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李準迴到海陽縣繼續念書。海陽盛產水晶石,是眾多印章愛好者的首選,價格最便宜的一枚印章毛坯一兩毛錢。在當時,一兩毛錢是一天的生活費,屬於中等開銷,可對於鄰水首富公子李準來說相當便宜,他每天的零花錢都不少於一毛。
李準幾乎每過三五天,就愛到水晶市場看看有什麽新石料。一天,他在一個小攤前發現兩人在激烈爭吵。李準緩緩走上前去,他來廣東時雖僅十七歲,但三年後已能說一口流利的廣東話。
聽了半天,原來是兩人因價格起了爭執。顧客是個穿著長衫、背後拖著一根長辮子的中年書生,本來兩人談好一元錢,可書生荷包裏隻有九毛錢,他要求攤主降一毛賣給他,攤主堅決不同意,而書生又十分喜愛這塊水晶石料,便央求攤主保管幾日,等他有錢了再來取,攤主卻稱這塊水晶石料質地優良,好多人都看上了,隻是嫌貴猶豫不決,可能還會迴來。
李準一看這塊石料確實漂亮,稍加打磨精心雕刻出來肯定極為美觀,他也很是喜愛,他已買了上百塊,不過都是一兩毛的,以練習為主,上一元的基本沒買過。對他而言,錢不是問題,隻是自己書法功底和雕刻技術還欠火候,勉強製作效果會大打折扣,很可能破壞石料的品位,但對識貨的人來說絕對值了,錯過實在可惜。他果斷從荷包裏掏出一毛錢遞給攤主說:“老板,賣給他,這一毛錢我補上。”
中年書生見一個陌生人幫他付錢,連忙拒絕道:“靚仔,謝謝你,老板,這塊石料我不要了。”
李準明白一個水晶愛好者的心情,錯過今日定會後悔一輩子,便對中年書生說:“對自己心愛的東西絕不能放棄。”
老板見有人付錢,左手迅速搶過錢,忙不迭地說:“靚仔說得對,就是,就是,好東西轉瞬即逝。”
李準搶過老板右手的水晶石料遞給書生:“先生,你拿走吧,放心,我不用你還錢。”
中年書生這時也不客氣,將石料接過來,輕輕用衣服擦拭,然後小心翼翼放入荷包,等他裝好才發現李準已走開。他急忙追上去,拉住李準衣服說:“謝謝公子慷慨相助,請問高姓大名,我迴去馬上還你錢。”
李準停住腳步笑道:“還錢就不必了,我看先生是個印章行家,今後能指點我幾下就可以了。”
書生尷尬一笑說:“指點談不上,鄙人姓謝,謝謝的謝,若公子不嫌棄,今後請到縣衙多多切磋切磋。”
李準知道姓謝的比較稀少,急忙問道:“請問先生,你認識一個也姓謝的謝質我不?”
中年書生詫異道:“不知公子怎麽會認識謝質我。”
李準激動地說:“三年前,我在河源陽縣居住時,因剛從四川到廣東,貪吃蛋卷引起消化不良腹部突發疼痛,我父親找了很多醫生都沒治好,後來還是一個衙門師爺叫謝質我,推薦了他老家福建的一個偏方才治好我的病,後來我父親因公事調走了,可惜一直沒給恩人當麵致謝。”
中年書生沉思片刻,試探問道:“公子莫非姓,叫李準。”
李準大吃一驚:“難怪先生會看相,算出我叫李準。”
中年書生激動地說:“鄙人就是謝質我,你父親到海陽後,專門把我調了過來。”
李準趕緊雙手握住大聲說:“原來是恩公在上,李準今天唐突了。”
二人雙手相連相互搖晃,哈哈大笑不止。自此後,二人經常在一起談論書法印章,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學習之餘,李準日夜不停用鋼鑽雕刻印章,樂此不疲,前後雕刻了200多枚印章,小篆學得有模有樣,頗有心得。
李準看見洋人胸前掛個相機,拍攝出非常漂亮的人物風景照片,極為著迷,家裏不差錢,他便用自己的零錢托人從上海購買了一台手動單反相機。它可以將人眼睛所看見的東西展現在一張特殊的白紙上,其獨特的光線、凝固的造型、永恆的記憶顯示出強大的藝術魅力。這個年代,因相機極其昂貴的價格和複雜的技術,在國外也比較少見,在大清朝更是稀罕物件。
李準花錢向洋人照相師努力學習,學會了光圈大小、速度快慢、構圖技巧、衝洗底片、翻印照片等新式技術和藝術水準。李準將自己家的一個小雜物間,改造成了衝洗照片的暗室,裏麵有一盞昏暗的紅燈泡,特別是相機膠片隻能在暗室內,放入顯影罐中用專用藥水衝洗得到黑白反差圖像,再用光將膠片上影像曝光投射到相紙上,用顯影液衝洗出影像,最後再用定影液固定,最後烘幹而成。
為了拍攝好人物和風景,李準學習之餘幾乎跑遍了海陽及周邊縣,李準張揚的行為,還是引起了社會的轟動。廣東雖為沿海地區外國人不少,但中國人男女觀念仍封閉落後,他拍攝美女的舉動被一些人視為離經叛道。甚至有人給李準取了 “衙門虎少” 的罪名,當然李準本人及家人並不知曉。
由於照相是寫實的行為藝術,講究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因此對李準的思維觀念有了重大影響,他慢慢養成了摒棄虛幻,講求實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特殊觀念。
一天,李準像往常一樣在街頭拍攝風景。他專注地調整著相機的角度,尋找著最佳的拍攝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攝影世界裏。這時,幾個當地的地痞流氓路過,看到李準拿著相機在那裏擺弄,其中一個尖臉的流氓嘲笑道:“喲,這不是那個什麽‘衙門虎少’嗎?整天拿著個怪東西到處晃悠,不務正業,真是丟人現眼。”
李準聽到這話,心中頓時燃起一團怒火,但他還是盡量克製著自己的情緒,說道:“我在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關你們什麽事?”
另一個胖流氓走上前來,挑釁地說:“你這是在敗壞我們海陽的風氣,一個富家公子,不好好讀書考功名,卻搞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你以為你是誰啊?”
李準皺起眉頭,反駁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愛好,我攝影怎麽就敗壞風氣了?你們不要無理取鬧。”
尖臉流氓冷笑一聲:“哼,你還敢頂嘴?你知道我們是誰嗎?我們在這海陽可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你一個外地來的公子哥,還敢跟我們叫板?”說著,他伸手就要去搶李準的相機。
李準急忙往後退了一步,護住相機,憤怒地說:“你們想幹什麽?這是我的相機,你們不能搶!”
胖流氓見狀,揮起拳頭就朝李準打去,嘴裏還罵罵咧咧:“讓你囂張,今天就讓你知道我們的厲害。”
李準躲避不及,臉上挨了一拳,但他也不甘示弱,立刻與他們扭打在一起。雖然李準平時養尊處優,但他也有一股倔強的勁兒,拚命抵抗著。然而,對方人多勢眾,李準漸漸處於下風。就在這時,幸好有幾個路過的好心人看到了這一幕,趕緊上前勸阻,將雙方拉開。
李準喘著粗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看著那幾個地痞流氓揚長而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委屈和憤怒。
他不明白,自己可是全縣第一公子,而且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是誰,竟敢來欺負他?
李準猶豫不決,要不要迴家告訴父親,為他報仇?
李準幾乎每過三五天,就愛到水晶市場看看有什麽新石料。一天,他在一個小攤前發現兩人在激烈爭吵。李準緩緩走上前去,他來廣東時雖僅十七歲,但三年後已能說一口流利的廣東話。
聽了半天,原來是兩人因價格起了爭執。顧客是個穿著長衫、背後拖著一根長辮子的中年書生,本來兩人談好一元錢,可書生荷包裏隻有九毛錢,他要求攤主降一毛賣給他,攤主堅決不同意,而書生又十分喜愛這塊水晶石料,便央求攤主保管幾日,等他有錢了再來取,攤主卻稱這塊水晶石料質地優良,好多人都看上了,隻是嫌貴猶豫不決,可能還會迴來。
李準一看這塊石料確實漂亮,稍加打磨精心雕刻出來肯定極為美觀,他也很是喜愛,他已買了上百塊,不過都是一兩毛的,以練習為主,上一元的基本沒買過。對他而言,錢不是問題,隻是自己書法功底和雕刻技術還欠火候,勉強製作效果會大打折扣,很可能破壞石料的品位,但對識貨的人來說絕對值了,錯過實在可惜。他果斷從荷包裏掏出一毛錢遞給攤主說:“老板,賣給他,這一毛錢我補上。”
中年書生見一個陌生人幫他付錢,連忙拒絕道:“靚仔,謝謝你,老板,這塊石料我不要了。”
李準明白一個水晶愛好者的心情,錯過今日定會後悔一輩子,便對中年書生說:“對自己心愛的東西絕不能放棄。”
老板見有人付錢,左手迅速搶過錢,忙不迭地說:“靚仔說得對,就是,就是,好東西轉瞬即逝。”
李準搶過老板右手的水晶石料遞給書生:“先生,你拿走吧,放心,我不用你還錢。”
中年書生這時也不客氣,將石料接過來,輕輕用衣服擦拭,然後小心翼翼放入荷包,等他裝好才發現李準已走開。他急忙追上去,拉住李準衣服說:“謝謝公子慷慨相助,請問高姓大名,我迴去馬上還你錢。”
李準停住腳步笑道:“還錢就不必了,我看先生是個印章行家,今後能指點我幾下就可以了。”
書生尷尬一笑說:“指點談不上,鄙人姓謝,謝謝的謝,若公子不嫌棄,今後請到縣衙多多切磋切磋。”
李準知道姓謝的比較稀少,急忙問道:“請問先生,你認識一個也姓謝的謝質我不?”
中年書生詫異道:“不知公子怎麽會認識謝質我。”
李準激動地說:“三年前,我在河源陽縣居住時,因剛從四川到廣東,貪吃蛋卷引起消化不良腹部突發疼痛,我父親找了很多醫生都沒治好,後來還是一個衙門師爺叫謝質我,推薦了他老家福建的一個偏方才治好我的病,後來我父親因公事調走了,可惜一直沒給恩人當麵致謝。”
中年書生沉思片刻,試探問道:“公子莫非姓,叫李準。”
李準大吃一驚:“難怪先生會看相,算出我叫李準。”
中年書生激動地說:“鄙人就是謝質我,你父親到海陽後,專門把我調了過來。”
李準趕緊雙手握住大聲說:“原來是恩公在上,李準今天唐突了。”
二人雙手相連相互搖晃,哈哈大笑不止。自此後,二人經常在一起談論書法印章,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學習之餘,李準日夜不停用鋼鑽雕刻印章,樂此不疲,前後雕刻了200多枚印章,小篆學得有模有樣,頗有心得。
李準看見洋人胸前掛個相機,拍攝出非常漂亮的人物風景照片,極為著迷,家裏不差錢,他便用自己的零錢托人從上海購買了一台手動單反相機。它可以將人眼睛所看見的東西展現在一張特殊的白紙上,其獨特的光線、凝固的造型、永恆的記憶顯示出強大的藝術魅力。這個年代,因相機極其昂貴的價格和複雜的技術,在國外也比較少見,在大清朝更是稀罕物件。
李準花錢向洋人照相師努力學習,學會了光圈大小、速度快慢、構圖技巧、衝洗底片、翻印照片等新式技術和藝術水準。李準將自己家的一個小雜物間,改造成了衝洗照片的暗室,裏麵有一盞昏暗的紅燈泡,特別是相機膠片隻能在暗室內,放入顯影罐中用專用藥水衝洗得到黑白反差圖像,再用光將膠片上影像曝光投射到相紙上,用顯影液衝洗出影像,最後再用定影液固定,最後烘幹而成。
為了拍攝好人物和風景,李準學習之餘幾乎跑遍了海陽及周邊縣,李準張揚的行為,還是引起了社會的轟動。廣東雖為沿海地區外國人不少,但中國人男女觀念仍封閉落後,他拍攝美女的舉動被一些人視為離經叛道。甚至有人給李準取了 “衙門虎少” 的罪名,當然李準本人及家人並不知曉。
由於照相是寫實的行為藝術,講究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因此對李準的思維觀念有了重大影響,他慢慢養成了摒棄虛幻,講求實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特殊觀念。
一天,李準像往常一樣在街頭拍攝風景。他專注地調整著相機的角度,尋找著最佳的拍攝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攝影世界裏。這時,幾個當地的地痞流氓路過,看到李準拿著相機在那裏擺弄,其中一個尖臉的流氓嘲笑道:“喲,這不是那個什麽‘衙門虎少’嗎?整天拿著個怪東西到處晃悠,不務正業,真是丟人現眼。”
李準聽到這話,心中頓時燃起一團怒火,但他還是盡量克製著自己的情緒,說道:“我在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關你們什麽事?”
另一個胖流氓走上前來,挑釁地說:“你這是在敗壞我們海陽的風氣,一個富家公子,不好好讀書考功名,卻搞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你以為你是誰啊?”
李準皺起眉頭,反駁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愛好,我攝影怎麽就敗壞風氣了?你們不要無理取鬧。”
尖臉流氓冷笑一聲:“哼,你還敢頂嘴?你知道我們是誰嗎?我們在這海陽可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你一個外地來的公子哥,還敢跟我們叫板?”說著,他伸手就要去搶李準的相機。
李準急忙往後退了一步,護住相機,憤怒地說:“你們想幹什麽?這是我的相機,你們不能搶!”
胖流氓見狀,揮起拳頭就朝李準打去,嘴裏還罵罵咧咧:“讓你囂張,今天就讓你知道我們的厲害。”
李準躲避不及,臉上挨了一拳,但他也不甘示弱,立刻與他們扭打在一起。雖然李準平時養尊處優,但他也有一股倔強的勁兒,拚命抵抗著。然而,對方人多勢眾,李準漸漸處於下風。就在這時,幸好有幾個路過的好心人看到了這一幕,趕緊上前勸阻,將雙方拉開。
李準喘著粗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看著那幾個地痞流氓揚長而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委屈和憤怒。
他不明白,自己可是全縣第一公子,而且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是誰,竟敢來欺負他?
李準猶豫不決,要不要迴家告訴父親,為他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