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映撐著油紙傘,看了眼還在咒罵不休的楊世,問道:“需要我把人帶迴府衙?”
薑峰搖了搖頭:“他已經夠慘了。”
司徒映麵露訝然:“你竟會如此好心?”
薑峰頓時麵色不悅:“司徒大人此言何意?我薑峰做事,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何以在你眼中,我卻是心胸狹隘的小人?”
司徒映平靜道:“姚仲剛從死者墳前跪了七天,結果又被人拉迴來審判,流放千裏,再行斬刑,聽說是你的主意?”
薑峰正色道:“墳前懺悔,是為了平息死者怨氣,流放千裏是因他錯手殺人,至於斬刑,則是因他兩年前所犯的命案,如此判決,方才是合情合理,難道司徒大人覺得其中還有問題?”
司徒映看向楊世:“那他呢?”
薑峰認真道:“楊博士或許隻是一時受小人蒙蔽,畢竟姚仲的口供有故意攀咬的嫌疑,卻是不好以此為證據。”
“再者,他縱然是故意誣陷我,我又能拿他怎麽樣呢?關進大牢,日日折磨?這不是一個不良人應該幹的事情。”
“作為執法者,我們更應該敬畏手上掌握的權利。”
“不濫用,不徇私,不枉法。”
“須知,將權力當做兒戲者,必將殞歿於權。”
司徒映肅然起敬:“你說得對。”
可他倏地話鋒一轉:“你確定不是因為讓他在外麵活著更受折磨,才放他一馬?”
薑峰右手捂著心髒,麵露悲痛,仰天長歎:“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我以真誠待你,你卻如此看我。罷了,終究是我錯付了。”
司徒映麵無表情:“人心險惡在於,他們常常將卑鄙齷齪的小心思,隱藏在慷慨大義之下,我時常看不清,以至於被人蒙騙。”
“但好在吃一塹長一智,挫折和欺騙,總會使人成長。”
你這陰陽怪氣,指桑罵槐的本事又是從哪學來的……薑峰心想,現在的人真是越來越不好忽悠了。
說實話,他沒有怨恨楊世,隻是不原諒罷了。
這話乍一聽似乎有些矛盾,可細想之下,卻有差別。
無視本就是一種不諒解的態度。
既已無視,何來怨恨?
薑峰繼續往前,司徒映手持紙傘,一同前行。
身後的謾罵聲,並不影響他們的討論。
“牙行那邊可查到什麽線索?”
“牙行的掌櫃死了,單叢帶人去的時候,人已經死在家中,經過仵作驗屍,死亡時間已有兩日。”
“屍體可帶迴來了?”
“在府衙。”
薑峰當即往府衙方向走去。
司徒映猶豫了片刻,又問道:“你覺得,周奎與此事有關嗎?”
薑峰道:“不確定,不過經過先前的試探,起碼可以確定,周奎事先並不知道地窟的存在。”
司徒映有些疑惑:“難道他真是受了嚴刺史指使,才故意刁難你的?”
薑峰沉默,他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但目前並沒有十足的證據,可以證明周奎與洛神教,與趙素存在關聯。
起碼在趙素的記憶裏,他並沒有見到。
或許周奎恰好隱藏在缺失的記憶裏。
那他可真是太幸運。
不過薑峰倒是覺得,要麽周奎與洛神教無關,要麽,連趙素也不知道他的身份。
待到兩人離去,一道身披黑袍,雙眸灰白的人影,從偏僻的巷口中走出,目光遠遠的望著薑峰。
此時,走在前麵的薑峰忽然停下腳步,轉頭望去。
可那隱約感應到的目光,卻又驟然消失。
“怎麽了?”司徒映疑惑問道。
薑峰沉默了片刻,搖頭道:“可能是我多想了,迴去吧。”
……
迴到府衙。
薑峰徑直來到停屍房。
張彪不在此處。
這兩日牢房一下子來了太多人犯,審訊人手不夠,他去幫忙了。
張彪深諳領導的心思,堪稱府衙第一卷王。
像他這種哪裏需要哪裏搬的人,向來最深得領導的喜歡。
隻是平日裏因此而不被同僚們待見。
他的卷,顯得別人很懶惰。
此時。
衙役掀開白布,露出牙行掌櫃那張毫無血色的麵龐。
“他就是牙行的掌櫃,裘千渡。”
薑峰幽深的目光隻是看了一眼,便已知曉,對方早已魂飛魄散。
他並不感到意外。
洛神教即已知曉自己的神通,殺人定是絕不留魂。
他把白布重新蓋上,對著一旁的司徒映說道:“魂魄沒了,無法施展秘術。看來我們追查的方向是對的。”
司徒映點了點頭:“牙行的其他人也都押迴府衙,從他們的口供上來看,確實不知道洛神教的事情。要不要對他們進行搜魂?”
薑峰沉吟了片刻,搖頭道:“不必了,洛神教既然放任他們活著,說明這些人都沒有什麽價值。”
搜魂的後遺症太大,這些人都是苦命的打工人,隻是聽命行事。
他們犯了法,自有律法製裁,沒必要再將他們變成呆傻之人。
再者,連趙素都不知道洛神教的另一處藏身之地,這些打工人又怎會知道?
這時。
許鶴從門外走了進來。
他本就是司徒映麾下的銀牌。
“司徒大人,我們在牙行裏找到了這本賬冊。”
司徒映接過許鶴遞來一本賬冊,隨意翻看了幾頁,問道:“有什麽發現嗎?”
許鶴看著牙行掌櫃的屍體,沉聲道:“賬冊上記載,裘千渡不僅經營著牙行,還有一處礦山。這些年,牙行一直在招攬大量百姓,為礦山輸送大量礦民。”
“尤其是在三年前,滎陽水災,連同附近的幾個縣都被波及,他們打著賑災的名義,僅是提供糧食,便將七個縣的災民,將近八萬人,全部招為礦民。”
“卑職記得,當年刺史衙門還特意出麵,公開讚揚過裘千渡,說他濟世救民,乃商賈之典範!”
司徒映麵色變得極為陰沉:“這裘千渡真是膽大包天!刺史衙門到底在幹什麽?要賑災也是衙門來賑,何時輪得到他來?”
許鶴默然片刻,道:“有商賈自願出糧,刺史衙門自然樂意讓他們出手,衙門能省下一大筆錢糧,他們何樂而不為?”
“至於商賈既為自己賺得了名聲,同時又招攬到大量廉價的勞動力,這是一場雙贏的交易。”
薑峰臉色也變得十分難看:“那些入山的百姓呢?可都還在?”
許鶴沉默,俄頃,才緩緩說道:
“卑職昨日已經派人去礦山搜尋過,剛剛收到鷹隼傳來的消息,山內隻有三千礦民,其餘人等,全都不在礦山。”
“根據礦山的管事說,當年水災過去後,牙行早就放災民迴去了,礦山內一直隻有幾千人在。此事卑職已經派人去查,目前還未收到迴信。”
“另外,卑職也讓人搜尋了整個礦山,並無異常。”
薑峰麵色鐵青:“沒有異常,就是最大的異常!”
他轉頭看向司徒映:“大人,卑職想親自去礦山看看。”
司徒映點了點頭:“我與你同去。”
礦山並不在江州城地界,而是江州治下的安山縣,距離江州城有一百五十裏路程。
此次出行,司徒映也叫上了宋明遠,許鶴,單叢,三位銀牌,加上包括李廷,張彪在內的十二名銅牌。
算上薑峰,一行人十七人,身披蓑衣,騎著戰馬,冒著連綿小雨快馬出城,一路朝著安山奔馳而去。
薑峰搖了搖頭:“他已經夠慘了。”
司徒映麵露訝然:“你竟會如此好心?”
薑峰頓時麵色不悅:“司徒大人此言何意?我薑峰做事,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何以在你眼中,我卻是心胸狹隘的小人?”
司徒映平靜道:“姚仲剛從死者墳前跪了七天,結果又被人拉迴來審判,流放千裏,再行斬刑,聽說是你的主意?”
薑峰正色道:“墳前懺悔,是為了平息死者怨氣,流放千裏是因他錯手殺人,至於斬刑,則是因他兩年前所犯的命案,如此判決,方才是合情合理,難道司徒大人覺得其中還有問題?”
司徒映看向楊世:“那他呢?”
薑峰認真道:“楊博士或許隻是一時受小人蒙蔽,畢竟姚仲的口供有故意攀咬的嫌疑,卻是不好以此為證據。”
“再者,他縱然是故意誣陷我,我又能拿他怎麽樣呢?關進大牢,日日折磨?這不是一個不良人應該幹的事情。”
“作為執法者,我們更應該敬畏手上掌握的權利。”
“不濫用,不徇私,不枉法。”
“須知,將權力當做兒戲者,必將殞歿於權。”
司徒映肅然起敬:“你說得對。”
可他倏地話鋒一轉:“你確定不是因為讓他在外麵活著更受折磨,才放他一馬?”
薑峰右手捂著心髒,麵露悲痛,仰天長歎:“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我以真誠待你,你卻如此看我。罷了,終究是我錯付了。”
司徒映麵無表情:“人心險惡在於,他們常常將卑鄙齷齪的小心思,隱藏在慷慨大義之下,我時常看不清,以至於被人蒙騙。”
“但好在吃一塹長一智,挫折和欺騙,總會使人成長。”
你這陰陽怪氣,指桑罵槐的本事又是從哪學來的……薑峰心想,現在的人真是越來越不好忽悠了。
說實話,他沒有怨恨楊世,隻是不原諒罷了。
這話乍一聽似乎有些矛盾,可細想之下,卻有差別。
無視本就是一種不諒解的態度。
既已無視,何來怨恨?
薑峰繼續往前,司徒映手持紙傘,一同前行。
身後的謾罵聲,並不影響他們的討論。
“牙行那邊可查到什麽線索?”
“牙行的掌櫃死了,單叢帶人去的時候,人已經死在家中,經過仵作驗屍,死亡時間已有兩日。”
“屍體可帶迴來了?”
“在府衙。”
薑峰當即往府衙方向走去。
司徒映猶豫了片刻,又問道:“你覺得,周奎與此事有關嗎?”
薑峰道:“不確定,不過經過先前的試探,起碼可以確定,周奎事先並不知道地窟的存在。”
司徒映有些疑惑:“難道他真是受了嚴刺史指使,才故意刁難你的?”
薑峰沉默,他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但目前並沒有十足的證據,可以證明周奎與洛神教,與趙素存在關聯。
起碼在趙素的記憶裏,他並沒有見到。
或許周奎恰好隱藏在缺失的記憶裏。
那他可真是太幸運。
不過薑峰倒是覺得,要麽周奎與洛神教無關,要麽,連趙素也不知道他的身份。
待到兩人離去,一道身披黑袍,雙眸灰白的人影,從偏僻的巷口中走出,目光遠遠的望著薑峰。
此時,走在前麵的薑峰忽然停下腳步,轉頭望去。
可那隱約感應到的目光,卻又驟然消失。
“怎麽了?”司徒映疑惑問道。
薑峰沉默了片刻,搖頭道:“可能是我多想了,迴去吧。”
……
迴到府衙。
薑峰徑直來到停屍房。
張彪不在此處。
這兩日牢房一下子來了太多人犯,審訊人手不夠,他去幫忙了。
張彪深諳領導的心思,堪稱府衙第一卷王。
像他這種哪裏需要哪裏搬的人,向來最深得領導的喜歡。
隻是平日裏因此而不被同僚們待見。
他的卷,顯得別人很懶惰。
此時。
衙役掀開白布,露出牙行掌櫃那張毫無血色的麵龐。
“他就是牙行的掌櫃,裘千渡。”
薑峰幽深的目光隻是看了一眼,便已知曉,對方早已魂飛魄散。
他並不感到意外。
洛神教即已知曉自己的神通,殺人定是絕不留魂。
他把白布重新蓋上,對著一旁的司徒映說道:“魂魄沒了,無法施展秘術。看來我們追查的方向是對的。”
司徒映點了點頭:“牙行的其他人也都押迴府衙,從他們的口供上來看,確實不知道洛神教的事情。要不要對他們進行搜魂?”
薑峰沉吟了片刻,搖頭道:“不必了,洛神教既然放任他們活著,說明這些人都沒有什麽價值。”
搜魂的後遺症太大,這些人都是苦命的打工人,隻是聽命行事。
他們犯了法,自有律法製裁,沒必要再將他們變成呆傻之人。
再者,連趙素都不知道洛神教的另一處藏身之地,這些打工人又怎會知道?
這時。
許鶴從門外走了進來。
他本就是司徒映麾下的銀牌。
“司徒大人,我們在牙行裏找到了這本賬冊。”
司徒映接過許鶴遞來一本賬冊,隨意翻看了幾頁,問道:“有什麽發現嗎?”
許鶴看著牙行掌櫃的屍體,沉聲道:“賬冊上記載,裘千渡不僅經營著牙行,還有一處礦山。這些年,牙行一直在招攬大量百姓,為礦山輸送大量礦民。”
“尤其是在三年前,滎陽水災,連同附近的幾個縣都被波及,他們打著賑災的名義,僅是提供糧食,便將七個縣的災民,將近八萬人,全部招為礦民。”
“卑職記得,當年刺史衙門還特意出麵,公開讚揚過裘千渡,說他濟世救民,乃商賈之典範!”
司徒映麵色變得極為陰沉:“這裘千渡真是膽大包天!刺史衙門到底在幹什麽?要賑災也是衙門來賑,何時輪得到他來?”
許鶴默然片刻,道:“有商賈自願出糧,刺史衙門自然樂意讓他們出手,衙門能省下一大筆錢糧,他們何樂而不為?”
“至於商賈既為自己賺得了名聲,同時又招攬到大量廉價的勞動力,這是一場雙贏的交易。”
薑峰臉色也變得十分難看:“那些入山的百姓呢?可都還在?”
許鶴沉默,俄頃,才緩緩說道:
“卑職昨日已經派人去礦山搜尋過,剛剛收到鷹隼傳來的消息,山內隻有三千礦民,其餘人等,全都不在礦山。”
“根據礦山的管事說,當年水災過去後,牙行早就放災民迴去了,礦山內一直隻有幾千人在。此事卑職已經派人去查,目前還未收到迴信。”
“另外,卑職也讓人搜尋了整個礦山,並無異常。”
薑峰麵色鐵青:“沒有異常,就是最大的異常!”
他轉頭看向司徒映:“大人,卑職想親自去礦山看看。”
司徒映點了點頭:“我與你同去。”
礦山並不在江州城地界,而是江州治下的安山縣,距離江州城有一百五十裏路程。
此次出行,司徒映也叫上了宋明遠,許鶴,單叢,三位銀牌,加上包括李廷,張彪在內的十二名銅牌。
算上薑峰,一行人十七人,身披蓑衣,騎著戰馬,冒著連綿小雨快馬出城,一路朝著安山奔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