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船剛迴到堂屋,還沒有歇一口氣,夫人桂花匆匆帶領三個小孩起來,三個小孩然後一字排開跪在他麵前。李鐵船仔細一看,右邊男孩約14歲,麵色微黑,中等個子,眼神中透著一絲質樸與堅毅;中間男孩約7歲,長得白白胖胖,臉蛋圓潤可愛;左側是個小女孩,年約3歲,臉蛋紅撲撲的,猶如熟透的蘋果,眼睛裏閃爍著純真與懵懂。
三人齊聲喊道:“拜見父親大人,給父親大人請安!” 李鐵船頓時愣住了,他離家時夫人隻懷了一胎,且按年齡算隻有 7 誰,那這個半大小孩和小女孩又是誰呢?他滿心疑惑,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夫人,眼神中充滿了詢問與不解。夫人王桂花輕聲說道:“二娃過來給父親大人磕頭請安。” 隻見右側半大男孩雙手掌分開,與頭同時快速觸地磕頭,同時大聲說道:“不孝之子李二娃向父親大人磕頭請安。” 說畢磕了三次頭仍跪在地上,身姿挺拔,態度恭敬。
李鐵船懵了,他明明隻有一個兒子,為何突然多出一大一小一雙兒女?
王桂花指向大男孩,輕聲說話:“準兒五歲那年,到河邊玩耍,不慎掉入水裏。是當時挑柴禾的二娃發現後,及時拉上來才沒有出大事故。他是李家一個吃百家飯的孤兒,我見其可憐,就自作主張私自收養了他,他今年 14 歲,原本想等他長大後為四叔子養老送終,不料小叔子前年卻不幸去世。還請老公見諒。大男孩沒有說話,隻是碰碰碰重重磕了三個響頭,完畢仍然跪著不敢站立起來。
桂花又看向小女孩說:“她是四叔的女兒,四叔死後,他老婆改嫁了,不得已我隻好收養她。蓮香給父親大人請安。”
小女孩有些膽怯地望著陌生的父親,眼睛裏閃爍著一絲緊張,但仍然勇敢地趴下,用奶聲奶氣地說:“不孝養女李蓮香向父親大人請安。” 啪啪啪又是三聲。
中間小男孩不等母親發話,主動跪下大聲說:“不孝兒子李準向父親大人請安。” 砰砰砰三響。
李鐵船剛開始還嚴肅板著臉,到三個孩子磕頭時,鼻子忍不住 “唿唿” 想起來,眼淚水也不受控製地順流而下。他嗚咽說道:“孩子們,都起來吧,都起來。” 三個孩子目光轉向母親,王桂花用手抹眼淚,激動地說:“我的兒子,起來吧。” 待孩子們陸續起來,李鐵船忙雙手張開,將三個孩子緊緊摟住,他的手臂微微顫抖,仿佛要用這個擁抱將多年的思念和父愛都傳遞給孩子們,那是一種深沉而濃烈的情感,在這一刻,如洪水般決堤而出。
李鐵船對大男孩說:“既然夫人做主,我就認了。不過二娃名字不太雅觀,我給你改個名字,叫李一山,將來做個像山一樣高大的男人?”男孩立即再次跪下,大聲說:“兒子李一山,謝謝父親賜名,謝謝母親收養。”
王夫人慈愛地拉起小女孩小手說:“她叫蓮香,今年4歲,是小叔子獨女,現收為養女。中間這胖小子就不介紹了,你懂的。”
李鐵船離開鄰水老家上北京求學8年,從未見過兒子,同樣小準子出生 7 年年未見過父親,原以為父子二人會因生疏而難以相認,不想王夫人的這一安排,讓兩爺子的心靈神奇地相通了。在這充滿波折與溫情的重逢中,親情的紐帶緊緊地將他們聯係在一起,開啟了新的家庭篇章,也為未來的日子注入了更多的期待與希望。
李鐵船三年的丁憂期開始了,這 3 年裏官員沒有工資,其官位也由候補官員補上。官員 3 年丁憂期滿,需到北京吏部候補,待有空缺時經其他官員保薦才能正式上任。官員丁憂期,除少部分讀書寫作無所事事外,大多數會選擇到本地塾學堂授課獲取報酬。
李鐵船也不例外,他在自己院東又修了 5 間平房做學堂,親自教授本家族稍大些的孩子學習。他站在學堂門口,看著孩子們陸續走進教室,眼神中充滿期待。由於家族孩子太多,小李準等小孩歲數太小,隻得另請老師來學堂授課。
李鐵船在教學之餘,走遍了山村和水溝方圓 50 裏的所有地方。這裏山不算高,坡度也不大,但參天的樹木漫山遍野,房前屋後雜草叢生,各種昆蟲漫天飛舞,是雞鴨十分喜愛的食物。他從北京帶迴了大量種類繁多的書籍,其中就有不少關於農業養殖、蠶桑紡織、雞鴨魚方麵的技術。
他首先將後山的竹林圍起來,親自拿著工具,測量、砍伐竹子,搭建簡易茅草棚避雨。他從鄰近村子精心挑選體格健壯、體型龐大的雞鴨作種雞種鴨,把農村的爛苞穀、爛紅苕等糧食細心地當作飼料,建起了一個有 300 隻雞的中型雞棚。又不辭辛勞地將活水溝的水引過來,在低窪處開挖了麵積大約 10 畝、一米深度的大水塘。每天,他親自用水桶將雞棚的糞便衝入水塘,然後在水塘裏放入許多草魚、鯽魚、鯉魚等小魚苗,水麵又養了不少鴨子和大鵝。看著雞鴨魚在自己打造的環境中茁壯成長,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樣一來,雞鴨魚糞便不但沒有臭味,反而相互成了食物鏈條,彼此共處共生、相互成長,初步形成了良性的循環生態係統。從此,小李準家裏雞鴨魚不斷,極大地改變了全家的生活質量,同時賣出的雞鴨魚及蛋類也賺取了不少銀子。
華鎣山每戶人家房前屋後都有大片竹林。這漫山遍野的竹子除少量細小的涼竹子,大多數是毛竹。長短粗細一致的涼竹一般用來編織涼席,在炎熱的夏天,擺放在兩根長條木凳上,人睡在上麵,上下通氣,特別舒服,幾乎一人一床。大的毛竹皮常用來編織日常生活竹器,手藝好的還可換點小錢,其餘的因為家家都有也不值錢,隻能曬幹做柴燒。李鐵船仔細研讀古代造紙術後,常常在書房裏挑燈夜戰,查閱資料,研究竹子的特性。他發現兩年的嫩竹,削過青青的表皮後,裏麵粉碎後完全可以用來造紙。於是他花高價從重慶請來造紙師傅,利用家族企業的煤礦、石灰、堿水等所有原料,親自監督造紙過程,終於造出了質量上乘的紙張,大部分銷往重慶等地。
李準家裏有了一定積蓄後,父親李鐵船又不滿足於眼前的小利益。他發現山裏有不少黑色的石頭,有的堅硬無比可以用來鍛打鋤頭鐮刀等農具,有的酥脆可以燃燒,但並沒有人成規模開采。他在北京求學時,知道北方有外國人大力開辦煤炭與鐵礦,特別是湖北總督張之洞正籌辦湖北鋼鐵廠,需要大量煤礦鐵礦。他帶上幾人,四處奔波,跋山涉水,多處開挖,發現華鎣山煤鐵礦非常豐富,是取之不盡的財富。
他能開發成功嗎?
三人齊聲喊道:“拜見父親大人,給父親大人請安!” 李鐵船頓時愣住了,他離家時夫人隻懷了一胎,且按年齡算隻有 7 誰,那這個半大小孩和小女孩又是誰呢?他滿心疑惑,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夫人,眼神中充滿了詢問與不解。夫人王桂花輕聲說道:“二娃過來給父親大人磕頭請安。” 隻見右側半大男孩雙手掌分開,與頭同時快速觸地磕頭,同時大聲說道:“不孝之子李二娃向父親大人磕頭請安。” 說畢磕了三次頭仍跪在地上,身姿挺拔,態度恭敬。
李鐵船懵了,他明明隻有一個兒子,為何突然多出一大一小一雙兒女?
王桂花指向大男孩,輕聲說話:“準兒五歲那年,到河邊玩耍,不慎掉入水裏。是當時挑柴禾的二娃發現後,及時拉上來才沒有出大事故。他是李家一個吃百家飯的孤兒,我見其可憐,就自作主張私自收養了他,他今年 14 歲,原本想等他長大後為四叔子養老送終,不料小叔子前年卻不幸去世。還請老公見諒。大男孩沒有說話,隻是碰碰碰重重磕了三個響頭,完畢仍然跪著不敢站立起來。
桂花又看向小女孩說:“她是四叔的女兒,四叔死後,他老婆改嫁了,不得已我隻好收養她。蓮香給父親大人請安。”
小女孩有些膽怯地望著陌生的父親,眼睛裏閃爍著一絲緊張,但仍然勇敢地趴下,用奶聲奶氣地說:“不孝養女李蓮香向父親大人請安。” 啪啪啪又是三聲。
中間小男孩不等母親發話,主動跪下大聲說:“不孝兒子李準向父親大人請安。” 砰砰砰三響。
李鐵船剛開始還嚴肅板著臉,到三個孩子磕頭時,鼻子忍不住 “唿唿” 想起來,眼淚水也不受控製地順流而下。他嗚咽說道:“孩子們,都起來吧,都起來。” 三個孩子目光轉向母親,王桂花用手抹眼淚,激動地說:“我的兒子,起來吧。” 待孩子們陸續起來,李鐵船忙雙手張開,將三個孩子緊緊摟住,他的手臂微微顫抖,仿佛要用這個擁抱將多年的思念和父愛都傳遞給孩子們,那是一種深沉而濃烈的情感,在這一刻,如洪水般決堤而出。
李鐵船對大男孩說:“既然夫人做主,我就認了。不過二娃名字不太雅觀,我給你改個名字,叫李一山,將來做個像山一樣高大的男人?”男孩立即再次跪下,大聲說:“兒子李一山,謝謝父親賜名,謝謝母親收養。”
王夫人慈愛地拉起小女孩小手說:“她叫蓮香,今年4歲,是小叔子獨女,現收為養女。中間這胖小子就不介紹了,你懂的。”
李鐵船離開鄰水老家上北京求學8年,從未見過兒子,同樣小準子出生 7 年年未見過父親,原以為父子二人會因生疏而難以相認,不想王夫人的這一安排,讓兩爺子的心靈神奇地相通了。在這充滿波折與溫情的重逢中,親情的紐帶緊緊地將他們聯係在一起,開啟了新的家庭篇章,也為未來的日子注入了更多的期待與希望。
李鐵船三年的丁憂期開始了,這 3 年裏官員沒有工資,其官位也由候補官員補上。官員 3 年丁憂期滿,需到北京吏部候補,待有空缺時經其他官員保薦才能正式上任。官員丁憂期,除少部分讀書寫作無所事事外,大多數會選擇到本地塾學堂授課獲取報酬。
李鐵船也不例外,他在自己院東又修了 5 間平房做學堂,親自教授本家族稍大些的孩子學習。他站在學堂門口,看著孩子們陸續走進教室,眼神中充滿期待。由於家族孩子太多,小李準等小孩歲數太小,隻得另請老師來學堂授課。
李鐵船在教學之餘,走遍了山村和水溝方圓 50 裏的所有地方。這裏山不算高,坡度也不大,但參天的樹木漫山遍野,房前屋後雜草叢生,各種昆蟲漫天飛舞,是雞鴨十分喜愛的食物。他從北京帶迴了大量種類繁多的書籍,其中就有不少關於農業養殖、蠶桑紡織、雞鴨魚方麵的技術。
他首先將後山的竹林圍起來,親自拿著工具,測量、砍伐竹子,搭建簡易茅草棚避雨。他從鄰近村子精心挑選體格健壯、體型龐大的雞鴨作種雞種鴨,把農村的爛苞穀、爛紅苕等糧食細心地當作飼料,建起了一個有 300 隻雞的中型雞棚。又不辭辛勞地將活水溝的水引過來,在低窪處開挖了麵積大約 10 畝、一米深度的大水塘。每天,他親自用水桶將雞棚的糞便衝入水塘,然後在水塘裏放入許多草魚、鯽魚、鯉魚等小魚苗,水麵又養了不少鴨子和大鵝。看著雞鴨魚在自己打造的環境中茁壯成長,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樣一來,雞鴨魚糞便不但沒有臭味,反而相互成了食物鏈條,彼此共處共生、相互成長,初步形成了良性的循環生態係統。從此,小李準家裏雞鴨魚不斷,極大地改變了全家的生活質量,同時賣出的雞鴨魚及蛋類也賺取了不少銀子。
華鎣山每戶人家房前屋後都有大片竹林。這漫山遍野的竹子除少量細小的涼竹子,大多數是毛竹。長短粗細一致的涼竹一般用來編織涼席,在炎熱的夏天,擺放在兩根長條木凳上,人睡在上麵,上下通氣,特別舒服,幾乎一人一床。大的毛竹皮常用來編織日常生活竹器,手藝好的還可換點小錢,其餘的因為家家都有也不值錢,隻能曬幹做柴燒。李鐵船仔細研讀古代造紙術後,常常在書房裏挑燈夜戰,查閱資料,研究竹子的特性。他發現兩年的嫩竹,削過青青的表皮後,裏麵粉碎後完全可以用來造紙。於是他花高價從重慶請來造紙師傅,利用家族企業的煤礦、石灰、堿水等所有原料,親自監督造紙過程,終於造出了質量上乘的紙張,大部分銷往重慶等地。
李準家裏有了一定積蓄後,父親李鐵船又不滿足於眼前的小利益。他發現山裏有不少黑色的石頭,有的堅硬無比可以用來鍛打鋤頭鐮刀等農具,有的酥脆可以燃燒,但並沒有人成規模開采。他在北京求學時,知道北方有外國人大力開辦煤炭與鐵礦,特別是湖北總督張之洞正籌辦湖北鋼鐵廠,需要大量煤礦鐵礦。他帶上幾人,四處奔波,跋山涉水,多處開挖,發現華鎣山煤鐵礦非常豐富,是取之不盡的財富。
他能開發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