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天選npc,一生隻為等一人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十五章 天選npc,一生隻為等一人
這一小段短視頻結束後,各大王朝皆震驚了!
大秦
“好好……”始皇帝先是激動的拍案而起,歡喜這片土地上的華夏子民有骨氣,有血性外,緊接著又皺起眉頭來:“溥儀,那個什麽清朝的皇帝?”
“聽起來好像天幕對他的評價並不怎麽高啊!”
看來是個沒種的貨色!
李斯在一邊看出了他的情緒轉變,立馬明白了他這是嫌棄了那個後世的清朝皇帝,立馬上前一步道:“陛下不用為這點小事氣惱……”
“曆朝曆代,皆不可事事皆順心意,便是有上一兩個敗家之子,無能之輩,也不過隻是些許瑕疵罷了……”
“愛卿說的有理……”始皇帝聽他這麽一說,倒也不再糾結,比起那些無傷大雅的廢柴,他更因這個民族的氣節和血性感到自豪和開心……
漢,隋,唐,宋等朝代亦是與他有著相同的看法……
當然,被提及大明和大清兩朝此時卻有著不同的景象。
“什麽情況,大明到底遇到了什麽事,為什麽會亡國了,朕的兒孫,怎麽會落得自縊殉國的結局……”老朱看著天幕上,崇禎自縊的場景,隻覺得此刻一股熱血直衝腦門,一時間竟有些頭暈目眩,險些栽倒在地上。
好在此時家宴,朱標朱樉哥倆坐的離得不遠,一左一右雙雙搶上前,將他攙扶住,這才免得洪武大帝當著兒孫的麵出醜……
而清朝,努爾哈赤帶著他的眾兒子也在觀看天幕,看見後世那個名叫溥儀的末代皇帝的所作所為時,四大貝勒皆是哈哈大笑起來,直言這個皇帝是個沒種的廢物。
而皇太極卻是個心細的,他從為數不多關於溥儀的畫麵裏看到了一幀,有著和他們金人一樣留著金錢鼠尾須發型的朝臣,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難道這廢物是我愛新覺羅的子孫?”
天幕並沒有因為他們的困惑給出解釋和答案,而是繼續播放下一個視頻。
“那些一生隻為等一人的天選npc……”
畫麵再次一轉,一個滿麵褶子的老者站在一個年輕人麵前,而他們身後則是一條湍急的河流……
“一個普通人,對於曆史的進程推動到底會有多大?”
“曾經的大渡河口,一個名叫宋大順的十八歲少年,站在山頭,親眼目睹了清兵圍堵石達開之戰。”
“眼看著石達開的軍隊戰敗後,他便一直在思考,如果日後再有同樣一支隊伍,遇到了同樣的情況,該如何應對,才可絕處逢生呢?”
“對於當時的他而言,其實這本該是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問題,可也不知道為什麽,即便時光流轉,宋大順的見識和學問不斷提升,但這個問題從未被他遺忘和放棄尋找破局之法……”
“也就是這份堅持,讓他終於找到了一線生機!可他並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將其藏在心底……”
“直到1935年,九十歲即將結束人生旅程的宋大順,又一支隊伍,在相同的位置遇到了相同的困境……”
“年邁的宋大順來到隊伍裏,一位姓毛的指揮官接見了他。”
“他用顫抖的手指著大渡河,顫聲說出了他想了一輩子的答案……”
“急行軍,去瀘定……”
“在那一刻,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為何會用一生來執著於這個十死無生的答案……”
“在這樣的亂世,活到了九十高壽,因為他生來就是為了把這個唯一正確的答案告訴天命之人啊!”
各大位麵
“還有這種事?”漢高祖劉邦瞪大眼睛,一臉震驚,他先是詫異於一個人居然能活到九十多歲,後又感慨,此人執著一生,終於等來了可托付之人,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天幕
“祥慶二年三月,宋元兩軍在崖山海麵進行決戰,宋軍敗北,十萬軍民不願投降,紛紛投海殉國,一時間海麵浮屍無數……”
“其中一名士兵僥幸未死,得以上岸活命,在遭遇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經曆後,他迴到了故鄉維揚……”
“安定下來後,娶親成了家,並生下兩個女兒……”
“次女長大後,嫁給了同鄉一個農民朱五四,為其生兒育女。”
“元末年間,在民族和階級的雙重壓迫下,百姓生活困苦。”
“元至正四年,淮北旱災疾疫接連發生,朱五四夫婦及其一些兒女,接連餓死……”
“隻留下四子朱重八……”
“也就是後來高舉日月重開大宋天的大明洪武大帝朱元璋……”
大宋
“我的天……”趙匡胤看著天幕上的那一幕,驚的張大嘴巴,好半天都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我大宋的子民……殉國了……”他的眼眶裏漸漸有了淚花,剛剛如果沒看錯的話,那個跟著宋朝將領一起躍入海裏的,穿著龍袍的皇帝,分明還隻是個孩子啊!
“清朝末年,太平軍打敗南方滿旗軍,為保江山,清政府不得不允許湘軍成立……”
“此時,一個洪武朝武德將軍毛太華十九代世孫則在此時加入了湘軍。
毛順生,一個欠了一屁股債,窮苦潦倒的湘地普通男子。在參軍的這段時間裏,掙取軍餉,還清欠債,且攢下一筆積蓄。”
“後來他用積蓄買了土地,蓋了房屋,娶了文天祥的第二十二代世孫女,一個叫文七妹的女子為妻,並生下了一個小名三伢子的兒子……”
“此時的毛家頗有產業,足以讓他們的兒子,即便生於鄉村,也有機會讀書識字。”
“在兒子長大後,他和妻子也極其支持兒子離開家鄉去往城市,接受更先進思想和教育……”
“而他們的兒子也並未辜負父母的期望,利用自己的見識和智慧,通過探索和實踐,成功挽救了絕境裏的華夏,帶領這個偉大的民族重新崛起,不再受世界列強歧視和欺辱……”
大明
“毛太華,此人是誰?”雖然不清楚後世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但剛一聽到拯救了華夏這一段,朱元璋立馬站起身來。
“稟上位……”傅友德站了出來,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天幕,然後用顫抖的嗓音迴道:“此人……此人是北勝州的一個漢人百夫長……”
(此處,在時間上有極大出入,但小說屬於二次創作,所以請大家裝作沒有看見即可)
這一小段短視頻結束後,各大王朝皆震驚了!
大秦
“好好……”始皇帝先是激動的拍案而起,歡喜這片土地上的華夏子民有骨氣,有血性外,緊接著又皺起眉頭來:“溥儀,那個什麽清朝的皇帝?”
“聽起來好像天幕對他的評價並不怎麽高啊!”
看來是個沒種的貨色!
李斯在一邊看出了他的情緒轉變,立馬明白了他這是嫌棄了那個後世的清朝皇帝,立馬上前一步道:“陛下不用為這點小事氣惱……”
“曆朝曆代,皆不可事事皆順心意,便是有上一兩個敗家之子,無能之輩,也不過隻是些許瑕疵罷了……”
“愛卿說的有理……”始皇帝聽他這麽一說,倒也不再糾結,比起那些無傷大雅的廢柴,他更因這個民族的氣節和血性感到自豪和開心……
漢,隋,唐,宋等朝代亦是與他有著相同的看法……
當然,被提及大明和大清兩朝此時卻有著不同的景象。
“什麽情況,大明到底遇到了什麽事,為什麽會亡國了,朕的兒孫,怎麽會落得自縊殉國的結局……”老朱看著天幕上,崇禎自縊的場景,隻覺得此刻一股熱血直衝腦門,一時間竟有些頭暈目眩,險些栽倒在地上。
好在此時家宴,朱標朱樉哥倆坐的離得不遠,一左一右雙雙搶上前,將他攙扶住,這才免得洪武大帝當著兒孫的麵出醜……
而清朝,努爾哈赤帶著他的眾兒子也在觀看天幕,看見後世那個名叫溥儀的末代皇帝的所作所為時,四大貝勒皆是哈哈大笑起來,直言這個皇帝是個沒種的廢物。
而皇太極卻是個心細的,他從為數不多關於溥儀的畫麵裏看到了一幀,有著和他們金人一樣留著金錢鼠尾須發型的朝臣,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難道這廢物是我愛新覺羅的子孫?”
天幕並沒有因為他們的困惑給出解釋和答案,而是繼續播放下一個視頻。
“那些一生隻為等一人的天選npc……”
畫麵再次一轉,一個滿麵褶子的老者站在一個年輕人麵前,而他們身後則是一條湍急的河流……
“一個普通人,對於曆史的進程推動到底會有多大?”
“曾經的大渡河口,一個名叫宋大順的十八歲少年,站在山頭,親眼目睹了清兵圍堵石達開之戰。”
“眼看著石達開的軍隊戰敗後,他便一直在思考,如果日後再有同樣一支隊伍,遇到了同樣的情況,該如何應對,才可絕處逢生呢?”
“對於當時的他而言,其實這本該是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問題,可也不知道為什麽,即便時光流轉,宋大順的見識和學問不斷提升,但這個問題從未被他遺忘和放棄尋找破局之法……”
“也就是這份堅持,讓他終於找到了一線生機!可他並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將其藏在心底……”
“直到1935年,九十歲即將結束人生旅程的宋大順,又一支隊伍,在相同的位置遇到了相同的困境……”
“年邁的宋大順來到隊伍裏,一位姓毛的指揮官接見了他。”
“他用顫抖的手指著大渡河,顫聲說出了他想了一輩子的答案……”
“急行軍,去瀘定……”
“在那一刻,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為何會用一生來執著於這個十死無生的答案……”
“在這樣的亂世,活到了九十高壽,因為他生來就是為了把這個唯一正確的答案告訴天命之人啊!”
各大位麵
“還有這種事?”漢高祖劉邦瞪大眼睛,一臉震驚,他先是詫異於一個人居然能活到九十多歲,後又感慨,此人執著一生,終於等來了可托付之人,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天幕
“祥慶二年三月,宋元兩軍在崖山海麵進行決戰,宋軍敗北,十萬軍民不願投降,紛紛投海殉國,一時間海麵浮屍無數……”
“其中一名士兵僥幸未死,得以上岸活命,在遭遇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經曆後,他迴到了故鄉維揚……”
“安定下來後,娶親成了家,並生下兩個女兒……”
“次女長大後,嫁給了同鄉一個農民朱五四,為其生兒育女。”
“元末年間,在民族和階級的雙重壓迫下,百姓生活困苦。”
“元至正四年,淮北旱災疾疫接連發生,朱五四夫婦及其一些兒女,接連餓死……”
“隻留下四子朱重八……”
“也就是後來高舉日月重開大宋天的大明洪武大帝朱元璋……”
大宋
“我的天……”趙匡胤看著天幕上的那一幕,驚的張大嘴巴,好半天都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我大宋的子民……殉國了……”他的眼眶裏漸漸有了淚花,剛剛如果沒看錯的話,那個跟著宋朝將領一起躍入海裏的,穿著龍袍的皇帝,分明還隻是個孩子啊!
“清朝末年,太平軍打敗南方滿旗軍,為保江山,清政府不得不允許湘軍成立……”
“此時,一個洪武朝武德將軍毛太華十九代世孫則在此時加入了湘軍。
毛順生,一個欠了一屁股債,窮苦潦倒的湘地普通男子。在參軍的這段時間裏,掙取軍餉,還清欠債,且攢下一筆積蓄。”
“後來他用積蓄買了土地,蓋了房屋,娶了文天祥的第二十二代世孫女,一個叫文七妹的女子為妻,並生下了一個小名三伢子的兒子……”
“此時的毛家頗有產業,足以讓他們的兒子,即便生於鄉村,也有機會讀書識字。”
“在兒子長大後,他和妻子也極其支持兒子離開家鄉去往城市,接受更先進思想和教育……”
“而他們的兒子也並未辜負父母的期望,利用自己的見識和智慧,通過探索和實踐,成功挽救了絕境裏的華夏,帶領這個偉大的民族重新崛起,不再受世界列強歧視和欺辱……”
大明
“毛太華,此人是誰?”雖然不清楚後世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但剛一聽到拯救了華夏這一段,朱元璋立馬站起身來。
“稟上位……”傅友德站了出來,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天幕,然後用顫抖的嗓音迴道:“此人……此人是北勝州的一個漢人百夫長……”
(此處,在時間上有極大出入,但小說屬於二次創作,所以請大家裝作沒有看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