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氣總是變幻莫測,剛剛還是豔陽高照的天空,轉眼間卻是陰雲密布,大片的黑雲從天邊漫延至硝山之上,如墨般遮擋住熾熱如火的太陽,帶著水氣的風吹過,空氣中升起一絲涼意。
如果從天空俯覽大地,可以看見猶如巨獸一般趴伏在硝山腳下的淮州軍大營之外,倭桑瀛人的十幾個方陣密密麻麻排列著,軍陣的間隙之間有十幾輛臨時搭建的攻城車在緩緩推進。天際響起陣陣沉悶的雷聲,仿佛戰鼓響徹整片大地。
天明帝國“拱治”四十七年七月初一日,倭桑瀛人駐紮在金葦坡木堡的三萬五千大軍傾巢而出,撲向二十裏外的天明帝國淮州軍硝山大營,這些倭桑瀛人身上穿著紅色和土黃色的竹甲,頭上戴著與鎧甲同色的竹製陣笠,手持長槍,腰上懸掛著近戰用的野劍,背後插著一杆代表藩主陣營的指物旗,在其將領的帶領下,排著整齊隊列來到硝山大營前五百米處停下,一個個目露兇光,神色倨傲的打量著眼前這座阻擋他們數年之久的硝山大營。
硝山大營依山勢而建,處於一片向後方緩緩升起的土坡之上,大營之外,山路的地麵上挖有三道相隔十步,一仗多寬深約七尺的壕溝。外牆以土石混合壘砌而成,上方有一排為防止攀爬而打造的粗木尖刺,每隔仗許便設有一個用於了望和射擊的垛口,大營的正門是用粗木密集排列,以鐵條捆紮而成。大門兩側有高大的箭樓防護,每座箭樓分上下兩層,可布置百名弓箭手進行防禦,箭樓通向大營內部的方向有坡道相連,方便人員上下行走和武器運輸。
營牆外側和營地大門處都並排擺放著粗木尖刺打造的拒馬,就連那三道壕溝的間隔之地,也擺放了不少這樣的裝置,如果想要跨過壕溝靠近營牆對大營發起攻擊,就要冒著營牆上射出的箭雨搬開這些拒馬,否則就無法進攻營牆,其中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而大營之中,地勢從營牆開始緩緩向上升起,距離營牆三十步就是臨時搭建的十數座用於了望和射擊的碉樓,從這裏進行拋射,可以射擊到營外撲向營牆的敵兵軍陣,給守衛營牆的士兵提供極其強大的支援,還可憑高望遠,隨時觀察營外敵兵的動向,提前向營內的官兵示警。
營地內的輜重等物早就推到了營地後方靠近硝山山體的廢棄礦洞之中,軍帳附近都擺放著水桶和沙袋等滅火之物,以防起火引起大營的慌亂,營牆內側的牆腳下已經擺滿了箭鏃和各種武器,滾木礌石等守城器械也是一應俱全。
大營內的士兵一個個頂盔摜甲,手持長槍,腰懸寶劍,斜跨雕弓,肅穆而立,一雙雙滿含仇恨的眼睛死死盯著營外的倭桑瀛人,仿佛要用目光將對手撕成碎片。
整個硝山大營此刻就像一個渾身長滿尖刺的兇獸,趴伏在硝山腳下,以居高臨下之勢,凝視著它前方的敵人,隨時準備給予敢於挑釁它的對手致命一擊。
倭桑瀛軍侵奪督將鹿野明城一身將軍鎧甲騎在戰馬之上,手持韁繩,臉色凝重目光陰冷的看著對麵重重布防的硝山大營,不由得眉頭緊皺。
他是倭桑瀛邦國七大藩主之一的虎尾藩主幸田兼信的家臣,倭桑瀛七大藩主組成聯軍大舉入侵天明帝國,他出任侵奪督將成為聯軍的重要將領,是最早被派往天明帝國進行攻略的武將之一,其作戰十分的勇猛,為人冷酷無情,極端殘忍,自從帶兵進入天明帝國以來,燒殺搶掠無數,一路勢如破竹向北攻略,五年前攻占淮州重鎮濟城,便一直坐鎮此地。
鹿野明城自從占領了濟城,便開始對城中及周邊村鎮的天明帝國百姓進行奴役,他下令沒收百姓所有財產,並強迫這些百姓為倭桑瀛人勞作、服務,他宣布今後濟城及周邊村鎮的天明帝國百姓,凡從事所得均屬倭桑瀛人所有,不得私留,每月隻提供少量糧食,並派倭桑瀛人軍兵對百姓的勞作進行監視,凡有藏私者一律處死。
濟城百姓也曾奮起反抗,結果被其無情鎮壓,於是鹿野明城下令對濟城及周邊百姓展開屠殺,一日夜殺死濟城百姓數萬人,屍體被倭桑瀛人軍兵以推車運至荒野,掘一大坑盡數掩埋。
這樣的事件自從鹿野明城攻占濟城的五年來,發生了十餘起,濟城範圍內百姓原有三十萬之眾,被其數次屠殺之後銳減到隻剩不足十萬人,已經嚴重影響了濟城地區的生產需求,於是最近一兩年來鹿野明城才放寬了政策,宣布天明帝國的百姓可以正常生活生產,但是必須每月上繳所得七層以為稅金,濟城與周邊村鎮的局勢才稍有緩解。
而為了防止百姓逃走,他除了在城中加強警戒,還宣布每隔五日便清查各家人數,如有一人逃走便殺其全家,濟城周邊村鎮則施行圈養政策,以木籬或土牆等圈住村鎮範圍,人員不得隨意進出,並派兵把持各路口,進行清查,無倭桑瀛人頒發的通行證者一律逮捕入獄,在此高壓政策下,數年來濟城百姓的生活如同水火。
他在占領濟城後多次派兵攻打硝山大營,但是都因為沒有騎兵護持和己方士兵的行軍路程問題,被硝山大營的騎兵突襲而失敗,他無奈之下也隻能與硝山大營的天明帝國守軍僵持了數年之久。
這一次,突然從倭桑瀛本土到來萬餘援軍,而其中就有他夢寐以求的三千騎兵,但是他卻無論如何高興不起來。
原來這些攻入天明帝國境內的倭桑瀛人,在天明帝國的時間一久之後便發現,天明帝國竟是如此的龐然大物,物產豐富,人口眾多,數不盡的財富和資源,倭桑瀛島國彈丸之地如何能夠相提並論?
他們原來在倭桑瀛也算是上層階級,自認也見過世麵,但是到了天明帝國之後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是井底之蛙,天明帝國是如此的富饒,他們在此經營日久,勢力大增,如何還想迴到本土去?但是畢竟他們隻是七大藩主任命的將領,自己在這裏打生打死,占領偌大地盤,攫取了滔天的財富,但是不僅要定期將所得大部分運迴國內,而且將來一道命令下來,自己還是要乖乖迴去,這如何能夠甘心?
故而近幾年來,這些在天明帝國的倭桑瀛將領們便起了異樣的心思,他們先是減少運迴國內的財富和資源,繼而謊報戰況,表示天明帝國如今加強了防禦力量,再繼續進兵需要慢慢籌劃,以此來一邊積攢自己的勢力,一邊拖延時間,希望盡快穩定自己已經占領的區域,繼而加強自己在該地區的統治地位,作為將來與國內藩主分庭抗禮的資本。
尤其是近幾個月來,他們甚至停止了向倭桑瀛本土運送物資,本土駛來的運輸船在沿海碼頭停靠了一個多月,愣是一根毛都沒能運走。這下徹底激怒了七大藩主和國內的高級貴族,於是派遣所謂援軍前來助戰,其實名為助戰實則監視。
鹿野明城統治的濟城來到的萬餘“援軍”,就是他的封君虎尾藩主幸田兼信派來的,不僅隨軍來了不少高級貴族子弟,領軍人物更是虎尾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大臣山下義仁,此人在虎尾藩軍中威望頗高,是藩主幸田兼信在軍中的代言人,這次明顯是來者不善。
而自從這些家夥來了之後,鹿野明城就沒消停過,一幫貴族子弟隔三差五就帶領他們的私軍侍從到濟城周邊劫掠,搞得雞飛狗跳,狼奔豕突,鹿野明城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一點局麵被攪得稀碎。
可他卻是敢怒而不敢言,倭桑瀛邦國等級森嚴,每個等級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他鹿野明城雖是藩主的愛將,不過也隻是個中級貴族,而這些該死的紈絝子弟卻是實打實的高級貴族,隻要他鹿野明城沒有豎起叛旗就無論如何不能得罪這些人。
而就在幾天之前,這些貴族之中的一支在出城之後就再也沒有迴來,鹿野明城得知之後命人找遍了濟城周邊也未能找到。他哪裏知道這些倒黴蛋在出城劫掠時遇到大雨,進入山中躲避,結果又遭遇大霧,誤打誤撞之下進入了那條隱蔽的山路,居然摸到了暮裏鎮,最後被藺聞宇率兵殺個精光。
而更加讓他煩心的是山下義仁自從來到濟城便以援軍已至為由,不斷催促他向硝山大營進軍,鹿野明城沒了借口隻得進兵,他這次有騎兵護持,不再懼怕硝山大營的騎兵突襲,這才以木堡之法步步為營,逼近硝山大營二十裏的金葦坡駐紮。
按他本意還要再等上幾天才能進攻,可是山下義仁表示那些貴族失蹤就是因為他鹿野明城未能盡快肅清濟城周邊而導致的,故而嚴令他必須盡快攻下硝山大營,打通進兵淮州西路的通道。
鹿野明城無奈之下隻能勉強製作了十幾台簡易的攻城車便匆匆起兵,從金葦坡木堡傾巢而出向硝山大營撲來。
而當他看見眼前這座旌旗招展的硝山大營之時,不免心冒涼氣,看著這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重重防禦的堅營壁壘,鹿野明城不免嘴角發苦,看樣子自己不填進去上萬兵馬,恐怕別想攻下這座大營。
在他心中思索之際,大營之內,一座臨時搭建的碉樓之上,指揮使杜明帶著一眾將官也正在極目遠眺向下觀望。
“大人,看樣子咱們的疑兵之計有點效果。”一名千戶帶著一絲嘲諷的笑意,對杜明說道。
“那是當然,我可是多布置了不少旌旗,敵人一時之間難以看出我們到底有多少兵馬,哈哈!”另一名千戶略帶自得的說道。
“敵人來到多時,卻未曾進攻,看樣子確是因為沒有摸清我軍的底細之故。但爾等依然不可掉以輕心,我已經探知這次領兵前來的就是濟城守將鹿野明城,這個家夥一路攻城略地,也不是一個無能之輩,必然會派兵進行試探,待到摸清我軍底細,必然大軍壓上,爾等不可輕敵!”硝山大營指揮使杜明一臉凝重的對眾將說道。
“大人放心,我等定當奮勇殺敵!”
就在眾將話音剛落之際,營外的倭桑瀛人軍陣之中傳來一陣號角之聲,隨著幾聲“嗚嗚”的號角齊鳴,倭桑瀛人的一個千人隊列開始緩緩向大營方向移動。
“這些兔崽子還是忍不住了!來吧!老子早就等不及了!”一名身材高大長相粗獷的千戶,目光含怒的大聲說道。
杜明也是一臉的凝重中帶著一抹慍怒,皇太女殿下親率三千騎兵去奇襲濟城,如今硝山大營之內隻有不到萬人,而倭桑瀛人的兵力足有三萬以上,在數倍於己的兵力麵前,硝山大營要保持不失,談何容易?皇太女殿下說要三天攻下濟城,如今已經帶領輕騎出發離開一天了,而他在得到倭桑瀛人朝大營而來的報告時,就讓人在營內多立旌旗以為疑兵,希望多拖延上一段時間,可是對方雖然驚疑了一時,卻也沒有止步不前,終於開始有所行動,看來一場苦戰是在所難免。
此刻杜明拔出自己腰間寶劍,立於碉樓之上,大聲向下方的營中士兵喊道:“將士們!倭桑瀛人今日就要攻擊我們硝山大營,他們要從這裏過去,去侵占我們的土地,去屠殺我們的百姓,去奴役我們的父母妻兒,你們該當如何?”
“殺!!!殺!!!殺!!!”下方傳來士兵們充滿憤怒,山唿海嘯一般的喊聲,劇烈的殺意仿佛要撕破天際直衝霄漢。
“好!那就戰!我硝山大營指揮使杜明與爾等同在,誓與大營共存亡!”杜明臉色漲紅,高舉手中寶劍高聲叫道。下方的士兵見指揮使大人如此說,更加是勇氣倍增,指揮使大人都要與大營共存亡,我們怕什麽?唯有死戰!
杜明見軍心士氣大振,轉過身來對幾名手下千戶命道:“諸位,這一次全靠諸位了,開戰吧!營在人在,營破人亡!貪生擅退者,立斬不赦!”
“是!營在人在,營破人亡!”幾名千戶高聲答應一聲,轉身下了碉樓,各自指揮所部兵馬迎敵去了。
杜明看著一個個轉身而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也不知這一戰之後,這些部下還有幾人生還?
“嗚嗚”一陣淒厲的警號之聲響起,倭桑瀛人的軍兵已經推進到了最外側的一道壕溝邊緣,這裏距離大營有百米距離,按照天明帝國軍中使用的弓箭射程,本來可以射擊這個距離的弓箭手不多,但是硝山大營地處一片緩緩升起的斜坡之上,大營居高臨下,無形中增加了弓箭的射程,百米距離便正好進入了硝山大營弓箭手的射程之內。
隻見大營營牆上一排排弓箭手拉動手中複合反曲弓,一陣“咯咯”的弓弦緊繃之聲,營牆之上雕弓如月,箭吐寒芒。隨著各隊小旗官一聲令下,弓弦在這一刻發起整齊的嗡鳴之聲,仿佛春雷乍響,地起飛蝗,一片奪命的烏雲騰空而起,劃過陰霾的天際,化作一道道寒芒墜入倭桑瀛人正在翻越壕溝的隊列之中。
頃刻間血光猶如突然爆起的煙花,伴著慘叫噴灑在空氣之中,倭桑瀛人的隊列仿佛被無形的大手橫掃而過,成片的跌落到他們腳下的壕溝之中,即便中箭未死之人也被壕溝底部樹立的木刺紮成了篩子,一時間射的倭桑瀛人哭天喊地,唿嚎一片。
“混蛋!”鹿野明城騎在戰馬之上看見己方的士兵被射的一片鬼哭狼嚎,四處亂串,氣的臉色鐵青,不由破口大罵。
倭桑瀛人以輕步兵為主要戰力,國內的軍工鍛造業水平也是極其有限,雖然來到天明帝國十數年,但是天明帝國的工匠在這些倭桑瀛人的奴役政策下,國仇家恨當前,誰會為其服務?導致倭桑瀛人的軍工業一直提升緩慢,其士兵身上所穿皆是倭桑瀛人傳統的竹甲,用於防禦的盾牌也是頭上所戴陣笠,這些陣笠為竹製,形如鬥笠,裏麵有手持的把手,在近身交戰時格擋幾下尚可,防禦遠距離的弓箭時隻能防住身體的一小塊部位,在這樣的密集箭雨之下,根本起不到什麽作用。
鹿野明城甚至看到很多士兵舉著陣笠,身上卻被射中了六七支箭鏃,像刺蝟一樣撲倒在血泊之中,一個千人隊列,連對方的邊都沒摸到,不到二十分鍾就被射的找不到北,一個個雞飛狗跳的在壕溝邊上亂串,很多士兵已經完全嚇壞了,慌亂的往迴跑,就連帶隊的軍官也無法遏製這種潰逃,隻能跟著一起敗退下來,等到迴到本陣陣前,再次清點數量,已經不足五百之數,很多還都負了傷,一個個垂頭喪氣,好似霜打茄子一般。
“混蛋,我一定要攻破這座營寨,殺光裏麵的天國人!”鹿野明城咬牙切齒,惡狠狠的賭咒發誓道。
天明帝國當初國力強盛之時,中土大陸數十國家都尊其為宗主,不敢直唿天明帝國的國號,又感歎這個強大的國家就如天上神國般興盛無比,故而引用其國號之中的天字,避其國號尊稱其為“天國”,久而久之已經形成習慣,就算是現在倭桑瀛侵占了天明帝國的大片領土,奴役了沿海地區上百萬天明帝國的百姓,還是按照習慣,稱唿天明帝國為“天國”。
他看了一眼那些敗退下來的士兵,突然聽見身邊兩名將領一副輕蔑的口氣說道:“這就是鹿野君你訓練出來的士兵?我虎尾藩的士兵什麽時候變得如此不堪了?”
“嗬嗬,難道是在濟城閑置太久,已經失去了作為我倭桑瀛邦國士兵的勇氣了嗎?被敵人的弓箭就趕了下來,還真是丟我虎尾藩主幸田大人的臉麵啊!”另一人附和著說道。
鹿野明城心中大怒,可又不好發作,他臉色鐵青的轉過頭對身邊的兩名將領臉色冷峻的說道:“我都說過,天國在經曆和我們的十幾年戰爭中,戰力迅速提升,可惜藩主大人對我的話有所懷疑,現在你們看到了,既然你們是來支援我的,那就由你們親自體會一下好了,你們兩位帶領藩主的精銳進攻硝山大營吧!”
那兩名將領本來還在幸災樂禍,此刻聽到鹿野明城的話,臉色頓時一陣鐵青,他們都是從倭桑瀛本土虎尾藩前來的所謂“援軍”,實則是虎尾藩主幸田兼信派來監視和挾製鹿野明城的,這次攻打硝山大營的三萬五千兵馬中,他們倆帶領的“援軍”占了一萬人,而其餘的兩萬五千兵馬才是隨鹿野明城一直攻略天明帝國的嫡係部隊。
剛才他們可是親眼看見那些常年跟隨鹿野明城與天明帝國作戰的部隊,一個整編的千人隊氣勢洶洶的開上去,結果沒到二十分鍾就被對方射成了篩子,自己帶的這一萬人要是開上去也不知道會打成什麽德性,萬一打光了,那還拿什麽監視和製約鹿野明城?就憑一張嘴瞎白胡嗎?那自己兩人的頂頭上司山下義仁還不直接剁了他倆。
一想到這些,這兩個人的表情就像是吃了酸杏似的五官都快皺巴到一起了,其中一名將領趕緊開口道:“哈哈,鹿野君不必當真,我們隻是開個玩笑,你與天國作戰數年,攻城略地無數,我們這些人剛剛抵達幾個月的時間,尚無與天國軍隊的作戰經驗,如果貿然開上去,恐怕會因為缺乏經驗而導致遭遇不必要的損失,還是鹿野君繼續進攻,我們先觀摩一下,等我們熟悉了對方的戰法,再助鹿野君一臂之力。”他一臉的和顏悅色,就是在向鹿野明城表示還是你來打,你打你的,這次我們閉嘴看著就是。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繼續進攻了,如果力有不逮,還請你們兩位能助我一臂之力!”鹿野明城終於堵住了這兩個混蛋的嘴,於是不想繼續糾纏下去,他拔出腰間的野劍,高喊道:“倭桑瀛的勇士們,現在到了展示你們勇武的時刻了,拿起你們的刀劍,讓這些天國人知道我倭桑瀛人的厲害!進攻!”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數個倭桑瀛人的軍陣齊齊向前開進,如同潮水一般快速向坡地之上的大營漫延而來。
“殺!”山唿海嘯一般的呐喊聲響徹山腳,倭桑瀛人終於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
“倭桑瀛人上來了!快準備放箭!”硝山大營營牆上的各隊小旗官,伸著脖子大聲朝自己的士兵喊道,他們手持寶劍來迴在自己的士兵身後巡視者,看見有人沒有做好準備,上去就是一腳,口中厲罵道:“媽的,想死嗎?不想死就把弓箭拉開,準備好!聽我的命令,射死這群狗娘養的!”
“放箭!”待倭桑瀛人再次到達最外沿的一道壕溝時,小旗官們聲嘶力竭的下達了命令。
隨著鋪天蓋地的一陣箭雨,倭桑瀛人再次被射到一片,但是這次倭桑瀛人的數量太多,後麵又有各隊的軍官督陣,隻要敢稍稍後撤,立刻就會被後麵的軍官厲聲喝罵,甚至有幾個想退下去的士兵被督戰的軍官砍了腦袋,倭桑瀛人的士兵再也不敢後撤,目露兇光的朝著營牆猛衝。
天明帝國硝山大營的營牆之上,弓箭手們就像是走馬燈似的輪換,一排射擊完畢直接退到後麵,第二排馬上填補上來,拉開弓弦射擊,由於倭桑瀛人的數量太多,甚至連瞄準都不用,直接朝著人群就是一頓亂射,弓弦起處,必定有倭桑瀛人被寒芒射中,翻滾在山坡之上痛苦哀嚎。
硝山大營的弓箭手甚至已經麻木了,他們隻是機械性的重複著幾個動作,手指由於不斷的拉開弓弦而導致紅腫破裂,鮮血順著手腕向下流淌,而他們卻仿佛渾然未覺,隻是不斷射出一支支箭鏃。
閃電仿若銀蛇,此刻劃過戰場的上空,隨著一聲響徹雲霄的炸雷,暴雨傾盆而至,雨水混合著鮮血流淌在硝山大營前麵的土坡之上,讓腳下的大地,化為一片血肉泥潭。
如果從天空俯覽大地,可以看見猶如巨獸一般趴伏在硝山腳下的淮州軍大營之外,倭桑瀛人的十幾個方陣密密麻麻排列著,軍陣的間隙之間有十幾輛臨時搭建的攻城車在緩緩推進。天際響起陣陣沉悶的雷聲,仿佛戰鼓響徹整片大地。
天明帝國“拱治”四十七年七月初一日,倭桑瀛人駐紮在金葦坡木堡的三萬五千大軍傾巢而出,撲向二十裏外的天明帝國淮州軍硝山大營,這些倭桑瀛人身上穿著紅色和土黃色的竹甲,頭上戴著與鎧甲同色的竹製陣笠,手持長槍,腰上懸掛著近戰用的野劍,背後插著一杆代表藩主陣營的指物旗,在其將領的帶領下,排著整齊隊列來到硝山大營前五百米處停下,一個個目露兇光,神色倨傲的打量著眼前這座阻擋他們數年之久的硝山大營。
硝山大營依山勢而建,處於一片向後方緩緩升起的土坡之上,大營之外,山路的地麵上挖有三道相隔十步,一仗多寬深約七尺的壕溝。外牆以土石混合壘砌而成,上方有一排為防止攀爬而打造的粗木尖刺,每隔仗許便設有一個用於了望和射擊的垛口,大營的正門是用粗木密集排列,以鐵條捆紮而成。大門兩側有高大的箭樓防護,每座箭樓分上下兩層,可布置百名弓箭手進行防禦,箭樓通向大營內部的方向有坡道相連,方便人員上下行走和武器運輸。
營牆外側和營地大門處都並排擺放著粗木尖刺打造的拒馬,就連那三道壕溝的間隔之地,也擺放了不少這樣的裝置,如果想要跨過壕溝靠近營牆對大營發起攻擊,就要冒著營牆上射出的箭雨搬開這些拒馬,否則就無法進攻營牆,其中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而大營之中,地勢從營牆開始緩緩向上升起,距離營牆三十步就是臨時搭建的十數座用於了望和射擊的碉樓,從這裏進行拋射,可以射擊到營外撲向營牆的敵兵軍陣,給守衛營牆的士兵提供極其強大的支援,還可憑高望遠,隨時觀察營外敵兵的動向,提前向營內的官兵示警。
營地內的輜重等物早就推到了營地後方靠近硝山山體的廢棄礦洞之中,軍帳附近都擺放著水桶和沙袋等滅火之物,以防起火引起大營的慌亂,營牆內側的牆腳下已經擺滿了箭鏃和各種武器,滾木礌石等守城器械也是一應俱全。
大營內的士兵一個個頂盔摜甲,手持長槍,腰懸寶劍,斜跨雕弓,肅穆而立,一雙雙滿含仇恨的眼睛死死盯著營外的倭桑瀛人,仿佛要用目光將對手撕成碎片。
整個硝山大營此刻就像一個渾身長滿尖刺的兇獸,趴伏在硝山腳下,以居高臨下之勢,凝視著它前方的敵人,隨時準備給予敢於挑釁它的對手致命一擊。
倭桑瀛軍侵奪督將鹿野明城一身將軍鎧甲騎在戰馬之上,手持韁繩,臉色凝重目光陰冷的看著對麵重重布防的硝山大營,不由得眉頭緊皺。
他是倭桑瀛邦國七大藩主之一的虎尾藩主幸田兼信的家臣,倭桑瀛七大藩主組成聯軍大舉入侵天明帝國,他出任侵奪督將成為聯軍的重要將領,是最早被派往天明帝國進行攻略的武將之一,其作戰十分的勇猛,為人冷酷無情,極端殘忍,自從帶兵進入天明帝國以來,燒殺搶掠無數,一路勢如破竹向北攻略,五年前攻占淮州重鎮濟城,便一直坐鎮此地。
鹿野明城自從占領了濟城,便開始對城中及周邊村鎮的天明帝國百姓進行奴役,他下令沒收百姓所有財產,並強迫這些百姓為倭桑瀛人勞作、服務,他宣布今後濟城及周邊村鎮的天明帝國百姓,凡從事所得均屬倭桑瀛人所有,不得私留,每月隻提供少量糧食,並派倭桑瀛人軍兵對百姓的勞作進行監視,凡有藏私者一律處死。
濟城百姓也曾奮起反抗,結果被其無情鎮壓,於是鹿野明城下令對濟城及周邊百姓展開屠殺,一日夜殺死濟城百姓數萬人,屍體被倭桑瀛人軍兵以推車運至荒野,掘一大坑盡數掩埋。
這樣的事件自從鹿野明城攻占濟城的五年來,發生了十餘起,濟城範圍內百姓原有三十萬之眾,被其數次屠殺之後銳減到隻剩不足十萬人,已經嚴重影響了濟城地區的生產需求,於是最近一兩年來鹿野明城才放寬了政策,宣布天明帝國的百姓可以正常生活生產,但是必須每月上繳所得七層以為稅金,濟城與周邊村鎮的局勢才稍有緩解。
而為了防止百姓逃走,他除了在城中加強警戒,還宣布每隔五日便清查各家人數,如有一人逃走便殺其全家,濟城周邊村鎮則施行圈養政策,以木籬或土牆等圈住村鎮範圍,人員不得隨意進出,並派兵把持各路口,進行清查,無倭桑瀛人頒發的通行證者一律逮捕入獄,在此高壓政策下,數年來濟城百姓的生活如同水火。
他在占領濟城後多次派兵攻打硝山大營,但是都因為沒有騎兵護持和己方士兵的行軍路程問題,被硝山大營的騎兵突襲而失敗,他無奈之下也隻能與硝山大營的天明帝國守軍僵持了數年之久。
這一次,突然從倭桑瀛本土到來萬餘援軍,而其中就有他夢寐以求的三千騎兵,但是他卻無論如何高興不起來。
原來這些攻入天明帝國境內的倭桑瀛人,在天明帝國的時間一久之後便發現,天明帝國竟是如此的龐然大物,物產豐富,人口眾多,數不盡的財富和資源,倭桑瀛島國彈丸之地如何能夠相提並論?
他們原來在倭桑瀛也算是上層階級,自認也見過世麵,但是到了天明帝國之後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是井底之蛙,天明帝國是如此的富饒,他們在此經營日久,勢力大增,如何還想迴到本土去?但是畢竟他們隻是七大藩主任命的將領,自己在這裏打生打死,占領偌大地盤,攫取了滔天的財富,但是不僅要定期將所得大部分運迴國內,而且將來一道命令下來,自己還是要乖乖迴去,這如何能夠甘心?
故而近幾年來,這些在天明帝國的倭桑瀛將領們便起了異樣的心思,他們先是減少運迴國內的財富和資源,繼而謊報戰況,表示天明帝國如今加強了防禦力量,再繼續進兵需要慢慢籌劃,以此來一邊積攢自己的勢力,一邊拖延時間,希望盡快穩定自己已經占領的區域,繼而加強自己在該地區的統治地位,作為將來與國內藩主分庭抗禮的資本。
尤其是近幾個月來,他們甚至停止了向倭桑瀛本土運送物資,本土駛來的運輸船在沿海碼頭停靠了一個多月,愣是一根毛都沒能運走。這下徹底激怒了七大藩主和國內的高級貴族,於是派遣所謂援軍前來助戰,其實名為助戰實則監視。
鹿野明城統治的濟城來到的萬餘“援軍”,就是他的封君虎尾藩主幸田兼信派來的,不僅隨軍來了不少高級貴族子弟,領軍人物更是虎尾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大臣山下義仁,此人在虎尾藩軍中威望頗高,是藩主幸田兼信在軍中的代言人,這次明顯是來者不善。
而自從這些家夥來了之後,鹿野明城就沒消停過,一幫貴族子弟隔三差五就帶領他們的私軍侍從到濟城周邊劫掠,搞得雞飛狗跳,狼奔豕突,鹿野明城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一點局麵被攪得稀碎。
可他卻是敢怒而不敢言,倭桑瀛邦國等級森嚴,每個等級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他鹿野明城雖是藩主的愛將,不過也隻是個中級貴族,而這些該死的紈絝子弟卻是實打實的高級貴族,隻要他鹿野明城沒有豎起叛旗就無論如何不能得罪這些人。
而就在幾天之前,這些貴族之中的一支在出城之後就再也沒有迴來,鹿野明城得知之後命人找遍了濟城周邊也未能找到。他哪裏知道這些倒黴蛋在出城劫掠時遇到大雨,進入山中躲避,結果又遭遇大霧,誤打誤撞之下進入了那條隱蔽的山路,居然摸到了暮裏鎮,最後被藺聞宇率兵殺個精光。
而更加讓他煩心的是山下義仁自從來到濟城便以援軍已至為由,不斷催促他向硝山大營進軍,鹿野明城沒了借口隻得進兵,他這次有騎兵護持,不再懼怕硝山大營的騎兵突襲,這才以木堡之法步步為營,逼近硝山大營二十裏的金葦坡駐紮。
按他本意還要再等上幾天才能進攻,可是山下義仁表示那些貴族失蹤就是因為他鹿野明城未能盡快肅清濟城周邊而導致的,故而嚴令他必須盡快攻下硝山大營,打通進兵淮州西路的通道。
鹿野明城無奈之下隻能勉強製作了十幾台簡易的攻城車便匆匆起兵,從金葦坡木堡傾巢而出向硝山大營撲來。
而當他看見眼前這座旌旗招展的硝山大營之時,不免心冒涼氣,看著這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重重防禦的堅營壁壘,鹿野明城不免嘴角發苦,看樣子自己不填進去上萬兵馬,恐怕別想攻下這座大營。
在他心中思索之際,大營之內,一座臨時搭建的碉樓之上,指揮使杜明帶著一眾將官也正在極目遠眺向下觀望。
“大人,看樣子咱們的疑兵之計有點效果。”一名千戶帶著一絲嘲諷的笑意,對杜明說道。
“那是當然,我可是多布置了不少旌旗,敵人一時之間難以看出我們到底有多少兵馬,哈哈!”另一名千戶略帶自得的說道。
“敵人來到多時,卻未曾進攻,看樣子確是因為沒有摸清我軍的底細之故。但爾等依然不可掉以輕心,我已經探知這次領兵前來的就是濟城守將鹿野明城,這個家夥一路攻城略地,也不是一個無能之輩,必然會派兵進行試探,待到摸清我軍底細,必然大軍壓上,爾等不可輕敵!”硝山大營指揮使杜明一臉凝重的對眾將說道。
“大人放心,我等定當奮勇殺敵!”
就在眾將話音剛落之際,營外的倭桑瀛人軍陣之中傳來一陣號角之聲,隨著幾聲“嗚嗚”的號角齊鳴,倭桑瀛人的一個千人隊列開始緩緩向大營方向移動。
“這些兔崽子還是忍不住了!來吧!老子早就等不及了!”一名身材高大長相粗獷的千戶,目光含怒的大聲說道。
杜明也是一臉的凝重中帶著一抹慍怒,皇太女殿下親率三千騎兵去奇襲濟城,如今硝山大營之內隻有不到萬人,而倭桑瀛人的兵力足有三萬以上,在數倍於己的兵力麵前,硝山大營要保持不失,談何容易?皇太女殿下說要三天攻下濟城,如今已經帶領輕騎出發離開一天了,而他在得到倭桑瀛人朝大營而來的報告時,就讓人在營內多立旌旗以為疑兵,希望多拖延上一段時間,可是對方雖然驚疑了一時,卻也沒有止步不前,終於開始有所行動,看來一場苦戰是在所難免。
此刻杜明拔出自己腰間寶劍,立於碉樓之上,大聲向下方的營中士兵喊道:“將士們!倭桑瀛人今日就要攻擊我們硝山大營,他們要從這裏過去,去侵占我們的土地,去屠殺我們的百姓,去奴役我們的父母妻兒,你們該當如何?”
“殺!!!殺!!!殺!!!”下方傳來士兵們充滿憤怒,山唿海嘯一般的喊聲,劇烈的殺意仿佛要撕破天際直衝霄漢。
“好!那就戰!我硝山大營指揮使杜明與爾等同在,誓與大營共存亡!”杜明臉色漲紅,高舉手中寶劍高聲叫道。下方的士兵見指揮使大人如此說,更加是勇氣倍增,指揮使大人都要與大營共存亡,我們怕什麽?唯有死戰!
杜明見軍心士氣大振,轉過身來對幾名手下千戶命道:“諸位,這一次全靠諸位了,開戰吧!營在人在,營破人亡!貪生擅退者,立斬不赦!”
“是!營在人在,營破人亡!”幾名千戶高聲答應一聲,轉身下了碉樓,各自指揮所部兵馬迎敵去了。
杜明看著一個個轉身而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也不知這一戰之後,這些部下還有幾人生還?
“嗚嗚”一陣淒厲的警號之聲響起,倭桑瀛人的軍兵已經推進到了最外側的一道壕溝邊緣,這裏距離大營有百米距離,按照天明帝國軍中使用的弓箭射程,本來可以射擊這個距離的弓箭手不多,但是硝山大營地處一片緩緩升起的斜坡之上,大營居高臨下,無形中增加了弓箭的射程,百米距離便正好進入了硝山大營弓箭手的射程之內。
隻見大營營牆上一排排弓箭手拉動手中複合反曲弓,一陣“咯咯”的弓弦緊繃之聲,營牆之上雕弓如月,箭吐寒芒。隨著各隊小旗官一聲令下,弓弦在這一刻發起整齊的嗡鳴之聲,仿佛春雷乍響,地起飛蝗,一片奪命的烏雲騰空而起,劃過陰霾的天際,化作一道道寒芒墜入倭桑瀛人正在翻越壕溝的隊列之中。
頃刻間血光猶如突然爆起的煙花,伴著慘叫噴灑在空氣之中,倭桑瀛人的隊列仿佛被無形的大手橫掃而過,成片的跌落到他們腳下的壕溝之中,即便中箭未死之人也被壕溝底部樹立的木刺紮成了篩子,一時間射的倭桑瀛人哭天喊地,唿嚎一片。
“混蛋!”鹿野明城騎在戰馬之上看見己方的士兵被射的一片鬼哭狼嚎,四處亂串,氣的臉色鐵青,不由破口大罵。
倭桑瀛人以輕步兵為主要戰力,國內的軍工鍛造業水平也是極其有限,雖然來到天明帝國十數年,但是天明帝國的工匠在這些倭桑瀛人的奴役政策下,國仇家恨當前,誰會為其服務?導致倭桑瀛人的軍工業一直提升緩慢,其士兵身上所穿皆是倭桑瀛人傳統的竹甲,用於防禦的盾牌也是頭上所戴陣笠,這些陣笠為竹製,形如鬥笠,裏麵有手持的把手,在近身交戰時格擋幾下尚可,防禦遠距離的弓箭時隻能防住身體的一小塊部位,在這樣的密集箭雨之下,根本起不到什麽作用。
鹿野明城甚至看到很多士兵舉著陣笠,身上卻被射中了六七支箭鏃,像刺蝟一樣撲倒在血泊之中,一個千人隊列,連對方的邊都沒摸到,不到二十分鍾就被射的找不到北,一個個雞飛狗跳的在壕溝邊上亂串,很多士兵已經完全嚇壞了,慌亂的往迴跑,就連帶隊的軍官也無法遏製這種潰逃,隻能跟著一起敗退下來,等到迴到本陣陣前,再次清點數量,已經不足五百之數,很多還都負了傷,一個個垂頭喪氣,好似霜打茄子一般。
“混蛋,我一定要攻破這座營寨,殺光裏麵的天國人!”鹿野明城咬牙切齒,惡狠狠的賭咒發誓道。
天明帝國當初國力強盛之時,中土大陸數十國家都尊其為宗主,不敢直唿天明帝國的國號,又感歎這個強大的國家就如天上神國般興盛無比,故而引用其國號之中的天字,避其國號尊稱其為“天國”,久而久之已經形成習慣,就算是現在倭桑瀛侵占了天明帝國的大片領土,奴役了沿海地區上百萬天明帝國的百姓,還是按照習慣,稱唿天明帝國為“天國”。
他看了一眼那些敗退下來的士兵,突然聽見身邊兩名將領一副輕蔑的口氣說道:“這就是鹿野君你訓練出來的士兵?我虎尾藩的士兵什麽時候變得如此不堪了?”
“嗬嗬,難道是在濟城閑置太久,已經失去了作為我倭桑瀛邦國士兵的勇氣了嗎?被敵人的弓箭就趕了下來,還真是丟我虎尾藩主幸田大人的臉麵啊!”另一人附和著說道。
鹿野明城心中大怒,可又不好發作,他臉色鐵青的轉過頭對身邊的兩名將領臉色冷峻的說道:“我都說過,天國在經曆和我們的十幾年戰爭中,戰力迅速提升,可惜藩主大人對我的話有所懷疑,現在你們看到了,既然你們是來支援我的,那就由你們親自體會一下好了,你們兩位帶領藩主的精銳進攻硝山大營吧!”
那兩名將領本來還在幸災樂禍,此刻聽到鹿野明城的話,臉色頓時一陣鐵青,他們都是從倭桑瀛本土虎尾藩前來的所謂“援軍”,實則是虎尾藩主幸田兼信派來監視和挾製鹿野明城的,這次攻打硝山大營的三萬五千兵馬中,他們倆帶領的“援軍”占了一萬人,而其餘的兩萬五千兵馬才是隨鹿野明城一直攻略天明帝國的嫡係部隊。
剛才他們可是親眼看見那些常年跟隨鹿野明城與天明帝國作戰的部隊,一個整編的千人隊氣勢洶洶的開上去,結果沒到二十分鍾就被對方射成了篩子,自己帶的這一萬人要是開上去也不知道會打成什麽德性,萬一打光了,那還拿什麽監視和製約鹿野明城?就憑一張嘴瞎白胡嗎?那自己兩人的頂頭上司山下義仁還不直接剁了他倆。
一想到這些,這兩個人的表情就像是吃了酸杏似的五官都快皺巴到一起了,其中一名將領趕緊開口道:“哈哈,鹿野君不必當真,我們隻是開個玩笑,你與天國作戰數年,攻城略地無數,我們這些人剛剛抵達幾個月的時間,尚無與天國軍隊的作戰經驗,如果貿然開上去,恐怕會因為缺乏經驗而導致遭遇不必要的損失,還是鹿野君繼續進攻,我們先觀摩一下,等我們熟悉了對方的戰法,再助鹿野君一臂之力。”他一臉的和顏悅色,就是在向鹿野明城表示還是你來打,你打你的,這次我們閉嘴看著就是。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繼續進攻了,如果力有不逮,還請你們兩位能助我一臂之力!”鹿野明城終於堵住了這兩個混蛋的嘴,於是不想繼續糾纏下去,他拔出腰間的野劍,高喊道:“倭桑瀛的勇士們,現在到了展示你們勇武的時刻了,拿起你們的刀劍,讓這些天國人知道我倭桑瀛人的厲害!進攻!”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數個倭桑瀛人的軍陣齊齊向前開進,如同潮水一般快速向坡地之上的大營漫延而來。
“殺!”山唿海嘯一般的呐喊聲響徹山腳,倭桑瀛人終於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
“倭桑瀛人上來了!快準備放箭!”硝山大營營牆上的各隊小旗官,伸著脖子大聲朝自己的士兵喊道,他們手持寶劍來迴在自己的士兵身後巡視者,看見有人沒有做好準備,上去就是一腳,口中厲罵道:“媽的,想死嗎?不想死就把弓箭拉開,準備好!聽我的命令,射死這群狗娘養的!”
“放箭!”待倭桑瀛人再次到達最外沿的一道壕溝時,小旗官們聲嘶力竭的下達了命令。
隨著鋪天蓋地的一陣箭雨,倭桑瀛人再次被射到一片,但是這次倭桑瀛人的數量太多,後麵又有各隊的軍官督陣,隻要敢稍稍後撤,立刻就會被後麵的軍官厲聲喝罵,甚至有幾個想退下去的士兵被督戰的軍官砍了腦袋,倭桑瀛人的士兵再也不敢後撤,目露兇光的朝著營牆猛衝。
天明帝國硝山大營的營牆之上,弓箭手們就像是走馬燈似的輪換,一排射擊完畢直接退到後麵,第二排馬上填補上來,拉開弓弦射擊,由於倭桑瀛人的數量太多,甚至連瞄準都不用,直接朝著人群就是一頓亂射,弓弦起處,必定有倭桑瀛人被寒芒射中,翻滾在山坡之上痛苦哀嚎。
硝山大營的弓箭手甚至已經麻木了,他們隻是機械性的重複著幾個動作,手指由於不斷的拉開弓弦而導致紅腫破裂,鮮血順著手腕向下流淌,而他們卻仿佛渾然未覺,隻是不斷射出一支支箭鏃。
閃電仿若銀蛇,此刻劃過戰場的上空,隨著一聲響徹雲霄的炸雷,暴雨傾盆而至,雨水混合著鮮血流淌在硝山大營前麵的土坡之上,讓腳下的大地,化為一片血肉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