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蘭在街道工作二十多年,不能說清楚家家戶戶的事。
但隨便拎出一個人來,她都能說個三四五六。
田婆子哪有什麽來頭啊。
“六零年的時候流浪到這邊的,說是家鄉遭了災吃不上飯,她帶著孩子出來逃荒,一路逃到咱們這邊,餓暈了過去。”
“那會兒咱們晏城日子也不好過,但比鄉下還好一點點,就給她安排了個打掃公廁的活。後來災荒過去,想著安排她迴鄉,但她也不樂意。說寧願住橋洞都不想迴去,再後來胡國棟就是黃秀華她男人家的房子被國家沒收了,她也搬了進去,夏天賣冰棍,冬天就給人納鞋底做棉衣掙點錢,倒也勉強能過。”
“就是不愛跟人打交道,說起來當初還是我撿到的她呢,可人家沒給過我一個好臉色。”韓秀蘭說起來都有些無語。
救人還救出仇來了,這都算什麽事呀。
沈穗忍不住問了句,“她沒跟人說過自己家鄉是哪的嗎?”
“沒有,平日裏獨來獨往的,沒見跟誰有來往,不過她喜歡看報紙,手也巧,平日裏愛做剪紙。”
韓秀蘭說著拉開抽屜,“這不,之前我家閨女十八歲時,她給剪的小人像。”
手是真的巧,脾氣也真的不好。
巴掌大的一塊紅紙,剪出來的小像有幾分像韓秀蘭。
沈穗對比了下韓秀蘭遞過來的她閨女的照片。
這下九成像了。
“真好看。”
“是呀。”韓秀蘭歎了口氣,“現在那院子裏就她一個人住著,她怕是更不會搬走了。”
韓秀蘭原本以為,沈穗收買了翠翠,能鼓動院子裏的住戶把田婆子一塊遷走。
但並沒有。
不能說後患無窮,但這真麻煩呀。
釘子戶嘛。
沈穗懂。
不過等過兩天房子的產證下來,自己有法理上的製高點。
哪怕是暴力趕人,也合理合法。
“我再去找她說說。”
“那也隻能這樣了。”韓秀蘭忽的想起什麽,“對了,你去找她的時候小心點,別進她那屋,不然她怕不是要跟你拚命。”
沈穗一一應下。
她沒著急去找田婆子。
下午的時候,跟李大江碰了個麵。
除了田婆子住的那間西廂房的小屋沒能進去,李大江已經把這幾個院子、房子都檢查了一遍。
大的問題不外乎是有兩間房需要再弄個頂梁柱。
原本的柱子又是被火燒又是被水浸,下麵已經開始腐朽。
“把那塊地基挖開,到時候我用水泥做個樁子給頂上,這樣就不用擔心了。”李大江怕沈穗不明白,還特意給畫了圖。
雖然有點抽象。
不過沈穗還能看明白。
是二號院的正房。
那邊住了兄弟倆,再加上老子娘一共十來口子。
搬走的時候,還為了多拿錢吵了起來,聽韓主任說,便是挪走也要挪到一塊去。
不然誰知道老太太會不會偷偷塞給哪家錢。
用韓主任的話說,“腰包比屁股都幹淨,她從哪裏掏錢?”
不外乎是壓榨老母親最後那點勞動力,幫忙照看孩子罷了。
不願意養活,但又生怕被親兄弟占了便宜。
往後也少不了爭吵。
當然,這跟沈穗沒什麽關係。
除了這倆兄弟遺留下的問題,其他都是小麻煩。
比如這些內牆外牆都要重新刷一遍,裏麵刷大白外麵要刷調和漆,盡量保持建築原本風格。
地麵也得再收拾,除了兩戶人家的木地板保持的還算不錯,其他的都給弄得一團糟,有的甚至把地板給掀了當柴火燒。
再就是房頂,有幾間耳房和後罩房的瓦片缺失,這要是下雨的話,屋裏肯定也不消停。
除了這些,再就是把影壁重新弄一下。
垂花門那裏也要重新弄一下。
還有沈穗想要增加的衛生間和小花園。
當然少不了胡同的下水道。
李大江除了帶倆兒子,這次還打算帶本家的侄子一起忙。
有了這一單大買賣的經驗,往後這類維修什麽的,他們也都算有經驗,好出去接活幹。
“我等下再過去,把這些房子好好量一量,大概需要多少磚,好給你報個數。”及時跟主家溝通,能避免很多麻煩。
“成,那最近就辛苦你了,我最近有些忙不定在哪裏呢,有什麽事你找不到我,就去包子鋪那邊跟胡俊蘭說。”
李大江利落的應下。
能找到個說話的人就行,就怕聯係不上人,那才叫麻煩。
沈穗也沒騙人。
她是真的忙。
迴頭還要再去房管所一趟,等到周末又得去學校報到。
她跟孟東梅報的預科班下周就要正式上課,這個周末下午去師範學院那邊報到,先認認路。
開課之後,沈穗周二、周四晚上還有周末就要把時間留給學校。
服裝店那邊交給靳敏處理沒什麽大問題。
至於往外批發走貨。
也沒幾個人會大晚上的來找她。
這樣一想,好像事情也就沒那麽麻煩了。
不過國慶假期這兩天,沈穗還挺忙。
忙著出貨。
今年晏城響應省裏的號召,開始恢複國家法定假日。
從國慶開始按照國家規定放假。
這會兒還沒什麽調休。
放假多少天就是多少天。
通知下來,單位頭疼,但工人們挺高興。
國慶兩天假期放不放無所謂,關鍵是來前的春節,可算有三天假期了。
不至於大年初一都在工作崗位上,連走親戚都得來去匆匆。
隻不過忽然間假期在手,讓不少人都不知道該怎麽安排了。
把家裏頭都打掃一遍?
那然後呢。
十月份正是秋高氣爽的時候,出去逛逛?
人民公園看風景,電影院裏看人影,圖書館裏去學習,百貨公司花錢去。
秋高氣爽不冷不熱的時節,牛仔褲再度成為假期熱詞。
再加上過去幾個周末,許慧、包秀蓮、劉冬梅她們四處跑,倒是讓沈穗的牛仔褲在下麵縣和隔壁市闖出了些名堂。
有人特意來晏城這邊買牛仔褲。
其中不乏來搞批發的。
剛送走幾個人,靳敏喝了口水潤潤嗓子,“我現在怎麽覺得,這十幾二十條都是少的?”
“不少啦。”
沈穗一個眼神,小滿麻溜的去給靳敏揉胳膊。
“幹媽你累不累?要不要歇歇?”
靳敏:“……”
小祖宗你說這話,我還敢歇著?
幹!
幹他個天昏地暗!
都是錢呐!
兩人話音剛落下,店裏就進來了個男人。
花襯衫、蛤蟆鏡,頭發油光鋥亮怕不是抹了一瓶發膠。
不過最吸引沈穗目光的,還是男人身上穿著的牛仔褲。
男人扭了下腰,露出牛仔褲上的皮標,“聽說這是你們弄來的香港貨?”
他說著食指微微抬起鏡框,“我咋沒在香港見過這個牌子?”
但隨便拎出一個人來,她都能說個三四五六。
田婆子哪有什麽來頭啊。
“六零年的時候流浪到這邊的,說是家鄉遭了災吃不上飯,她帶著孩子出來逃荒,一路逃到咱們這邊,餓暈了過去。”
“那會兒咱們晏城日子也不好過,但比鄉下還好一點點,就給她安排了個打掃公廁的活。後來災荒過去,想著安排她迴鄉,但她也不樂意。說寧願住橋洞都不想迴去,再後來胡國棟就是黃秀華她男人家的房子被國家沒收了,她也搬了進去,夏天賣冰棍,冬天就給人納鞋底做棉衣掙點錢,倒也勉強能過。”
“就是不愛跟人打交道,說起來當初還是我撿到的她呢,可人家沒給過我一個好臉色。”韓秀蘭說起來都有些無語。
救人還救出仇來了,這都算什麽事呀。
沈穗忍不住問了句,“她沒跟人說過自己家鄉是哪的嗎?”
“沒有,平日裏獨來獨往的,沒見跟誰有來往,不過她喜歡看報紙,手也巧,平日裏愛做剪紙。”
韓秀蘭說著拉開抽屜,“這不,之前我家閨女十八歲時,她給剪的小人像。”
手是真的巧,脾氣也真的不好。
巴掌大的一塊紅紙,剪出來的小像有幾分像韓秀蘭。
沈穗對比了下韓秀蘭遞過來的她閨女的照片。
這下九成像了。
“真好看。”
“是呀。”韓秀蘭歎了口氣,“現在那院子裏就她一個人住著,她怕是更不會搬走了。”
韓秀蘭原本以為,沈穗收買了翠翠,能鼓動院子裏的住戶把田婆子一塊遷走。
但並沒有。
不能說後患無窮,但這真麻煩呀。
釘子戶嘛。
沈穗懂。
不過等過兩天房子的產證下來,自己有法理上的製高點。
哪怕是暴力趕人,也合理合法。
“我再去找她說說。”
“那也隻能這樣了。”韓秀蘭忽的想起什麽,“對了,你去找她的時候小心點,別進她那屋,不然她怕不是要跟你拚命。”
沈穗一一應下。
她沒著急去找田婆子。
下午的時候,跟李大江碰了個麵。
除了田婆子住的那間西廂房的小屋沒能進去,李大江已經把這幾個院子、房子都檢查了一遍。
大的問題不外乎是有兩間房需要再弄個頂梁柱。
原本的柱子又是被火燒又是被水浸,下麵已經開始腐朽。
“把那塊地基挖開,到時候我用水泥做個樁子給頂上,這樣就不用擔心了。”李大江怕沈穗不明白,還特意給畫了圖。
雖然有點抽象。
不過沈穗還能看明白。
是二號院的正房。
那邊住了兄弟倆,再加上老子娘一共十來口子。
搬走的時候,還為了多拿錢吵了起來,聽韓主任說,便是挪走也要挪到一塊去。
不然誰知道老太太會不會偷偷塞給哪家錢。
用韓主任的話說,“腰包比屁股都幹淨,她從哪裏掏錢?”
不外乎是壓榨老母親最後那點勞動力,幫忙照看孩子罷了。
不願意養活,但又生怕被親兄弟占了便宜。
往後也少不了爭吵。
當然,這跟沈穗沒什麽關係。
除了這倆兄弟遺留下的問題,其他都是小麻煩。
比如這些內牆外牆都要重新刷一遍,裏麵刷大白外麵要刷調和漆,盡量保持建築原本風格。
地麵也得再收拾,除了兩戶人家的木地板保持的還算不錯,其他的都給弄得一團糟,有的甚至把地板給掀了當柴火燒。
再就是房頂,有幾間耳房和後罩房的瓦片缺失,這要是下雨的話,屋裏肯定也不消停。
除了這些,再就是把影壁重新弄一下。
垂花門那裏也要重新弄一下。
還有沈穗想要增加的衛生間和小花園。
當然少不了胡同的下水道。
李大江除了帶倆兒子,這次還打算帶本家的侄子一起忙。
有了這一單大買賣的經驗,往後這類維修什麽的,他們也都算有經驗,好出去接活幹。
“我等下再過去,把這些房子好好量一量,大概需要多少磚,好給你報個數。”及時跟主家溝通,能避免很多麻煩。
“成,那最近就辛苦你了,我最近有些忙不定在哪裏呢,有什麽事你找不到我,就去包子鋪那邊跟胡俊蘭說。”
李大江利落的應下。
能找到個說話的人就行,就怕聯係不上人,那才叫麻煩。
沈穗也沒騙人。
她是真的忙。
迴頭還要再去房管所一趟,等到周末又得去學校報到。
她跟孟東梅報的預科班下周就要正式上課,這個周末下午去師範學院那邊報到,先認認路。
開課之後,沈穗周二、周四晚上還有周末就要把時間留給學校。
服裝店那邊交給靳敏處理沒什麽大問題。
至於往外批發走貨。
也沒幾個人會大晚上的來找她。
這樣一想,好像事情也就沒那麽麻煩了。
不過國慶假期這兩天,沈穗還挺忙。
忙著出貨。
今年晏城響應省裏的號召,開始恢複國家法定假日。
從國慶開始按照國家規定放假。
這會兒還沒什麽調休。
放假多少天就是多少天。
通知下來,單位頭疼,但工人們挺高興。
國慶兩天假期放不放無所謂,關鍵是來前的春節,可算有三天假期了。
不至於大年初一都在工作崗位上,連走親戚都得來去匆匆。
隻不過忽然間假期在手,讓不少人都不知道該怎麽安排了。
把家裏頭都打掃一遍?
那然後呢。
十月份正是秋高氣爽的時候,出去逛逛?
人民公園看風景,電影院裏看人影,圖書館裏去學習,百貨公司花錢去。
秋高氣爽不冷不熱的時節,牛仔褲再度成為假期熱詞。
再加上過去幾個周末,許慧、包秀蓮、劉冬梅她們四處跑,倒是讓沈穗的牛仔褲在下麵縣和隔壁市闖出了些名堂。
有人特意來晏城這邊買牛仔褲。
其中不乏來搞批發的。
剛送走幾個人,靳敏喝了口水潤潤嗓子,“我現在怎麽覺得,這十幾二十條都是少的?”
“不少啦。”
沈穗一個眼神,小滿麻溜的去給靳敏揉胳膊。
“幹媽你累不累?要不要歇歇?”
靳敏:“……”
小祖宗你說這話,我還敢歇著?
幹!
幹他個天昏地暗!
都是錢呐!
兩人話音剛落下,店裏就進來了個男人。
花襯衫、蛤蟆鏡,頭發油光鋥亮怕不是抹了一瓶發膠。
不過最吸引沈穗目光的,還是男人身上穿著的牛仔褲。
男人扭了下腰,露出牛仔褲上的皮標,“聽說這是你們弄來的香港貨?”
他說著食指微微抬起鏡框,“我咋沒在香港見過這個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