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變革(13)
隊伍到達六宮山的山腳下之後就必須下馬徒步走上山。手塚走在隊伍的最後邊,不緊不慢的跟著往山上走。他刻意跟隊伍拉開一些距離,似乎在等著什麽。
就在他們快要走到半山腰的時候,山崎從後麵跑了上來。
“殿下。”山崎壓低了聲音說道:“關於上次大和先生說的事情,我們查到了一些東西。”
“說一下。”
“這幾天,我按照您的吩咐,派人在碼頭蹲點兒。他們記錄了所有碼頭來往船隻的信息。總共入港三十八艘船,離港五十三艘船。離港的記錄和貨物記錄都沒有問題,但是,入港的船隻和貨物有一些記錄不對,有一些根本就沒有。我派人跟了一下那些貨物的線索,有幾個跟丟了,但是有一些流向了煙花巷盡頭的尾榮賭場。”
“擔心打草驚蛇,漕運那邊,負責驗貨登記的幾個官員我都派人盯著呢,暫時沒有動手。”
“可以再把線放長一點。”
“什麽意思?”
“如果沒有上邊的示意,不覺得幾個漕運登記的士兵敢對貨物信息動手嗎?”
“主管漕運的官員是太子的小舅子,您覺得是他授意的。”
“現在怎麽猜測都無濟於事,我需要證據。還有盯緊了城西貧民區。那邊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我明白了。”
城西分一處林子裏,幾個人聚集在一處破舊的木屋裏,每個人都麵色凝重,渾濁的空氣也死氣沉沉的。時不時有人朝外麵張望,似乎是在等待什麽人。
太陽西斜的時候,兩個人影出現在了林子裏,正疾步朝木屋走過來。
一個年齡稍大一些,另一個看起來很年輕。
屋子裏的人見到來人紛紛站了起來,等到兩人進門之後,才又重新坐了下來。
“領隊,情況怎麽樣?”其中一個人問道。
“我們最近暫時不要走貨了。”那個被稱為領隊的人說道:“最近我發現碼頭那邊有些不對勁。似乎多了些陌生的麵孔。”
“不是鬆崗的人嗎?”
“不是,那些人不像是流民。鬆崗手下的那些烏合之眾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人一看就不像。而且這幾天我總是感覺有什麽人在盯著我們,所以所有的貨暫時都藏起來,不要被人發現,碼頭你們也少去,等我調查一下,看看什麽人在盯著碼頭。這件事不要外傳,如果有人當了我們的擋箭牌就更好了。”
“事是這麽迴事兒,但是如果停止不會遇到麻煩嗎?那位大人說過,可以確保我們平安無事。”
“這種鬼話你也信嗎?如果他自身難保,又怎麽會保護我們。而且誰也不能保證他言而有信。”
幾個人思忖了一下,覺得有道理,默默地點了點頭。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不能為了一點兒蠅頭小利就把自己搭進去。別忘了我們的目的。”
“明白了,頭兒。”
夜幕漸漸降臨,那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土,說道: “好了,我得走了,要是離開的太久會有麻煩。你們一定要注意。這幾天我不能跟你們見麵,你們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剩下幾個人的應聲中,那人帶著始終一言未發的年輕人離開了木屋。
“師父,您不打算......”年輕人迴頭看了一眼。壓低了聲音說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那人嚴肅的說道:“如果對方是誰都不知道就自己嚇唬自己,隻會弄得人心惶惶的。現在我們需要保守一點兒。在我們的兄弟沒有到來之前,我們必須把路給開好。”
“是。”年輕人沉聲應道。心裏似乎並不讚成師父的做法。
禮成之後的晚宴在手塚宗彥的府邸舉行。除了皇室成員和外戚,一些權貴大臣也應邀參加。
皇家的婚宴自然是摻雜了政治場上的沒有硝煙的博弈。
一朝權臣緒方家族的掌權人還是如今的左大臣緒方慎之介。但是他的年紀很大了,膝下也隻有一個兒子,要想鞏固緒方家族的權力,他必須盡快讓自己的兒子緒方五郎在官場上站穩腳跟 。
而此時,朝堂上的形勢已從以前的兩方對立變成了三足鼎立。
雖然手塚國光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勢力,但是畢竟也是皇子之一。國主正值壯年,雖然已經立了太子,但不見得就不會變。緒方慎之介並不想把寶押在其中任何一個人的身上。而他唯一最不了解的就隻有這個剛剛迴來的手塚國光。
他給緒方五郎遞了一個眼神,這個很會審時度勢的年輕人馬上就明白了自己父親的意思。
他端著酒杯,慢悠悠的湊到了手塚的旁邊。
手塚打量了一番眼前的人,對緒方五郎掩飾不住的精明並不反感。
對於緒方五郎來說,雖然現在他的父親還在位,但是他始終都認為,掌控緒方家方向的人是他。現在他雖然隻接了一半的接力棒,但早晚,緒方家的一切都是他的。
年少的時候就被人稱為才子,又生在高官顯貴的緒方家,他的心氣兒始終都比別人高一點兒。
他自認為自己看人的眼力很準。雖然他總被父親說還需要多一些曆練,但是在看人這當年他確實沒有被否定過。
不過他跟手塚聊了幾句之後,突然發覺,自己以往識人的方法在眼前這個人身上不管用了。
手塚本就話不多,再加上一身冷氣,表情嚴肅,語氣平靜冷淡。幾乎從他的身上找不到任何一處情緒的痕跡。
喜怒哀樂全都不輕易表露。言語之間,聲音的起伏都很微小。
然而,手塚這種仿佛把自己放在銅牆鐵壁之後的狀態似乎激起了緒方五郎的某種好勝心。
不喜熱鬧這一點,手塚和他的父親還是有著相似的一麵,他和緒方五郎聊了幾句,便起身離開了。他對緒方五郎雖然不反感,但是還是存著很大的戒心。
這種戒心並不是害怕他是否懷有什麽目的,而是完全在自己的父親,手塚國晴的身上。
他剛從山裏迴宮,就被塞給了兩個用處非常極端的部門。
軍部幾乎掌管著這個國家三分之二的兵權,而刑部司所管轄的刑事和民事案件對社會的穩定也有很大的用處。
軍部原本是太子的東西,雖然在他手裏的時候,軍部的權力並沒有多大。但是一到手塚的手上,手塚國晴就把自己手裏的權力下放了下去。
表麵上看似是對手塚無限的信任,將自己的立國之本都放在了他人的手裏。但實際上手塚很清楚,這其實是手塚國情放在他手上的一把雙刃劍,如果用不好,終將會葬送自己。
手塚看到手塚宗彥喝的爛醉,便放棄了跟他打招唿的念頭,一個人走出了府門。
他剛拐一個彎,就看到樂姬的轎子正往這邊走。
兩人碰麵是注定了的事情,手塚眼見著躲不掉,便退到路邊,給樂姬讓了路。
樂姬似乎發現了迎麵而來的人是手塚,便吩咐下人在他停留的位置落了轎。
“哎呀,三殿下,為何這時候離開?宴會還沒有結束不是嗎?”
“樂姬娘娘。”手塚禮數周到的微微低下頭。“兒臣還有公務要處理,不能久留。”
“公務?什麽公務比自己哥哥分婚禮還重要。”樂姬並沒有不悅,她似乎隻是把糾纏手塚當成一種樂趣。
手塚感覺出了她的不懷好意。但也並沒有表現出什麽不悅想情緒。“您也知道,前不久的幾件案子,父皇很重視,現在調查陷入瓶頸,如果不再做出一些成果來,恐怕有些不妥。”
“嗯,說的也是。你們的父皇雖然看著好脾氣,可是那也隻是表麵上而已。難為你了,國光君。一接手就出了這麽多岔子。哈哈哈......”
最後的幾聲輕笑著實刺耳。
手塚看著樂姬的轎子離開,嘴角卻勾起了一抹奇怪的笑容。
隊伍到達六宮山的山腳下之後就必須下馬徒步走上山。手塚走在隊伍的最後邊,不緊不慢的跟著往山上走。他刻意跟隊伍拉開一些距離,似乎在等著什麽。
就在他們快要走到半山腰的時候,山崎從後麵跑了上來。
“殿下。”山崎壓低了聲音說道:“關於上次大和先生說的事情,我們查到了一些東西。”
“說一下。”
“這幾天,我按照您的吩咐,派人在碼頭蹲點兒。他們記錄了所有碼頭來往船隻的信息。總共入港三十八艘船,離港五十三艘船。離港的記錄和貨物記錄都沒有問題,但是,入港的船隻和貨物有一些記錄不對,有一些根本就沒有。我派人跟了一下那些貨物的線索,有幾個跟丟了,但是有一些流向了煙花巷盡頭的尾榮賭場。”
“擔心打草驚蛇,漕運那邊,負責驗貨登記的幾個官員我都派人盯著呢,暫時沒有動手。”
“可以再把線放長一點。”
“什麽意思?”
“如果沒有上邊的示意,不覺得幾個漕運登記的士兵敢對貨物信息動手嗎?”
“主管漕運的官員是太子的小舅子,您覺得是他授意的。”
“現在怎麽猜測都無濟於事,我需要證據。還有盯緊了城西貧民區。那邊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我明白了。”
城西分一處林子裏,幾個人聚集在一處破舊的木屋裏,每個人都麵色凝重,渾濁的空氣也死氣沉沉的。時不時有人朝外麵張望,似乎是在等待什麽人。
太陽西斜的時候,兩個人影出現在了林子裏,正疾步朝木屋走過來。
一個年齡稍大一些,另一個看起來很年輕。
屋子裏的人見到來人紛紛站了起來,等到兩人進門之後,才又重新坐了下來。
“領隊,情況怎麽樣?”其中一個人問道。
“我們最近暫時不要走貨了。”那個被稱為領隊的人說道:“最近我發現碼頭那邊有些不對勁。似乎多了些陌生的麵孔。”
“不是鬆崗的人嗎?”
“不是,那些人不像是流民。鬆崗手下的那些烏合之眾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人一看就不像。而且這幾天我總是感覺有什麽人在盯著我們,所以所有的貨暫時都藏起來,不要被人發現,碼頭你們也少去,等我調查一下,看看什麽人在盯著碼頭。這件事不要外傳,如果有人當了我們的擋箭牌就更好了。”
“事是這麽迴事兒,但是如果停止不會遇到麻煩嗎?那位大人說過,可以確保我們平安無事。”
“這種鬼話你也信嗎?如果他自身難保,又怎麽會保護我們。而且誰也不能保證他言而有信。”
幾個人思忖了一下,覺得有道理,默默地點了點頭。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不能為了一點兒蠅頭小利就把自己搭進去。別忘了我們的目的。”
“明白了,頭兒。”
夜幕漸漸降臨,那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土,說道: “好了,我得走了,要是離開的太久會有麻煩。你們一定要注意。這幾天我不能跟你們見麵,你們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剩下幾個人的應聲中,那人帶著始終一言未發的年輕人離開了木屋。
“師父,您不打算......”年輕人迴頭看了一眼。壓低了聲音說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那人嚴肅的說道:“如果對方是誰都不知道就自己嚇唬自己,隻會弄得人心惶惶的。現在我們需要保守一點兒。在我們的兄弟沒有到來之前,我們必須把路給開好。”
“是。”年輕人沉聲應道。心裏似乎並不讚成師父的做法。
禮成之後的晚宴在手塚宗彥的府邸舉行。除了皇室成員和外戚,一些權貴大臣也應邀參加。
皇家的婚宴自然是摻雜了政治場上的沒有硝煙的博弈。
一朝權臣緒方家族的掌權人還是如今的左大臣緒方慎之介。但是他的年紀很大了,膝下也隻有一個兒子,要想鞏固緒方家族的權力,他必須盡快讓自己的兒子緒方五郎在官場上站穩腳跟 。
而此時,朝堂上的形勢已從以前的兩方對立變成了三足鼎立。
雖然手塚國光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勢力,但是畢竟也是皇子之一。國主正值壯年,雖然已經立了太子,但不見得就不會變。緒方慎之介並不想把寶押在其中任何一個人的身上。而他唯一最不了解的就隻有這個剛剛迴來的手塚國光。
他給緒方五郎遞了一個眼神,這個很會審時度勢的年輕人馬上就明白了自己父親的意思。
他端著酒杯,慢悠悠的湊到了手塚的旁邊。
手塚打量了一番眼前的人,對緒方五郎掩飾不住的精明並不反感。
對於緒方五郎來說,雖然現在他的父親還在位,但是他始終都認為,掌控緒方家方向的人是他。現在他雖然隻接了一半的接力棒,但早晚,緒方家的一切都是他的。
年少的時候就被人稱為才子,又生在高官顯貴的緒方家,他的心氣兒始終都比別人高一點兒。
他自認為自己看人的眼力很準。雖然他總被父親說還需要多一些曆練,但是在看人這當年他確實沒有被否定過。
不過他跟手塚聊了幾句之後,突然發覺,自己以往識人的方法在眼前這個人身上不管用了。
手塚本就話不多,再加上一身冷氣,表情嚴肅,語氣平靜冷淡。幾乎從他的身上找不到任何一處情緒的痕跡。
喜怒哀樂全都不輕易表露。言語之間,聲音的起伏都很微小。
然而,手塚這種仿佛把自己放在銅牆鐵壁之後的狀態似乎激起了緒方五郎的某種好勝心。
不喜熱鬧這一點,手塚和他的父親還是有著相似的一麵,他和緒方五郎聊了幾句,便起身離開了。他對緒方五郎雖然不反感,但是還是存著很大的戒心。
這種戒心並不是害怕他是否懷有什麽目的,而是完全在自己的父親,手塚國晴的身上。
他剛從山裏迴宮,就被塞給了兩個用處非常極端的部門。
軍部幾乎掌管著這個國家三分之二的兵權,而刑部司所管轄的刑事和民事案件對社會的穩定也有很大的用處。
軍部原本是太子的東西,雖然在他手裏的時候,軍部的權力並沒有多大。但是一到手塚的手上,手塚國晴就把自己手裏的權力下放了下去。
表麵上看似是對手塚無限的信任,將自己的立國之本都放在了他人的手裏。但實際上手塚很清楚,這其實是手塚國情放在他手上的一把雙刃劍,如果用不好,終將會葬送自己。
手塚看到手塚宗彥喝的爛醉,便放棄了跟他打招唿的念頭,一個人走出了府門。
他剛拐一個彎,就看到樂姬的轎子正往這邊走。
兩人碰麵是注定了的事情,手塚眼見著躲不掉,便退到路邊,給樂姬讓了路。
樂姬似乎發現了迎麵而來的人是手塚,便吩咐下人在他停留的位置落了轎。
“哎呀,三殿下,為何這時候離開?宴會還沒有結束不是嗎?”
“樂姬娘娘。”手塚禮數周到的微微低下頭。“兒臣還有公務要處理,不能久留。”
“公務?什麽公務比自己哥哥分婚禮還重要。”樂姬並沒有不悅,她似乎隻是把糾纏手塚當成一種樂趣。
手塚感覺出了她的不懷好意。但也並沒有表現出什麽不悅想情緒。“您也知道,前不久的幾件案子,父皇很重視,現在調查陷入瓶頸,如果不再做出一些成果來,恐怕有些不妥。”
“嗯,說的也是。你們的父皇雖然看著好脾氣,可是那也隻是表麵上而已。難為你了,國光君。一接手就出了這麽多岔子。哈哈哈......”
最後的幾聲輕笑著實刺耳。
手塚看著樂姬的轎子離開,嘴角卻勾起了一抹奇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