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倭桑瀛潞州十萬聯軍在寧城之戰中的慘敗,天明帝國與倭桑瀛入侵者之間,保持了十數年的攻守之勢發生了根本上的轉變。
倭桑瀛人在寧城之戰中不但被斬殺了數萬大軍,還陣亡了十多名各路勢力的統兵大將,導致隻能龜縮迴自己在潞州的勢力範圍內據守不出。而天明帝國則憑借此戰聲威大震。
“拱治”四十七年九月初七日,朝廷再發旨意,對有功將士大加封賞,上諭中對淮州軍將士極盡溢美之詞,可見老皇帝振奮到何種程度,另外還調撥軍資糧餉等物赴前線犒賞三軍將士,並命皇太女擇機收複潞州之地,以圖肅清長達十數年的倭桑瀛之患。
李患之在接到皇帝諭旨之後,一麵整肅軍馬,一麵命人將後方濟城、坊縣、營城等地新近招募的士兵開赴寧城,以增加自己的兵力。並命顧峻川率五千步軍北上申城港,將淮州最後一個倭桑瀛盤踞的港口收複。當初李患之攻陷營城時,本想趁勢收複這營城東線的沿海港口,但是由於時間緊迫,為了盡快南下與藺聞宇的大軍匯合圍攻坊縣,故而就一時間放棄了收複申城港的行動,現在淮州倭桑瀛人盡滅,寧城大戰也已經告一段落,在進軍潞州之前,必須剿滅盤踞在淮州最後一塊飛地的倭桑瀛人,方能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而且李患之心中還有一個打算,那就是建立一支屬於天明帝國真正的海軍,沒有港口怎麽能行?先收迴這座港口,待自己抽出手來,再全力支持海軍的發展,屆時天明帝國方能無海上之患,不然就算肅清了本土的倭桑瀛人,也不能保證這些龜孫子日後不再從海上卷土重來,到時候又是一番雞飛狗跳的襲擾,就算能夠再次剿滅也是頗為煩人的一件事。隻有擁有海軍,保障了海防,才是一勞永逸之舉。
李患之在顧峻川出發之前特意囑咐道“倭桑瀛人想殺多少都可以,但是港口的一切設施都不許破壞,船隻也必須全部保存好,如果破壞了港口的設施,你這個將軍就可以迴家抱孩子去了!”
顧峻川一臉無奈的看著這位蠻不講理的皇太女殿下,卻是一句反抗的話也沒敢說出來,隻得苦著臉帶領五千軍兵向北攻打申城港去了。九月十六日消息傳來,顧峻川不負所望,攻陷申城港,港內倭桑瀛人千餘守軍被顧峻川的五千將士殺個雞犬不留。港口設施、船隻等一切保存完好。李患之得到軍報心中大喜,命顧峻川駐守申城港,安民招兵,囤積物資,修繕城防,等自己收複了潞州便去申城港視察一番。
此時從後方調往寧城的新兵已到,被收複的這些淮州城池及周邊百姓聽聞帝國軍隊連戰連捷,打的倭桑瀛人抱頭鼠竄,不少青壯都踴躍參軍,也打算為國盡忠,跟隨皇太女殿下將倭桑瀛人徹底趕出帝國本土去,故而這一段時間重新收複的幾座城池招募了數萬大軍,加上之前留守淮州的軍兵,現在沒有了駐防任務也趕赴寧城而來,一時間寧城一線的天明帝國軍隊已達到十二萬五千人。
李患之將自己親統的龍驤軍擴充至兩萬五千人,與虎賁、飛熊兩軍人數相當,而後又增設鳳翔、豹韜兩軍,每軍兩萬五千人,任命藺聞宇為鳳翔軍總兵官,顧峻川為豹韜軍總兵官。由於顧峻川不在寧城,而是在申城港駐守,故而李患之讓豹韜軍充作預備役,暫時將不派遣其作戰任務,而是以駐防為主。
一切安排停當,李患之便開始對著眼於潞州如今的局勢,經過多日的斥候探查,李患之了解到潞州的倭桑瀛人目前聯合的狀態已經基本解除,寧城之戰中這些倭桑瀛各路勢力,被自己率騎兵迂迴穿插,分散突襲,搞的不但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就是連寧城的影都沒有看到就被打的全軍崩潰,紛紛敗退迴宿城,而後便各自散去,迴歸自己勢力的控製區域龜縮不出,精心布置防禦去了。
而在岸田弘毅和岡本次郎被剿滅之後,潞州目前所剩的最大一股倭桑瀛人勢力,便是寧城之戰中,作為總指揮的筱義左兵衛所統領的鬼目藩軍。這支藩軍占據三座城池及周邊大片區域,除了潞州的重鎮宿城之外,宿城東南方向的宜撫,與正南方向的春潭兩城,也在其勢力控製之下。
隻要攻取鬼目藩所控製的三城,那其餘倭桑瀛人勢力便微不足道了,屆時便可以分兵清剿,最後收複沿海的兩座港口城市佗城和閩港,便算是大功告成。
第一個目標自然是寧城正南的潞州重鎮宿城,那裏是鬼目藩軍進軍淮州的根據地,多年的經營,防禦十分堅固,筱義左兵衛上次見勢不妙就立即帶兵返迴宿城,隻是退軍途中被其他各路敗軍衝擊,慌亂中自相踐踏死了上百人,軍資器械有些遺失,其餘並未受到太大的損失,現在三萬大軍囤駐宿城,據聞還從宜撫調來了一支名為遠江弓箭隊的特殊兵種,準備利用這支弓箭隊對付天國騎兵。
李患之得到倭桑瀛這支弓箭隊的報告時,心裏頓感有些不妙,這種特殊的弓箭手,他前生那個世界,某個島國曆史上也曾出現過,這些弓箭手都是軍中精銳組成,身強力壯,不但配備有普通人根本拉不開的強弓,射程超過普通弓箭的三分之一,並且使用的箭鏃是經過特殊打造的重箭,可以輕易射穿士兵的頭盔和鎧甲,更兼這些家夥不僅僅是弓箭手,他們身穿重甲,背負長刀,就算被敵人突破了遠程攻擊,也可以在敵人近身之時,扔掉弓箭,持刀近戰,並且戰力強悍,屬於是極為特殊的一種重甲弓兵。
天明帝國淮州軍這邊基本都是步軍,隻有一萬三千餘名輕騎兵,一萬編入了李患之親統的龍驤軍,另外三千騎兵分散在各軍充當統軍大將的近衛使用。這種輕騎兵最大的優勢是機動能力強悍,對上步兵有極大的衝擊力和速度優勢,但是一旦被這種重型弓箭手盯上,那就是極其危險的事情,騎兵在衝鋒過程中無法輕易轉向,麵對鋪天蓋地射來的箭雨,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騎兵盾牌進行防禦,可是輕騎兵的盾牌一般比較小巧,防禦力也沒有重甲步兵使用的大盾那麽厚實堅固,一旦遭遇這種特殊重甲弓箭手的攻擊,那必定是損失慘重。
騎兵培養不易,不光是戰馬難得,能騎馬作戰的士兵更加的難以培養,沒有幾年的時間,都無法培養出一個好的騎手,天明帝國朝廷地處南方,戰馬本就不多,能騎馬作戰的士兵更是難得,李患之手裏這萬餘騎兵,每一個都被他像寶貝疙瘩似的護著,沒有絕對把握的時候,他一般不會讓騎兵去冒然衝鋒,現在聽說有對騎兵造成巨大威脅的兵種,他如何能不想要解決掉這個隱患。
好在現在主動權在自己這一邊,李患之倒也不急於一時,他思索片刻,心中已經有了主意,叫來唐英婉和蕭妙貞二女,三人騎馬出了寧城往東而走。走了約有一個時辰,來到東峰口兩山夾道之地,李患之仰望山間,但見山坡之上鬱鬱蔥蔥,大片的樹木林立高聳,九月初秋之際,平整光滑的葉片已然透出濃濃的金黃之色,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摻雜在仍有大片翠綠的山間,顯得色彩斑斕煞是醉人。
那山下有竹,竹有碗口粗細,高有丈餘,竹身上有斑斑白色霜漬,一看便是經年的老竹,大片大片生長在兩山腳下,延綿不絕直至遠方。
李患之在馬上定睛觀看半晌心中大喜,前些天他帶兵圍攻岸田弘毅的土灣藩軍,便是在這山腳下作戰,當時天色已晚未來得及細看,但是借著火光仿佛覺得有些竹林,當時李患之也沒有太過在意,現在他思慮破解遠江弓箭隊之法,便想到了這些高大的樹木和竹林,於是帶兩名侍女前來查看,現在果然發現這些東西。
李患之縱馬向前,沿著東峰口兩山間的小路繼續向前行去,不時左右張望,查看山上樹木及山下竹林的數量及長勢,越看越是欣喜,不由向前走了數裏之遙,漸漸就要穿過兩山之間的拗口。
卻忽見前方山腳之下轉出一隊人馬,約有數十人眾,一個個手持長刀短劍麵目兇惡。為首一人身高八尺,膀大腰圓,頭戴方巾,身穿皂衣,一張國字臉上眉似鋼刷,眼賽銅鈴,方鼻闊口,一臉黑髭連鬢絡腮。此人步行無馬,手中持一口鋸齒飛鐮刀,站定身形朝李患之大喝道:“呔!來人聽著!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膽敢說不字,上前揪腦袋,管殺不管埋,送上望鄉台,永遠迴不來!”
“什...什麽玩意兒?”李患之心神全在山間樹木竹林之上,對方突然出現,一聲大喝,把他嚇了一跳,正待發怒,忽聽對方這一套順口溜下來,倒是給李患之整樂了。
就連兩名侍女都掩麵笑出聲來,心道這剪徑的匪徒,廢話未免忒多了些,口沫橫飛的說了半天,難道是為了逗人一樂不成?她倆隨李患之見過的大風大浪也多了,除曆王、擒程淦、斬王必、屢敗倭桑瀛人的大將,哪一件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就連那地下河道裏的“綠帽僵屍”都被皇太女殿下整沒了,就你一個剪徑的土匪,算個毛線啊?
她們三個嬌滴滴的女子騎在馬上一陣發笑,可把對麵的大漢整不會了,他單手提著那把鋸齒飛鐮刀,另一隻手摸摸了自己的頭,有些發懵的自言自語道:“哪裏說錯了嗎?不會吧,背了好久的!”說著他又抬頭看了看騎在馬上的三個女子,搖了搖頭說道:“原來是幾個女子,算了,你們走吧!我不搶女人。”
就在他發怔之際,身旁一名手下趕緊上前一臉諂笑的說道:“大哥,是三個美人啊,就算劫不到財,把她們三個劫迴鎮去,也能快活一陣啊,哈哈哈哈!”
“放屁!”那名大漢一記耳瓜子就乎在了那名手下的臉上,“啪”的一聲脆響,打得那小子一陣頭暈眼花,差點沒坐到地上。“老子雖然劫道,但是從來不幹傷天害理的勾當,你他娘的是活的不耐煩了,看我迴去再收拾你!”
“大哥我...”那小子一手捂著腮幫子,鮮血順著嘴角直往外淌,看著那名大漢滿臉的驚恐之色,還想再說點什麽,卻被大漢大喝一聲打斷了“住口,別他娘說了!”
他這一巴掌倒是讓李患之停下了笑聲,李患之饒有興趣的歪著頭看了看那名大漢,嬌聲笑道:“哎我說那個傻大個,看不出來,你還挺講道義的,你不想幹傷天害理的事情,劫道幹嘛?難道劫道就不傷天害理了嗎?”
“你知道什麽!我劫道是為了招兵買馬,殺倭桑瀛人!是替天行道,怎麽算是傷天害理!”那名大漢聽李患之說他劫道傷天害理,對李患之怒目而視,氣唿唿的說道。
“哦!?你要殺倭桑瀛人去投軍便是,為何在這裏剪徑劫掠我天明帝國的百姓?難道還不是傷天害理嗎?你和那些倭桑瀛人有何分別?”李患之聽他狡辯,不由俏臉微寒,語氣冰冷的說道。
李患之上位已久,又統兵殺伐,一旦發怒身上自然流露出一股睥睨天下的氣勢,仿佛四周的空氣都冷了幾分,淩厲的目光看的那名大漢心冒涼氣,那大漢似乎覺得自己弱了氣勢,挺了挺身子,憤憤說道:“平常百姓我自然不劫,老子專搶那些寧城與倭桑瀛人做生意的奸商,劫了他們的財物,好去招兵買馬,殺倭桑瀛人,如何算是傷天害理!我剛才離得遠些,隻見你們騎著高頭大馬,錦衣玉服,誤認成了寧城的奸商,如今既然是好人,又是女子,我不與你們為難,趕緊離開吧!我不與女人做口舌之爭,多說無益!”
那大漢說罷便要轉身離開,不料李患之一個縱身,從馬上一記前空翻就落到那名大漢的麵前,一伸手攔住了大漢的去路。那大漢見李患之有這般身手,頓時有些詫異,他警惕的看著李患之,眼睛不自覺的眯成了一條線,冷冷說道:“你待怎樣?”言語之時,一股淩厲的殺氣從眼中射出,目光炯炯的盯著眼前這個神秘而又強大的女人。
李患之卻露出了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開口說道:“你想走便走嗎?今天不說清楚,休想離開!不如我們打一場,如果你贏了,我可以給你白銀千兩,供你作為軍資,若是你敗了,你便要依我一件事,不可違逆!你有這個膽量嗎?”
那大漢聽聞李患之的話語,臉色有些尷尬,麵色微紅說道:“我不打女人,和你比試不公平,輸贏都會被人恥笑,如何比得?”
“原來是個膽小如鼠的孬種,還大言不慚說什麽要去殺倭桑瀛人,簡直一派胡言!就是個虛張聲勢之輩,欺軟怕硬之徒!”李患之一臉不屑的一頓嘲諷,滿眼的鄙夷之色讓那名大漢氣的臉色發紫,哇哇怪叫,不由暴跳如雷說道:“好你個不知好歹的丫頭片子,老子不想與你一介女流一般見識,沒想到你居然出口傷人,今天老子非讓你知道某家的厲害!”
那大漢說罷,一擺手中鋸齒飛鐮刀,斜肩帶背就照李患之砍來,李患之不怒反喜,一縱身便躲過了他的斬擊,嬌聲叫道:“且慢!我赤手空拳,你拿著那樣一把大刀,如何公平?借你手下人兵刃一用。”
那大漢一見李患之確實赤手空拳,不由臉上一紅,朝著身後的手下喊道:“給她一把刀!”那大漢手下立刻將一把樸刀遞了過去,李患之拿過樸刀看都沒看,提在手中隻是似笑非笑的看向那名大漢。
那大漢被李患之看的一臉的不自在,開口說道:“剛剛是我先動的手,現在你先來,免得說我欺負你!”說罷果然不動手,而是站定身形,等著李患之出手。
李患之見他這般模樣,知道多說無益,這種大男子主義的人,你就是說出花來,他也不會先動手了。李患之輕微一笑,輕邁蓮步,手中樸刀直直向前刺了出去,那大漢根本沒想到李患之會用刀尖來刺自己,樸刀是一種介於長兵器和短兵器之間的武器,由於朝廷對民間長柄武器有一定的管製,故而民間使用長柄大刀會將木柄截短,逃過官府的管轄,實際上等於穿了一個空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武器的類別,使用這種樸刀,基本都是劈砍為主,刺這種技巧在刀法之中很是少見,沒想到對麵這位姑娘今天一上來就是一擊突刺,半長不短的樸刀配合她的步法,攻擊距離的突然變化,讓那名大漢有些措手不及,隻能急忙側身躲閃。
李患之又是不緊不慢的幾刀,每一次都是十分的詭異刁鑽,搞得那名大漢有些手忙腳亂,可是幾招過後,李患之便不再出招,反而改為守勢,身法輾轉騰挪,刀法崩挑撩擋隻是守住周身,就是不見進攻,而那大漢卻是一改之前的慌亂,一口鋸齒飛鐮刀舞動的虎虎生風,劈砍掃抹上下翻飛,刀光滾滾,殺氣騰騰,刀法大開大合,威猛異常。
可是就在幾十招過後,李患之仿佛已經知曉了這名大漢的全部招數,突然轉守為攻,霎時間他身形靈動,刀光如電,步伐如風,刀刀兇險異常,那名大漢轉眼間便落入下風。
十幾招過後,李患之見那大漢一刀照自己頭上砍來,用樸刀斜向往外一掛,隻聽“嘡”的一聲巨響,那大漢手中的長刀居然被震飛了出去,那大漢正自驚詫,李患之飛起一腳正中那大漢的前胸,“噗通”一聲,那大漢便被踢倒在地上,沒等他迴過神來,一把樸刀已經架在了他的脖頸之上。
倭桑瀛人在寧城之戰中不但被斬殺了數萬大軍,還陣亡了十多名各路勢力的統兵大將,導致隻能龜縮迴自己在潞州的勢力範圍內據守不出。而天明帝國則憑借此戰聲威大震。
“拱治”四十七年九月初七日,朝廷再發旨意,對有功將士大加封賞,上諭中對淮州軍將士極盡溢美之詞,可見老皇帝振奮到何種程度,另外還調撥軍資糧餉等物赴前線犒賞三軍將士,並命皇太女擇機收複潞州之地,以圖肅清長達十數年的倭桑瀛之患。
李患之在接到皇帝諭旨之後,一麵整肅軍馬,一麵命人將後方濟城、坊縣、營城等地新近招募的士兵開赴寧城,以增加自己的兵力。並命顧峻川率五千步軍北上申城港,將淮州最後一個倭桑瀛盤踞的港口收複。當初李患之攻陷營城時,本想趁勢收複這營城東線的沿海港口,但是由於時間緊迫,為了盡快南下與藺聞宇的大軍匯合圍攻坊縣,故而就一時間放棄了收複申城港的行動,現在淮州倭桑瀛人盡滅,寧城大戰也已經告一段落,在進軍潞州之前,必須剿滅盤踞在淮州最後一塊飛地的倭桑瀛人,方能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而且李患之心中還有一個打算,那就是建立一支屬於天明帝國真正的海軍,沒有港口怎麽能行?先收迴這座港口,待自己抽出手來,再全力支持海軍的發展,屆時天明帝國方能無海上之患,不然就算肅清了本土的倭桑瀛人,也不能保證這些龜孫子日後不再從海上卷土重來,到時候又是一番雞飛狗跳的襲擾,就算能夠再次剿滅也是頗為煩人的一件事。隻有擁有海軍,保障了海防,才是一勞永逸之舉。
李患之在顧峻川出發之前特意囑咐道“倭桑瀛人想殺多少都可以,但是港口的一切設施都不許破壞,船隻也必須全部保存好,如果破壞了港口的設施,你這個將軍就可以迴家抱孩子去了!”
顧峻川一臉無奈的看著這位蠻不講理的皇太女殿下,卻是一句反抗的話也沒敢說出來,隻得苦著臉帶領五千軍兵向北攻打申城港去了。九月十六日消息傳來,顧峻川不負所望,攻陷申城港,港內倭桑瀛人千餘守軍被顧峻川的五千將士殺個雞犬不留。港口設施、船隻等一切保存完好。李患之得到軍報心中大喜,命顧峻川駐守申城港,安民招兵,囤積物資,修繕城防,等自己收複了潞州便去申城港視察一番。
此時從後方調往寧城的新兵已到,被收複的這些淮州城池及周邊百姓聽聞帝國軍隊連戰連捷,打的倭桑瀛人抱頭鼠竄,不少青壯都踴躍參軍,也打算為國盡忠,跟隨皇太女殿下將倭桑瀛人徹底趕出帝國本土去,故而這一段時間重新收複的幾座城池招募了數萬大軍,加上之前留守淮州的軍兵,現在沒有了駐防任務也趕赴寧城而來,一時間寧城一線的天明帝國軍隊已達到十二萬五千人。
李患之將自己親統的龍驤軍擴充至兩萬五千人,與虎賁、飛熊兩軍人數相當,而後又增設鳳翔、豹韜兩軍,每軍兩萬五千人,任命藺聞宇為鳳翔軍總兵官,顧峻川為豹韜軍總兵官。由於顧峻川不在寧城,而是在申城港駐守,故而李患之讓豹韜軍充作預備役,暫時將不派遣其作戰任務,而是以駐防為主。
一切安排停當,李患之便開始對著眼於潞州如今的局勢,經過多日的斥候探查,李患之了解到潞州的倭桑瀛人目前聯合的狀態已經基本解除,寧城之戰中這些倭桑瀛各路勢力,被自己率騎兵迂迴穿插,分散突襲,搞的不但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就是連寧城的影都沒有看到就被打的全軍崩潰,紛紛敗退迴宿城,而後便各自散去,迴歸自己勢力的控製區域龜縮不出,精心布置防禦去了。
而在岸田弘毅和岡本次郎被剿滅之後,潞州目前所剩的最大一股倭桑瀛人勢力,便是寧城之戰中,作為總指揮的筱義左兵衛所統領的鬼目藩軍。這支藩軍占據三座城池及周邊大片區域,除了潞州的重鎮宿城之外,宿城東南方向的宜撫,與正南方向的春潭兩城,也在其勢力控製之下。
隻要攻取鬼目藩所控製的三城,那其餘倭桑瀛人勢力便微不足道了,屆時便可以分兵清剿,最後收複沿海的兩座港口城市佗城和閩港,便算是大功告成。
第一個目標自然是寧城正南的潞州重鎮宿城,那裏是鬼目藩軍進軍淮州的根據地,多年的經營,防禦十分堅固,筱義左兵衛上次見勢不妙就立即帶兵返迴宿城,隻是退軍途中被其他各路敗軍衝擊,慌亂中自相踐踏死了上百人,軍資器械有些遺失,其餘並未受到太大的損失,現在三萬大軍囤駐宿城,據聞還從宜撫調來了一支名為遠江弓箭隊的特殊兵種,準備利用這支弓箭隊對付天國騎兵。
李患之得到倭桑瀛這支弓箭隊的報告時,心裏頓感有些不妙,這種特殊的弓箭手,他前生那個世界,某個島國曆史上也曾出現過,這些弓箭手都是軍中精銳組成,身強力壯,不但配備有普通人根本拉不開的強弓,射程超過普通弓箭的三分之一,並且使用的箭鏃是經過特殊打造的重箭,可以輕易射穿士兵的頭盔和鎧甲,更兼這些家夥不僅僅是弓箭手,他們身穿重甲,背負長刀,就算被敵人突破了遠程攻擊,也可以在敵人近身之時,扔掉弓箭,持刀近戰,並且戰力強悍,屬於是極為特殊的一種重甲弓兵。
天明帝國淮州軍這邊基本都是步軍,隻有一萬三千餘名輕騎兵,一萬編入了李患之親統的龍驤軍,另外三千騎兵分散在各軍充當統軍大將的近衛使用。這種輕騎兵最大的優勢是機動能力強悍,對上步兵有極大的衝擊力和速度優勢,但是一旦被這種重型弓箭手盯上,那就是極其危險的事情,騎兵在衝鋒過程中無法輕易轉向,麵對鋪天蓋地射來的箭雨,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騎兵盾牌進行防禦,可是輕騎兵的盾牌一般比較小巧,防禦力也沒有重甲步兵使用的大盾那麽厚實堅固,一旦遭遇這種特殊重甲弓箭手的攻擊,那必定是損失慘重。
騎兵培養不易,不光是戰馬難得,能騎馬作戰的士兵更加的難以培養,沒有幾年的時間,都無法培養出一個好的騎手,天明帝國朝廷地處南方,戰馬本就不多,能騎馬作戰的士兵更是難得,李患之手裏這萬餘騎兵,每一個都被他像寶貝疙瘩似的護著,沒有絕對把握的時候,他一般不會讓騎兵去冒然衝鋒,現在聽說有對騎兵造成巨大威脅的兵種,他如何能不想要解決掉這個隱患。
好在現在主動權在自己這一邊,李患之倒也不急於一時,他思索片刻,心中已經有了主意,叫來唐英婉和蕭妙貞二女,三人騎馬出了寧城往東而走。走了約有一個時辰,來到東峰口兩山夾道之地,李患之仰望山間,但見山坡之上鬱鬱蔥蔥,大片的樹木林立高聳,九月初秋之際,平整光滑的葉片已然透出濃濃的金黃之色,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摻雜在仍有大片翠綠的山間,顯得色彩斑斕煞是醉人。
那山下有竹,竹有碗口粗細,高有丈餘,竹身上有斑斑白色霜漬,一看便是經年的老竹,大片大片生長在兩山腳下,延綿不絕直至遠方。
李患之在馬上定睛觀看半晌心中大喜,前些天他帶兵圍攻岸田弘毅的土灣藩軍,便是在這山腳下作戰,當時天色已晚未來得及細看,但是借著火光仿佛覺得有些竹林,當時李患之也沒有太過在意,現在他思慮破解遠江弓箭隊之法,便想到了這些高大的樹木和竹林,於是帶兩名侍女前來查看,現在果然發現這些東西。
李患之縱馬向前,沿著東峰口兩山間的小路繼續向前行去,不時左右張望,查看山上樹木及山下竹林的數量及長勢,越看越是欣喜,不由向前走了數裏之遙,漸漸就要穿過兩山之間的拗口。
卻忽見前方山腳之下轉出一隊人馬,約有數十人眾,一個個手持長刀短劍麵目兇惡。為首一人身高八尺,膀大腰圓,頭戴方巾,身穿皂衣,一張國字臉上眉似鋼刷,眼賽銅鈴,方鼻闊口,一臉黑髭連鬢絡腮。此人步行無馬,手中持一口鋸齒飛鐮刀,站定身形朝李患之大喝道:“呔!來人聽著!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膽敢說不字,上前揪腦袋,管殺不管埋,送上望鄉台,永遠迴不來!”
“什...什麽玩意兒?”李患之心神全在山間樹木竹林之上,對方突然出現,一聲大喝,把他嚇了一跳,正待發怒,忽聽對方這一套順口溜下來,倒是給李患之整樂了。
就連兩名侍女都掩麵笑出聲來,心道這剪徑的匪徒,廢話未免忒多了些,口沫橫飛的說了半天,難道是為了逗人一樂不成?她倆隨李患之見過的大風大浪也多了,除曆王、擒程淦、斬王必、屢敗倭桑瀛人的大將,哪一件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就連那地下河道裏的“綠帽僵屍”都被皇太女殿下整沒了,就你一個剪徑的土匪,算個毛線啊?
她們三個嬌滴滴的女子騎在馬上一陣發笑,可把對麵的大漢整不會了,他單手提著那把鋸齒飛鐮刀,另一隻手摸摸了自己的頭,有些發懵的自言自語道:“哪裏說錯了嗎?不會吧,背了好久的!”說著他又抬頭看了看騎在馬上的三個女子,搖了搖頭說道:“原來是幾個女子,算了,你們走吧!我不搶女人。”
就在他發怔之際,身旁一名手下趕緊上前一臉諂笑的說道:“大哥,是三個美人啊,就算劫不到財,把她們三個劫迴鎮去,也能快活一陣啊,哈哈哈哈!”
“放屁!”那名大漢一記耳瓜子就乎在了那名手下的臉上,“啪”的一聲脆響,打得那小子一陣頭暈眼花,差點沒坐到地上。“老子雖然劫道,但是從來不幹傷天害理的勾當,你他娘的是活的不耐煩了,看我迴去再收拾你!”
“大哥我...”那小子一手捂著腮幫子,鮮血順著嘴角直往外淌,看著那名大漢滿臉的驚恐之色,還想再說點什麽,卻被大漢大喝一聲打斷了“住口,別他娘說了!”
他這一巴掌倒是讓李患之停下了笑聲,李患之饒有興趣的歪著頭看了看那名大漢,嬌聲笑道:“哎我說那個傻大個,看不出來,你還挺講道義的,你不想幹傷天害理的事情,劫道幹嘛?難道劫道就不傷天害理了嗎?”
“你知道什麽!我劫道是為了招兵買馬,殺倭桑瀛人!是替天行道,怎麽算是傷天害理!”那名大漢聽李患之說他劫道傷天害理,對李患之怒目而視,氣唿唿的說道。
“哦!?你要殺倭桑瀛人去投軍便是,為何在這裏剪徑劫掠我天明帝國的百姓?難道還不是傷天害理嗎?你和那些倭桑瀛人有何分別?”李患之聽他狡辯,不由俏臉微寒,語氣冰冷的說道。
李患之上位已久,又統兵殺伐,一旦發怒身上自然流露出一股睥睨天下的氣勢,仿佛四周的空氣都冷了幾分,淩厲的目光看的那名大漢心冒涼氣,那大漢似乎覺得自己弱了氣勢,挺了挺身子,憤憤說道:“平常百姓我自然不劫,老子專搶那些寧城與倭桑瀛人做生意的奸商,劫了他們的財物,好去招兵買馬,殺倭桑瀛人,如何算是傷天害理!我剛才離得遠些,隻見你們騎著高頭大馬,錦衣玉服,誤認成了寧城的奸商,如今既然是好人,又是女子,我不與你們為難,趕緊離開吧!我不與女人做口舌之爭,多說無益!”
那大漢說罷便要轉身離開,不料李患之一個縱身,從馬上一記前空翻就落到那名大漢的麵前,一伸手攔住了大漢的去路。那大漢見李患之有這般身手,頓時有些詫異,他警惕的看著李患之,眼睛不自覺的眯成了一條線,冷冷說道:“你待怎樣?”言語之時,一股淩厲的殺氣從眼中射出,目光炯炯的盯著眼前這個神秘而又強大的女人。
李患之卻露出了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開口說道:“你想走便走嗎?今天不說清楚,休想離開!不如我們打一場,如果你贏了,我可以給你白銀千兩,供你作為軍資,若是你敗了,你便要依我一件事,不可違逆!你有這個膽量嗎?”
那大漢聽聞李患之的話語,臉色有些尷尬,麵色微紅說道:“我不打女人,和你比試不公平,輸贏都會被人恥笑,如何比得?”
“原來是個膽小如鼠的孬種,還大言不慚說什麽要去殺倭桑瀛人,簡直一派胡言!就是個虛張聲勢之輩,欺軟怕硬之徒!”李患之一臉不屑的一頓嘲諷,滿眼的鄙夷之色讓那名大漢氣的臉色發紫,哇哇怪叫,不由暴跳如雷說道:“好你個不知好歹的丫頭片子,老子不想與你一介女流一般見識,沒想到你居然出口傷人,今天老子非讓你知道某家的厲害!”
那大漢說罷,一擺手中鋸齒飛鐮刀,斜肩帶背就照李患之砍來,李患之不怒反喜,一縱身便躲過了他的斬擊,嬌聲叫道:“且慢!我赤手空拳,你拿著那樣一把大刀,如何公平?借你手下人兵刃一用。”
那大漢一見李患之確實赤手空拳,不由臉上一紅,朝著身後的手下喊道:“給她一把刀!”那大漢手下立刻將一把樸刀遞了過去,李患之拿過樸刀看都沒看,提在手中隻是似笑非笑的看向那名大漢。
那大漢被李患之看的一臉的不自在,開口說道:“剛剛是我先動的手,現在你先來,免得說我欺負你!”說罷果然不動手,而是站定身形,等著李患之出手。
李患之見他這般模樣,知道多說無益,這種大男子主義的人,你就是說出花來,他也不會先動手了。李患之輕微一笑,輕邁蓮步,手中樸刀直直向前刺了出去,那大漢根本沒想到李患之會用刀尖來刺自己,樸刀是一種介於長兵器和短兵器之間的武器,由於朝廷對民間長柄武器有一定的管製,故而民間使用長柄大刀會將木柄截短,逃過官府的管轄,實際上等於穿了一個空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武器的類別,使用這種樸刀,基本都是劈砍為主,刺這種技巧在刀法之中很是少見,沒想到對麵這位姑娘今天一上來就是一擊突刺,半長不短的樸刀配合她的步法,攻擊距離的突然變化,讓那名大漢有些措手不及,隻能急忙側身躲閃。
李患之又是不緊不慢的幾刀,每一次都是十分的詭異刁鑽,搞得那名大漢有些手忙腳亂,可是幾招過後,李患之便不再出招,反而改為守勢,身法輾轉騰挪,刀法崩挑撩擋隻是守住周身,就是不見進攻,而那大漢卻是一改之前的慌亂,一口鋸齒飛鐮刀舞動的虎虎生風,劈砍掃抹上下翻飛,刀光滾滾,殺氣騰騰,刀法大開大合,威猛異常。
可是就在幾十招過後,李患之仿佛已經知曉了這名大漢的全部招數,突然轉守為攻,霎時間他身形靈動,刀光如電,步伐如風,刀刀兇險異常,那名大漢轉眼間便落入下風。
十幾招過後,李患之見那大漢一刀照自己頭上砍來,用樸刀斜向往外一掛,隻聽“嘡”的一聲巨響,那大漢手中的長刀居然被震飛了出去,那大漢正自驚詫,李患之飛起一腳正中那大漢的前胸,“噗通”一聲,那大漢便被踢倒在地上,沒等他迴過神來,一把樸刀已經架在了他的脖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