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努爾哈赤,愛讀明小說的灰小子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到底誰才算是大清的開國君主呢?”徐愛代替大家問了出來。
“還是那句話,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都可以算。”羅玉華聳肩迴答道,“但如果一定要較真的話,我個人認為,皇太極才是真正的滿清開國君主……”
“為什麽?”徐愛疑惑的問道。
“因為努爾哈赤建立的是後金,他亡故後,皇太極接過他的汗位,這才將改金為清……”
“除此之外,【傳國玉璽】也是由他十四弟多爾袞逼降察哈爾,繳獲來的。”她微微笑道,“雖然是這塊所謂的【傳國玉璽】,並不可能是始皇帝時期傳下來的那枚由和氏璧雕刻而成的……”
“但,那種情況下,誰又會在意真假呢?”
“最重要的是,他的的確確是一塊出自皇家的寶璽,哪怕是路邊的一塊頑石,隻要新的天子說它是傳國玉璽,那它不是,也得是了……”
“好吧……”徐愛並沒有多嘴反駁什麽,王朝更替,想要顯得名正言順,需要的不過是一個由頭罷了。
“那努爾哈赤為什麽又被稱為太祖呢?”她繼續問道。
“這點也很好理解啊!”羅玉華笑道,“《封神榜》看過吧,西伯侯姬昌是率先舉起反商旗幟,並改稱號周文王的。”
“但實際上,他的反商大業,也僅僅隻是完成了消滅了宿敵崇侯虎罷了,後來他就因病去世了!”
“真正推翻了商朝,完成一統的,是他的次子,周武王姬發……”
“周朝的開國君王,就是周武王姬發。這點毫無爭議。”她耐心的說道,“之前舉旗的,奠定基礎的,卻是周文王姬昌……”
“這種情況,也不單單隻是周朝出現過。”
“魏武帝曹丕肯定是曹魏的開國之君,但他承接的,也是他老爹曹操的家底……”
“還有那個很多人都厭惡的晉朝,司馬炎是開國之君,但奠基者司馬懿卻是高祖……”
“清朝也是這種情況,努爾哈赤的的確確是滿清一脈的老祖宗,但很可惜,他沒活到開國。”她搖頭道,“但作為大清王朝的開創奠基人,他自然配得上這個太祖的廟號……”
“明白了……”徐愛恍然大悟,“也就是說,如果這些人能夠活到改朝換代,那必然是當之無愧的開國之主……”
“舉旗者既然是他們,即便自己沒完成,但兒孫給力,辦到了,那自然也就配得上這個稱號了……”
她想了半天,然後搖頭道:“這麽看來,孫權還真的是不好評價啊……”
“好了好了,扯得太遠了……”羅玉華拍了拍她的肩膀道,“現在要說的還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對父子……”
她微笑道:“不知道你發現沒,曆朝曆代,有能力的太祖們,很多不僅僅是自己有能力,往往他們的子嗣也都是人中龍鳳……”
“最典型的可不就是李淵一家子,鐵木真一家子,以及朱元璋一家子。那都是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典型……”
“這滿清初期的努爾哈赤和他的那些兒子們,也是這種情況……”她頓了頓,“雖然很多時候,我們會罵滿清一朝是華夏的毒瘤王朝……”
“但這點真的有點偏激了……”她耐心的說道,“至少滿清前期並不算太拉垮,比起有些實在見不得人的王朝,還是屬於中上遊水平的……”
“隻是晚清的汙糟實在太多,這才使得整個清朝的口碑徹底崩塌,成了華夏這麽一個重視傳承的民族,至今為止唯一一個已經亡了一百多呢,卻還是沒有史書的王朝……”徐愛接著道。
“其實已經開始修史了……”羅玉華趕忙解釋道,“而且據我所知,2023年的時候已經完稿了……”
“隻不過,因為一些曆史遺留的原因,一直沒能審核通過罷了……”
“但是現在,我們先不提及那些糟心事,隻單純來聊一聊清朝太祖太宗父子檔的能力……”她繼續道,“先看一看努爾哈赤吧……”
“努爾哈赤的一生也是滿傳奇的,明嘉靖三十八年,他出生於赫圖阿拉建州左衛,也就是今天的遼寧省新賓縣,是該地一個小部酋長的兒子。”
“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原為元朝斡朵裏萬戶府的萬戶,在明朝永樂大帝的招撫和古北棒的拉攏裏,權衡了利弊,最終選擇投靠歸順了明廷,並在永樂三年,被朱棣封為建州衛指揮使,之後升任為右都督。”
“宣德八年,因其教授明都指揮僉事裴俊,遭阿速江等衛野人女真殺害。猛哥帖木兒之子董山,就是努爾哈赤之五世祖,初任指揮使,後升遷為右都督,與叔父凡察共同執掌建州左衛、建州右衛。”
“但在成化三年,因屢次劫掠遼東人畜,被明朝斬首。”
“之後,建州三衛就遭受明朝嚴酷鎮壓。董山長子脫羅及次子妥義謨先後襲職,並多次進京朝拜明帝,並獻上禮物。”
“董山的第三子愛新覺羅·錫寶齊篇古是努爾哈赤的高祖父。錫寶齊之子愛新覺羅·福滿是努爾哈赤的曾祖父,清廷也因此追尊其為興祖直皇帝。”她繼續道,“福滿第四子覺昌安是努爾哈赤的祖父。”
“覺昌安的第四子塔克世與喜塔臘·額穆齊結婚,生有三子,長為努爾哈赤,次為舒爾哈齊,幼為雅爾哈齊。”
說到這裏,她微笑著道:“看看,咱們說過的吧,這老四的buff,真的是疊的滿滿的啊!”
“哈哈哈……”徐愛大笑起來,“說起來,他們愛新覺羅家的老四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名氣上更是不輸劉恆,朱棣的……”
羅玉華也笑了,但很快她又把話題拉了迴來:“努爾哈赤的母親額穆齊在他十歲時離世,他的繼母那拉氏為王台族女,對他極盡苛刻和看不上。“
”可憐努爾哈赤才十九歲,便不得不分家獨立,而且當時的他僅得到少量家產。“”
”為了生存,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等人以挖人參、采鬆子、摘榛子、拾蘑菇、撿木耳等方式度日。”
“在此期間,努爾哈赤還學會了蒙古語,也懂漢語。他還喜歡閱讀明初成書的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並自稱深具謀略。”
“而說他被李成梁收養的說法,就純粹是野史杜撰罷了……”
“還是那句話,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都可以算。”羅玉華聳肩迴答道,“但如果一定要較真的話,我個人認為,皇太極才是真正的滿清開國君主……”
“為什麽?”徐愛疑惑的問道。
“因為努爾哈赤建立的是後金,他亡故後,皇太極接過他的汗位,這才將改金為清……”
“除此之外,【傳國玉璽】也是由他十四弟多爾袞逼降察哈爾,繳獲來的。”她微微笑道,“雖然是這塊所謂的【傳國玉璽】,並不可能是始皇帝時期傳下來的那枚由和氏璧雕刻而成的……”
“但,那種情況下,誰又會在意真假呢?”
“最重要的是,他的的確確是一塊出自皇家的寶璽,哪怕是路邊的一塊頑石,隻要新的天子說它是傳國玉璽,那它不是,也得是了……”
“好吧……”徐愛並沒有多嘴反駁什麽,王朝更替,想要顯得名正言順,需要的不過是一個由頭罷了。
“那努爾哈赤為什麽又被稱為太祖呢?”她繼續問道。
“這點也很好理解啊!”羅玉華笑道,“《封神榜》看過吧,西伯侯姬昌是率先舉起反商旗幟,並改稱號周文王的。”
“但實際上,他的反商大業,也僅僅隻是完成了消滅了宿敵崇侯虎罷了,後來他就因病去世了!”
“真正推翻了商朝,完成一統的,是他的次子,周武王姬發……”
“周朝的開國君王,就是周武王姬發。這點毫無爭議。”她耐心的說道,“之前舉旗的,奠定基礎的,卻是周文王姬昌……”
“這種情況,也不單單隻是周朝出現過。”
“魏武帝曹丕肯定是曹魏的開國之君,但他承接的,也是他老爹曹操的家底……”
“還有那個很多人都厭惡的晉朝,司馬炎是開國之君,但奠基者司馬懿卻是高祖……”
“清朝也是這種情況,努爾哈赤的的確確是滿清一脈的老祖宗,但很可惜,他沒活到開國。”她搖頭道,“但作為大清王朝的開創奠基人,他自然配得上這個太祖的廟號……”
“明白了……”徐愛恍然大悟,“也就是說,如果這些人能夠活到改朝換代,那必然是當之無愧的開國之主……”
“舉旗者既然是他們,即便自己沒完成,但兒孫給力,辦到了,那自然也就配得上這個稱號了……”
她想了半天,然後搖頭道:“這麽看來,孫權還真的是不好評價啊……”
“好了好了,扯得太遠了……”羅玉華拍了拍她的肩膀道,“現在要說的還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對父子……”
她微笑道:“不知道你發現沒,曆朝曆代,有能力的太祖們,很多不僅僅是自己有能力,往往他們的子嗣也都是人中龍鳳……”
“最典型的可不就是李淵一家子,鐵木真一家子,以及朱元璋一家子。那都是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典型……”
“這滿清初期的努爾哈赤和他的那些兒子們,也是這種情況……”她頓了頓,“雖然很多時候,我們會罵滿清一朝是華夏的毒瘤王朝……”
“但這點真的有點偏激了……”她耐心的說道,“至少滿清前期並不算太拉垮,比起有些實在見不得人的王朝,還是屬於中上遊水平的……”
“隻是晚清的汙糟實在太多,這才使得整個清朝的口碑徹底崩塌,成了華夏這麽一個重視傳承的民族,至今為止唯一一個已經亡了一百多呢,卻還是沒有史書的王朝……”徐愛接著道。
“其實已經開始修史了……”羅玉華趕忙解釋道,“而且據我所知,2023年的時候已經完稿了……”
“隻不過,因為一些曆史遺留的原因,一直沒能審核通過罷了……”
“但是現在,我們先不提及那些糟心事,隻單純來聊一聊清朝太祖太宗父子檔的能力……”她繼續道,“先看一看努爾哈赤吧……”
“努爾哈赤的一生也是滿傳奇的,明嘉靖三十八年,他出生於赫圖阿拉建州左衛,也就是今天的遼寧省新賓縣,是該地一個小部酋長的兒子。”
“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原為元朝斡朵裏萬戶府的萬戶,在明朝永樂大帝的招撫和古北棒的拉攏裏,權衡了利弊,最終選擇投靠歸順了明廷,並在永樂三年,被朱棣封為建州衛指揮使,之後升任為右都督。”
“宣德八年,因其教授明都指揮僉事裴俊,遭阿速江等衛野人女真殺害。猛哥帖木兒之子董山,就是努爾哈赤之五世祖,初任指揮使,後升遷為右都督,與叔父凡察共同執掌建州左衛、建州右衛。”
“但在成化三年,因屢次劫掠遼東人畜,被明朝斬首。”
“之後,建州三衛就遭受明朝嚴酷鎮壓。董山長子脫羅及次子妥義謨先後襲職,並多次進京朝拜明帝,並獻上禮物。”
“董山的第三子愛新覺羅·錫寶齊篇古是努爾哈赤的高祖父。錫寶齊之子愛新覺羅·福滿是努爾哈赤的曾祖父,清廷也因此追尊其為興祖直皇帝。”她繼續道,“福滿第四子覺昌安是努爾哈赤的祖父。”
“覺昌安的第四子塔克世與喜塔臘·額穆齊結婚,生有三子,長為努爾哈赤,次為舒爾哈齊,幼為雅爾哈齊。”
說到這裏,她微笑著道:“看看,咱們說過的吧,這老四的buff,真的是疊的滿滿的啊!”
“哈哈哈……”徐愛大笑起來,“說起來,他們愛新覺羅家的老四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名氣上更是不輸劉恆,朱棣的……”
羅玉華也笑了,但很快她又把話題拉了迴來:“努爾哈赤的母親額穆齊在他十歲時離世,他的繼母那拉氏為王台族女,對他極盡苛刻和看不上。“
”可憐努爾哈赤才十九歲,便不得不分家獨立,而且當時的他僅得到少量家產。“”
”為了生存,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等人以挖人參、采鬆子、摘榛子、拾蘑菇、撿木耳等方式度日。”
“在此期間,努爾哈赤還學會了蒙古語,也懂漢語。他還喜歡閱讀明初成書的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並自稱深具謀略。”
“而說他被李成梁收養的說法,就純粹是野史杜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