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亂的馬蹄踩踏在雨後的道路上,淤泥濺射而起,重重的跌落在遠處的水窪之內,泛起一陣漣漪,馬車的車輪不要命的急轉,發出一陣陣“咣當咣當”的響聲,車夫的眉頭緊皺,生怕車架承受不了這樣的顛簸而徹底散架,他不得不拉動韁繩,讓馬匹的速度減慢下來,而就在他要向車內的那位小姐說些什麽的時候,對麵徐徐而來的一隊人馬,讓他臉色一喜。
“籲~!”車夫急忙拉住韁繩,讓馬車停了下來,對著後麵車廂裏的李患之喊道:“小姐,前麵有一隊官兵,向這邊過來了,是不是您要找的那些人?”
隨著他的喊聲,兩名侍女挑開車簾,李患之從容的走下了馬車,站立嬌軀,定睛觀看,隻見對麵一名將領打扮的中年男子,帶領一隊手持長槍,身穿鎧甲的士兵,押運著幾輛推車,正在向這邊徐徐而來。
看對方的穿著是天明帝國的沿海邊軍無疑,士兵的臉上雖然洋溢著笑容,但是也難掩深深的疲憊之色,身上的鎧甲上有尚未擦幹的血跡,明顯是剛剛經曆過一場戰鬥,但是見其行進有序,絲毫不亂的模樣,看樣子應該是得勝而迴。
正自觀看之際,這隊軍兵已經到了前方不遠處,那名為首的將領看著路邊站立的幾人,似乎有些詫異,微微蹙眉臉色凝重的高聲問道:“你們是什麽人?怎麽會在此地?不知道這裏剛剛發現了倭桑瀛人嗎?趕快離開這裏,不要再往前走了!”
李患之目光掃視了一下眼前的隊伍,這才發現,隊伍之中居然還押解著十多名戰俘,那些人身上穿著明顯不是天明帝國樣式的服飾,頭頂光禿禿的沒有頭發,發髻都在腦後綁紮著一個衝上豎起的小辮子,一個個臉上鼻青臉腫,走起路來也是一瘸一拐的,身上被手指粗細的繩子綁的猶如熟食店裏賣的肘子。
他此刻迫不及待想知道這些倭桑瀛人的情況,但是想到對方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果自己現在上去詢問,那軍官不但不會告訴自己,搞不好還會把自己當成是奸細抓起來,那就烏龍了,想到這兒他決定不再隱瞞身份,於是他一伸手從懷裏掏出一方印信,交給了身邊的蕭妙貞,吩咐了幾句,妙貞領命,走上前去將那方印信遞給了那名將領。
那名將領狐疑的接過印信,低頭掃視了一下,頓時臉色大變,急急忙忙滾鞍下馬,一溜小跑來到李患之身前,單膝跪地雙手捧起那方印信,臉色恭敬無比的說道:“末將淮州守備邊軍硝山營千戶藺聞宇拜見皇太女殿下!末將甲胄在身,不能大禮參拜,請殿下恕罪!”
李患之伸手取迴了那方印信收入懷中,方才距離尚遠未曾仔細觀看,如今見此人生的濃眉大眼,國字臉短須髯,方鼻闊口儀表堂堂,三十多歲的年紀,身材魁梧,說起話來甕聲甕氣,中氣十足,他看著眼前的藺聞宇,麵露一絲微笑,抬手虛扶,口中說道:“藺千戶免禮吧!你們是否與倭桑瀛人交戰了?”
藺聞宇站起身形,恭敬的對李患之說道:“迴殿下的話,我們昨晚接到急報,說有一支倭桑瀛人襲擊了暮裏鎮,我們指揮使大人命我帶領本部兵馬前來救援,我率兵抵達時,這些倭桑瀛人正在放火焚燒城鎮,被我率軍擊敗,我一路追殺,幸不辱命,得勝而迴!”
“倭桑瀛人有多少人馬?”李患之繼續問道。
“大概三四百人,人數不多,裝備也差,幾乎沒有鎧甲,手裏拿的武器也隻是他們特有的野劍,並沒有長兵器和重武器。”藺聞宇毫不猶豫的答道。
“既已取勝,不返迴軍營複命,為何又向暮裏行軍?”李患之看了一眼隊伍的行進方向,有些詫異的問道。
“殿下請看!”藺聞宇聽李患之問起此事,轉過身去手指隊伍中的幾輛推車說道:“昨夜我軍初到,對方與我交戰不利,便即行逃走,可您說逃就逃吧,還抵死不肯放棄這幾車搶奪的財物,同共就那三四百人,騎馬的也就五六個,推著幾車金銀珠寶如何逃得?隻能邊戰邊逃,尚未跑出十裏就被我率軍團團圍住,殺個精光,沒死的也全都抓捕在此,我打算把這些財物給暮裏的鎮民送迴去,再將這十幾個王八羔子交給鎮民處置,也算讓百姓報仇雪恨!”
李患之聽他說完,隻是看了一眼那些被俘倭桑瀛人,又臉色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藺聞宇,卻沒有反對他的做法,雖然按照天明帝國的軍規,戰俘是隻能由官方來處理的,不可以交由其他人私下處置,但是這位藺聞宇千戶,在率兵作戰奮勇殺敵一夜之後,不但沒有貪墨掉這些被倭桑瀛人劫掠的財物,還護送這些車輛返迴,並且打算將這些倭桑瀛人交給鎮民處置,可見這位藺千戶不失為一位有血性的軍中好漢。故而李患之並未打算追究他違反軍規的過錯,反而是默認了他的做法。
藺聞宇見皇太女殿下並沒有說什麽,反倒是像默認了自己的決定,這位耿直的漢子,也不免嘴角露出一絲稍顯尷尬的訕笑,他略一沉吟,開口說道:“殿下,您怎麽也沒帶護衛?這是要到哪裏去?不知是否需要末將隨從?”
藺聞宇雖然耿直,但是卻並不傻,不是誰都有機會跟隨儲君辦事的,能夠給皇太女殿下留下一個印象都是難得的好事。其實他倒不是想攀龍附鳳,而是覺得將來一旦遇到什麽戰事,這位殿下能想起有他這麽一號人物,那就可以多了些殺敵立功的機會。
李患之稍稍猶豫了一下,隨即說道:“本宮是微服而來,並未讓護衛隨行,既然遇到你,那本宮就先和你一同返迴暮裏,待事情處理完畢,你便帶本宮前往硝山大營。”
藺聞宇聞言心中一喜,命人給李患之三人備下馬匹,李患之最後還是給了那位老車夫十兩銀子的酬謝,並囑咐他趕緊返迴京城,不要再繼續待在這倭桑瀛人出沒的地區,在他感激的目光中,李患之帶領兩名侍女翻身上馬同藺聞宇並轡而行朝暮裏而去。
一路上李患之邊走邊向藺聞宇詢問關於倭桑瀛人的事情,原來倭桑瀛人距離此地最近的大營是在淮州中路的重鎮濟城,那裏駐紮著倭桑瀛人的三萬五千兵馬,自從五年前一支倭桑瀛人攻陷了濟城,便一直以此為大本營向四周進兵侵略。
由於淮州中路的西側有高聳的連雲山阻隔,無路可以進兵,故而倭桑瀛人的進攻方向一直都是以北麵為主,而距濟城北麵七十裏處就是另外一條橫斷南北的秦淮山脈,天明帝國朝廷沿海邊軍的北路大營自從倭桑瀛人占據了濟城,便遷於此地,就是藺聞宇口中所說的硝山大營。
此營以居於秦淮山脈東端盡頭的硝山而命名,是地處連雲山北向盡頭與秦淮山脈南路的咽喉之地,倭桑瀛人想要向淮州西路進兵,這硝山大營之所在便是必經之路。
倭桑瀛人身材普遍矮小,不善騎馬,故而騎兵少的可憐,是步兵為主的作戰集群,因此行軍能力極其有限,一日行軍不過三十幾裏,即便急行軍也就五十裏的路程。濟城與硝山大營相距七十裏,倭桑瀛人一日行軍無法抵達,隻能在半路紮營,第二日再行進兵,而硝山大營方麵擁有一萬兩千人,其中三千五百名騎兵,完全可以在倭桑瀛人行軍一日,人困馬乏尚未紮營之際便展開突襲。
倭桑瀛人雖多,但是天明帝國的騎兵並不與其正麵交戰,一擊即退,日夜襲擾,打的倭桑瀛人雞飛狗跳,卻一點辦法沒有,因此倭桑瀛人幾次想出兵攻打硝山大營都無功而返,還平白損失了幾千兵馬,但是硝山守軍想要攻打濟城,也因為兵力不足而望而興歎,就這樣,濟城與硝山之間的這七十裏曠野地帶,便成了兩軍僵持之地,誰也奈何誰不得。
但到了三個月之前,倭桑瀛人駐守的濟城再次增兵,不知從哪裏來了一支人數萬餘的倭桑瀛人軍兵,其中有騎兵三千人,還混雜著一些貴族打扮的人,這些人一來到濟城就督促濟城原來的守將進兵,他們自己也經常分散出城,雖然不敢走遠,但是會在濟城附近沿路劫掠鄉間村鎮,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兩個月。
濟城原來的倭桑瀛守將也在得到了援軍之後開始行動,這次他們倒是不急於進兵,大軍每日隻行十裏便築一木堡,木堡四周以木排圍擋,作為抵擋天明帝國邊軍騎兵的防禦工事,並派兵在四周警戒,這次他們有三千騎兵為護持,硝山大營數次派騎兵前去突襲,都被對方的騎兵阻擋,不但沒能像之前一樣將對方擊潰,反而在作戰中損失了三百多騎,一時之間居然無計可施,就這樣被對方步步為營,一路推進到距離硝山大營隻有二十裏的金葦坡駐紮,並修建了數座木堡,這些木堡大的可駐紮數千兵馬,小的也能駐守數百人,相互拱衛,互為犄角,還屯放了大量的物資,成為了進攻硝山大營的前哨基地。
而這些洗劫暮裏鎮的倭桑瀛人就是那些新來的貴族的一支,他們以劫掠和殺死天明帝國百姓為樂,之前已經洗劫不少濟城周邊的村鎮,這一次他們又出城來劫掠,卻忽遇大雨,他們進入附近山林避雨,不想雨後山中突起大霧,這些倭桑瀛人迷失了路途,誤打誤撞沿著一條山路行進,沒想到出了山口之後居然來到此地,他們見前方有座小鎮於是就不管不顧的殺了進去,殺人放火之後被藺聞宇領兵擊潰,這些倭桑瀛人隻得推著劫掠的財物且戰且退,打算逃進來時的那條山路之中原路返迴,他們想著山路崎嶇,林密難行,天明帝國的官兵追至山中必然不敢深入,他們就可以安然退走,隻是這些傻子沒想過自己推著滿是財物的推車,根本就跑不快,沒等到山口就被藺聞宇的追兵團團圍住殺個精光,要不是藺聞宇看這最後十幾個都是貴族頭目,想留下問些軍情,早就將他們全部宰了。
“你們有人懂倭桑瀛語?”李患之聽聞藺聞宇從這些倭桑瀛的貴族口裏得知的情報,不由詫異的問道。
“哈哈哈,殿下不必驚奇,我們與這些倭桑瀛人交戰數年,他們學我們的語言,我們怎麽能不學他們的?我們這些官兵裏麵有些會他們的語言也不足為奇了!”藺聞宇有些得意的笑道。
李患之聽了藺聞宇的話恍然大悟,微微點頭,從藺聞宇口中所得知的這些情報,確實讓他對目前的淮州局勢有了一定的了解,他此刻心下默默盤算著如何能夠擊潰這支已經逼近硝山大營的敵軍,看如今的局勢,也就是這數天之內,倭桑瀛人的大軍應該就會對硝山大營展開攻擊,自己現在上報老皇帝派兵增援恐怕是來不及了,隻能靠自己先臨機決斷再做計較了。
李患之正思索之際,隊伍已經來到了暮裏鎮外,此時已經是下午時分,小鎮之內的居民還在忙活著那些死去之人的身後之事,見一隊官兵足有千八百人浩浩蕩蕩而來,一時之間有些慌亂,有人趕緊跑去報告給鎮裏的管事之人,不一時那位身穿藏青麻衣的老者再次帶領幾個年輕人來到了鎮口,見是天明帝國的官兵,才長出了一口氣,從他略顯緩和的神色,李患之能看出他似乎放下了懸著的心。
李患之未等老者開口,便向老者笑道:“老伯,我們又見麵了!”說罷,他翻身下馬,走到老者近前。藺聞宇見皇太女都下了馬,他也趕快下馬,跟在李患之的身後,神色謹慎的掃視了一眼四周。這裏剛剛遭遇倭桑瀛人的洗劫,人心浮動,萬一有什麽不虞之事,讓皇太女受了半點傷害或是驚嚇,他都難辭其咎,故而不得不多留一個心眼。
老者剛才見一隊士兵手持長槍,雪亮晃眼,一時之間竟然沒有看見李患之,現在聽李患之之言,才定睛觀看,隻見上午剛剛離開的那位美貌絕倫的小姐,此刻下了戰馬,輕搖蓮步向自己走來,頓時有點發懵,心想這位小姐到底何許人物?怎麽把官兵都領迴來了?見李患之來到近前,他趕緊勉強擠出一絲笑意,嘴角訕笑說道:“居然是小姐去而複返,老朽老眼昏花,一時居然未能分辨,望且恕罪!”
老者的語氣帶上了一絲謹慎,雖然他無法分辨李患之的身份,但是能帶來如此多的軍兵,想來絕非常人,不由也是心生敬畏,故而言語中姿態放低了許多。
李患之走上前來,輕聲說道:“老伯不必拘謹,這些都是我天明帝國的官兵,昨夜正是他們救了你們,此番乃是為歸還你們被劫掠的財物而來,老伯既然是這裏的管事之人,就讓人清點財物,而後登記造冊,再讓各家上報被搶的明細,一一對照,再由專人負責發放領取就是。”
“這...居然是我們被搶奪的財物啊?”
“這迴好了,還以為再也無法找迴來了呢!”
“是啊,哎呀,真是老天保佑啊!”
鎮民聽聞官兵是來送還財物的,一個個仿佛忘記了悲痛,興高采烈的議論之聲此起彼伏。
老者聽聞李患之之言也是一愣,旋即便是臉色一陣激動,趕緊說道:“多謝小姐,多謝各位軍爺啊!”他勉強抬起受傷的手對著李患之和官兵們行了一禮,帶動傷口不由讓他一陣齜牙咧嘴。
李患之輕笑一聲,表示不必多禮,而後又讓藺聞宇命人將那幾個倭桑瀛人押上前來,轉而對老者正色說道:“老伯,這十幾個人都是參與昨夜洗劫鎮子的倭桑瀛人,這位藺將軍已將其餘人全部斬殺,抓了這些活的帶來這裏,想交給你們處置,也算是給死去的鎮民報仇雪恨!你看該如何處置?”
“啊!?這些人就是昨夜殺害我們親人的倭桑瀛人?”
“混蛋,宰了他們!”
“對,殺了這些狗日的!”
老者身後的鎮民聽聞是倭桑瀛人,一個個咬牙切齒,麵紅耳赤,恨不能生啖其肉,有些人甚至找來了殺豬刀、農叉、鋤頭、棍棒等物,看樣子要將這幾個倭桑瀛人打殺當場。
李患之看了看這些激動的鎮民,轉身與藺聞宇退到了一旁,那些鎮民一下就湧上前來,一個個對著這些倭桑瀛人怒目而視,拿著各種武器的手都微微顫抖,可卻沒有一個人敢下手。
李患之在一邊冷眼旁觀,卻沒有說一句話,他自己因為各種原因雙手已經沾染了鮮血,但是他不願意刻意引導他人走上血腥之路,國恨家仇當前,應該如何去做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如果這些人沒有這樣的覺悟,那也隻不過是麵對異族入侵不敢反抗的懦夫而已,今後的生死,隻能是任由他人決定。
足足過了幾分鍾,依然沒人動手,藺聞宇在一旁實在看不下去了,他大聲說道:“既然你們不敢動手,就讓我替你們來動手!”
藺聞宇說罷,轉過身軀朝自己的親兵大喝一聲:“來人!”
幾名親兵聞聲而來,殺氣騰騰的肅然而立。
李患之卻突然臉色冷峻的說道:“拖到鎮外去,別髒了鎮民的地方!”他已經不想再讓這個小鎮裏染上鮮血,那對這些鎮民是永遠無法忘記的疼痛。
藺聞宇見皇太女殿下發話,對親兵厲聲說道:“將這些倭桑瀛的王八蛋拖到鎮口去!”
“是!”幾名親兵一聲答應之後,上前將那十幾個倭桑瀛人像拖死狗一樣往鎮口拖去,有幾個倭桑瀛人還嘴裏高聲說著聽不懂的語言,一臉怒氣的掙紮反抗,被幾個親兵上去照著肚子上就是一腳,踹的那幾個貨佝僂著身體趴在地上,一臉痛苦再也無法反抗。
沒一會,二十幾個親兵將這些倭桑瀛人拖到了鎮口按在地上,一個個手持戰刀立於身後。
李患之和藺聞宇帶著一幫鎮民唿唿啦啦來到鎮口的牌坊之下,藺聞宇跨步來到眾人前方,高聲說道:“眾位,這些賊寇殺我天明帝國子民,燒我房舍,奪我財物,今日被我所擒,既然爾等鎮民不敢下手,那就由我藺聞宇幫你們宰了這些狗日的,給你們的親人報仇雪恨!”
鎮民聽聞藺聞宇之言,也是群情激憤,一個個高聲叫道:“殺!殺!殺!”
藺聞宇見鎮民如此,便轉過身形,麵帶獰笑對親兵高聲喝道:“殺!”
隨著他的怒吼,一片雪亮的刀光猛然揮落!
“籲~!”車夫急忙拉住韁繩,讓馬車停了下來,對著後麵車廂裏的李患之喊道:“小姐,前麵有一隊官兵,向這邊過來了,是不是您要找的那些人?”
隨著他的喊聲,兩名侍女挑開車簾,李患之從容的走下了馬車,站立嬌軀,定睛觀看,隻見對麵一名將領打扮的中年男子,帶領一隊手持長槍,身穿鎧甲的士兵,押運著幾輛推車,正在向這邊徐徐而來。
看對方的穿著是天明帝國的沿海邊軍無疑,士兵的臉上雖然洋溢著笑容,但是也難掩深深的疲憊之色,身上的鎧甲上有尚未擦幹的血跡,明顯是剛剛經曆過一場戰鬥,但是見其行進有序,絲毫不亂的模樣,看樣子應該是得勝而迴。
正自觀看之際,這隊軍兵已經到了前方不遠處,那名為首的將領看著路邊站立的幾人,似乎有些詫異,微微蹙眉臉色凝重的高聲問道:“你們是什麽人?怎麽會在此地?不知道這裏剛剛發現了倭桑瀛人嗎?趕快離開這裏,不要再往前走了!”
李患之目光掃視了一下眼前的隊伍,這才發現,隊伍之中居然還押解著十多名戰俘,那些人身上穿著明顯不是天明帝國樣式的服飾,頭頂光禿禿的沒有頭發,發髻都在腦後綁紮著一個衝上豎起的小辮子,一個個臉上鼻青臉腫,走起路來也是一瘸一拐的,身上被手指粗細的繩子綁的猶如熟食店裏賣的肘子。
他此刻迫不及待想知道這些倭桑瀛人的情況,但是想到對方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果自己現在上去詢問,那軍官不但不會告訴自己,搞不好還會把自己當成是奸細抓起來,那就烏龍了,想到這兒他決定不再隱瞞身份,於是他一伸手從懷裏掏出一方印信,交給了身邊的蕭妙貞,吩咐了幾句,妙貞領命,走上前去將那方印信遞給了那名將領。
那名將領狐疑的接過印信,低頭掃視了一下,頓時臉色大變,急急忙忙滾鞍下馬,一溜小跑來到李患之身前,單膝跪地雙手捧起那方印信,臉色恭敬無比的說道:“末將淮州守備邊軍硝山營千戶藺聞宇拜見皇太女殿下!末將甲胄在身,不能大禮參拜,請殿下恕罪!”
李患之伸手取迴了那方印信收入懷中,方才距離尚遠未曾仔細觀看,如今見此人生的濃眉大眼,國字臉短須髯,方鼻闊口儀表堂堂,三十多歲的年紀,身材魁梧,說起話來甕聲甕氣,中氣十足,他看著眼前的藺聞宇,麵露一絲微笑,抬手虛扶,口中說道:“藺千戶免禮吧!你們是否與倭桑瀛人交戰了?”
藺聞宇站起身形,恭敬的對李患之說道:“迴殿下的話,我們昨晚接到急報,說有一支倭桑瀛人襲擊了暮裏鎮,我們指揮使大人命我帶領本部兵馬前來救援,我率兵抵達時,這些倭桑瀛人正在放火焚燒城鎮,被我率軍擊敗,我一路追殺,幸不辱命,得勝而迴!”
“倭桑瀛人有多少人馬?”李患之繼續問道。
“大概三四百人,人數不多,裝備也差,幾乎沒有鎧甲,手裏拿的武器也隻是他們特有的野劍,並沒有長兵器和重武器。”藺聞宇毫不猶豫的答道。
“既已取勝,不返迴軍營複命,為何又向暮裏行軍?”李患之看了一眼隊伍的行進方向,有些詫異的問道。
“殿下請看!”藺聞宇聽李患之問起此事,轉過身去手指隊伍中的幾輛推車說道:“昨夜我軍初到,對方與我交戰不利,便即行逃走,可您說逃就逃吧,還抵死不肯放棄這幾車搶奪的財物,同共就那三四百人,騎馬的也就五六個,推著幾車金銀珠寶如何逃得?隻能邊戰邊逃,尚未跑出十裏就被我率軍團團圍住,殺個精光,沒死的也全都抓捕在此,我打算把這些財物給暮裏的鎮民送迴去,再將這十幾個王八羔子交給鎮民處置,也算讓百姓報仇雪恨!”
李患之聽他說完,隻是看了一眼那些被俘倭桑瀛人,又臉色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藺聞宇,卻沒有反對他的做法,雖然按照天明帝國的軍規,戰俘是隻能由官方來處理的,不可以交由其他人私下處置,但是這位藺聞宇千戶,在率兵作戰奮勇殺敵一夜之後,不但沒有貪墨掉這些被倭桑瀛人劫掠的財物,還護送這些車輛返迴,並且打算將這些倭桑瀛人交給鎮民處置,可見這位藺千戶不失為一位有血性的軍中好漢。故而李患之並未打算追究他違反軍規的過錯,反而是默認了他的做法。
藺聞宇見皇太女殿下並沒有說什麽,反倒是像默認了自己的決定,這位耿直的漢子,也不免嘴角露出一絲稍顯尷尬的訕笑,他略一沉吟,開口說道:“殿下,您怎麽也沒帶護衛?這是要到哪裏去?不知是否需要末將隨從?”
藺聞宇雖然耿直,但是卻並不傻,不是誰都有機會跟隨儲君辦事的,能夠給皇太女殿下留下一個印象都是難得的好事。其實他倒不是想攀龍附鳳,而是覺得將來一旦遇到什麽戰事,這位殿下能想起有他這麽一號人物,那就可以多了些殺敵立功的機會。
李患之稍稍猶豫了一下,隨即說道:“本宮是微服而來,並未讓護衛隨行,既然遇到你,那本宮就先和你一同返迴暮裏,待事情處理完畢,你便帶本宮前往硝山大營。”
藺聞宇聞言心中一喜,命人給李患之三人備下馬匹,李患之最後還是給了那位老車夫十兩銀子的酬謝,並囑咐他趕緊返迴京城,不要再繼續待在這倭桑瀛人出沒的地區,在他感激的目光中,李患之帶領兩名侍女翻身上馬同藺聞宇並轡而行朝暮裏而去。
一路上李患之邊走邊向藺聞宇詢問關於倭桑瀛人的事情,原來倭桑瀛人距離此地最近的大營是在淮州中路的重鎮濟城,那裏駐紮著倭桑瀛人的三萬五千兵馬,自從五年前一支倭桑瀛人攻陷了濟城,便一直以此為大本營向四周進兵侵略。
由於淮州中路的西側有高聳的連雲山阻隔,無路可以進兵,故而倭桑瀛人的進攻方向一直都是以北麵為主,而距濟城北麵七十裏處就是另外一條橫斷南北的秦淮山脈,天明帝國朝廷沿海邊軍的北路大營自從倭桑瀛人占據了濟城,便遷於此地,就是藺聞宇口中所說的硝山大營。
此營以居於秦淮山脈東端盡頭的硝山而命名,是地處連雲山北向盡頭與秦淮山脈南路的咽喉之地,倭桑瀛人想要向淮州西路進兵,這硝山大營之所在便是必經之路。
倭桑瀛人身材普遍矮小,不善騎馬,故而騎兵少的可憐,是步兵為主的作戰集群,因此行軍能力極其有限,一日行軍不過三十幾裏,即便急行軍也就五十裏的路程。濟城與硝山大營相距七十裏,倭桑瀛人一日行軍無法抵達,隻能在半路紮營,第二日再行進兵,而硝山大營方麵擁有一萬兩千人,其中三千五百名騎兵,完全可以在倭桑瀛人行軍一日,人困馬乏尚未紮營之際便展開突襲。
倭桑瀛人雖多,但是天明帝國的騎兵並不與其正麵交戰,一擊即退,日夜襲擾,打的倭桑瀛人雞飛狗跳,卻一點辦法沒有,因此倭桑瀛人幾次想出兵攻打硝山大營都無功而返,還平白損失了幾千兵馬,但是硝山守軍想要攻打濟城,也因為兵力不足而望而興歎,就這樣,濟城與硝山之間的這七十裏曠野地帶,便成了兩軍僵持之地,誰也奈何誰不得。
但到了三個月之前,倭桑瀛人駐守的濟城再次增兵,不知從哪裏來了一支人數萬餘的倭桑瀛人軍兵,其中有騎兵三千人,還混雜著一些貴族打扮的人,這些人一來到濟城就督促濟城原來的守將進兵,他們自己也經常分散出城,雖然不敢走遠,但是會在濟城附近沿路劫掠鄉間村鎮,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兩個月。
濟城原來的倭桑瀛守將也在得到了援軍之後開始行動,這次他們倒是不急於進兵,大軍每日隻行十裏便築一木堡,木堡四周以木排圍擋,作為抵擋天明帝國邊軍騎兵的防禦工事,並派兵在四周警戒,這次他們有三千騎兵為護持,硝山大營數次派騎兵前去突襲,都被對方的騎兵阻擋,不但沒能像之前一樣將對方擊潰,反而在作戰中損失了三百多騎,一時之間居然無計可施,就這樣被對方步步為營,一路推進到距離硝山大營隻有二十裏的金葦坡駐紮,並修建了數座木堡,這些木堡大的可駐紮數千兵馬,小的也能駐守數百人,相互拱衛,互為犄角,還屯放了大量的物資,成為了進攻硝山大營的前哨基地。
而這些洗劫暮裏鎮的倭桑瀛人就是那些新來的貴族的一支,他們以劫掠和殺死天明帝國百姓為樂,之前已經洗劫不少濟城周邊的村鎮,這一次他們又出城來劫掠,卻忽遇大雨,他們進入附近山林避雨,不想雨後山中突起大霧,這些倭桑瀛人迷失了路途,誤打誤撞沿著一條山路行進,沒想到出了山口之後居然來到此地,他們見前方有座小鎮於是就不管不顧的殺了進去,殺人放火之後被藺聞宇領兵擊潰,這些倭桑瀛人隻得推著劫掠的財物且戰且退,打算逃進來時的那條山路之中原路返迴,他們想著山路崎嶇,林密難行,天明帝國的官兵追至山中必然不敢深入,他們就可以安然退走,隻是這些傻子沒想過自己推著滿是財物的推車,根本就跑不快,沒等到山口就被藺聞宇的追兵團團圍住殺個精光,要不是藺聞宇看這最後十幾個都是貴族頭目,想留下問些軍情,早就將他們全部宰了。
“你們有人懂倭桑瀛語?”李患之聽聞藺聞宇從這些倭桑瀛的貴族口裏得知的情報,不由詫異的問道。
“哈哈哈,殿下不必驚奇,我們與這些倭桑瀛人交戰數年,他們學我們的語言,我們怎麽能不學他們的?我們這些官兵裏麵有些會他們的語言也不足為奇了!”藺聞宇有些得意的笑道。
李患之聽了藺聞宇的話恍然大悟,微微點頭,從藺聞宇口中所得知的這些情報,確實讓他對目前的淮州局勢有了一定的了解,他此刻心下默默盤算著如何能夠擊潰這支已經逼近硝山大營的敵軍,看如今的局勢,也就是這數天之內,倭桑瀛人的大軍應該就會對硝山大營展開攻擊,自己現在上報老皇帝派兵增援恐怕是來不及了,隻能靠自己先臨機決斷再做計較了。
李患之正思索之際,隊伍已經來到了暮裏鎮外,此時已經是下午時分,小鎮之內的居民還在忙活著那些死去之人的身後之事,見一隊官兵足有千八百人浩浩蕩蕩而來,一時之間有些慌亂,有人趕緊跑去報告給鎮裏的管事之人,不一時那位身穿藏青麻衣的老者再次帶領幾個年輕人來到了鎮口,見是天明帝國的官兵,才長出了一口氣,從他略顯緩和的神色,李患之能看出他似乎放下了懸著的心。
李患之未等老者開口,便向老者笑道:“老伯,我們又見麵了!”說罷,他翻身下馬,走到老者近前。藺聞宇見皇太女都下了馬,他也趕快下馬,跟在李患之的身後,神色謹慎的掃視了一眼四周。這裏剛剛遭遇倭桑瀛人的洗劫,人心浮動,萬一有什麽不虞之事,讓皇太女受了半點傷害或是驚嚇,他都難辭其咎,故而不得不多留一個心眼。
老者剛才見一隊士兵手持長槍,雪亮晃眼,一時之間竟然沒有看見李患之,現在聽李患之之言,才定睛觀看,隻見上午剛剛離開的那位美貌絕倫的小姐,此刻下了戰馬,輕搖蓮步向自己走來,頓時有點發懵,心想這位小姐到底何許人物?怎麽把官兵都領迴來了?見李患之來到近前,他趕緊勉強擠出一絲笑意,嘴角訕笑說道:“居然是小姐去而複返,老朽老眼昏花,一時居然未能分辨,望且恕罪!”
老者的語氣帶上了一絲謹慎,雖然他無法分辨李患之的身份,但是能帶來如此多的軍兵,想來絕非常人,不由也是心生敬畏,故而言語中姿態放低了許多。
李患之走上前來,輕聲說道:“老伯不必拘謹,這些都是我天明帝國的官兵,昨夜正是他們救了你們,此番乃是為歸還你們被劫掠的財物而來,老伯既然是這裏的管事之人,就讓人清點財物,而後登記造冊,再讓各家上報被搶的明細,一一對照,再由專人負責發放領取就是。”
“這...居然是我們被搶奪的財物啊?”
“這迴好了,還以為再也無法找迴來了呢!”
“是啊,哎呀,真是老天保佑啊!”
鎮民聽聞官兵是來送還財物的,一個個仿佛忘記了悲痛,興高采烈的議論之聲此起彼伏。
老者聽聞李患之之言也是一愣,旋即便是臉色一陣激動,趕緊說道:“多謝小姐,多謝各位軍爺啊!”他勉強抬起受傷的手對著李患之和官兵們行了一禮,帶動傷口不由讓他一陣齜牙咧嘴。
李患之輕笑一聲,表示不必多禮,而後又讓藺聞宇命人將那幾個倭桑瀛人押上前來,轉而對老者正色說道:“老伯,這十幾個人都是參與昨夜洗劫鎮子的倭桑瀛人,這位藺將軍已將其餘人全部斬殺,抓了這些活的帶來這裏,想交給你們處置,也算是給死去的鎮民報仇雪恨!你看該如何處置?”
“啊!?這些人就是昨夜殺害我們親人的倭桑瀛人?”
“混蛋,宰了他們!”
“對,殺了這些狗日的!”
老者身後的鎮民聽聞是倭桑瀛人,一個個咬牙切齒,麵紅耳赤,恨不能生啖其肉,有些人甚至找來了殺豬刀、農叉、鋤頭、棍棒等物,看樣子要將這幾個倭桑瀛人打殺當場。
李患之看了看這些激動的鎮民,轉身與藺聞宇退到了一旁,那些鎮民一下就湧上前來,一個個對著這些倭桑瀛人怒目而視,拿著各種武器的手都微微顫抖,可卻沒有一個人敢下手。
李患之在一邊冷眼旁觀,卻沒有說一句話,他自己因為各種原因雙手已經沾染了鮮血,但是他不願意刻意引導他人走上血腥之路,國恨家仇當前,應該如何去做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如果這些人沒有這樣的覺悟,那也隻不過是麵對異族入侵不敢反抗的懦夫而已,今後的生死,隻能是任由他人決定。
足足過了幾分鍾,依然沒人動手,藺聞宇在一旁實在看不下去了,他大聲說道:“既然你們不敢動手,就讓我替你們來動手!”
藺聞宇說罷,轉過身軀朝自己的親兵大喝一聲:“來人!”
幾名親兵聞聲而來,殺氣騰騰的肅然而立。
李患之卻突然臉色冷峻的說道:“拖到鎮外去,別髒了鎮民的地方!”他已經不想再讓這個小鎮裏染上鮮血,那對這些鎮民是永遠無法忘記的疼痛。
藺聞宇見皇太女殿下發話,對親兵厲聲說道:“將這些倭桑瀛的王八蛋拖到鎮口去!”
“是!”幾名親兵一聲答應之後,上前將那十幾個倭桑瀛人像拖死狗一樣往鎮口拖去,有幾個倭桑瀛人還嘴裏高聲說著聽不懂的語言,一臉怒氣的掙紮反抗,被幾個親兵上去照著肚子上就是一腳,踹的那幾個貨佝僂著身體趴在地上,一臉痛苦再也無法反抗。
沒一會,二十幾個親兵將這些倭桑瀛人拖到了鎮口按在地上,一個個手持戰刀立於身後。
李患之和藺聞宇帶著一幫鎮民唿唿啦啦來到鎮口的牌坊之下,藺聞宇跨步來到眾人前方,高聲說道:“眾位,這些賊寇殺我天明帝國子民,燒我房舍,奪我財物,今日被我所擒,既然爾等鎮民不敢下手,那就由我藺聞宇幫你們宰了這些狗日的,給你們的親人報仇雪恨!”
鎮民聽聞藺聞宇之言,也是群情激憤,一個個高聲叫道:“殺!殺!殺!”
藺聞宇見鎮民如此,便轉過身形,麵帶獰笑對親兵高聲喝道:“殺!”
隨著他的怒吼,一片雪亮的刀光猛然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