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強43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秦始皇您在統一六國後,實行了一係列中央集權的措施,包括土地製度改革和法律統一,這些措施更是大大減少了奴隸的數量和需求……”羅玉華看向嬴政,滿眼的崇拜,“這更是標誌著奴隸製度在華夏曆史上,已經宣告接近尾聲。”
“而進入漢朝以後,隨著新的製度的鞏固和發展,奴隸製也就正式退出曆史舞台。”
“大家可以看看,咱們的文明和製度,到底領先了西方多少年……”她笑著問道。
“春秋戰國時期,我們華夏便已經有了百家爭鳴這樣的思想解放運動了……”
“即便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統一思想,實施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但也僅僅隻是要求,如果要入仕,必須學儒學,而不是一刀切,把其他學派全都摧毀了……”
“可以說,我們華夏的老祖宗,在思想上,製度上,領先了西方近兩千年……”她激動的說道,“大家想想這是啥概念啊……”
“有人拿古希臘的亞曆山大和我們的老祖宗始皇帝陛下您來做對比,想看看到底誰更能打……”
她鄙夷的搖了搖頭:“這才是開國際玩笑啊,那亞曆山大是閑著沒事想來替華夏民族修長城嗎,這麽上趕著來送啊!”
“大秦那極其強烈的軍國擴張主義,極其強大的壟斷性質的國家資本,把資本統一起來幹重要的國家大事……”
“集中國家資本做事的方法,我們現在還在用的方法,我們華夏兩千年前的老祖宗已經用上了啊……”
“而且大秦還有軍功授爵製度,耕戰國策,那麽早就已經是用國家資本調動社會力量了……”
“要不然,大家憑什麽認為,大秦可以動不動就發動那種動輒幾十萬人的大規模戰役呢?”她笑道。
“還有我們的大漢朝和匈奴人在幾百年裏,一直打的都是幾十萬人馬奔襲一兩千公裏的追擊戰……”
“那可是隻靠馬匹人力行走的時代啊,如果沒有先進的製度,那衣食住行,看病療傷,如何能玩轉的開呢?”
“我可以說,老祖宗們玩的,完全就是近代那些西方國家搞得帝國主義製度……”羅玉華微笑道,“多麽先進的文明啊……”
“還有唐朝,那更是先進到很多人不敢想象的那種……”
“軍隊醫療係統,大家都知道吧……”羅玉華繼續道,“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大唐,我們的老祖宗就已經給軍醫分工了……”
“還是流水線製度的那種分工……”
“有人治病,有人開藥,有人照顧病人……”
“隨軍的醫療團隊還分級別的……”她笑道,“根據傷員的等級不同,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
“這是不是很像我們今天醫院的製度?”
“而同一時間,西方甚至連軍醫都還沒有呢……”
“還有唐朝的教育,雖然不像我們現在這種全民九年義務教育模。但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在唐朝早就已經開始了……”
“男人,女人,官宦,庶人,管你是誰,隻要你想上學,學經,學醫,甚至學玄學的,都可以啊……”
“所以我們之前看得電影《長安三萬裏》裏,小杜甫才會說,作詩是人人都會的事情啊……”徐愛忍不住插嘴道,“大唐真是厲害啊……”
“而且咱們華夏的古文明,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有類似於政協的製度了……”羅玉華接著說道。
“你比如說秦朝的博士廷議,還不像我們現在的政協那樣平和,隻是坐下來講道理……”
“秦朝那些有識之士,根本不受任何部門管理,是可以當堂怒罵始皇帝的啊……”她看了一眼身邊的嬴政,見他聽到自己的話後,並沒有生氣的意思後,才繼續道。
“那大秦丞相李斯就是負責跟這些辯論的……”
“漢朝也有集議製,察舉製,是從底層選拔出的一些沒有權利議員,用於參與朝政的。”
“還有唐朝的政事堂,宋朝的行會製,都是希望底層有識之士可以共同參與朝政的。”
“所以,我們常說的華夏幾千年來,都是藍星的中心,可真不是吹牛。”羅玉華歎道,“你就算捂住所有人的嘴,那也是藍星中心,誰還敢不認嗎?”
“但是問題還是出現了啊……”說到這裏,她皺起眉頭歎息道,“到了元朝,華夏大地開始有了外族掌權的階段……”
“元朝還好,畢竟也就短短八九十年時間,便出了洪武大帝朱元璋這麽個神人……”
“直接推翻了異族掌權的政府,重塑了華夏正統……”
“大明朝初期有多牛逼,不用我說了吧,那七下西洋的大明寶船,堪比如今的航母好嗎?”
“但是大明的輝煌並不能一直延續下去啊……”羅玉華搖頭道,“而且因為朱元璋生在元末……”
“那時候是個什麽樣的製度,大家還記得吧,四等人的奴隸製度環境……”
“洪武帝雖然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但他的思想還是受到了元朝的這種奴隸製度的影響的……”她繼續道,“比如那個殉葬製,兩千多年前奴隸製社會的產物了,居然又被撿了迴來……”
“這已經是一種思想上的後退了好嗎?”她皺眉批評道。
“但是好在明朝朱家還是漢文化的傳承者,即便是有思想後退的問題,但對於全民教育,也還是極其看重的。”
“明朝在立國之初就確立了【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的文教政策。“羅玉華繼續道,“廣設學校,培育人才,建立了從基層社學-府州縣學-國子監三級銜接的學製係統。”
“像是國子監作為中央國學,不僅放鬆了入學資格,還創立了監生曆事製,也就是實習製,還有積分法這樣的先進學校管理辦法。”
“除此之外,在創辦學校方麵,明朝的官學得到空前發展,不僅按照行政區域設學,還按軍隊編製設學,其普及程度遠超以前的任何一個朝代。”
“為什麽這些朝代,對於讓百姓多讀書如此看重呢?”她問道,“那當然是因為朝廷的當權者,對於自己的統治充滿了自信啊……”
“清朝,卻恰恰就缺乏這一點……”
“而進入漢朝以後,隨著新的製度的鞏固和發展,奴隸製也就正式退出曆史舞台。”
“大家可以看看,咱們的文明和製度,到底領先了西方多少年……”她笑著問道。
“春秋戰國時期,我們華夏便已經有了百家爭鳴這樣的思想解放運動了……”
“即便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統一思想,實施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但也僅僅隻是要求,如果要入仕,必須學儒學,而不是一刀切,把其他學派全都摧毀了……”
“可以說,我們華夏的老祖宗,在思想上,製度上,領先了西方近兩千年……”她激動的說道,“大家想想這是啥概念啊……”
“有人拿古希臘的亞曆山大和我們的老祖宗始皇帝陛下您來做對比,想看看到底誰更能打……”
她鄙夷的搖了搖頭:“這才是開國際玩笑啊,那亞曆山大是閑著沒事想來替華夏民族修長城嗎,這麽上趕著來送啊!”
“大秦那極其強烈的軍國擴張主義,極其強大的壟斷性質的國家資本,把資本統一起來幹重要的國家大事……”
“集中國家資本做事的方法,我們現在還在用的方法,我們華夏兩千年前的老祖宗已經用上了啊……”
“而且大秦還有軍功授爵製度,耕戰國策,那麽早就已經是用國家資本調動社會力量了……”
“要不然,大家憑什麽認為,大秦可以動不動就發動那種動輒幾十萬人的大規模戰役呢?”她笑道。
“還有我們的大漢朝和匈奴人在幾百年裏,一直打的都是幾十萬人馬奔襲一兩千公裏的追擊戰……”
“那可是隻靠馬匹人力行走的時代啊,如果沒有先進的製度,那衣食住行,看病療傷,如何能玩轉的開呢?”
“我可以說,老祖宗們玩的,完全就是近代那些西方國家搞得帝國主義製度……”羅玉華微笑道,“多麽先進的文明啊……”
“還有唐朝,那更是先進到很多人不敢想象的那種……”
“軍隊醫療係統,大家都知道吧……”羅玉華繼續道,“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大唐,我們的老祖宗就已經給軍醫分工了……”
“還是流水線製度的那種分工……”
“有人治病,有人開藥,有人照顧病人……”
“隨軍的醫療團隊還分級別的……”她笑道,“根據傷員的等級不同,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
“這是不是很像我們今天醫院的製度?”
“而同一時間,西方甚至連軍醫都還沒有呢……”
“還有唐朝的教育,雖然不像我們現在這種全民九年義務教育模。但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在唐朝早就已經開始了……”
“男人,女人,官宦,庶人,管你是誰,隻要你想上學,學經,學醫,甚至學玄學的,都可以啊……”
“所以我們之前看得電影《長安三萬裏》裏,小杜甫才會說,作詩是人人都會的事情啊……”徐愛忍不住插嘴道,“大唐真是厲害啊……”
“而且咱們華夏的古文明,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有類似於政協的製度了……”羅玉華接著說道。
“你比如說秦朝的博士廷議,還不像我們現在的政協那樣平和,隻是坐下來講道理……”
“秦朝那些有識之士,根本不受任何部門管理,是可以當堂怒罵始皇帝的啊……”她看了一眼身邊的嬴政,見他聽到自己的話後,並沒有生氣的意思後,才繼續道。
“那大秦丞相李斯就是負責跟這些辯論的……”
“漢朝也有集議製,察舉製,是從底層選拔出的一些沒有權利議員,用於參與朝政的。”
“還有唐朝的政事堂,宋朝的行會製,都是希望底層有識之士可以共同參與朝政的。”
“所以,我們常說的華夏幾千年來,都是藍星的中心,可真不是吹牛。”羅玉華歎道,“你就算捂住所有人的嘴,那也是藍星中心,誰還敢不認嗎?”
“但是問題還是出現了啊……”說到這裏,她皺起眉頭歎息道,“到了元朝,華夏大地開始有了外族掌權的階段……”
“元朝還好,畢竟也就短短八九十年時間,便出了洪武大帝朱元璋這麽個神人……”
“直接推翻了異族掌權的政府,重塑了華夏正統……”
“大明朝初期有多牛逼,不用我說了吧,那七下西洋的大明寶船,堪比如今的航母好嗎?”
“但是大明的輝煌並不能一直延續下去啊……”羅玉華搖頭道,“而且因為朱元璋生在元末……”
“那時候是個什麽樣的製度,大家還記得吧,四等人的奴隸製度環境……”
“洪武帝雖然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但他的思想還是受到了元朝的這種奴隸製度的影響的……”她繼續道,“比如那個殉葬製,兩千多年前奴隸製社會的產物了,居然又被撿了迴來……”
“這已經是一種思想上的後退了好嗎?”她皺眉批評道。
“但是好在明朝朱家還是漢文化的傳承者,即便是有思想後退的問題,但對於全民教育,也還是極其看重的。”
“明朝在立國之初就確立了【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的文教政策。“羅玉華繼續道,“廣設學校,培育人才,建立了從基層社學-府州縣學-國子監三級銜接的學製係統。”
“像是國子監作為中央國學,不僅放鬆了入學資格,還創立了監生曆事製,也就是實習製,還有積分法這樣的先進學校管理辦法。”
“除此之外,在創辦學校方麵,明朝的官學得到空前發展,不僅按照行政區域設學,還按軍隊編製設學,其普及程度遠超以前的任何一個朝代。”
“為什麽這些朝代,對於讓百姓多讀書如此看重呢?”她問道,“那當然是因為朝廷的當權者,對於自己的統治充滿了自信啊……”
“清朝,卻恰恰就缺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