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老四裏的異類,超雄兒童李元吉2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知道,當時劉武周率領五千名騎兵來到了黃蛇嶺,李元吉派遣車騎將軍張達帶領一百名步兵先去試探。“
”張達覺得人太少,所以要求從長計議。結果李元吉態度強硬,堅決執行。沒想到,這些人一到黃蛇嶺就被殺光了。”羅玉華繼續道,“張達又氣又惱,便反而為劉武周當向導,從而攻克了榆次縣城,進逼並州。”
“李元吉一見此情景,心裏十分恐慌,就欺騙劉德威說:【您帶著年老體弱的人員守城,我帶上身強力壯的將士出城作戰。】”
“然後他就趁著夜晚部隊出城的時機,帶上妻妾丟下軍隊逃迴了長安,並州就此失陷。”
她搖了搖頭繼續道:“出了這麽大的事情,我們的唐高祖李淵卻把怒火對準了別人。”
“他居然對禮部尚書李綱說:【元吉還年輕,不熟悉軍政事務,所以我才派竇誕、宇文歆協助他。精壯人馬好幾萬,軍糧預撥了上十年,這可是我舉義旗打江山的發祥地啊,一眨眼之間就丟了。都怪宇文歆帶頭提出這種計策,我要殺掉他。】”
“聽聽,這護犢子護的都有點是非不分了……”
“好在那李綱好言相勸,才讓他清醒了過來,但不久後,他還是不久任命李元吉為侍中、襄州道行台尚書令、稷州刺史。”
說到這裏,羅玉華和徐愛雙雙搖頭:”實在太過了……”
“可不是,要不是李淵總想著在兒子們間搞平衡,各種榮寵,也不至於到最後鬧出玄武門那樣的慘案來啊……”
“武德四年,李元吉隨二哥李世民將王世充圍困於東都洛陽,竇建德率軍來援助。”羅玉華繼續道。
“李世民便率以精騎到虎牢迎戰,留李元吉與屈突通繼續圍困洛陽。曆史記載,發生過兩次戰鬥。”
“一次是由王世充出兵拒戰,李元吉設伏擊之,斬首八百,生擒對方大將樂仁昉。”
“另一次是公元621年5月11日,唐軍敗績,行軍總管盧君諤戰死。”
“在東都被平定後,李世民和李元吉都因功受賞,公元621年10月25日,李元吉加司空,加賜袞冕之服、前後部鼓吹樂二部、班劍二十人、黃金二千斤。”
“公元622年2月1日,竇建德部將劉黑闥反唐並奪取竇建德故地,李世民和李元吉再次出發前去平定。”
“而李世民於次年春擊敗劉黑闥,迫使其逃往東突厥。兄弟倆又一起攻打魯王徐圓朗,後來李世民迴長安,留李元吉對徐圓朗作戰。”
“結果劉黑闥從突厥返迴複奪竇建德故地,李元吉卻沒有能製止。”
“公元622年十月,李元吉被任命為左領軍將軍、並州大總管,奉詔再次征討劉黑闥。十一月,在魏州擊敗了劉十善。[8]十二月,率軍隨太子李建成進兵昌樂,剿滅了劉黑闥。”
“直到這個時候,李氏這哥仨還是經常倆倆一起出征的……”她歎息道,“不敢說他們之間的感情就一定是兄友弟恭的那種……”
“但至少還是彼此顧念幾分血緣親情的!”
“然而,隨著年歲越長越大,對於皇權的渴望,也使得李元吉的心裏也慢慢發生了變化……”
“公元623年,李元吉跟李建成見李世民的戰功赫赫,聲望越來越高,心生不安,便聯合算計李世民。”
“他倆不僅分頭招募勇猛死士,收容逃亡罪犯。還暗中勾結後宮妃嬪,挨個兒奉承,又重金賄賂中書令封倫作為幫兇。”
“因為這一係列的暗箱操作,使得李淵也漸漸疏遠了李世民,反倒是更偏愛四子李元吉多一點。”
“最可怕的是,李世民曾經陪同父親到齊王府,李元吉讓自己的護軍宇文寶潛伏在臥室,準備暗殺李世民。”
“好在李建成及時製止了,結果李元吉反倒是氣憤地罵道:【我都是為大哥你著想,他死不死的跟我有什麽相幹!】。”
“第二年七月,李世民到東宮赴宴,迴來之後吐血數升,李淵心疼兒子,親自來看望他,並對李建成說:【你二弟不能喝酒,以後不要再請他喝酒了……】。”
“到了此時此刻,他大概終於意識到了,兒子們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了!”
“於是他打算將李世民派往洛陽,這樣也好減少他們兄弟之間的進一步衝突……”
“但是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李建成和李元吉怎麽可能放過李世民呢?”羅玉華皺眉道,“他倆在交換意見後,一直認為,如果讓李世民去了洛陽,難保他不會在當地建立自己的勢力……”
“然後此事就這麽不了了之了。”
“後來,李淵要到太和宮去避暑,二子世民和四子元吉皆要陪同,這期間,李元吉告訴李建成說,【等我到了太和宮,就派精悍的將士抓住他。把他關進地窖,隻開一個洞口遞送食物。】”
“聽聽,多麽的歹毒啊,那可是他的親哥哥啊!”徐愛搖頭嫌棄道,“所以說他是個超雄兒童,可是一點也沒說錯……”
“說到底還是親媽竇皇後有眼光……”
羅玉華並沒有接她的話,而是繼續道:“恰逢此時,突厥的鬱射設統率軍隊駐紮到黃河南岸,圍攻烏城。“
”李建成呢,就推薦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督率軍隊北伐突厥,照舊命令秦王府的猛將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誌玄等人一起出發。”
“他們還特意調來秦王府的士卒花名冊,挑選精兵強將,準備奪取秦王府的人馬來充實齊王府。”
“除此之外,他們還在李淵麵前誣陷杜如晦、房玄齡,將他們趕迴了家。可笑的是,李淵明知這是他們的陰謀,卻沒有製止的意思。”
“李元吉甚至還乘此機會,請求除掉李世民,李淵問他,【秦王立有平定天下的功勳,罪行還沒有暴露,要是殺他,憑什麽理由?】”
“李元吉則說:【秦王經常違抗詔令。剛剛平定洛陽時,驕橫傲慢躊躇滿誌,不願趕緊迴京,分賞財物,樹立個人恩德。違背抗拒到這種程度,難道不是叛逆?隻管趕快殺掉,不愁沒有理由!】”
“幸而李淵還沒糊塗到那個地步,並沒有搭理他……”
”張達覺得人太少,所以要求從長計議。結果李元吉態度強硬,堅決執行。沒想到,這些人一到黃蛇嶺就被殺光了。”羅玉華繼續道,“張達又氣又惱,便反而為劉武周當向導,從而攻克了榆次縣城,進逼並州。”
“李元吉一見此情景,心裏十分恐慌,就欺騙劉德威說:【您帶著年老體弱的人員守城,我帶上身強力壯的將士出城作戰。】”
“然後他就趁著夜晚部隊出城的時機,帶上妻妾丟下軍隊逃迴了長安,並州就此失陷。”
她搖了搖頭繼續道:“出了這麽大的事情,我們的唐高祖李淵卻把怒火對準了別人。”
“他居然對禮部尚書李綱說:【元吉還年輕,不熟悉軍政事務,所以我才派竇誕、宇文歆協助他。精壯人馬好幾萬,軍糧預撥了上十年,這可是我舉義旗打江山的發祥地啊,一眨眼之間就丟了。都怪宇文歆帶頭提出這種計策,我要殺掉他。】”
“聽聽,這護犢子護的都有點是非不分了……”
“好在那李綱好言相勸,才讓他清醒了過來,但不久後,他還是不久任命李元吉為侍中、襄州道行台尚書令、稷州刺史。”
說到這裏,羅玉華和徐愛雙雙搖頭:”實在太過了……”
“可不是,要不是李淵總想著在兒子們間搞平衡,各種榮寵,也不至於到最後鬧出玄武門那樣的慘案來啊……”
“武德四年,李元吉隨二哥李世民將王世充圍困於東都洛陽,竇建德率軍來援助。”羅玉華繼續道。
“李世民便率以精騎到虎牢迎戰,留李元吉與屈突通繼續圍困洛陽。曆史記載,發生過兩次戰鬥。”
“一次是由王世充出兵拒戰,李元吉設伏擊之,斬首八百,生擒對方大將樂仁昉。”
“另一次是公元621年5月11日,唐軍敗績,行軍總管盧君諤戰死。”
“在東都被平定後,李世民和李元吉都因功受賞,公元621年10月25日,李元吉加司空,加賜袞冕之服、前後部鼓吹樂二部、班劍二十人、黃金二千斤。”
“公元622年2月1日,竇建德部將劉黑闥反唐並奪取竇建德故地,李世民和李元吉再次出發前去平定。”
“而李世民於次年春擊敗劉黑闥,迫使其逃往東突厥。兄弟倆又一起攻打魯王徐圓朗,後來李世民迴長安,留李元吉對徐圓朗作戰。”
“結果劉黑闥從突厥返迴複奪竇建德故地,李元吉卻沒有能製止。”
“公元622年十月,李元吉被任命為左領軍將軍、並州大總管,奉詔再次征討劉黑闥。十一月,在魏州擊敗了劉十善。[8]十二月,率軍隨太子李建成進兵昌樂,剿滅了劉黑闥。”
“直到這個時候,李氏這哥仨還是經常倆倆一起出征的……”她歎息道,“不敢說他們之間的感情就一定是兄友弟恭的那種……”
“但至少還是彼此顧念幾分血緣親情的!”
“然而,隨著年歲越長越大,對於皇權的渴望,也使得李元吉的心裏也慢慢發生了變化……”
“公元623年,李元吉跟李建成見李世民的戰功赫赫,聲望越來越高,心生不安,便聯合算計李世民。”
“他倆不僅分頭招募勇猛死士,收容逃亡罪犯。還暗中勾結後宮妃嬪,挨個兒奉承,又重金賄賂中書令封倫作為幫兇。”
“因為這一係列的暗箱操作,使得李淵也漸漸疏遠了李世民,反倒是更偏愛四子李元吉多一點。”
“最可怕的是,李世民曾經陪同父親到齊王府,李元吉讓自己的護軍宇文寶潛伏在臥室,準備暗殺李世民。”
“好在李建成及時製止了,結果李元吉反倒是氣憤地罵道:【我都是為大哥你著想,他死不死的跟我有什麽相幹!】。”
“第二年七月,李世民到東宮赴宴,迴來之後吐血數升,李淵心疼兒子,親自來看望他,並對李建成說:【你二弟不能喝酒,以後不要再請他喝酒了……】。”
“到了此時此刻,他大概終於意識到了,兒子們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了!”
“於是他打算將李世民派往洛陽,這樣也好減少他們兄弟之間的進一步衝突……”
“但是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李建成和李元吉怎麽可能放過李世民呢?”羅玉華皺眉道,“他倆在交換意見後,一直認為,如果讓李世民去了洛陽,難保他不會在當地建立自己的勢力……”
“然後此事就這麽不了了之了。”
“後來,李淵要到太和宮去避暑,二子世民和四子元吉皆要陪同,這期間,李元吉告訴李建成說,【等我到了太和宮,就派精悍的將士抓住他。把他關進地窖,隻開一個洞口遞送食物。】”
“聽聽,多麽的歹毒啊,那可是他的親哥哥啊!”徐愛搖頭嫌棄道,“所以說他是個超雄兒童,可是一點也沒說錯……”
“說到底還是親媽竇皇後有眼光……”
羅玉華並沒有接她的話,而是繼續道:“恰逢此時,突厥的鬱射設統率軍隊駐紮到黃河南岸,圍攻烏城。“
”李建成呢,就推薦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督率軍隊北伐突厥,照舊命令秦王府的猛將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誌玄等人一起出發。”
“他們還特意調來秦王府的士卒花名冊,挑選精兵強將,準備奪取秦王府的人馬來充實齊王府。”
“除此之外,他們還在李淵麵前誣陷杜如晦、房玄齡,將他們趕迴了家。可笑的是,李淵明知這是他們的陰謀,卻沒有製止的意思。”
“李元吉甚至還乘此機會,請求除掉李世民,李淵問他,【秦王立有平定天下的功勳,罪行還沒有暴露,要是殺他,憑什麽理由?】”
“李元吉則說:【秦王經常違抗詔令。剛剛平定洛陽時,驕橫傲慢躊躇滿誌,不願趕緊迴京,分賞財物,樹立個人恩德。違背抗拒到這種程度,難道不是叛逆?隻管趕快殺掉,不愁沒有理由!】”
“幸而李淵還沒糊塗到那個地步,並沒有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