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孤注一擲的失敗者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十章 孤注一擲的失敗者
聽到這裏,各大位麵的帝王們各有所思。
秦
“李斯,你看,這天幕剛剛是不是說,這什麽大明朝,接連父子二人都為後世之人所敬重,稱其二人為大帝?”
“是的陛下……”李斯恭敬的迴話道,“天幕上的後世之人確實是這麽說的……”
“嗬!”始皇帝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淺笑,“倒也是不錯的,這後世帝王也未曾不辱沒華夏威名……”
“隻是,不知道他們一直提及的教員,卻是何人!”蒙恬生出好奇之心,忍不住也嘀咕了一句……
他身邊的蒙毅聽到他這話後,身子微微一抖,但卻並未發一言,隻是默默地站在那裏……
而其他各大位麵的帝王們,則與蒙毅有著相同疑問。
當然這其中不包括大明。
“老四,真的當了皇帝了……”在天幕直接提及朱棣即是明太宗後,朱元璋整個人都不好了。
對於後麵朱祁鎮的所作所為,他此刻已經不是特別能聽得進去了。
此刻他隻想弄清楚,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老四是怎麽能越過他大哥,二哥,三哥,成為大明天子的。
而小朱棣這會也總算是弄清楚了狀況,此時的他臉色鐵青,眼睛瞪得溜圓,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對於大哥,他是打心眼裏喜愛和佩服的,雖然自己是嫡子(朱棣生母一說,始終爭議不斷,但本文還是以《明史》和《明實錄》為據,認朱棣生母為馬皇後。),可並非嫡長子,能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可這天幕卻說自己日後會成為皇帝,這簡直就是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大哥……”小燕王此時尚還年幼,城府不深,所以心裏有話根本藏不住,“難道您以後也學了宋太祖兄弟的金匱之盟?”
朱標看了一眼一臉震驚的自家四弟,見這小子一本正經的樣子,心裏又酸澀又心疼……
老四這孩子,他未必不知道非嫡長子即位的原因可能會有許多,但大部分都是原定繼承人出事了,才造成的結果!
可他卻下意識的避開了所有覺得自己這個大哥,有可能會出事的選項,選了一個最兄友弟恭的傳位方式……
“大概是吧!”賢明的大明太子朱標軟下聲音,又用手摸了摸四弟的頭,輕聲道,“四弟與孤最為親近,日後沒準真的是……”
“標兒……”老朱一直在一邊聽他兄弟二人的談話,並未開口,直到此時方才開口製止道,“好好的,不要胡言亂語……”
大明洪武大帝如何能察覺不到自家長子話中的難過和憂慮,作為一個封建家庭的大家長,老朱對於長子自然是更加偏愛看重的。
所以他不願意從朱標口中聽到喪氣之言。
“好了好了……”眼瞅著這氣氛似乎有些過於悲哀了,馬皇後慌忙上前勸慰道,“天幕日後沒準會提及未來……老四的事情……”
“先稍安勿躁才是正經……”大明第一賢後的話自然有份量,她一開口,眾皇子們有人都慌忙上前勸慰了幾句。
而此時大氣都不敢喘的眾臣也鬆了一口氣。李善長作為文臣之首,自有不可推卸的帶頭責任。
他上前一步恭敬的開了口:“陛下,老臣覺得,天幕降世,對我大明而言,實是一件幸事……”
“像是剛才天幕提及的那位於謙,陛下不就已經擬召要護他周全了嗎?”
朱元璋一聽,果然如此,那於謙之事曝光出來,自己便有心要改變其命運。
一個幾十年後才出生的人物,他都可以庇護,這眼前的愛子,難道他就庇護不得了嗎?
天幕
關於朱祁鎮的話題,依舊沒有結束。羅玉華雖然極其不喜歡這朱祁鎮,但作為一個曆史係學生,必須學會不偏不倚的對曆史人物進行評價。
“教員曾經有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我特別喜歡……”她輕聲念道,“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單單隻是聽這一句,便足以感受到他老人家那份為萬民請願,求蒼生太平的偉大……”
“在他老人家看來,大廈將傾之日,每個願意站出來尋求救國救民道路的人,都是值得尊敬和讚揚的。”
“明朝經曆了四五代後,雖然國力強盛,但內憂外患卻極多……”
“當時的邊防軍,偃武櫜兵、軍備廢弛,軍官趁機兼並屯田、私役士卒,大肆喝兵血、吃空餉。”
“而他爹當時為了民生丟棄的那些土地上的原住民們,也在其死後慢慢開始不消停,各種騷擾大明邊疆百姓……”
“尤其是那群在他太祖爺朱元璋時期,由他外太祖徐達親手攆迴老家,然後被他太爺爺朱棣打的四下逃竄,分崩離析的蒙古人部落趁機卷土重來,一心想要重迴燕雲之地……”
“這要是其他君主,可能也就忍了,或是學著宋朝那些皇帝,求和,納歲幣。”羅玉華歎道,“但朱祁鎮沒有,他身上到底還是流著老朱家不服輸,不屈服的熱血,硬是扛著打贏了諸多戰役,維護了領土的完整……”
“隻是土木堡那一仗,卻可以說是孤注一擲,卻換來個一敗塗地的結局。”
“可是就算如此,教員還是覺得他好,為什麽呢,因為在他老人家看來,朱祁鎮有血性。要知道一個國家,如果連領頭人都沒了骨氣,那麽這個國家,也就徹底沒救了……”
徐愛聽到這裏,不禁想到了近代華夏那段極其屈辱的黑暗經曆,她低下頭,暗聲歎道:“如果是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那這明英宗,確實也還算……有點作為……”
雖然讚成了教員的話,可對於她來說,朱祁鎮的血性和骨氣,並不能改變其昏庸的本質……
“說實話,如果一定要對朱祁鎮的一生做一個評價。”羅玉華繼續道,”我隻能說,比起秦二世,唐懿宗,宋徽宗這些實實在在,毫無作為,隻知享樂,禍國殃民的皇帝而言……”
“這明英宗朱祁鎮肯定算不上是一個昏君,或許叫他好大喜功,自以為是的失敗者,更加合適……”
聽到這裏,各大位麵的帝王們各有所思。
秦
“李斯,你看,這天幕剛剛是不是說,這什麽大明朝,接連父子二人都為後世之人所敬重,稱其二人為大帝?”
“是的陛下……”李斯恭敬的迴話道,“天幕上的後世之人確實是這麽說的……”
“嗬!”始皇帝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淺笑,“倒也是不錯的,這後世帝王也未曾不辱沒華夏威名……”
“隻是,不知道他們一直提及的教員,卻是何人!”蒙恬生出好奇之心,忍不住也嘀咕了一句……
他身邊的蒙毅聽到他這話後,身子微微一抖,但卻並未發一言,隻是默默地站在那裏……
而其他各大位麵的帝王們,則與蒙毅有著相同疑問。
當然這其中不包括大明。
“老四,真的當了皇帝了……”在天幕直接提及朱棣即是明太宗後,朱元璋整個人都不好了。
對於後麵朱祁鎮的所作所為,他此刻已經不是特別能聽得進去了。
此刻他隻想弄清楚,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老四是怎麽能越過他大哥,二哥,三哥,成為大明天子的。
而小朱棣這會也總算是弄清楚了狀況,此時的他臉色鐵青,眼睛瞪得溜圓,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對於大哥,他是打心眼裏喜愛和佩服的,雖然自己是嫡子(朱棣生母一說,始終爭議不斷,但本文還是以《明史》和《明實錄》為據,認朱棣生母為馬皇後。),可並非嫡長子,能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可這天幕卻說自己日後會成為皇帝,這簡直就是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大哥……”小燕王此時尚還年幼,城府不深,所以心裏有話根本藏不住,“難道您以後也學了宋太祖兄弟的金匱之盟?”
朱標看了一眼一臉震驚的自家四弟,見這小子一本正經的樣子,心裏又酸澀又心疼……
老四這孩子,他未必不知道非嫡長子即位的原因可能會有許多,但大部分都是原定繼承人出事了,才造成的結果!
可他卻下意識的避開了所有覺得自己這個大哥,有可能會出事的選項,選了一個最兄友弟恭的傳位方式……
“大概是吧!”賢明的大明太子朱標軟下聲音,又用手摸了摸四弟的頭,輕聲道,“四弟與孤最為親近,日後沒準真的是……”
“標兒……”老朱一直在一邊聽他兄弟二人的談話,並未開口,直到此時方才開口製止道,“好好的,不要胡言亂語……”
大明洪武大帝如何能察覺不到自家長子話中的難過和憂慮,作為一個封建家庭的大家長,老朱對於長子自然是更加偏愛看重的。
所以他不願意從朱標口中聽到喪氣之言。
“好了好了……”眼瞅著這氣氛似乎有些過於悲哀了,馬皇後慌忙上前勸慰道,“天幕日後沒準會提及未來……老四的事情……”
“先稍安勿躁才是正經……”大明第一賢後的話自然有份量,她一開口,眾皇子們有人都慌忙上前勸慰了幾句。
而此時大氣都不敢喘的眾臣也鬆了一口氣。李善長作為文臣之首,自有不可推卸的帶頭責任。
他上前一步恭敬的開了口:“陛下,老臣覺得,天幕降世,對我大明而言,實是一件幸事……”
“像是剛才天幕提及的那位於謙,陛下不就已經擬召要護他周全了嗎?”
朱元璋一聽,果然如此,那於謙之事曝光出來,自己便有心要改變其命運。
一個幾十年後才出生的人物,他都可以庇護,這眼前的愛子,難道他就庇護不得了嗎?
天幕
關於朱祁鎮的話題,依舊沒有結束。羅玉華雖然極其不喜歡這朱祁鎮,但作為一個曆史係學生,必須學會不偏不倚的對曆史人物進行評價。
“教員曾經有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我特別喜歡……”她輕聲念道,“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單單隻是聽這一句,便足以感受到他老人家那份為萬民請願,求蒼生太平的偉大……”
“在他老人家看來,大廈將傾之日,每個願意站出來尋求救國救民道路的人,都是值得尊敬和讚揚的。”
“明朝經曆了四五代後,雖然國力強盛,但內憂外患卻極多……”
“當時的邊防軍,偃武櫜兵、軍備廢弛,軍官趁機兼並屯田、私役士卒,大肆喝兵血、吃空餉。”
“而他爹當時為了民生丟棄的那些土地上的原住民們,也在其死後慢慢開始不消停,各種騷擾大明邊疆百姓……”
“尤其是那群在他太祖爺朱元璋時期,由他外太祖徐達親手攆迴老家,然後被他太爺爺朱棣打的四下逃竄,分崩離析的蒙古人部落趁機卷土重來,一心想要重迴燕雲之地……”
“這要是其他君主,可能也就忍了,或是學著宋朝那些皇帝,求和,納歲幣。”羅玉華歎道,“但朱祁鎮沒有,他身上到底還是流著老朱家不服輸,不屈服的熱血,硬是扛著打贏了諸多戰役,維護了領土的完整……”
“隻是土木堡那一仗,卻可以說是孤注一擲,卻換來個一敗塗地的結局。”
“可是就算如此,教員還是覺得他好,為什麽呢,因為在他老人家看來,朱祁鎮有血性。要知道一個國家,如果連領頭人都沒了骨氣,那麽這個國家,也就徹底沒救了……”
徐愛聽到這裏,不禁想到了近代華夏那段極其屈辱的黑暗經曆,她低下頭,暗聲歎道:“如果是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那這明英宗,確實也還算……有點作為……”
雖然讚成了教員的話,可對於她來說,朱祁鎮的血性和骨氣,並不能改變其昏庸的本質……
“說實話,如果一定要對朱祁鎮的一生做一個評價。”羅玉華繼續道,”我隻能說,比起秦二世,唐懿宗,宋徽宗這些實實在在,毫無作為,隻知享樂,禍國殃民的皇帝而言……”
“這明英宗朱祁鎮肯定算不上是一個昏君,或許叫他好大喜功,自以為是的失敗者,更加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