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各大王朝的興衰2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從秦朝開始的大一統王朝,到底興在哪裏,又衰敗在哪裏……”羅玉華認真的說道,“當然,可能會有說的不對的地方,大家多多包涵……”
“首先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封建製王朝。”她笑著說道,“那便是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而來的大秦帝國。”
“大秦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麵,成為華夏曆史上第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共融的統一的中央集權製國家。”
“而秦國,最初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
“其始祖伯益曾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賜了嬴姓。”她繼續道,“伯益的後人非子曾為周孝王養馬,憑著他的本事,馬繁殖得很快。”
“周孝王非常開心,便於是把秦穀,也就是如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麵一帶的地盤分封給了他,而這就是【秦】的起源。”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至雒邑有功,被封為諸侯,秦開始建國,占領東周王室在關中的領地。”
“春秋時期秦穆公任用虞國的百裏奚為相,輔佐其施德諸侯,樹大國威,向西拓展稱霸西戎。”
“而秦孝公起用商鞭變法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等富國強兵政策,使其為後來一統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羅玉華繼續道:“而秦王嬴政,則滅掉了關東六國,完成國家統一。後又北擊匈奴,南服百越,首創了皇帝製度。”
“後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製,以及郡縣製,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製度,維護國家的統一、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製。”
“這是多麽偉大的一件事情啊……”她歎息道,“像是如今的藍星,都已經是兩千多年以後了……”
“依舊有很多的大村,在羨慕和嫉妒著,為什麽他們不能有始皇帝您這樣偉大的領導者出現……”
“但秦朝統一後,卻沒有給人民休養生息,徭役、兵役、賦稅負擔沉重……”她歎道,“政策律法沒有做及時調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然殘酷……”
“政府運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像陳勝吳廣這樣的一群亡命之徒,也能攻下大澤鄉。”
“還有原本六國貴族後裔們的複辟勢力過於強大,而秦二世個人能力素質有限,各地起義風起雲湧時,而統治者仍在忙於宮廷鬥爭。”
“所以最終導致秦朝內部統治四分五裂,完全喪失平叛的主動權。”
“……”始皇帝聽到此處,心中頓時一涼,他低下頭,似乎在思量,自己該怎麽做,才能改變大秦的結局……
“然後便是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和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了,漢朝是繼秦朝之後強盛的大一統帝國。”羅玉華沒注意始皇帝的表情,繼續道。
“漢高祖劉邦至漢景帝劉啟時期的漢朝,經濟實力緩慢上升,已然有了成為藍星第一大帝國的趨勢了。”
“等漢武帝時期,大漢王朝已經徹底成為藍星最強大的王朝了,霍去病越千裏大漠大敗匈奴,封狼居胥而還,最遠達到今天的毛熊村貝加爾湖附近。”
“匈奴帝國戰敗而向西狼狽逃遁。中亞和西域各大國也都聞而懼之。張騫出西域首次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降服中亞大國大宛,西域臣服,開拓了北絕大漠、西逾蔥嶺、東越朝鮮、南至大海”的廣袤國土,昭宣時期更是再次複興。”
“等到了公元9年,王莽篡奪漢朝政權,西漢走到了盡頭。”她繼續道,“誰承想,到了公元25年,劉秀光複了大漢,並臨朝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
“光武帝爺孫幾個開創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在漢朝時期,是與西邊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藍星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的。”
“而大漢疆域鼎盛時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東至臨屯郡,西至蔥嶺。”
“西漢平帝時期,大漢人口達6000萬左右,且文化的統一。兩漢王朝更是有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中興,光武中興明章之治五大治世,為華夏民族兩千年的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華夏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華夏族因此逐漸被稱為【漢族】。”
羅玉華歎道:”可即便強大如漢朝,也躲不過外戚、宦官勢力膨脹,各自結成利益集團,無休止的爭鬥亂政。”
“而且娃娃皇帝太多 土地兼並嚴重,大量農民更是失去了土地。”
“還有,那些地主壕紳勢力強大,後期形成地方割據勢力,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要反,像黃巾起義這樣的農民起義,直接導致地方武裝興起,中央失去控製。”
“娃娃皇帝……”這下輪到劉邦難過了起來。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製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羅玉華繼續道,“延康元年,曹操逝於洛陽後,曹操之子曹丕逼漢獻帝退位、篡奪漢室政權,在許昌稱帝,遷都洛陽,建魏。“
她繼續道:“新魏主更換太快,後期皇帝又太小,很難駕馭士族權臣。”
“還有宗室權力被過分削弱。”
“外姓將領獨大,奪權時,可憐曹魏皇室連外援都沒有,還有司馬懿也太長壽了,實力越來越強大的司馬氏家族興起的,無人能夠製衡。”
“進入晉朝後,則是荒唐事一件接一件。”
“曆史上,晉朝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屬於六朝。公元265年司馬炎自立為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公元280年滅東吳,完成統一。便是綿延16年的【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後,晉湣帝遷都長安,使少數民族乘虛而入,建立了十六個國家,3年後匈奴族首領劉淵攻克長安,俘晉湣帝,316年西晉滅,史稱【五胡亂華】。”
“公元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公元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她繼續道,“兩晉時期少數民族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兩晉總曆時一百五十六年。直到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宋,東晉才滅亡。”
“首先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封建製王朝。”她笑著說道,“那便是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而來的大秦帝國。”
“大秦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麵,成為華夏曆史上第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共融的統一的中央集權製國家。”
“而秦國,最初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
“其始祖伯益曾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賜了嬴姓。”她繼續道,“伯益的後人非子曾為周孝王養馬,憑著他的本事,馬繁殖得很快。”
“周孝王非常開心,便於是把秦穀,也就是如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麵一帶的地盤分封給了他,而這就是【秦】的起源。”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至雒邑有功,被封為諸侯,秦開始建國,占領東周王室在關中的領地。”
“春秋時期秦穆公任用虞國的百裏奚為相,輔佐其施德諸侯,樹大國威,向西拓展稱霸西戎。”
“而秦孝公起用商鞭變法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等富國強兵政策,使其為後來一統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羅玉華繼續道:“而秦王嬴政,則滅掉了關東六國,完成國家統一。後又北擊匈奴,南服百越,首創了皇帝製度。”
“後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製,以及郡縣製,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製度,維護國家的統一、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製。”
“這是多麽偉大的一件事情啊……”她歎息道,“像是如今的藍星,都已經是兩千多年以後了……”
“依舊有很多的大村,在羨慕和嫉妒著,為什麽他們不能有始皇帝您這樣偉大的領導者出現……”
“但秦朝統一後,卻沒有給人民休養生息,徭役、兵役、賦稅負擔沉重……”她歎道,“政策律法沒有做及時調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然殘酷……”
“政府運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像陳勝吳廣這樣的一群亡命之徒,也能攻下大澤鄉。”
“還有原本六國貴族後裔們的複辟勢力過於強大,而秦二世個人能力素質有限,各地起義風起雲湧時,而統治者仍在忙於宮廷鬥爭。”
“所以最終導致秦朝內部統治四分五裂,完全喪失平叛的主動權。”
“……”始皇帝聽到此處,心中頓時一涼,他低下頭,似乎在思量,自己該怎麽做,才能改變大秦的結局……
“然後便是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和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了,漢朝是繼秦朝之後強盛的大一統帝國。”羅玉華沒注意始皇帝的表情,繼續道。
“漢高祖劉邦至漢景帝劉啟時期的漢朝,經濟實力緩慢上升,已然有了成為藍星第一大帝國的趨勢了。”
“等漢武帝時期,大漢王朝已經徹底成為藍星最強大的王朝了,霍去病越千裏大漠大敗匈奴,封狼居胥而還,最遠達到今天的毛熊村貝加爾湖附近。”
“匈奴帝國戰敗而向西狼狽逃遁。中亞和西域各大國也都聞而懼之。張騫出西域首次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降服中亞大國大宛,西域臣服,開拓了北絕大漠、西逾蔥嶺、東越朝鮮、南至大海”的廣袤國土,昭宣時期更是再次複興。”
“等到了公元9年,王莽篡奪漢朝政權,西漢走到了盡頭。”她繼續道,“誰承想,到了公元25年,劉秀光複了大漢,並臨朝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
“光武帝爺孫幾個開創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在漢朝時期,是與西邊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藍星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的。”
“而大漢疆域鼎盛時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東至臨屯郡,西至蔥嶺。”
“西漢平帝時期,大漢人口達6000萬左右,且文化的統一。兩漢王朝更是有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中興,光武中興明章之治五大治世,為華夏民族兩千年的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華夏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華夏族因此逐漸被稱為【漢族】。”
羅玉華歎道:”可即便強大如漢朝,也躲不過外戚、宦官勢力膨脹,各自結成利益集團,無休止的爭鬥亂政。”
“而且娃娃皇帝太多 土地兼並嚴重,大量農民更是失去了土地。”
“還有,那些地主壕紳勢力強大,後期形成地方割據勢力,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要反,像黃巾起義這樣的農民起義,直接導致地方武裝興起,中央失去控製。”
“娃娃皇帝……”這下輪到劉邦難過了起來。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製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羅玉華繼續道,“延康元年,曹操逝於洛陽後,曹操之子曹丕逼漢獻帝退位、篡奪漢室政權,在許昌稱帝,遷都洛陽,建魏。“
她繼續道:“新魏主更換太快,後期皇帝又太小,很難駕馭士族權臣。”
“還有宗室權力被過分削弱。”
“外姓將領獨大,奪權時,可憐曹魏皇室連外援都沒有,還有司馬懿也太長壽了,實力越來越強大的司馬氏家族興起的,無人能夠製衡。”
“進入晉朝後,則是荒唐事一件接一件。”
“曆史上,晉朝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屬於六朝。公元265年司馬炎自立為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公元280年滅東吳,完成統一。便是綿延16年的【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後,晉湣帝遷都長安,使少數民族乘虛而入,建立了十六個國家,3年後匈奴族首領劉淵攻克長安,俘晉湣帝,316年西晉滅,史稱【五胡亂華】。”
“公元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公元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她繼續道,“兩晉時期少數民族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兩晉總曆時一百五十六年。直到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宋,東晉才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