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牛2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姬發死後,周公旦臨危受命,攝政當國。”羅玉華繼續道,“而此時,周朝初立,根基尚且未穩。”
“但內部有管叔、蔡叔等兄弟的猜疑與叛亂,外部有殷商舊勢力的蠢蠢欲動。”
“周公旦帶著年幼的成王該有多難啊……”她歎息道,“但誰能想到,這位周文王陛下的第四子,不僅決策果斷,還能親自率軍東征。”
“僅用了三年,他就成功平定叛亂,誅殺管叔,流放蔡叔,穩定了新生政權。”
“而由他製定【周禮】,更是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各麵,可以說是從分封等級到禮儀規範,都有細致規定。”
“分封製下,周王室宗親與功臣被分封各地,形成拱衛王室的格局;宗法製明確家族繼承秩序,以嫡長子繼承製確保權力傳承穩定。這些製度為後世王朝建設提供重要藍本。”羅玉華搖頭道,“而這一套,後來的大明王朝也用上了……”
“隻是很可惜,對於華夏奠基的周朝來說,分封製度和嫡長子繼承法的出現,直接把毫無秩序可言的的華夏大地,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明……”
“但對於兩千年後的大明而言,這一套就不太合適了……”徐愛感慨道,“不過不管怎麽樣,周公旦的功績與思想,即便是曆經數千年,依然是熠熠生輝的。”
“他奠定的政治製度與文化傳統,已經融入了我們華夏民族血脈。”
“所以,這位雖然沒有繼承王位的王四子,配不配的上千古聖人之名呢?”
“我覺得是配得上的……”劉邦此時也插了話道,“東周王朝禮崩樂壞時期,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婦不婦,皆失其道……”
“這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文明,一下子又迴去了……”他搖了搖頭,然後看了眼嬴政,然後笑道,“陛下,法家可不也是這《周禮》中衍生而出的嘛……”
“不錯……”始皇帝點了點頭,“周公聖人之名,自是當之無愧發……”
“所以說啊,周公旦作為華夏文明真正意義上的開創者,他的功績不用多提,妥妥的王(皇四子)第一人……”羅玉華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老人家帶了個好頭,這才導致了後麵朝代裏的皇(王)四子們,一個比一個牛……”
她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始皇帝,然後聳肩道:“不過呢,在這種盤點裏,咱們的大秦,又得暫時離線一會……”
此話一出,彈幕紛紛彈出“哈哈哈哈哈”,“大秦太短”等調侃來……
餘光瞄到始皇帝的麵色似乎有些不對時,徐愛拍著桌子替大秦搖旗呐喊起來:“大秦不需要什麽皇四子鎮場子……”
“大秦有咱祖龍……”
這話說的沒毛病,彈幕也都紛紛跟著點讚起來……
“就是就是,再牛的皇四子,能比得上我祖龍大大嗎?”
“咱大秦獨美就好……”
這溜須拍馬的操作,雖然有些刻意,但卻還是取悅到了始皇帝,眼看著他臉上的不悅漸漸退去後,羅玉華才長舒了口氣,繼續道:“那接下來出現的牛逼的皇四子,又是誰呢?”
“那自然是大漢王朝的皇四子們啦……”她笑了,“其中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漢文帝,他的一生之前我們已經聊的差不多了,在這裏也就不好過多複述了……”
“而接下來我們要聊的這兩位皇四子,可不比他們的老祖宗差太多啊……”
她繼續說道:“漢光武帝劉秀大家都知道吧,那個再造大漢的神人,天選之子……”
“東漢王朝的締造者因為太過傳奇的人生經曆,幾乎搶走了東漢王朝其他所有帝王的風頭……”
“這也導致了我們很多人壓根就不知道,東漢還有兩個超級牛逼的皇四子,漢明帝劉莊和漢和帝劉肇。”
“我們先來聊聊漢明帝劉莊……”羅玉華笑著說道,“這位皇帝便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是他心愛的皇後陰麗華為其生下的心肝寶貝……”
“劉莊出生於公元28年,他的母親便是劉秀的第二任皇後陰麗華。”
“不過呢,他出生的時候,陰麗華還隻是劉秀第一個妃子。在他出生的前兩年,定恭王的外孫女郭皇後,為劉秀生的皇長子劉強,已經被立為了太子。”
“劉莊作為父親摯愛所生的皇子,自然是甚得父親喜愛的。”
“而且他自己也非常聰明,少時便師從經學大師桓榮。10歲時,就能背誦和理解古典名著《春秋》,被劉秀譽為神童。”她繼續道,“而劉莊也受封為東海公。更是被父親劉秀有意識的帶到身邊培養,讓他觀察和學習朝臣商議政務的要領。”
“在這種可能會耳濡目染下,劉莊小小年紀便有了常人難有的見識。”
“在其12歲時,爆發了曆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當時各個州郡的官員都進京匯報工作,劉秀看到陳留吏的牘上寫有,【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
“不由生了疑惑,而陳留吏卻說自己也不知道什麽意思,這隻是他在雒陽的長壽街上得到的。”
說到此處,羅玉華感到有些口渴了,便下意識的伸手去拿杯子,結果卻發現裏麵一滴水也沒有……
徐愛見狀趕忙起身,去旁邊將早已泡好的熱茶端了過來,給大家每人斟了一杯。
羅玉華一口氣喝掉了一整杯茶水後,才繼續開口道:“而就在此時,當時還沒改名的皇四子劉陽,也就是劉莊站出來,他說,【河南是我們的首都,也是大多數高級官吏居住地。】”
“南陽又是陛下的故鄉,陛下的親戚也多居住於此。所以,對這兩個地方的田畝數字,負責檢查的官員自然是不敢多問。”
“瞧瞧,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居然能擁有如此卓越的理解能力,不但使得劉秀驚喜,也贏得了眾大臣也是讚揚聲。”
“他的優秀使得漢光武帝劉秀生出了要改立劉陽為太子的想法。”
“但當時的太子劉強,雖說不及自己的四弟,但也一向中規中矩沒有過錯啊,劉秀如何能無故換太子呢。”
“所以這個想法暫時就被擱置了……”
“但內部有管叔、蔡叔等兄弟的猜疑與叛亂,外部有殷商舊勢力的蠢蠢欲動。”
“周公旦帶著年幼的成王該有多難啊……”她歎息道,“但誰能想到,這位周文王陛下的第四子,不僅決策果斷,還能親自率軍東征。”
“僅用了三年,他就成功平定叛亂,誅殺管叔,流放蔡叔,穩定了新生政權。”
“而由他製定【周禮】,更是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各麵,可以說是從分封等級到禮儀規範,都有細致規定。”
“分封製下,周王室宗親與功臣被分封各地,形成拱衛王室的格局;宗法製明確家族繼承秩序,以嫡長子繼承製確保權力傳承穩定。這些製度為後世王朝建設提供重要藍本。”羅玉華搖頭道,“而這一套,後來的大明王朝也用上了……”
“隻是很可惜,對於華夏奠基的周朝來說,分封製度和嫡長子繼承法的出現,直接把毫無秩序可言的的華夏大地,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明……”
“但對於兩千年後的大明而言,這一套就不太合適了……”徐愛感慨道,“不過不管怎麽樣,周公旦的功績與思想,即便是曆經數千年,依然是熠熠生輝的。”
“他奠定的政治製度與文化傳統,已經融入了我們華夏民族血脈。”
“所以,這位雖然沒有繼承王位的王四子,配不配的上千古聖人之名呢?”
“我覺得是配得上的……”劉邦此時也插了話道,“東周王朝禮崩樂壞時期,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婦不婦,皆失其道……”
“這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文明,一下子又迴去了……”他搖了搖頭,然後看了眼嬴政,然後笑道,“陛下,法家可不也是這《周禮》中衍生而出的嘛……”
“不錯……”始皇帝點了點頭,“周公聖人之名,自是當之無愧發……”
“所以說啊,周公旦作為華夏文明真正意義上的開創者,他的功績不用多提,妥妥的王(皇四子)第一人……”羅玉華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老人家帶了個好頭,這才導致了後麵朝代裏的皇(王)四子們,一個比一個牛……”
她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始皇帝,然後聳肩道:“不過呢,在這種盤點裏,咱們的大秦,又得暫時離線一會……”
此話一出,彈幕紛紛彈出“哈哈哈哈哈”,“大秦太短”等調侃來……
餘光瞄到始皇帝的麵色似乎有些不對時,徐愛拍著桌子替大秦搖旗呐喊起來:“大秦不需要什麽皇四子鎮場子……”
“大秦有咱祖龍……”
這話說的沒毛病,彈幕也都紛紛跟著點讚起來……
“就是就是,再牛的皇四子,能比得上我祖龍大大嗎?”
“咱大秦獨美就好……”
這溜須拍馬的操作,雖然有些刻意,但卻還是取悅到了始皇帝,眼看著他臉上的不悅漸漸退去後,羅玉華才長舒了口氣,繼續道:“那接下來出現的牛逼的皇四子,又是誰呢?”
“那自然是大漢王朝的皇四子們啦……”她笑了,“其中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漢文帝,他的一生之前我們已經聊的差不多了,在這裏也就不好過多複述了……”
“而接下來我們要聊的這兩位皇四子,可不比他們的老祖宗差太多啊……”
她繼續說道:“漢光武帝劉秀大家都知道吧,那個再造大漢的神人,天選之子……”
“東漢王朝的締造者因為太過傳奇的人生經曆,幾乎搶走了東漢王朝其他所有帝王的風頭……”
“這也導致了我們很多人壓根就不知道,東漢還有兩個超級牛逼的皇四子,漢明帝劉莊和漢和帝劉肇。”
“我們先來聊聊漢明帝劉莊……”羅玉華笑著說道,“這位皇帝便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是他心愛的皇後陰麗華為其生下的心肝寶貝……”
“劉莊出生於公元28年,他的母親便是劉秀的第二任皇後陰麗華。”
“不過呢,他出生的時候,陰麗華還隻是劉秀第一個妃子。在他出生的前兩年,定恭王的外孫女郭皇後,為劉秀生的皇長子劉強,已經被立為了太子。”
“劉莊作為父親摯愛所生的皇子,自然是甚得父親喜愛的。”
“而且他自己也非常聰明,少時便師從經學大師桓榮。10歲時,就能背誦和理解古典名著《春秋》,被劉秀譽為神童。”她繼續道,“而劉莊也受封為東海公。更是被父親劉秀有意識的帶到身邊培養,讓他觀察和學習朝臣商議政務的要領。”
“在這種可能會耳濡目染下,劉莊小小年紀便有了常人難有的見識。”
“在其12歲時,爆發了曆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當時各個州郡的官員都進京匯報工作,劉秀看到陳留吏的牘上寫有,【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
“不由生了疑惑,而陳留吏卻說自己也不知道什麽意思,這隻是他在雒陽的長壽街上得到的。”
說到此處,羅玉華感到有些口渴了,便下意識的伸手去拿杯子,結果卻發現裏麵一滴水也沒有……
徐愛見狀趕忙起身,去旁邊將早已泡好的熱茶端了過來,給大家每人斟了一杯。
羅玉華一口氣喝掉了一整杯茶水後,才繼續開口道:“而就在此時,當時還沒改名的皇四子劉陽,也就是劉莊站出來,他說,【河南是我們的首都,也是大多數高級官吏居住地。】”
“南陽又是陛下的故鄉,陛下的親戚也多居住於此。所以,對這兩個地方的田畝數字,負責檢查的官員自然是不敢多問。”
“瞧瞧,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居然能擁有如此卓越的理解能力,不但使得劉秀驚喜,也贏得了眾大臣也是讚揚聲。”
“他的優秀使得漢光武帝劉秀生出了要改立劉陽為太子的想法。”
“但當時的太子劉強,雖說不及自己的四弟,但也一向中規中矩沒有過錯啊,劉秀如何能無故換太子呢。”
“所以這個想法暫時就被擱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