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賺的就是你的錢,有本事來打我。
觀眾震驚!曆史寫滿了吃人!!! 作者:南歌來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07章,賺的就是你的錢,有本事來打我。
“這種政策之下,西漢的老百姓紛紛跑去官府舉報誰家有錢。”
“官府抄起家夥跑去他家清算財產,並且真的分了錢給舉報者。”
“廣大的人民群眾嚐到了甜頭之後,舉報之風越來越昌盛了。”
“越來越多的錢送到朝廷,劉徹躺在床上數著錢。”
“這種手段是非常的高明。”
“舉報人人都有的機會。”
“別人把你家舉報了,你恨的不是官府,而是那個舉報人。”
“至於那些窮苦的老百姓,他們會恨朝廷嗎?”
“根本不會,這可是他們賺錢的好機會。”
“他們唯一害怕腿跑的太慢了,被其他人搶先舉報了。”
“而那些被抄家的人恨朝廷,更恨那個該死的舉報者。”
“他們想要東山再起,隻能去舉報別人。”
“民間相互舉報期間,朝廷毫不費力的得到了一大波的錢。”
“還沒有吸引民間的怒火,怒火都被民間內部消化了。”
“劉徹非常聰明的轉移了朝廷和民間的矛盾,讓民間陷入內鬥之中,讓他們忽略朝廷的壓榨。”
“其他皇帝壓榨百姓,百姓恨朝廷,恨皇帝。”
“劉徹壓榨百姓,百姓恨的是自己人,還把朝廷當成好人。”
“千古以來,劉徹算是第一人。”
“後麵武則天模仿了漢武帝的行為,同樣鼓勵人們相互舉報,並且給予五品般的待遇,寧可殺錯也不願意放過。”
“不管你舉報的內容是不是屬實,官府照辦也懶得去證明浪費時間。”
“一時間導致民間老老實實,生怕自己被人舉報,這也是武則天穩固女帝的方法之一。”
“人人都在害怕身邊人,誰有功夫去管皇帝是男是女。”
“這些方法都是極其恐怖,生活在那個時代的那些人太慘了。”
“大哥,你的後代也太過分了吧?”劉邦的老兄弟聽著劉徹收割全天下的財產,每一種手段對於他們都是一種打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後代在劉徹手上過的什麽生活。
劉邦也震驚,我靠,這是我的後代,嘴上道:“等劉徹當皇帝了,我們都死了多少年了,後代之間的事情讓後代是解決。”
“不要這麽多煩心事,現在好好過日子。”
觀眾問道:“老師,劉徹難不成會平白無故的把一半的錢分給那些舉報者嗎?”
葉楓聳了聳肩,道:“當然不會,劉徹一視同仁。”
“過了幾年之後,劉徹就把這個政策擴大化了,比如原先是資產過億的人,別人告發才有用。”
“現在是資產過10萬的人,別人告發一樣有用。”
“那些曾經依靠告發賺錢的人,很快就被別人舉報了。”
“利用這種手段,劉徹很快就籌備了大量軍費。”
“到了這裏,劉徹將文景之治吃肉的,喝湯的人通通打擊了一遍。”
“要是沒錢了怎麽辦,劉徹盯上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葉楓:“如何搜刮民間的財富,老百姓可不像那些有錢人,家家戶戶就那麽點資產要是強行去搜必然激起民憤。”
“如果貿然加稅,比如崇禎在位期間瘋狂加農業稅,導致民間的怒火全部集結於朝廷。”
“加稅賺錢很容易激起民憤,漢武帝一朝農業稅依然保持著一個較低的稅收。”
“單單從稅收上來看漢武帝明君啊!”
“什麽三十稅一,十五稅一,十二稅一表明看起來多好,這些都是為了留下一個好名聲。”
“後人一看,這個朝代對老百姓真好。”
“實際上劉徹不稀罕那點田地稅,土地兼並這麽嚴重浪費那麽多成本去賺這點小錢,又會引起民間對朝廷的怒火。”
“不值得加稅。”
“怎麽辦,很快經濟學家就給劉徹建議,貨幣改革。”
“為什麽說王莽貨幣改革就是垃圾,這其實就是為了凸顯劉徹的牛掰。”
“劉徹已經做好榜樣了,隻要你去模仿劉徹賺錢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劉徹之後的長達2000年的封建皇朝,基本依靠劉徹發明的那些方法去壓榨天下。”
“什麽叫做牛人,這就是牛人。”
葉楓:“對於貨幣劉徹搞出了鹿皮幣和白金幣,前者狠狠的收割宗室貴族,後者收割黎民老百姓。”
“鹿皮幣類似於現在的奢侈品,原料很簡單一張白鹿的皮。”
“隻不過這張白鹿的皮要是皇家林苑裏麵的白鹿才行。”
“宗親貴族在祭祀先祖的時候需要擺上玉璧,而這白鹿皮就是用來墊玉璧的物品。”
“明碼標價40萬錢,如果不用鹿皮那就直接辦你。”
“這就和黃金成色不好一樣的套路,祖宗大不敬的罪名直接到你頭上,看你買不買。”
“強買強賣給那些宗室。”
“同時打響鹿皮幣的名聲,看諸侯王都在用鹿皮幣,這是彰顯身份的東西。”
“茂陵弟子們,快來買啊!”
“劉徹多厲害,千年之前就懂了奢侈品的含義,專門來賺有錢人的錢,刺激他們消費。”
“隻不過劉徹帶著一絲強迫的味道。”
商業鬼才啊!簡直就是空手套白狼,赤裸裸的賺那些地主的錢,觀眾也對劉徹的壓榨手段有了充足的理解了。
葉楓:“第二種就是白金幣,這種幣通俗易懂的來說就是q幣,朝廷規定用銅作為原料去製造銅錢作為法定貨幣。”
“而白金幣用的就是其他的金屬材料去製作的貨幣。”
“白金貨幣分為三種,分別為龍幣,馬幣,龜幣。”
“龍幣價值3000錢,馬幣價值500錢,龜幣價值300錢。”
“是不是非常熟悉和王莽的那種三種貨幣一樣的套路,王莽模仿了劉徹賺錢的方法。”
“本質上都是為了收割民間的銅幣。”
“劉徹完全把人民群眾當成傻子了,老百姓表示,去你馬幣,要花自己花去。”
“廣大的人民群眾開始給劉徹上一課了。”
“經曆了文景之治混亂的貨幣係統之後,老百姓對於造假得心應手,很快一批批假幣流行在市場之上。”
“反方向收割劉徹的錢,劉徹頓時傻眼了。”
“不是,你們這些刁民為什麽不能乖乖的站好讓我賺錢,偏偏要搞這些歪門邪道。”
“還想賺我的錢,一群刁民。”
“劉徹很憤怒下令將製造假幣的人通通殺掉。”
“但是,利潤這麽大想要杜絕民間造假是根本不可能,單單是朝廷捉到造假的人就有上萬人。”
“總不能把這上萬人全部殺了吧?”
“麵對這種情況,劉徹認慫了宣布廢除白金幣。”
“這是劉徹第一次認慫。”
“過了不久,劉徹心裏想著既然不能空手套白狼那我就直接造假。”
“一方麵收迴民間的鑄幣權,誰要是再敢鑄幣那麽去死。”
“另外一方麵推行全國五銖錢。”
“隻要在發行貨幣的重量和含銅量上缺斤少兩,銖就是貨幣的重量通過將製造五銖錢的成本變成三銖錢成本。”
“但依然可以當成五銖錢去用,多出來的錢就是劉徹的了。”
“劉徹心裏想著美滋滋又可以躺著賺錢了。”
“劉徹的小心思一下子就被諸侯王看穿了,就這,都是自己在文帝一朝玩剩下的手段了。”
“諸侯王開始給劉徹上一課了。”
“郡國的缺斤少兩比劉徹更加的沒有底線,這些缺斤少兩的五銖錢通過稅收又迴到劉徹手上了。”
“劉徹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些親戚比自己還要狠,簡直就是倒反天罡。”
“五銖錢又是劉徹強行推廣到天下,老百姓拿到這些假貨第一個罵的就是劉徹。”
“錢沒有賺到,民間罵聲遍地。”
“劉徹表示:親戚們給我等著。”
“這種政策之下,西漢的老百姓紛紛跑去官府舉報誰家有錢。”
“官府抄起家夥跑去他家清算財產,並且真的分了錢給舉報者。”
“廣大的人民群眾嚐到了甜頭之後,舉報之風越來越昌盛了。”
“越來越多的錢送到朝廷,劉徹躺在床上數著錢。”
“這種手段是非常的高明。”
“舉報人人都有的機會。”
“別人把你家舉報了,你恨的不是官府,而是那個舉報人。”
“至於那些窮苦的老百姓,他們會恨朝廷嗎?”
“根本不會,這可是他們賺錢的好機會。”
“他們唯一害怕腿跑的太慢了,被其他人搶先舉報了。”
“而那些被抄家的人恨朝廷,更恨那個該死的舉報者。”
“他們想要東山再起,隻能去舉報別人。”
“民間相互舉報期間,朝廷毫不費力的得到了一大波的錢。”
“還沒有吸引民間的怒火,怒火都被民間內部消化了。”
“劉徹非常聰明的轉移了朝廷和民間的矛盾,讓民間陷入內鬥之中,讓他們忽略朝廷的壓榨。”
“其他皇帝壓榨百姓,百姓恨朝廷,恨皇帝。”
“劉徹壓榨百姓,百姓恨的是自己人,還把朝廷當成好人。”
“千古以來,劉徹算是第一人。”
“後麵武則天模仿了漢武帝的行為,同樣鼓勵人們相互舉報,並且給予五品般的待遇,寧可殺錯也不願意放過。”
“不管你舉報的內容是不是屬實,官府照辦也懶得去證明浪費時間。”
“一時間導致民間老老實實,生怕自己被人舉報,這也是武則天穩固女帝的方法之一。”
“人人都在害怕身邊人,誰有功夫去管皇帝是男是女。”
“這些方法都是極其恐怖,生活在那個時代的那些人太慘了。”
“大哥,你的後代也太過分了吧?”劉邦的老兄弟聽著劉徹收割全天下的財產,每一種手段對於他們都是一種打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後代在劉徹手上過的什麽生活。
劉邦也震驚,我靠,這是我的後代,嘴上道:“等劉徹當皇帝了,我們都死了多少年了,後代之間的事情讓後代是解決。”
“不要這麽多煩心事,現在好好過日子。”
觀眾問道:“老師,劉徹難不成會平白無故的把一半的錢分給那些舉報者嗎?”
葉楓聳了聳肩,道:“當然不會,劉徹一視同仁。”
“過了幾年之後,劉徹就把這個政策擴大化了,比如原先是資產過億的人,別人告發才有用。”
“現在是資產過10萬的人,別人告發一樣有用。”
“那些曾經依靠告發賺錢的人,很快就被別人舉報了。”
“利用這種手段,劉徹很快就籌備了大量軍費。”
“到了這裏,劉徹將文景之治吃肉的,喝湯的人通通打擊了一遍。”
“要是沒錢了怎麽辦,劉徹盯上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葉楓:“如何搜刮民間的財富,老百姓可不像那些有錢人,家家戶戶就那麽點資產要是強行去搜必然激起民憤。”
“如果貿然加稅,比如崇禎在位期間瘋狂加農業稅,導致民間的怒火全部集結於朝廷。”
“加稅賺錢很容易激起民憤,漢武帝一朝農業稅依然保持著一個較低的稅收。”
“單單從稅收上來看漢武帝明君啊!”
“什麽三十稅一,十五稅一,十二稅一表明看起來多好,這些都是為了留下一個好名聲。”
“後人一看,這個朝代對老百姓真好。”
“實際上劉徹不稀罕那點田地稅,土地兼並這麽嚴重浪費那麽多成本去賺這點小錢,又會引起民間對朝廷的怒火。”
“不值得加稅。”
“怎麽辦,很快經濟學家就給劉徹建議,貨幣改革。”
“為什麽說王莽貨幣改革就是垃圾,這其實就是為了凸顯劉徹的牛掰。”
“劉徹已經做好榜樣了,隻要你去模仿劉徹賺錢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劉徹之後的長達2000年的封建皇朝,基本依靠劉徹發明的那些方法去壓榨天下。”
“什麽叫做牛人,這就是牛人。”
葉楓:“對於貨幣劉徹搞出了鹿皮幣和白金幣,前者狠狠的收割宗室貴族,後者收割黎民老百姓。”
“鹿皮幣類似於現在的奢侈品,原料很簡單一張白鹿的皮。”
“隻不過這張白鹿的皮要是皇家林苑裏麵的白鹿才行。”
“宗親貴族在祭祀先祖的時候需要擺上玉璧,而這白鹿皮就是用來墊玉璧的物品。”
“明碼標價40萬錢,如果不用鹿皮那就直接辦你。”
“這就和黃金成色不好一樣的套路,祖宗大不敬的罪名直接到你頭上,看你買不買。”
“強買強賣給那些宗室。”
“同時打響鹿皮幣的名聲,看諸侯王都在用鹿皮幣,這是彰顯身份的東西。”
“茂陵弟子們,快來買啊!”
“劉徹多厲害,千年之前就懂了奢侈品的含義,專門來賺有錢人的錢,刺激他們消費。”
“隻不過劉徹帶著一絲強迫的味道。”
商業鬼才啊!簡直就是空手套白狼,赤裸裸的賺那些地主的錢,觀眾也對劉徹的壓榨手段有了充足的理解了。
葉楓:“第二種就是白金幣,這種幣通俗易懂的來說就是q幣,朝廷規定用銅作為原料去製造銅錢作為法定貨幣。”
“而白金幣用的就是其他的金屬材料去製作的貨幣。”
“白金貨幣分為三種,分別為龍幣,馬幣,龜幣。”
“龍幣價值3000錢,馬幣價值500錢,龜幣價值300錢。”
“是不是非常熟悉和王莽的那種三種貨幣一樣的套路,王莽模仿了劉徹賺錢的方法。”
“本質上都是為了收割民間的銅幣。”
“劉徹完全把人民群眾當成傻子了,老百姓表示,去你馬幣,要花自己花去。”
“廣大的人民群眾開始給劉徹上一課了。”
“經曆了文景之治混亂的貨幣係統之後,老百姓對於造假得心應手,很快一批批假幣流行在市場之上。”
“反方向收割劉徹的錢,劉徹頓時傻眼了。”
“不是,你們這些刁民為什麽不能乖乖的站好讓我賺錢,偏偏要搞這些歪門邪道。”
“還想賺我的錢,一群刁民。”
“劉徹很憤怒下令將製造假幣的人通通殺掉。”
“但是,利潤這麽大想要杜絕民間造假是根本不可能,單單是朝廷捉到造假的人就有上萬人。”
“總不能把這上萬人全部殺了吧?”
“麵對這種情況,劉徹認慫了宣布廢除白金幣。”
“這是劉徹第一次認慫。”
“過了不久,劉徹心裏想著既然不能空手套白狼那我就直接造假。”
“一方麵收迴民間的鑄幣權,誰要是再敢鑄幣那麽去死。”
“另外一方麵推行全國五銖錢。”
“隻要在發行貨幣的重量和含銅量上缺斤少兩,銖就是貨幣的重量通過將製造五銖錢的成本變成三銖錢成本。”
“但依然可以當成五銖錢去用,多出來的錢就是劉徹的了。”
“劉徹心裏想著美滋滋又可以躺著賺錢了。”
“劉徹的小心思一下子就被諸侯王看穿了,就這,都是自己在文帝一朝玩剩下的手段了。”
“諸侯王開始給劉徹上一課了。”
“郡國的缺斤少兩比劉徹更加的沒有底線,這些缺斤少兩的五銖錢通過稅收又迴到劉徹手上了。”
“劉徹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些親戚比自己還要狠,簡直就是倒反天罡。”
“五銖錢又是劉徹強行推廣到天下,老百姓拿到這些假貨第一個罵的就是劉徹。”
“錢沒有賺到,民間罵聲遍地。”
“劉徹表示:親戚們給我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