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軍先鋒陸明義與冀北大將萬曆天在鄭原城南十裏之地兩軍對戰,王耽、孫庭堅雙戰萬曆天不敵敗走,萬曆天拍馬追趕被陸明義所阻,兩人話不投機當場交手。
陸明義武藝高強,年少時曾拜名師學藝,馬上步下,十八般兵刃無所不通,刀槍之法尤為出眾,故而其師父為其選了這三尖兩刃刀作為武器,既有刀法劈砍掃抹的招數,又可使槍法刺撩崩挑的技巧,讓陸明義的招式變化發揮到極致,陸明義少年從軍之時也是軍中聞名的勇將,隻是後來成為了統帥一方的總兵官,便極少自己出手對敵了,很多人都忘記了他也是一位勇冠三軍的悍勇之將。
此刻陸明義見萬曆天殺敗王耽、孫庭堅二將,不由心中大怒,擺開三尖兩刃刀全力施為,劈、砍、掃、抹、刺、撩、崩、挑,變化多端,一口刀舞動的密不透風,帶著犀利的寒光刀刀直逼萬曆天的要害。
萬曆天乃是冀北五大將之首,若論武藝還在同為五大將的謝雄郢及方嘯鳴之上,否則他也不可能如此的狂傲,是名副其實的冀北第一武將,一條蛇矛槍未逢敵手,前番聽聞謝雄郢、方嘯鳴先後死於朝廷大軍的武將之手,不覺心中大怒,早就暗下心思要殺一殺朝廷武將的銳氣,今日本想殺了王耽、孫庭堅二將也算是給謝雄郢和方嘯鳴二人報仇雪恨,不料卻被陸明義所阻,頓時怒火中燒,便要殺了陸明義來頂替二將,於是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用上了全部的本領,一條蛇矛槍神出鬼沒,如同靈蛇吐信快如疾電,搶槍刺向陸明義的命門,雙方兩馬相交,刀槍並舉,一番廝殺,隻殺得天昏地暗鬼泣神驚,大戰上百合難分勝負。
此刻兩人心下都是暗自吃驚,陸明義武藝非凡,雖然不曾顯山露水,但他自己心中做過衡量,霍清明的武藝他自是不及,天明帝國第一武將的英勇無雙無人能及;
左英升刀法高強,經驗豐富,多次陣斬敵將,但是畢竟年事已高,若是與他陸明義交手,百合之內恐怕難分勝負,但是百合之外氣力必然不及,故而並非是自己的對手;
杜明雖然身居虎賁軍總兵官,統領一軍,地位崇高,但是從未有和敵將單獨對敵的記錄,都是統兵作戰,作為指揮官的作用遠大於戰場廝殺,向來武藝也是稀鬆平常;
藺聞宇、顧俊川雖然英勇,但是與自己相比還差了一個檔次,其餘如王耽、孫庭堅、之流更是不足為道;
至於許儔、雲破軍的武藝雖說自是高強,但是陸明義卻是未曾親眼見過,他也不好做出判斷和評價,如此一來,陸明義自認自己在女皇麾下這些武將之中,無論指揮作戰還是武藝,也是前三之列。
不想今日遇見這萬曆天這般厲害,與自己大戰上百合居然難分勝負,並且看不出一點頹勢,若是再戰下去恐怕雙方再戰百合也是個勝敗難分的局麵。
萬曆天此刻心中也是猶如驚濤駭浪一般,自己自從為將從未遇到過如此對手,與自己同為五大將的謝雄郢、方嘯鳴、高天禮、董向平,自己都曾經私下比試過,雖然也能與自己大戰上百合,但是若是兩百迴合下來定然不敵自己的蛇矛槍,但看這陸明義刀法精熟,毫無破綻,神完氣足的樣子,百合過後毫無亂相,就算再戰百合也是難以取勝,若論武藝絕對不輸其餘幾人,和自己也是難分伯仲。
但是今天既然依然誇下了海口,說出了大話要斬此人,豈能不見個高低輸贏,於是萬曆天定下心思要施展殺招,他再戰數合虛晃一槍撥馬便走,陸明義見其槍法絲毫未亂卻是突然敗走,料定其必有詐謀,於是也不追趕,隻是勒停戰馬高聲叫道:“賊將要施詐謀如何瞞得了我,勸你趕緊迴去,早作準備,待我女皇陛下大軍到來,定叫你等聚成齏粉!”
萬曆天本想詐敗而走,引陸明義來追,而後突施冷箭要了陸明義的性命,不想對方如此的經驗豐富,不但不追,還言語挑釁,氣的萬曆天暴跳如雷,不由撥轉馬匹向陸明義再次殺來,陸明義見其撥馬殺迴,立時撚弓搭箭射去,雙方攻守立時互換。
萬曆天雖然英勇,但是在如此近的距離之下也無法躲來陸明義射來的急箭,他頓時大驚,心中暗悔自己不該一時衝動,若是順勢撤軍便沒了現在的危局,但是箭到眼前他也無暇他顧,隻得奮力擰身一躲,也多虧他本領非凡,身法快如閃電,這一箭隻是擦著他的耳邊飛過,並沒有正中他的麵門,即便如此也是將其右耳帶起一道血痕,耳朵都差點給射去半邊,撕心裂肺的痛感襲上心頭,萬曆天也是嚇得魂不附體,驚恐之下也顧不得報仇,再次撥轉馬匹而走。
陸明義見萬曆天敗走,心中大喜,若不是對方被自己言語激得亂了方寸,讓自己有機可乘,真的再次交戰,勝負輸贏還真是難以判斷,此刻既然敵將已敗,自己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大好的戰機,於是三尖刀一揮,身後軍兵立時就是潮湧一般殺傷前來。
山唿海嘯一般的喊殺之聲立時響徹晴空之下的曠野,冀北軍見自己主將已敗,朝廷大軍蜂擁殺來,頓時大亂,隨著萬曆天向北往鄭原城敗走,陸明義率朝廷大軍隨後掩殺一陣,大獲全勝,斬敵三千餘人,俘獲五千餘人,繳獲敵兵大營之內的軍需輜重等物甚巨,追殺冀北軍三五裏路方才退兵。
陸明義於是一麵傳令安營紮寨,一麵將捷報派人送於後方趕來的女皇陛下,李患之得到捷報,心中大喜,不想這陸明義如此的神勇,對上冀北五大將之首的萬曆天也是旗開得勝,真是讓人喜出望外。
李患之於是命人加緊進兵,不兩日來到鄭原城南十裏之地,與陸明義兵合一處,一麵派斥候打探鄭原城消息,一麵對陸明義及其前鋒將士大加犒賞,眾人皆是心中歡喜。
卻說萬曆天迴到鄭原城中處理傷情,雖然並無大礙,但是心中實是氣惱之極,自己與人交手從未敗過,今日雖然是被對方暗箭偷襲,也算是敗了一陣,若是傳揚出去,自己一世英名便毀於一旦,這如何不讓他甘心,於是傳令整肅兵馬,待來日再去交戰,定要斬了陸明義報一箭之仇!
兩日之後尚未發兵,探馬來報說是那女皇親統大軍已到城南十裏,與其前鋒合兵一處,旌旗蔽日,軍容嚴整,連營十餘裏,其勢甚大。
萬曆天聽罷稟報,心中大駭,自己目前雖有十餘萬兵,但前番新敗,折損近萬,如今又是士氣不振之時,對方二十餘萬兵馬齊至,若是一擁而上奮力攻城,自己豈非無可抵抗,正自愁悶之際,人報說雍侯趙猛已帶大軍行至城北十裏之地,不出半個時辰便可抵達,萬曆天聞罷大喜,趕緊穿戴整齊統率兵馬開了北門前來迎接。
不過刻時,隻見遠處地平線上一隊隊灰甲軍士手舉戰旗而來,那黑底白邊的冀北戰旗之上,白色猛虎的圖案迎風飄展,仿佛活了一般,顯得猙獰可怖,數萬大軍手持長槍大盾拱衛中央,數不清的騎兵披甲持槍分列左右,護衛大軍側翼,中軍之中一杆大纛旗,纛旗之上一個巨大的趙字飄揚,被風吹動的嘩嘩作響。
纛旗之下,一人頭平天冠,身穿黑色繡莽大袞袍,金線雲紋盤踞領口兩袖,顯得威嚴無比,麵如豺梟,兩道劍眉斜插入鬢,一雙鷹眼閃動精光,鷹鉤鼻子,薄唇闊口,一綹短須微微上翹,嘴唇上方的兩道八字胡梳理的整齊異常,顯得極其霸道狠辣。坐下一匹千裏烏騅馬,腰間懸定一口鑲金七寶刀。
正是冀北的首領,北原經略使、雍侯趙猛。
萬曆天見是趙猛前來,趕緊滾鞍下馬,待趙猛率軍來到近前,萬曆天走上前去,單膝跪地拱手施禮,而後言道:“軍侯,末將無能,前日與敵交戰,大意之下被那陸明義突放冷箭敗了一陣,損兵折將,請軍侯處置!”
說罷,他低頭不語,隻等趙猛發話。
趙猛在馬上低頭看了一眼萬曆天,眼中閃過一抹精光,隨即便平息了下去,仿佛沒有任何的異常,緩緩開口說道:“罷了,起來吧!勝敗乃是兵家常事,縱然你英勇異常,也難逃此數,今後收起自傲之心,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今孤既率大軍到此,何容那陸明義再囂張猖狂,明日孤親統大軍與其交戰,定要將其碎屍萬段!”
趙猛兇橫的話語讓冀北軍士氣大振,一個個臉色都漲紅異常,萬曆天卻再次開口說道:“軍侯,不可輕敵,那女皇已經親提大軍趕來,此刻正在城南十裏之地,軍侯若是輕出,恐怕中其詭計,不若再仔細打探南軍動向,而後再圖良策破之!”
趙猛猛然轉頭看向萬曆天,眼中一抹略帶殺意的寒芒看的萬曆天心冒涼氣,隻聽趙猛咬著牙一字一頓的說道:“難道我還怕了她不成?孤今親統三十萬大軍在此,豈能讓南軍那女流之輩小覷於我,孤不追究你敗軍之罪,你卻口出擾亂軍心之言,是何道理?”
趙猛語氣極重,言辭犀利咄咄逼人,萬曆天一時間被趙猛的氣勢所震懾,又突遭訓斥有些不知所措,居然啞口無言,答不上話來。
“這...”就在萬曆天不知如何作答是好之際,就聽趙猛再次喝道:“孤恕你之罪,你卻不知悔改,反而口出禍亂軍心之語,實是可惡,來人!將此人斬首示眾!以安軍心!”
“啊!?這...”萬曆天萬萬沒想到剛剛赦免自己戰敗之罪的趙猛就因為自己的一句勸諫之言,就要殺了自己,頓時大驚失色。
刀斧手卻是不管不顧,一擁而上將萬曆天拖住,押至一側便要開刀問斬,隻聽趙猛身後一人高唿道:“且慢動手!軍侯,我有話說!”
趙猛不由迴頭觀望,隻見一人提馬向前而來,到了近前朝趙猛抱拳施禮道:“軍侯,此乃兩軍交戰之時,先斬大將於軍不利,不如留他性命,讓其戴罪立功,若是不勝,二罪並罰可也!”
萬曆天聽見有人給自己求情也是抬頭觀看,隻見此人身穿灰布長衫,頭戴綸巾無帽,麵容清瘦,顴骨微高,皮膚暗黃,略顯滄桑,兩道粗眉一雙大眼,窄鼻小嘴,三綹花白長須,乃是趙猛身邊有名的謀士文君奐。
趙猛聽罷文君奐之語,微微點頭,看了一眼滿麵驚容的萬曆天,輕哼了一聲開口說道:“今日若不是文先生為你求情,你焉有命在,暫留你一條性命,明日令你統兵三萬前去搦戰,若是不勝,二罪並罰,定斬不赦!”
趙猛說罷,打馬向前,大軍隨其緩緩開入鄭原城中,文君奐卻是低頭看了一眼滿麵悲戚之色的萬曆天,輕歎一口氣,也提馬向前進了城中,萬曆天卻是緩緩站起身形,心中一股慍怒不由暗暗而生。
他為冀北出生入死數年,立功無數,號稱冀北五大將之首,官居冀北軍奮威將軍,但是卻一直得不到趙猛的絕對信任,隻因他萬曆天乃是趙氏舊敵之後,萬曆天的家族曾經擁兵一時,當時是冀北趙氏最為強大的敵人,後來才逐漸衰落被趙氏所攻滅,萬曆天這一隻族人流落在外,才免去一場殺戮,趙氏已經統治冀北七州之地近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勝利者本應放下芥蒂任用賢人,但是趙猛心胸狹窄,自從得知萬曆天的身世之後,便對其逐漸疏遠,常有殺之後快之心。
雖然萬曆天一直認為趙猛不會那麽做,但是這次的事情卻是讓他的心徹底的涼了下來,接下來一戰他不勝既死,也算是報了趙猛對他的知遇之恩,但自己一腔的熱血抱負,卻是再也無處施展,不由讓他心若死灰。
陸明義武藝高強,年少時曾拜名師學藝,馬上步下,十八般兵刃無所不通,刀槍之法尤為出眾,故而其師父為其選了這三尖兩刃刀作為武器,既有刀法劈砍掃抹的招數,又可使槍法刺撩崩挑的技巧,讓陸明義的招式變化發揮到極致,陸明義少年從軍之時也是軍中聞名的勇將,隻是後來成為了統帥一方的總兵官,便極少自己出手對敵了,很多人都忘記了他也是一位勇冠三軍的悍勇之將。
此刻陸明義見萬曆天殺敗王耽、孫庭堅二將,不由心中大怒,擺開三尖兩刃刀全力施為,劈、砍、掃、抹、刺、撩、崩、挑,變化多端,一口刀舞動的密不透風,帶著犀利的寒光刀刀直逼萬曆天的要害。
萬曆天乃是冀北五大將之首,若論武藝還在同為五大將的謝雄郢及方嘯鳴之上,否則他也不可能如此的狂傲,是名副其實的冀北第一武將,一條蛇矛槍未逢敵手,前番聽聞謝雄郢、方嘯鳴先後死於朝廷大軍的武將之手,不覺心中大怒,早就暗下心思要殺一殺朝廷武將的銳氣,今日本想殺了王耽、孫庭堅二將也算是給謝雄郢和方嘯鳴二人報仇雪恨,不料卻被陸明義所阻,頓時怒火中燒,便要殺了陸明義來頂替二將,於是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用上了全部的本領,一條蛇矛槍神出鬼沒,如同靈蛇吐信快如疾電,搶槍刺向陸明義的命門,雙方兩馬相交,刀槍並舉,一番廝殺,隻殺得天昏地暗鬼泣神驚,大戰上百合難分勝負。
此刻兩人心下都是暗自吃驚,陸明義武藝非凡,雖然不曾顯山露水,但他自己心中做過衡量,霍清明的武藝他自是不及,天明帝國第一武將的英勇無雙無人能及;
左英升刀法高強,經驗豐富,多次陣斬敵將,但是畢竟年事已高,若是與他陸明義交手,百合之內恐怕難分勝負,但是百合之外氣力必然不及,故而並非是自己的對手;
杜明雖然身居虎賁軍總兵官,統領一軍,地位崇高,但是從未有和敵將單獨對敵的記錄,都是統兵作戰,作為指揮官的作用遠大於戰場廝殺,向來武藝也是稀鬆平常;
藺聞宇、顧俊川雖然英勇,但是與自己相比還差了一個檔次,其餘如王耽、孫庭堅、之流更是不足為道;
至於許儔、雲破軍的武藝雖說自是高強,但是陸明義卻是未曾親眼見過,他也不好做出判斷和評價,如此一來,陸明義自認自己在女皇麾下這些武將之中,無論指揮作戰還是武藝,也是前三之列。
不想今日遇見這萬曆天這般厲害,與自己大戰上百合居然難分勝負,並且看不出一點頹勢,若是再戰下去恐怕雙方再戰百合也是個勝敗難分的局麵。
萬曆天此刻心中也是猶如驚濤駭浪一般,自己自從為將從未遇到過如此對手,與自己同為五大將的謝雄郢、方嘯鳴、高天禮、董向平,自己都曾經私下比試過,雖然也能與自己大戰上百合,但是若是兩百迴合下來定然不敵自己的蛇矛槍,但看這陸明義刀法精熟,毫無破綻,神完氣足的樣子,百合過後毫無亂相,就算再戰百合也是難以取勝,若論武藝絕對不輸其餘幾人,和自己也是難分伯仲。
但是今天既然依然誇下了海口,說出了大話要斬此人,豈能不見個高低輸贏,於是萬曆天定下心思要施展殺招,他再戰數合虛晃一槍撥馬便走,陸明義見其槍法絲毫未亂卻是突然敗走,料定其必有詐謀,於是也不追趕,隻是勒停戰馬高聲叫道:“賊將要施詐謀如何瞞得了我,勸你趕緊迴去,早作準備,待我女皇陛下大軍到來,定叫你等聚成齏粉!”
萬曆天本想詐敗而走,引陸明義來追,而後突施冷箭要了陸明義的性命,不想對方如此的經驗豐富,不但不追,還言語挑釁,氣的萬曆天暴跳如雷,不由撥轉馬匹向陸明義再次殺來,陸明義見其撥馬殺迴,立時撚弓搭箭射去,雙方攻守立時互換。
萬曆天雖然英勇,但是在如此近的距離之下也無法躲來陸明義射來的急箭,他頓時大驚,心中暗悔自己不該一時衝動,若是順勢撤軍便沒了現在的危局,但是箭到眼前他也無暇他顧,隻得奮力擰身一躲,也多虧他本領非凡,身法快如閃電,這一箭隻是擦著他的耳邊飛過,並沒有正中他的麵門,即便如此也是將其右耳帶起一道血痕,耳朵都差點給射去半邊,撕心裂肺的痛感襲上心頭,萬曆天也是嚇得魂不附體,驚恐之下也顧不得報仇,再次撥轉馬匹而走。
陸明義見萬曆天敗走,心中大喜,若不是對方被自己言語激得亂了方寸,讓自己有機可乘,真的再次交戰,勝負輸贏還真是難以判斷,此刻既然敵將已敗,自己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大好的戰機,於是三尖刀一揮,身後軍兵立時就是潮湧一般殺傷前來。
山唿海嘯一般的喊殺之聲立時響徹晴空之下的曠野,冀北軍見自己主將已敗,朝廷大軍蜂擁殺來,頓時大亂,隨著萬曆天向北往鄭原城敗走,陸明義率朝廷大軍隨後掩殺一陣,大獲全勝,斬敵三千餘人,俘獲五千餘人,繳獲敵兵大營之內的軍需輜重等物甚巨,追殺冀北軍三五裏路方才退兵。
陸明義於是一麵傳令安營紮寨,一麵將捷報派人送於後方趕來的女皇陛下,李患之得到捷報,心中大喜,不想這陸明義如此的神勇,對上冀北五大將之首的萬曆天也是旗開得勝,真是讓人喜出望外。
李患之於是命人加緊進兵,不兩日來到鄭原城南十裏之地,與陸明義兵合一處,一麵派斥候打探鄭原城消息,一麵對陸明義及其前鋒將士大加犒賞,眾人皆是心中歡喜。
卻說萬曆天迴到鄭原城中處理傷情,雖然並無大礙,但是心中實是氣惱之極,自己與人交手從未敗過,今日雖然是被對方暗箭偷襲,也算是敗了一陣,若是傳揚出去,自己一世英名便毀於一旦,這如何不讓他甘心,於是傳令整肅兵馬,待來日再去交戰,定要斬了陸明義報一箭之仇!
兩日之後尚未發兵,探馬來報說是那女皇親統大軍已到城南十裏,與其前鋒合兵一處,旌旗蔽日,軍容嚴整,連營十餘裏,其勢甚大。
萬曆天聽罷稟報,心中大駭,自己目前雖有十餘萬兵,但前番新敗,折損近萬,如今又是士氣不振之時,對方二十餘萬兵馬齊至,若是一擁而上奮力攻城,自己豈非無可抵抗,正自愁悶之際,人報說雍侯趙猛已帶大軍行至城北十裏之地,不出半個時辰便可抵達,萬曆天聞罷大喜,趕緊穿戴整齊統率兵馬開了北門前來迎接。
不過刻時,隻見遠處地平線上一隊隊灰甲軍士手舉戰旗而來,那黑底白邊的冀北戰旗之上,白色猛虎的圖案迎風飄展,仿佛活了一般,顯得猙獰可怖,數萬大軍手持長槍大盾拱衛中央,數不清的騎兵披甲持槍分列左右,護衛大軍側翼,中軍之中一杆大纛旗,纛旗之上一個巨大的趙字飄揚,被風吹動的嘩嘩作響。
纛旗之下,一人頭平天冠,身穿黑色繡莽大袞袍,金線雲紋盤踞領口兩袖,顯得威嚴無比,麵如豺梟,兩道劍眉斜插入鬢,一雙鷹眼閃動精光,鷹鉤鼻子,薄唇闊口,一綹短須微微上翹,嘴唇上方的兩道八字胡梳理的整齊異常,顯得極其霸道狠辣。坐下一匹千裏烏騅馬,腰間懸定一口鑲金七寶刀。
正是冀北的首領,北原經略使、雍侯趙猛。
萬曆天見是趙猛前來,趕緊滾鞍下馬,待趙猛率軍來到近前,萬曆天走上前去,單膝跪地拱手施禮,而後言道:“軍侯,末將無能,前日與敵交戰,大意之下被那陸明義突放冷箭敗了一陣,損兵折將,請軍侯處置!”
說罷,他低頭不語,隻等趙猛發話。
趙猛在馬上低頭看了一眼萬曆天,眼中閃過一抹精光,隨即便平息了下去,仿佛沒有任何的異常,緩緩開口說道:“罷了,起來吧!勝敗乃是兵家常事,縱然你英勇異常,也難逃此數,今後收起自傲之心,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今孤既率大軍到此,何容那陸明義再囂張猖狂,明日孤親統大軍與其交戰,定要將其碎屍萬段!”
趙猛兇橫的話語讓冀北軍士氣大振,一個個臉色都漲紅異常,萬曆天卻再次開口說道:“軍侯,不可輕敵,那女皇已經親提大軍趕來,此刻正在城南十裏之地,軍侯若是輕出,恐怕中其詭計,不若再仔細打探南軍動向,而後再圖良策破之!”
趙猛猛然轉頭看向萬曆天,眼中一抹略帶殺意的寒芒看的萬曆天心冒涼氣,隻聽趙猛咬著牙一字一頓的說道:“難道我還怕了她不成?孤今親統三十萬大軍在此,豈能讓南軍那女流之輩小覷於我,孤不追究你敗軍之罪,你卻口出擾亂軍心之言,是何道理?”
趙猛語氣極重,言辭犀利咄咄逼人,萬曆天一時間被趙猛的氣勢所震懾,又突遭訓斥有些不知所措,居然啞口無言,答不上話來。
“這...”就在萬曆天不知如何作答是好之際,就聽趙猛再次喝道:“孤恕你之罪,你卻不知悔改,反而口出禍亂軍心之語,實是可惡,來人!將此人斬首示眾!以安軍心!”
“啊!?這...”萬曆天萬萬沒想到剛剛赦免自己戰敗之罪的趙猛就因為自己的一句勸諫之言,就要殺了自己,頓時大驚失色。
刀斧手卻是不管不顧,一擁而上將萬曆天拖住,押至一側便要開刀問斬,隻聽趙猛身後一人高唿道:“且慢動手!軍侯,我有話說!”
趙猛不由迴頭觀望,隻見一人提馬向前而來,到了近前朝趙猛抱拳施禮道:“軍侯,此乃兩軍交戰之時,先斬大將於軍不利,不如留他性命,讓其戴罪立功,若是不勝,二罪並罰可也!”
萬曆天聽見有人給自己求情也是抬頭觀看,隻見此人身穿灰布長衫,頭戴綸巾無帽,麵容清瘦,顴骨微高,皮膚暗黃,略顯滄桑,兩道粗眉一雙大眼,窄鼻小嘴,三綹花白長須,乃是趙猛身邊有名的謀士文君奐。
趙猛聽罷文君奐之語,微微點頭,看了一眼滿麵驚容的萬曆天,輕哼了一聲開口說道:“今日若不是文先生為你求情,你焉有命在,暫留你一條性命,明日令你統兵三萬前去搦戰,若是不勝,二罪並罰,定斬不赦!”
趙猛說罷,打馬向前,大軍隨其緩緩開入鄭原城中,文君奐卻是低頭看了一眼滿麵悲戚之色的萬曆天,輕歎一口氣,也提馬向前進了城中,萬曆天卻是緩緩站起身形,心中一股慍怒不由暗暗而生。
他為冀北出生入死數年,立功無數,號稱冀北五大將之首,官居冀北軍奮威將軍,但是卻一直得不到趙猛的絕對信任,隻因他萬曆天乃是趙氏舊敵之後,萬曆天的家族曾經擁兵一時,當時是冀北趙氏最為強大的敵人,後來才逐漸衰落被趙氏所攻滅,萬曆天這一隻族人流落在外,才免去一場殺戮,趙氏已經統治冀北七州之地近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勝利者本應放下芥蒂任用賢人,但是趙猛心胸狹窄,自從得知萬曆天的身世之後,便對其逐漸疏遠,常有殺之後快之心。
雖然萬曆天一直認為趙猛不會那麽做,但是這次的事情卻是讓他的心徹底的涼了下來,接下來一戰他不勝既死,也算是報了趙猛對他的知遇之恩,但自己一腔的熱血抱負,卻是再也無處施展,不由讓他心若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