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玄武門之箭終於正中眉心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玄武門兵變那日,李世民率領秦王府八百將士在玄武門設伏。從來都是在背後默默支持丈夫的長孫皇後,居然出人意料地陪在了李世民身旁,從容勉勵將士。”
她感慨道:”而秦王妃的出現,使得將士們更有力量,他們明白身為女子的秦王妃,能在這樣兇險的情況下,依舊無所畏懼地站在秦王身邊,生死相隨不離不棄。”
“這會更加激勵著李世民,讓他勇往直前,毫無顧慮。果不其然,玄武門之變以秦王的完勝而告終。三天後的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長孫氏隨之成為太子妃。 李世民登基為帝後,冊封長孫氏為皇後,從此明君賢後,交相輝映。”
“因為孫皇後喜愛讀書,往往是梳妝打扮時也手不釋卷。所以她經常和丈夫李世民一起談古論今,從容以對,發表獨特見解。唐太宗李世民呢,也對長孫皇後極其愛護看重。這使得他在登基之後,對長孫皇後的家族常常恩遇逾製。”
”說到這裏,不得不插一句嘴了……”徐愛也微笑道,“都說漢朝的衛皇後嫁妝無雙,其實咱們長孫皇後帶來的嫁妝,要不差啊……”
“她的兄長是大唐開國第一功臣,淩煙閣二十四將之首的長孫無忌……”
“養大她的舅父高士廉,更是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太子太傅,配享太廟,陪葬昭陵的大唐柱國,同樣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不錯。”羅玉華點頭道,“說起來,很多外戚,在有了權力之後,都會橫行霸道,或者有些魚肉百姓的行徑……”
“長孫皇後也明白這個道理,並深以盈滿為誡,她說服胞兄長孫無忌讓位,在太宗恩準下,得以閑職高薪退避宰執之位。”
“長孫皇後還利用丈夫對自己的寵愛來護慰朝廷賢良,好糾正丈夫的過失。”
“像是她一一直很欣賞的魏征,便是被他庇護的對象之一,除此之外,她也一直不斷地提醒著李世民要行仁政,不可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可以說,在這個”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長孫皇後利用自己的女性力量,以柔克剛,盡心盡力的輔佐丈夫,也使得初唐出現了君明後賢臣直,文治武功,春風和睦,親切包容的理想境界。”
“然而很可惜的是,這麽一位賢明和善的皇後,最終還是沒能躲過病魔的侵蝕,在貞觀八年,長孫皇後病倒……”
“當時的皇太子李承乾請求大赦並度人入道為母親祈福……”羅玉華搖頭惋惜道,“但長孫皇後卻堅決反對,無奈唐太宗隻好請普光寺法師曇藏入宮為妻子祈福,或是天子誠意所致,長孫皇後病情旋及康複。”
“但好景不長,第二年,趙國太夫人的薨逝以及太上皇李淵的駕崩,又給了這對夫妻又一次沉重打擊。雙重喪期的哀痛,使得長孫皇後病勢加重,藥石皆不見效。”
“貞觀十年六月己卯,長孫皇後崩逝於太極宮立政殿,終年三十六歲。”
“唐太宗李世民悲痛至極,悲痛欲絕,他親口對侍臣說【我豈不知道皇後之崩是天命而不得不割情?隻是想到失去賢妻良佐,仍然克製不住悲傷啊”】,他還按照皇後遺願,營山為陵,是為昭陵。”
徐愛接著說道:“除此之外,長孫皇後的兒女們也都孝順且深得太宗李世民的偏愛……”
“唐太宗對長孫皇後所出或收養的兒女有多寵愛呢。翻開冰冷客觀的史書,便能感受到一股由對妻子切切之情演化而來的拳拳父愛撲麵而來。”
“長孫皇後的長子李承乾,生的聰敏,深得父母喜愛,也對其寄予了厚望。李世民登基後便立了李承乾為太子,在他十二歲時,就開始有意識地鍛煉承乾身為儲君的政治能力了,他還下詔令承乾【宜令聽訟】。”
“為他開設學館,並先後派遣房玄齡、魏征等重臣加以輔佐。李承乾身體不好,太宗舍不得讓他多讀書,但承乾並不因此放縱,反而在唐太宗問他治國策略時顯示了才能。 李承乾生病,唐太宗先後請道士,高僧入宮為太子祈福,承乾病愈後,又度了三千人出家,為他建造普光寺、西華觀,並赦囚徒。”
她搖頭道:“都說朱家的太子朱標是最得寵的太子,其實李承乾也不差啊……”
“隻可惜長孫皇後去世後,李承乾漸漸長大,性格大變,行為也漸漸叛逆,但李世民依然對他寵愛縱容,直到李承乾謀反……”
……
“承乾謀反了?”漢居的李世民聽到這裏臉色煞白,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迴頭看了一眼剛剛才從玩具房出來,此刻正扒拉著自己的寶貝兒子,一臉的不敢相信,“這怎麽可能……”
然而天幕裏的二人並不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依舊往他胸口紮刀……
“多年前,由他親手射出的那支箭,終於正中此時的李世民眉心。”徐愛遺憾的說道,“明明他的父親李淵,已經在立儲這件事上提交過一次錯誤答案了……”
“李世民卻依舊選擇同樣錯誤的答案,照抄一遍,明明已經定下了太子,卻還是培養出了李泰的奪嫡野心!讓一個皇子住進比東宮級別還高的宮殿,你讓那些想要從龍之功的大臣這麽想!”
“這麽說是不對的……”羅玉華搖頭道, “說實話,我很喜歡李世民,但立儲這件事上,他給出了和父親李淵相同的答案,實在是腦子糊塗,自作聰明了……”
“要知道,當年的他自己實在是功勞太盛,導致親爹李淵封無可封,猶猶豫豫間,隻得在兒子們之間玩起了平衡……”
“但他在李承乾和李泰間搞平衡,無非就是想拿李泰做磨刀石,用來磨礪李承乾……”
“可也是這一次次的縱容,使得李泰將親哥哥李承乾逼到了絕路……”
“況且,他自己的皇位當年得來的,就是靠著殺兄反父,如今自己的兒子被逼到絕境,又怎麽可能不有樣學樣呢?”
她感慨道:”而秦王妃的出現,使得將士們更有力量,他們明白身為女子的秦王妃,能在這樣兇險的情況下,依舊無所畏懼地站在秦王身邊,生死相隨不離不棄。”
“這會更加激勵著李世民,讓他勇往直前,毫無顧慮。果不其然,玄武門之變以秦王的完勝而告終。三天後的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長孫氏隨之成為太子妃。 李世民登基為帝後,冊封長孫氏為皇後,從此明君賢後,交相輝映。”
“因為孫皇後喜愛讀書,往往是梳妝打扮時也手不釋卷。所以她經常和丈夫李世民一起談古論今,從容以對,發表獨特見解。唐太宗李世民呢,也對長孫皇後極其愛護看重。這使得他在登基之後,對長孫皇後的家族常常恩遇逾製。”
”說到這裏,不得不插一句嘴了……”徐愛也微笑道,“都說漢朝的衛皇後嫁妝無雙,其實咱們長孫皇後帶來的嫁妝,要不差啊……”
“她的兄長是大唐開國第一功臣,淩煙閣二十四將之首的長孫無忌……”
“養大她的舅父高士廉,更是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太子太傅,配享太廟,陪葬昭陵的大唐柱國,同樣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不錯。”羅玉華點頭道,“說起來,很多外戚,在有了權力之後,都會橫行霸道,或者有些魚肉百姓的行徑……”
“長孫皇後也明白這個道理,並深以盈滿為誡,她說服胞兄長孫無忌讓位,在太宗恩準下,得以閑職高薪退避宰執之位。”
“長孫皇後還利用丈夫對自己的寵愛來護慰朝廷賢良,好糾正丈夫的過失。”
“像是她一一直很欣賞的魏征,便是被他庇護的對象之一,除此之外,她也一直不斷地提醒著李世民要行仁政,不可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可以說,在這個”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長孫皇後利用自己的女性力量,以柔克剛,盡心盡力的輔佐丈夫,也使得初唐出現了君明後賢臣直,文治武功,春風和睦,親切包容的理想境界。”
“然而很可惜的是,這麽一位賢明和善的皇後,最終還是沒能躲過病魔的侵蝕,在貞觀八年,長孫皇後病倒……”
“當時的皇太子李承乾請求大赦並度人入道為母親祈福……”羅玉華搖頭惋惜道,“但長孫皇後卻堅決反對,無奈唐太宗隻好請普光寺法師曇藏入宮為妻子祈福,或是天子誠意所致,長孫皇後病情旋及康複。”
“但好景不長,第二年,趙國太夫人的薨逝以及太上皇李淵的駕崩,又給了這對夫妻又一次沉重打擊。雙重喪期的哀痛,使得長孫皇後病勢加重,藥石皆不見效。”
“貞觀十年六月己卯,長孫皇後崩逝於太極宮立政殿,終年三十六歲。”
“唐太宗李世民悲痛至極,悲痛欲絕,他親口對侍臣說【我豈不知道皇後之崩是天命而不得不割情?隻是想到失去賢妻良佐,仍然克製不住悲傷啊”】,他還按照皇後遺願,營山為陵,是為昭陵。”
徐愛接著說道:“除此之外,長孫皇後的兒女們也都孝順且深得太宗李世民的偏愛……”
“唐太宗對長孫皇後所出或收養的兒女有多寵愛呢。翻開冰冷客觀的史書,便能感受到一股由對妻子切切之情演化而來的拳拳父愛撲麵而來。”
“長孫皇後的長子李承乾,生的聰敏,深得父母喜愛,也對其寄予了厚望。李世民登基後便立了李承乾為太子,在他十二歲時,就開始有意識地鍛煉承乾身為儲君的政治能力了,他還下詔令承乾【宜令聽訟】。”
“為他開設學館,並先後派遣房玄齡、魏征等重臣加以輔佐。李承乾身體不好,太宗舍不得讓他多讀書,但承乾並不因此放縱,反而在唐太宗問他治國策略時顯示了才能。 李承乾生病,唐太宗先後請道士,高僧入宮為太子祈福,承乾病愈後,又度了三千人出家,為他建造普光寺、西華觀,並赦囚徒。”
她搖頭道:“都說朱家的太子朱標是最得寵的太子,其實李承乾也不差啊……”
“隻可惜長孫皇後去世後,李承乾漸漸長大,性格大變,行為也漸漸叛逆,但李世民依然對他寵愛縱容,直到李承乾謀反……”
……
“承乾謀反了?”漢居的李世民聽到這裏臉色煞白,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迴頭看了一眼剛剛才從玩具房出來,此刻正扒拉著自己的寶貝兒子,一臉的不敢相信,“這怎麽可能……”
然而天幕裏的二人並不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依舊往他胸口紮刀……
“多年前,由他親手射出的那支箭,終於正中此時的李世民眉心。”徐愛遺憾的說道,“明明他的父親李淵,已經在立儲這件事上提交過一次錯誤答案了……”
“李世民卻依舊選擇同樣錯誤的答案,照抄一遍,明明已經定下了太子,卻還是培養出了李泰的奪嫡野心!讓一個皇子住進比東宮級別還高的宮殿,你讓那些想要從龍之功的大臣這麽想!”
“這麽說是不對的……”羅玉華搖頭道, “說實話,我很喜歡李世民,但立儲這件事上,他給出了和父親李淵相同的答案,實在是腦子糊塗,自作聰明了……”
“要知道,當年的他自己實在是功勞太盛,導致親爹李淵封無可封,猶猶豫豫間,隻得在兒子們之間玩起了平衡……”
“但他在李承乾和李泰間搞平衡,無非就是想拿李泰做磨刀石,用來磨礪李承乾……”
“可也是這一次次的縱容,使得李泰將親哥哥李承乾逼到了絕路……”
“況且,他自己的皇位當年得來的,就是靠著殺兄反父,如今自己的兒子被逼到絕境,又怎麽可能不有樣學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