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強45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了,製度問題,我們暫且放到一邊,這是出於時代的局限性造成的……”羅玉華歎道,“清朝的君主對於掌控天下的能力,是好是壞,大家都是看在眼裏的,並不用我過多的去評價了……”
“但是製度的問題是製度的問題,必不能因為這部分的失敗,就完全抹去了清朝對於華夏大地的貢獻的……”
“朝代也好,皇帝也好,功過都是要分開看的……”她繼續道,“像是雍正,大興文字獄,就是他的過……”
“可他的改革,也確實使得康熙末年,那個弊病甚多的大清朝,重新走上了正軌……”
“攤丁入畝,改變了過去按照人丁、地畝征稅的標準,直接將賦稅攤到田畝上。如此一來,地主要交的稅是最多的,能夠很大程度減少無地窮苦百姓的稅費。”她繼續道,火耗歸公,明確官府收取賦稅時的火耗率,堅決不允許他們多收,並且還要求上層撥款貼補下級官員……”
“官紳一體當差,官紳階級和普通士大夫一樣,都必須當差服役,防止階級分化太嚴重。”
“毫無疑問,雍正的這些改革舉措,肯定觸動了傳統貴族和官員們的利益的。但那又如何呢,這些舉措對於大清朝而言,確確實實解決了現實的社會矛盾的啊。”
“對比康熙的晚年,開始凋敝民生,各種活躍、奢侈之舉。雍正卻是一個非常簡樸的皇帝,不喜奢華、也沒有大興土木,更沒有像父親康熙一樣遊江南……”
“《清世宗實錄》裏寫著……”
“此封疆大臣,以總督為最重也。總督地控兩省,權兼文武,必使將吏協和,軍民綏輯,乃為稱職……國家首重吏治……固邦本者在吏治!”
“如或罔念民瘼、恣意貪婪,或朘削肥家,或濫刑逞虐,或借刻以為清,或恃才而多事,或諂媚上司以貪位,或任縱胥吏以擾民,或徇私逞欲,以上虧國帑,王章具在,豈爾貸歟?”
羅玉華歎道:“這種半告誡、半威脅式的發言,其實就是雍正在告知所有人,他接下會有澄清吏治的動作,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們在康熙時期玩的那些把戲,趕緊收手,別讓我逮住了……”
“而那些九龍奪嫡時期的老臣、地方作威作福的官員,大家麵對這樣的雍正,隻是敢怒卻不敢直言,然後就在背後悄悄傳雍正的暴虐殘酷,甚至是殺父奪位的謠言……”
“而雍正任用的大部分官員,在我們後人眼裏看來,有些都算是酷吏了,比如田文鏡這樣的。”她繼續道,“可是,就是有了這些酷吏的存在,才讓雍正解決了康熙王朝留下的貪腐成風、結黨營私、各自為政的問題。”
“實實在在的讓官員們做到惠民利民,當個純臣安心幹實事。”
“而且我發現很多人都喜歡抓著雍正的母子失和、繼位之謎、幽禁兄弟來做文章,宣傳雍正的薄情寡恩。”
“可有一句老話說得好,未受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雍正可是一個從九龍奪嫡這條九死一生道路上走過來的帝王,我們憑什麽覺得他一定要和普通人的情感完全一樣才是個正常人呢?”
“更何況,這些關於他的傳言,大多還都是謎團,連證實都無法做到。”羅玉華繼續道,“哦,唯一可以證實的是,他其實還是有可以無條件信任親情的。”
“那個值得他托付一切的大清朝常務副皇帝胤祥,還不夠證明雍正並不是一個真正薄情冷心的人嗎?”
“聽起來,好像有故事啊……”劉邦本來還在因為清朝打壓漢人的舉措生悶氣,但不知道為什麽,聽到了常務副皇帝這個詞,他的八卦之魂再次燃起,忍不住又湊上前問了一句,“這能說說嘛?”
“這當然要說啦……”羅玉華和徐愛相視一笑,然後立馬答應了下來。
徐愛道:“畢竟,這皇家的兄弟之間,能好到做皇帝的哥哥想要在自己和弟弟死了以後,睡一個陵墓的,也是獨一份了吧……”
“大家還記得,我們剛剛說的,雍正剛出生時,因為母親的身份比較低,所以導致他並不能在烏雅氏身邊長大,而是被佟佳氏撫養的這件事嗎?”徐愛笑道。
“那十三爺胤祥也是未能在生母跟前長大的……”
“不過,他是因為自己的生母早逝,所以才被送到烏雅氏,也就是雍正的親媽身邊養著……”她繼續道,“而且佟佳皇後去世以後,雍正也迴到了生母烏雅氏的身邊。”
“但很可惜,烏雅氏此時身邊也已經有了自己親手養大照顧著的親兒子十四阿哥了。”
“而對雍正這個從小沒在身邊的大兒子,烏雅氏並沒有多少的母愛可以分給他……”
“這親兒子與烏雅氏之間都不太親近,不是親兒子的十三阿哥,與烏雅氏這個養母之間有疏離之感也就不足為奇了吧。”
“大概也就是因為他倆都不太受烏雅氏的看重,所以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便抱團取暖,情誼更比一母同胞的弟弟還要深厚。”
“就像是大明朝的太子朱標,一手帶大了自己的弟弟們一樣。”羅玉華也笑著接話道,“那胤禛對於胤祥的教導和培養,也絕對不差多少……”
“而就因為哥倆之間這份情誼,使得在爭皇位時期,十三阿哥胤祥從沒有過如何異心,從生到死都是雍正的鐵杆追隨者。”
”在你輝煌時想要和你分一杯羹的人,你或許可能不會記得。但在你落魄時為你送出一份力量的你,你卻可能會銘記一輩子。”
“這句話對很多人而言,可能不適應。”羅玉華歎道,“但雍正的性格,卻實打實的是有仇必報有恩也必定會迴的那種,所以當他對十三阿哥的便是百般厚待,實打實的把寵弟狂魔的屬性刻在了dna裏。”
“而被他教養長大的十三阿哥也是這樣的人,在麵對雍正給予的寵愛後,十三阿哥迴報給哥哥的,便謹慎忠誠,事必躬親到活活把自己累死……”
“但是製度的問題是製度的問題,必不能因為這部分的失敗,就完全抹去了清朝對於華夏大地的貢獻的……”
“朝代也好,皇帝也好,功過都是要分開看的……”她繼續道,“像是雍正,大興文字獄,就是他的過……”
“可他的改革,也確實使得康熙末年,那個弊病甚多的大清朝,重新走上了正軌……”
“攤丁入畝,改變了過去按照人丁、地畝征稅的標準,直接將賦稅攤到田畝上。如此一來,地主要交的稅是最多的,能夠很大程度減少無地窮苦百姓的稅費。”她繼續道,火耗歸公,明確官府收取賦稅時的火耗率,堅決不允許他們多收,並且還要求上層撥款貼補下級官員……”
“官紳一體當差,官紳階級和普通士大夫一樣,都必須當差服役,防止階級分化太嚴重。”
“毫無疑問,雍正的這些改革舉措,肯定觸動了傳統貴族和官員們的利益的。但那又如何呢,這些舉措對於大清朝而言,確確實實解決了現實的社會矛盾的啊。”
“對比康熙的晚年,開始凋敝民生,各種活躍、奢侈之舉。雍正卻是一個非常簡樸的皇帝,不喜奢華、也沒有大興土木,更沒有像父親康熙一樣遊江南……”
“《清世宗實錄》裏寫著……”
“此封疆大臣,以總督為最重也。總督地控兩省,權兼文武,必使將吏協和,軍民綏輯,乃為稱職……國家首重吏治……固邦本者在吏治!”
“如或罔念民瘼、恣意貪婪,或朘削肥家,或濫刑逞虐,或借刻以為清,或恃才而多事,或諂媚上司以貪位,或任縱胥吏以擾民,或徇私逞欲,以上虧國帑,王章具在,豈爾貸歟?”
羅玉華歎道:“這種半告誡、半威脅式的發言,其實就是雍正在告知所有人,他接下會有澄清吏治的動作,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們在康熙時期玩的那些把戲,趕緊收手,別讓我逮住了……”
“而那些九龍奪嫡時期的老臣、地方作威作福的官員,大家麵對這樣的雍正,隻是敢怒卻不敢直言,然後就在背後悄悄傳雍正的暴虐殘酷,甚至是殺父奪位的謠言……”
“而雍正任用的大部分官員,在我們後人眼裏看來,有些都算是酷吏了,比如田文鏡這樣的。”她繼續道,“可是,就是有了這些酷吏的存在,才讓雍正解決了康熙王朝留下的貪腐成風、結黨營私、各自為政的問題。”
“實實在在的讓官員們做到惠民利民,當個純臣安心幹實事。”
“而且我發現很多人都喜歡抓著雍正的母子失和、繼位之謎、幽禁兄弟來做文章,宣傳雍正的薄情寡恩。”
“可有一句老話說得好,未受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雍正可是一個從九龍奪嫡這條九死一生道路上走過來的帝王,我們憑什麽覺得他一定要和普通人的情感完全一樣才是個正常人呢?”
“更何況,這些關於他的傳言,大多還都是謎團,連證實都無法做到。”羅玉華繼續道,“哦,唯一可以證實的是,他其實還是有可以無條件信任親情的。”
“那個值得他托付一切的大清朝常務副皇帝胤祥,還不夠證明雍正並不是一個真正薄情冷心的人嗎?”
“聽起來,好像有故事啊……”劉邦本來還在因為清朝打壓漢人的舉措生悶氣,但不知道為什麽,聽到了常務副皇帝這個詞,他的八卦之魂再次燃起,忍不住又湊上前問了一句,“這能說說嘛?”
“這當然要說啦……”羅玉華和徐愛相視一笑,然後立馬答應了下來。
徐愛道:“畢竟,這皇家的兄弟之間,能好到做皇帝的哥哥想要在自己和弟弟死了以後,睡一個陵墓的,也是獨一份了吧……”
“大家還記得,我們剛剛說的,雍正剛出生時,因為母親的身份比較低,所以導致他並不能在烏雅氏身邊長大,而是被佟佳氏撫養的這件事嗎?”徐愛笑道。
“那十三爺胤祥也是未能在生母跟前長大的……”
“不過,他是因為自己的生母早逝,所以才被送到烏雅氏,也就是雍正的親媽身邊養著……”她繼續道,“而且佟佳皇後去世以後,雍正也迴到了生母烏雅氏的身邊。”
“但很可惜,烏雅氏此時身邊也已經有了自己親手養大照顧著的親兒子十四阿哥了。”
“而對雍正這個從小沒在身邊的大兒子,烏雅氏並沒有多少的母愛可以分給他……”
“這親兒子與烏雅氏之間都不太親近,不是親兒子的十三阿哥,與烏雅氏這個養母之間有疏離之感也就不足為奇了吧。”
“大概也就是因為他倆都不太受烏雅氏的看重,所以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便抱團取暖,情誼更比一母同胞的弟弟還要深厚。”
“就像是大明朝的太子朱標,一手帶大了自己的弟弟們一樣。”羅玉華也笑著接話道,“那胤禛對於胤祥的教導和培養,也絕對不差多少……”
“而就因為哥倆之間這份情誼,使得在爭皇位時期,十三阿哥胤祥從沒有過如何異心,從生到死都是雍正的鐵杆追隨者。”
”在你輝煌時想要和你分一杯羹的人,你或許可能不會記得。但在你落魄時為你送出一份力量的你,你卻可能會銘記一輩子。”
“這句話對很多人而言,可能不適應。”羅玉華歎道,“但雍正的性格,卻實打實的是有仇必報有恩也必定會迴的那種,所以當他對十三阿哥的便是百般厚待,實打實的把寵弟狂魔的屬性刻在了dna裏。”
“而被他教養長大的十三阿哥也是這樣的人,在麵對雍正給予的寵愛後,十三阿哥迴報給哥哥的,便謹慎忠誠,事必躬親到活活把自己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