,把清朝統治296年間的重要曆史人物、重大曆史事件、典章製度囊括其中。”
“但因一些不可抗拒的曆史原因,《清史稿》自1914年設立清史館起,編修工作曆時十四年,先後參加編寫的竟然有一百多人。”
“因為太多的人接手過,所以導致這份倉促成書的《清史稿》隻能被視為【急就之章】,而非成書。”
“也許你們會問了,我問的是清朝到底有多少祖啊,開國皇帝到底是誰啊,不是要問清史……”她笑道,“而我說這麽多,為的,也就是想要告訴大家,正是因為《清史》的未能成書,導致了清朝這個王朝,在開國之君到底是誰的問題上,眾說紛紜,始終沒有定論……”
她細心的解釋道:“如果看廟號,那清太祖努爾哈赤奠基了清朝,理應是開國君主的不二人選。”
“可問題是努爾哈赤並未稱帝,且他到死時也未能顛覆明朝政權,始終在關外徘徊,所以嚴格意義來講,他隻能算是一個國王,而不是皇帝。”
“他的好大兒皇太極雖然將後金改為大清,並且正式稱帝。”她繼續道,“但這其中也是有問題存在的。”
“和努爾哈赤一樣,皇太極到愛和沒能成功拿下明朝,依舊是在關外徘徊。他即便改稱皇帝,但依舊沒能入主中原,坐上大一統王朝開國之君的寶座。”
“而清朝真正進入關內,入主中原地帶,正式成為中原王朝新帝國君王的,是皇太極的兒子,清世祖世祖福臨。”
“除此之外,福臨雖然名義上是開國之君,但他年僅二十四歲便離世了,這導致他雖然頗有功績,但與曆朝曆代的開國君主那裏一比較,就完全不夠看了。”
“不過呢,他倒是生了個好兒子,也就是清聖祖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
“這位帝王,雖然在口碑上頗有爭議,但其的功績,卻是不輸其他帝王的……”
“所以在一些曆史愛好者眼裏,康熙雖是大清王朝的繼承者,但卻有著開國君主的功績……”
身為天子,大一統王朝的締造者和繼承人們,他們雖然亦有死心,但對於民族的認同和文化的傳承的重視看的極重。
在麵對真正的榮耀時,他們之間也有了摒棄私仇,團結一致的想法……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都放聲大笑了起來。
“子孫爭氣,咱們這些老祖宗也不能拖他們的後腿了……”李淵開口道,“始皇陛下,劉老哥,朱老弟,哈哈老弟……”
“這次迴去,朕會和世民一起努力,為咱們華夏這個文明繼續添磚加瓦……”
“咱家也是……”老朱也讚成道,“老大老四啊,你們也聽好了,迴去以後,你們兄弟一起,好好想想,還能替咱華夏明做些什麽?”
“我們也是華夏文明的一份子……”努爾哈赤也激動起來,“我們也會努力改變,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的……”
嬴政和劉邦見他們先後表態,互視一眼,也是相視一笑。
“朕和劉老弟家距離後世年代實在久遠,有些思想跟不上你們這些後人……”嬴政微笑道,“不過,朱老弟家老四那個修典籍的主意不錯……”
“待朕迴去,也會多多關注這文化傳承方麵的問題的。”
“朕也是……”劉邦也點頭表了態,”除此之外,開疆擴土的事情,咱們也還是要努力……”
“咱們多努力一點,子孫就能少吃一點苦……”
眾人皆是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正討論的開心之際,天幕直播又開始了……
“嗨,大家休息了好一會了,有沒有準備好,與我們一起再次探索太祖太宗們的傳奇之路呢……”天幕裏,徐愛滿麵堆笑的打起招唿來,隻是那笑容似乎隱著幾分酸澀之意……
而她身邊的羅玉華卻似乎有些許提不起精神來,她還沒有走出黃老離世的酸澀心情。
“想必大家也都看見了……”她輕歎道,“黃老離開了,那些曾經離我們極其遙遠,但始終在在我們身邊守護著我們的民族脊梁們,終究還是一一走遠了……”
彈幕大概是受到了她的悲傷情緒所感染,也都清一色的點亮了蠟燭……
徐愛也輕歎一聲,然後拍了拍羅玉華的肩膀道:“黃老已經99歲了,若是真論起來,也是喜喪了……”
“我們是人,不是神仙,都會有走到生命盡頭的那一天的……”她輕聲安慰道,“比起悲傷和懷念,我想黃老他們,更希望的,還是我們這些華夏孩子們,可以繼承他們的道路,為我們的華夏奉獻更多的屬於自己的力量的……”
她的話似乎打動了羅玉華,她抬起頭看向好友,沉默了片刻,這才打起來精神來:“對,你說的對,比起傷心難過,努力為咱們的華夏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才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說完這句話後,她便轉過頭正對了鏡頭,露出燦爛的笑容來:“大家好啊,短暫的休息結束了,我們太祖太宗的傳奇故事,也隻剩下最後一對父子,便要結束了……”
“接下來,我們就要和大家一起進入清太祖努爾哈赤,和他的第八子,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的傳奇人生了……”
“在聊清朝之前,我有一個疑問……”徐愛適時插話道,“我的清史不咋行,更多的都是通過電視劇或者清穿小說來了解清朝曆史的……”
“所以,我一直都想問一下……”她一臉疑惑的問道,清朝的開國君主到底是誰啊?”
“為什麽清朝的廟號,有那麽多的祖啊?”
“啊……”羅玉華一愣,然後搖頭笑道,“這個還真是個好問題呢!”
她聳肩看向鏡頭道:“清朝是華夏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為華夏的百年屈辱史開端便是清末開始的。”
“因為那段時間戰火連綿,華夏文明險些滅亡的原因,使得《清史》的編撰和修繕一直非常困難……”
“像是《清史稿》,雖然也是延續了二十四史的紀傳體正史體裁,分本紀、誌、表和列傳4個部分,把清朝統治296年間的重要曆史人物、重大曆史事件、典章製度囊括其中。”
“但因一些不可抗拒的曆史原因,《清史稿》自1914年設立清史館起,編修工作曆時十四年,先後參加編寫的竟然有一百多人。”
“因為太多的人接手過,所以導致這份倉促成書的《清史稿》隻能被視為【急就之章】,而非成書。”
“也許你們會問了,我問的是清朝到底有多少祖啊,開國皇帝到底是誰啊,不是要問清史……”她笑道,“而我說這麽多,為的,也就是想要告訴大家,正是因為《清史》的未能成書,導致了清朝這個王朝,在開國之君到底是誰的問題上,眾說紛紜,始終沒有定論……”
她細心的解釋道:“如果看廟號,那清太祖努爾哈赤奠基了清朝,理應是開國君主的不二人選。”
“可問題是努爾哈赤並未稱帝,且他到死時也未能顛覆明朝政權,始終在關外徘徊,所以嚴格意義來講,他隻能算是一個國王,而不是皇帝。”
“他的好大兒皇太極雖然將後金改為大清,並且正式稱帝。”她繼續道,“但這其中也是有問題存在的。”
“和努爾哈赤一樣,皇太極到愛和沒能成功拿下明朝,依舊是在關外徘徊。他即便改稱皇帝,但依舊沒能入主中原,坐上大一統王朝開國之君的寶座。”
“而清朝真正進入關內,入主中原地帶,正式成為中原王朝新帝國君王的,是皇太極的兒子,清世祖世祖福臨。”
“除此之外,福臨雖然名義上是開國之君,但他年僅二十四歲便離世了,這導致他雖然頗有功績,但與曆朝曆代的開國君主那裏一比較,就完全不夠看了。”
“不過呢,他倒是生了個好兒子,也就是清聖祖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
“這位帝王,雖然在口碑上頗有爭議,但其的功績,卻是不輸其他帝王的……”
“所以在一些曆史愛好者眼裏,康熙雖是大清王朝的繼承者,但卻有著開國君主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