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不良人府衙門口。
趙知謹躲在遠處的巷口,滿臉著急的觀望著府衙大門的方向。
他今早出門時,聽附近的老人說起才知道。
往日裏受過司空大哥恩惠的人,昨夜竟然跑去不良人府衙,想為其求情!
趙知謹連忙趕來不良人府衙。
可麵對這莊嚴恢弘的府衙,他根本不敢上前,也不敢去詢問門口的守衛。
一直等候到辰時末。
趙知謹倏然見到。
數十道熟悉的身影,竟安然無恙的從府衙內緩緩走了出來。
趙知謹連忙對著眾人招手:“毛頭大哥,青牛哥,這邊這邊。”
當先的青壯男子見到趙知謹,於是率眾走了過去。
趙知謹忙問道:“毛頭大哥,你們怎麽樣?那些官老爺沒為難你們吧?”
毛頭沉默了片刻,道:“昨晚倒是挨了幾下打……”
他話未說完,趙知謹便一拍大腿,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你們怎能如此衝動呢?自古民不與官鬥,你們竟然敢連夜跑到府衙門口喊冤,不要命啦?”
說罷,他又一想,心中更加憤怒,質問道:“還有,昨晚為什麽不來喊我?你們,是不是沒把我當自己人?”
毛頭撓了撓頭,悶悶道:“你家裏還有老母親要侍奉,你要是出了事,你娘怎麽辦?”
趙知謹當時就不樂意了:“你家裏也有老母親要侍奉,你還有一個未及笄的妹妹,你怎麽就不為她們考慮考慮?”
毛頭沉默不語。
他承認昨晚自己確實有些衝動,如今想來,若非那位大人及時出麵,他怕是真要交代到這裏了。
這時,趙知謹才問道:“對了,你們怎麽出來的?那些官老爺沒把你們關起來?”
旁邊的青牛說道:“是一位大人救了我們,聽說是從長安來的統領,可厲害了勒。”
從長安來的統領……趙知謹微微一愣。
忽然,他靈機一動,似想到了什麽,忙問道:“那位大人,是不是長著白頭發?”
毛頭抬頭看向趙知謹,蒲扇大的手掌頓時死死的抓住趙知謹瘦小的肩膀,激動問:“你認識那位大人?”
趙知謹被捏的生疼,齜牙咧嘴的說道:“也不算認識,走走走,我們先迴家,路上我再跟你們好好說說。”
……
菜市口,法場外。
未至午時,許多雍州城百姓便早早便將此地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個時代的百姓,平日裏除了逛青樓,造小人,聽歌曲,喝烈酒,也沒啥什麽娛樂活動。
於是,但凡城裏發生了點什麽新鮮事,都是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尤其似乎看人被拉來菜市口砍頭這種偶然事件,更是成為了他們為數不多的娛樂之一。
若是貪官被砍頭,他們少不得要在下麵大聲叫好。
別看他們平日裏看起來唯唯諾諾,慫慫的,膽子似乎很小,可那是麵對當官的才會如此。
他們往往不怕死人,更怕活人。
怕那些可以騎在他們頭上,可以隨意欺淩他們的活人。
“這都什麽時辰了,怎麽還不來。這些官老爺也真是,砍頭都不準時。”
有百姓等得有些不耐煩,開始抱怨起來。
這法場也太久沒見血了,百姓們居然還有點興奮。
有人甚至已經準備好了臭雞蛋爛菜葉,就等著司空暮出場。
這時,人群中有人說道:“昨夜似乎聽到有人去不良人的府衙門口為司空暮喊冤了。”
“對對對,我也聽到了。”
“啊?去不良人府衙門口喊冤?什麽人這麽大膽?”
“這,該不會今天這頭砍不成了吧?”
有讀書人聽聞消息,當場憤懣不已:“如司空暮這種不知廉恥的盜賊,罪大惡極的殺人犯,竟然還會有人替他求情?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更滑稽的是,不良人竟然還真就法外施恩,不砍頭?”
“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有人反駁道:“這不正好說明,司空暮是個好人嗎?”
讀書人冷笑一聲:“好人?你親眼看到他救人了嗎?你相信一個盜賊會把自己偷來的銀子白白送給別人嗎?你見過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幫人嗎?”
“知人知麵不知心,何況盜賊乎 ?”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便是如此。
他們在看別人的時候,永遠保持著一種懷疑的態度,或者說,他們看人永遠是懷著一種惡意的揣測。
他們會把見義勇為看做故意作秀,把慈悲為懷看做別有用心,把金玉良言看做惡意嘲諷。
他們寧願相信世上沒有好人,沒有善良,沒有真誠。
因為那樣他們會顯得自己才是那個最清醒的人!
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他看到了,別人隱藏在心底的惡意他感知到了,他才是最聰明的那個人。
殊不知,他們的心已經被自己鎖上了,那是陽光都照不進去的地方。
他們也從不相信,人心當中也會有光明這種東西的存在。
更不相信,會有犧牲自己的利益,毫無保留的幫助別人的人。
於是,有自詡正義的文士當場提議道:“既然有人能去府衙門口為他求情,那我等也能去府衙門口,讓不良人將司空暮明正典刑!”
有人順勢煽動眾人:“說得對!似司空暮這等罪孽深重,惡貫滿盈的淫賊,憑什麽還能活在這世上?”
“那些為他求情的人是否別有用心?那些包庇他的人是否就是幕後黑手?”
“倘若一群賤民隨便開口求情就能放過此等惡賊,往後誰還相信大景律法?誰還相信不良人府衙能夠懲奸除惡?誰還相信朝廷能夠為民做主?”
“這群粗鄙的不良人,三言兩語就被一群愚昧的賤民說服,簡直愚蠢至極!”
有人將事先準備好的說詞,大喊出聲:“天理昭昭不可誣,莫將奸惡作良圖。”
“諸位,我輩讀書人,誌節不可墮!也是時候,該扛起維護人間正道的大旗了!”
“兄台說得好!”
“嚴懲司空暮,護我景律法!!”
於是。
這些滿腹經綸的讀書人,這些自詡正義的真君子,在有心人的煽動下,迅速組成一支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向不良人府衙走去。
一路上,他們高舉拳頭,奮力大喊:
“嚴懲司空暮,護我景律法!”
沿途百姓何時見過這麽大的陣仗,連忙詢問知情人。
一問之下才知道。
司空暮竟然不砍頭了。
這群讀書人不樂意了。
有些好事的百姓也加入到隊伍之中,跟著搖旗呐喊。
盡管他們不認識司空暮,但他們一聽到司空暮以前是個盜賊,便也跟在隊伍裏,想要維護正義。
葉殷站在酒樓窗戶前,望著街上這浩浩蕩蕩的隊伍,臉上露出一抹陰冷的笑意。
一晚上的時間,足夠他做許多事情了。
“你不是要為司空暮主持公道嗎?你不是要為他翻案嗎?薑峰,這一次,我看你怎麽收得了場!”
雍州城裏,多少人盼著司空暮死呢。
隻要他死了,不良人破案有功,而那些人也能真正安心。
薑峰想為司空暮翻案,殊不知觸碰了多少人心裏的那根弦。
真以為憑他一己之力,就能與整個雍州官場對抗嗎?
簡直異想天開!
葉殷身後,孫玉堂卻是有些擔憂:“大人,這事鬧得這麽大,萬一最後被人查出真相……”
葉殷打斷道:“什麽是真相?能被別人承認的真相,才叫做真相!能讓百姓信以為真的真相,才叫做真相。”
“你看看現在的百姓,你覺得他們相信誰?”
孫玉堂連忙恭維道:“大人英明。”
他看著街上的場景,心中亦是暗暗鬆了一口氣。
不過是派幾個讀書人去百姓中間說一說,便能引動這麽大的陣仗。
到如今,再說司空暮是冤枉的,隻怕也沒人願意相信。
尤其是當百姓心中的成見一旦形成,可就沒那麽容易再改變了。
一念及此,孫玉堂頓時滿臉笑意。
雖有波折,但隻要事情辦成了,隻要司空暮死了,他也就功德圓滿了。
“薑峰,我倒要看看,你還怎麽保得住司空暮!!!”
不良人府衙門口。
趙知謹躲在遠處的巷口,滿臉著急的觀望著府衙大門的方向。
他今早出門時,聽附近的老人說起才知道。
往日裏受過司空大哥恩惠的人,昨夜竟然跑去不良人府衙,想為其求情!
趙知謹連忙趕來不良人府衙。
可麵對這莊嚴恢弘的府衙,他根本不敢上前,也不敢去詢問門口的守衛。
一直等候到辰時末。
趙知謹倏然見到。
數十道熟悉的身影,竟安然無恙的從府衙內緩緩走了出來。
趙知謹連忙對著眾人招手:“毛頭大哥,青牛哥,這邊這邊。”
當先的青壯男子見到趙知謹,於是率眾走了過去。
趙知謹忙問道:“毛頭大哥,你們怎麽樣?那些官老爺沒為難你們吧?”
毛頭沉默了片刻,道:“昨晚倒是挨了幾下打……”
他話未說完,趙知謹便一拍大腿,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你們怎能如此衝動呢?自古民不與官鬥,你們竟然敢連夜跑到府衙門口喊冤,不要命啦?”
說罷,他又一想,心中更加憤怒,質問道:“還有,昨晚為什麽不來喊我?你們,是不是沒把我當自己人?”
毛頭撓了撓頭,悶悶道:“你家裏還有老母親要侍奉,你要是出了事,你娘怎麽辦?”
趙知謹當時就不樂意了:“你家裏也有老母親要侍奉,你還有一個未及笄的妹妹,你怎麽就不為她們考慮考慮?”
毛頭沉默不語。
他承認昨晚自己確實有些衝動,如今想來,若非那位大人及時出麵,他怕是真要交代到這裏了。
這時,趙知謹才問道:“對了,你們怎麽出來的?那些官老爺沒把你們關起來?”
旁邊的青牛說道:“是一位大人救了我們,聽說是從長安來的統領,可厲害了勒。”
從長安來的統領……趙知謹微微一愣。
忽然,他靈機一動,似想到了什麽,忙問道:“那位大人,是不是長著白頭發?”
毛頭抬頭看向趙知謹,蒲扇大的手掌頓時死死的抓住趙知謹瘦小的肩膀,激動問:“你認識那位大人?”
趙知謹被捏的生疼,齜牙咧嘴的說道:“也不算認識,走走走,我們先迴家,路上我再跟你們好好說說。”
……
菜市口,法場外。
未至午時,許多雍州城百姓便早早便將此地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個時代的百姓,平日裏除了逛青樓,造小人,聽歌曲,喝烈酒,也沒啥什麽娛樂活動。
於是,但凡城裏發生了點什麽新鮮事,都是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尤其似乎看人被拉來菜市口砍頭這種偶然事件,更是成為了他們為數不多的娛樂之一。
若是貪官被砍頭,他們少不得要在下麵大聲叫好。
別看他們平日裏看起來唯唯諾諾,慫慫的,膽子似乎很小,可那是麵對當官的才會如此。
他們往往不怕死人,更怕活人。
怕那些可以騎在他們頭上,可以隨意欺淩他們的活人。
“這都什麽時辰了,怎麽還不來。這些官老爺也真是,砍頭都不準時。”
有百姓等得有些不耐煩,開始抱怨起來。
這法場也太久沒見血了,百姓們居然還有點興奮。
有人甚至已經準備好了臭雞蛋爛菜葉,就等著司空暮出場。
這時,人群中有人說道:“昨夜似乎聽到有人去不良人的府衙門口為司空暮喊冤了。”
“對對對,我也聽到了。”
“啊?去不良人府衙門口喊冤?什麽人這麽大膽?”
“這,該不會今天這頭砍不成了吧?”
有讀書人聽聞消息,當場憤懣不已:“如司空暮這種不知廉恥的盜賊,罪大惡極的殺人犯,竟然還會有人替他求情?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更滑稽的是,不良人竟然還真就法外施恩,不砍頭?”
“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有人反駁道:“這不正好說明,司空暮是個好人嗎?”
讀書人冷笑一聲:“好人?你親眼看到他救人了嗎?你相信一個盜賊會把自己偷來的銀子白白送給別人嗎?你見過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幫人嗎?”
“知人知麵不知心,何況盜賊乎 ?”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便是如此。
他們在看別人的時候,永遠保持著一種懷疑的態度,或者說,他們看人永遠是懷著一種惡意的揣測。
他們會把見義勇為看做故意作秀,把慈悲為懷看做別有用心,把金玉良言看做惡意嘲諷。
他們寧願相信世上沒有好人,沒有善良,沒有真誠。
因為那樣他們會顯得自己才是那個最清醒的人!
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他看到了,別人隱藏在心底的惡意他感知到了,他才是最聰明的那個人。
殊不知,他們的心已經被自己鎖上了,那是陽光都照不進去的地方。
他們也從不相信,人心當中也會有光明這種東西的存在。
更不相信,會有犧牲自己的利益,毫無保留的幫助別人的人。
於是,有自詡正義的文士當場提議道:“既然有人能去府衙門口為他求情,那我等也能去府衙門口,讓不良人將司空暮明正典刑!”
有人順勢煽動眾人:“說得對!似司空暮這等罪孽深重,惡貫滿盈的淫賊,憑什麽還能活在這世上?”
“那些為他求情的人是否別有用心?那些包庇他的人是否就是幕後黑手?”
“倘若一群賤民隨便開口求情就能放過此等惡賊,往後誰還相信大景律法?誰還相信不良人府衙能夠懲奸除惡?誰還相信朝廷能夠為民做主?”
“這群粗鄙的不良人,三言兩語就被一群愚昧的賤民說服,簡直愚蠢至極!”
有人將事先準備好的說詞,大喊出聲:“天理昭昭不可誣,莫將奸惡作良圖。”
“諸位,我輩讀書人,誌節不可墮!也是時候,該扛起維護人間正道的大旗了!”
“兄台說得好!”
“嚴懲司空暮,護我景律法!!”
於是。
這些滿腹經綸的讀書人,這些自詡正義的真君子,在有心人的煽動下,迅速組成一支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向不良人府衙走去。
一路上,他們高舉拳頭,奮力大喊:
“嚴懲司空暮,護我景律法!”
沿途百姓何時見過這麽大的陣仗,連忙詢問知情人。
一問之下才知道。
司空暮竟然不砍頭了。
這群讀書人不樂意了。
有些好事的百姓也加入到隊伍之中,跟著搖旗呐喊。
盡管他們不認識司空暮,但他們一聽到司空暮以前是個盜賊,便也跟在隊伍裏,想要維護正義。
葉殷站在酒樓窗戶前,望著街上這浩浩蕩蕩的隊伍,臉上露出一抹陰冷的笑意。
一晚上的時間,足夠他做許多事情了。
“你不是要為司空暮主持公道嗎?你不是要為他翻案嗎?薑峰,這一次,我看你怎麽收得了場!”
雍州城裏,多少人盼著司空暮死呢。
隻要他死了,不良人破案有功,而那些人也能真正安心。
薑峰想為司空暮翻案,殊不知觸碰了多少人心裏的那根弦。
真以為憑他一己之力,就能與整個雍州官場對抗嗎?
簡直異想天開!
葉殷身後,孫玉堂卻是有些擔憂:“大人,這事鬧得這麽大,萬一最後被人查出真相……”
葉殷打斷道:“什麽是真相?能被別人承認的真相,才叫做真相!能讓百姓信以為真的真相,才叫做真相。”
“你看看現在的百姓,你覺得他們相信誰?”
孫玉堂連忙恭維道:“大人英明。”
他看著街上的場景,心中亦是暗暗鬆了一口氣。
不過是派幾個讀書人去百姓中間說一說,便能引動這麽大的陣仗。
到如今,再說司空暮是冤枉的,隻怕也沒人願意相信。
尤其是當百姓心中的成見一旦形成,可就沒那麽容易再改變了。
一念及此,孫玉堂頓時滿臉笑意。
雖有波折,但隻要事情辦成了,隻要司空暮死了,他也就功德圓滿了。
“薑峰,我倒要看看,你還怎麽保得住司空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