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強22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窩闊台親自任命的中書令耶律楚才在其去世後,因屢彈劾皇後寵信之奧都剌合蠻,被乃馬真皇後疏遠跟排擠……”羅玉華繼續道,“這個耶律楚材,可能說出來,不熟悉曆史的小夥伴大概不清楚他是誰……”
她笑了笑,然後繼續道:“金老先生的小說《神雕》裏,郭大俠親家,郭大小姐公公的原型,便是這位耶律楚才……”
“對於成吉思汗而言,耶律楚材是他的張良,是他的房玄齡,是他的劉伯溫……”
“《元史》就曾記載,耶律楚材【博極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曆、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她她歎息道。
“在蒙古擅長殺戮的將領裏,耶律楚材總是顯得格格不入,但鐵木真可是一代天驕啊,他通過觀察耶律楚材的一舉一動,知道了耶律楚材的與眾不同。”
“而耶律楚材也沒有辜負他的器重,不僅在其征戰期間,貢獻了許多妙計,還經常勸成吉思汗要學習中原傳統文化,要注重用儒家思想治理國家……”
“而在成吉思汗去世後,作為托孤大臣的耶律楚材繼續輔佐他的兒子們,便是他不斷勸說窩闊台要以中原文化傳統立國,以儒家思想教化人民,蒙古人從野蠻遊牧文化慢慢靠近更文明的農耕文化,他可謂是起到了關鍵作用。”羅玉華提及耶律楚材時,也是滿臉的敬意。
“當年,曾有近臣向窩闊台進言,說應該將中原之地化為牧場,漢人反正沒什麽用,應該全部斬盡殺絕。”
“也是因為耶律楚材的據理力爭,拚命阻攔,才使得動不動就愛屠城的蒙古人明白了有地無民,等於白瞎的道理,從而製止了許多殘忍的大屠殺……”
“可以說,蒙元滅金、宋,對於華夏漢人而言,就是一場可怕的災難。”
“昔日那些蒙古人的鐵蹄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她歎道,“如果沒有耶律楚材這個人,很有可能我們的華夏文明到元朝時就可能會如同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一樣滅亡了。”
“而就是這麽一個勸蒙漢化,為華夏文明留下火種的男人,卻在兩任大汗去世後,受到了大權在握的皇後一行人的排擠,三年後鬱鬱而終……”
“而他去世百日的時候,乃馬真皇後又發詔告追思補祭。”羅玉華皺眉道,“這其實也隻是因為乃馬真皇後看重耶律楚才的忠誠與威望,想借此來籠絡人心,以盡快召開庫裏勒台大會罷了。”
“說到這裏,大家可能會好奇,我們不是該聊四皇子嗎?怎麽說到耶律楚才頭上了……”她笑著解釋道,“這當然是因為他的一生,堪比【聖人】。”
“作為一個金國人,他輔佐了蒙古大汗,但又保下了漢人文明,挽救了無數生命……”
“這樣一個為多民族融合做出極大貢獻的人物,是絕對不應該被遺忘的……”
“民族融合……”聽到這裏,嬴政忍不住歎息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何其艱難啊……”
【學到了……】彈幕也清一色刷起致敬的言論來。
“那後來呢?”劉邦也很是感同身受,更忍不住想知道後麵發生的事情了。
“後來,忽必烈代替兄長蒙哥前往汗廷,拜見了乃馬真皇後。”羅玉華繼續道,“然而在他想要返迴封地的時候,乃馬真皇後卻提出要將侄女塔臘海賜婚於蒙哥。”
“哎,這不就是擺明了告訴你,自己想在蒙哥身邊安插眼線嘛。”徐愛也忍不住插嘴道。
“誰說不是呢?”羅玉華繼續道,“但忽必烈的妻子察苾卻十分聰慧,她主動請求皇後,將侄女賜婚於自己的丈夫忽必烈。”
“而乃馬真皇後則覺得,忽必烈是蒙哥的親弟弟,也是拖雷家族的一員,賜婚於他和賜婚給蒙哥,沒什麽區別,便同意了這個請求。”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乃馬真皇後,居然還為忽必烈和塔臘海修建了新王府,這等於就是把忽必烈扣下當人質了。”
“明白自己處境的忽必烈,並沒有流露出不滿,反而更加低調了下來,行事也更加謹慎了。”
“可以說忽必烈作為弟弟,為兄長蒙哥日後稱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羅玉華繼續道。
“庫裏勒台大會終於召開了,貴由也如願登上了大汗之位。”她笑道,“然而此時乃馬真皇後卻突然去世了,而貴由因為實在平庸,沒當多久大漢,便在西征的途中被拔都手下的大將殺害了。”
“自此,托雷的嫡長子蒙哥,一下子成了草原上最有威望和實力的人,在後來,由拔都主持召開的庫裏勒台大會上,蒙哥如願被選為新一任大汗。”
“而作為兄長的蒙哥,在登上大汗之位後,立馬派忽必烈以皇弟、親王的身份總領漠南漢地的軍政事務,準備對南宋發動進攻。”
“而低調蟄伏多年的忽必烈,此時身邊已經聚集了一批漢人謀士,在這些謀士的建議下,他以金蓮川為親王府地,施行漢法,創建製度。”
說到這裏,她又忍不住笑了:“不得不說,我們華夏漢文明的偉大之處,在不知不覺間,讓忽必烈也漸漸為之傾倒,他的心態也逐步發生變化,更是一心想要確立以漢法治漢地的政策。”
“然後,忽必烈又開始經營河南關中,安定地方,發展農業,河南與南宋接壤,而關中是進攻四川的大本營,忽必烈鞏固後方,便是為日後進攻南宋做準備。”
“而當河南和關中都在忽必烈掌控之中後,他決定先出兵大理,從而好對南宋實施戰略包圍。”
“僅僅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忽必烈就成功的征服了大理國,建立了戰功。這也為他日後爭奪汗位奠定了基礎。”
“眼看著弟弟如此爭氣,蒙哥也很高興,他不但繼續讓忽必烈繼續總領漠南事務,而且中原其他諸地也都交給了忽必烈節製。”
“而已經是漢人腦的忽必烈,為了表明以漢法治國的決心,參照各國都城的樣子修建了一座開平城,從而放棄了蒙古人帳居的狀態。”
她笑了笑,然後繼續道:“金老先生的小說《神雕》裏,郭大俠親家,郭大小姐公公的原型,便是這位耶律楚才……”
“對於成吉思汗而言,耶律楚材是他的張良,是他的房玄齡,是他的劉伯溫……”
“《元史》就曾記載,耶律楚材【博極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曆、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她她歎息道。
“在蒙古擅長殺戮的將領裏,耶律楚材總是顯得格格不入,但鐵木真可是一代天驕啊,他通過觀察耶律楚材的一舉一動,知道了耶律楚材的與眾不同。”
“而耶律楚材也沒有辜負他的器重,不僅在其征戰期間,貢獻了許多妙計,還經常勸成吉思汗要學習中原傳統文化,要注重用儒家思想治理國家……”
“而在成吉思汗去世後,作為托孤大臣的耶律楚材繼續輔佐他的兒子們,便是他不斷勸說窩闊台要以中原文化傳統立國,以儒家思想教化人民,蒙古人從野蠻遊牧文化慢慢靠近更文明的農耕文化,他可謂是起到了關鍵作用。”羅玉華提及耶律楚材時,也是滿臉的敬意。
“當年,曾有近臣向窩闊台進言,說應該將中原之地化為牧場,漢人反正沒什麽用,應該全部斬盡殺絕。”
“也是因為耶律楚材的據理力爭,拚命阻攔,才使得動不動就愛屠城的蒙古人明白了有地無民,等於白瞎的道理,從而製止了許多殘忍的大屠殺……”
“可以說,蒙元滅金、宋,對於華夏漢人而言,就是一場可怕的災難。”
“昔日那些蒙古人的鐵蹄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她歎道,“如果沒有耶律楚材這個人,很有可能我們的華夏文明到元朝時就可能會如同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一樣滅亡了。”
“而就是這麽一個勸蒙漢化,為華夏文明留下火種的男人,卻在兩任大汗去世後,受到了大權在握的皇後一行人的排擠,三年後鬱鬱而終……”
“而他去世百日的時候,乃馬真皇後又發詔告追思補祭。”羅玉華皺眉道,“這其實也隻是因為乃馬真皇後看重耶律楚才的忠誠與威望,想借此來籠絡人心,以盡快召開庫裏勒台大會罷了。”
“說到這裏,大家可能會好奇,我們不是該聊四皇子嗎?怎麽說到耶律楚才頭上了……”她笑著解釋道,“這當然是因為他的一生,堪比【聖人】。”
“作為一個金國人,他輔佐了蒙古大汗,但又保下了漢人文明,挽救了無數生命……”
“這樣一個為多民族融合做出極大貢獻的人物,是絕對不應該被遺忘的……”
“民族融合……”聽到這裏,嬴政忍不住歎息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何其艱難啊……”
【學到了……】彈幕也清一色刷起致敬的言論來。
“那後來呢?”劉邦也很是感同身受,更忍不住想知道後麵發生的事情了。
“後來,忽必烈代替兄長蒙哥前往汗廷,拜見了乃馬真皇後。”羅玉華繼續道,“然而在他想要返迴封地的時候,乃馬真皇後卻提出要將侄女塔臘海賜婚於蒙哥。”
“哎,這不就是擺明了告訴你,自己想在蒙哥身邊安插眼線嘛。”徐愛也忍不住插嘴道。
“誰說不是呢?”羅玉華繼續道,“但忽必烈的妻子察苾卻十分聰慧,她主動請求皇後,將侄女賜婚於自己的丈夫忽必烈。”
“而乃馬真皇後則覺得,忽必烈是蒙哥的親弟弟,也是拖雷家族的一員,賜婚於他和賜婚給蒙哥,沒什麽區別,便同意了這個請求。”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乃馬真皇後,居然還為忽必烈和塔臘海修建了新王府,這等於就是把忽必烈扣下當人質了。”
“明白自己處境的忽必烈,並沒有流露出不滿,反而更加低調了下來,行事也更加謹慎了。”
“可以說忽必烈作為弟弟,為兄長蒙哥日後稱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羅玉華繼續道。
“庫裏勒台大會終於召開了,貴由也如願登上了大汗之位。”她笑道,“然而此時乃馬真皇後卻突然去世了,而貴由因為實在平庸,沒當多久大漢,便在西征的途中被拔都手下的大將殺害了。”
“自此,托雷的嫡長子蒙哥,一下子成了草原上最有威望和實力的人,在後來,由拔都主持召開的庫裏勒台大會上,蒙哥如願被選為新一任大汗。”
“而作為兄長的蒙哥,在登上大汗之位後,立馬派忽必烈以皇弟、親王的身份總領漠南漢地的軍政事務,準備對南宋發動進攻。”
“而低調蟄伏多年的忽必烈,此時身邊已經聚集了一批漢人謀士,在這些謀士的建議下,他以金蓮川為親王府地,施行漢法,創建製度。”
說到這裏,她又忍不住笑了:“不得不說,我們華夏漢文明的偉大之處,在不知不覺間,讓忽必烈也漸漸為之傾倒,他的心態也逐步發生變化,更是一心想要確立以漢法治漢地的政策。”
“然後,忽必烈又開始經營河南關中,安定地方,發展農業,河南與南宋接壤,而關中是進攻四川的大本營,忽必烈鞏固後方,便是為日後進攻南宋做準備。”
“而當河南和關中都在忽必烈掌控之中後,他決定先出兵大理,從而好對南宋實施戰略包圍。”
“僅僅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忽必烈就成功的征服了大理國,建立了戰功。這也為他日後爭奪汗位奠定了基礎。”
“眼看著弟弟如此爭氣,蒙哥也很高興,他不但繼續讓忽必烈繼續總領漠南事務,而且中原其他諸地也都交給了忽必烈節製。”
“而已經是漢人腦的忽必烈,為了表明以漢法治國的決心,參照各國都城的樣子修建了一座開平城,從而放棄了蒙古人帳居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