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良人統領,跑來我刺史衙門為自己喊冤?
你要不要聽聽你自己在說什麽?
李智雲當時大腦有點懵了,這是什麽章程?
當下,他連忙轉身,拿起放在桌上的官帽戴上,而後匆匆出門。
一路上。
他也從捕快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經過。
李智雲腳步一頓,猛地轉頭看向捕快,表情一臉驚悚:“你說,薑統領被那個瀛國商人,坑了多少?”
捕快咽了咽口水,艱難道:“八,八千兩。”
李智雲表情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他不是在懷疑薑峰拿不拿得出這八千兩,而是在想……這事鬧大了。
八千兩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朝廷優待外邦商人,可這並不代表他們可為所欲為啊。
重點是,偏偏這個外邦商人,騙到了薑峰這位不良人統領頭上,這他娘的不是打著燈籠上茅房嗎?
待到李智雲來到前堂,整個府衙大堂上噤若寒蟬。
捕快握著手裏的殺威棒瑟瑟發抖,餘鷺坐在首座膽戰心驚,北原蒼介站在原地,表情顯得異常凝重。
見到李智雲過來,餘鷺連忙起身相迎:“刺史大人,您終於來了。”
李智雲眉頭皺緊,冷哼一聲:“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此時,他心中對餘鷺十分不滿。
平日裏看此人還算穩重,翟信死了以後,他便將此人提拔起來,暫代長史一職,沒想到,這個餘鷺竟是這般不堪重用。
一遇到點事就慌張失措,哪還有讀書人該有的靜氣?!
李智雲神色平靜的坐到公堂大位,目光淡漠的看著薑峰:“薑統領前來,請恕本宮公務在身,未能及時相迎。”
薑峰擺了擺手:“刺史大人就不用客氣了,薑某今日不是來找你敘舊的,而是來找你討迴公道的。”
李智雲眼皮子直跳。
你我本來就沒什麽舊友情義,老夫還恨不得將你這殺千刀的武夫千刀萬剮呢。
再說,你來找我討什麽公道?你不是挺能耐的嗎?
李智雲冷聲問道:“不知薑統領找本官,討要什麽公道?”
薑峰指了指旁邊的北原蒼介:“這個瀛國商人坑蒙拐騙,以假貨坑騙了本統領八千兩銀子,本統領找他理論,他還反咬一口。於是,本統領帶他來刺史府衙報官,想請大人為本統領討個公道,卻不料……”
接著,他又指著站在案幾下方旁邊的餘鷺說道:“這位大人公然偏幫瀛國商人,處處針對本統領,本統領出示人證物證,他便百般刁難,非要本統領證明這些證人證物的真實性,而對瀛國商人的話語卻毫不懷疑,甚至連證明他自己的話都不用,那本統領就想問一問,這又是何道理?”
李智雲瞥了一眼堂下低頭惶恐不安的餘鷺,沉吟了片刻後,道:“薑統領,此事餘長史或許沒有解釋清楚,我大景為了彰顯朝廷招徠遠人之意,對外邦商人多有優待,故而在法理上才會出此紕漏,還請薑統領看在朝廷的政令上,莫要過多計較。”
就事論事,因此薑峰並未打斷李智雲的話。
隻是待李智雲說完後,他卻凝聲問道:“朝廷政令,何以對景國百姓行苛刻,對他國商人行寬容?何以對景國商戶多限製,對外邦商人多優待?”
“雍州百姓都知道這些外邦商人多賣假貨,為何連百姓都知道的事情,你們刺史府衙不僅不管不問,人家告到刺史府衙來,你們還反過來為難自己人?”
“這般嚴律百姓,寬待外邦,此為國法乎?”
他眸光冷肅,聲音如平地起驚雷,嚴然問道:“若為國法,那這景國國法,到底是景國人的國法,還是外邦人的國法?”
李智雲沉默。
朝廷的政令雖是優待外邦,卻也並未說這般的優待法。
隻是,許多官員在處理此類案件時,為了避免外邦商人鬧騰起來,最後影響自己的仕途,故而都會偏幫外商。
此事的緣由在於,外邦商人多團結,且商會的背後站著瀛國使臣,能夠隨時找上朝廷,遞得上話。
相反,本地商人的底細,這些官員大都一清二楚。
若真是惹不起,自然是想辦法息事寧人,若是惹得起,那就偏幫外商,以顯朝廷‘聖恩’。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案子結束後,這些外邦商人也會做人,往往都會有所孝敬。
但本地商戶則不然,他們打贏了官司,也隻會覺得你本就應該如此判,那是為民做主,理所應當。
因此,無論是為了仕途還是為了銀子,該怎麽判,官員心裏自然清楚。
李智雲沉吟道:“那依薑統領之見,此案又該如何?”
薑峰淡淡道:“李大人,這裏是刺史府衙,案子該怎麽判,當然是李大人說了算。”
李智雲心中暗罵,你個粗莽武夫,這會兒倒是把事情踢到我這了,心眼怎麽比他們文官還要多?
李智雲轉頭看向北原蒼介:“北原閣下,對於薑統領方才所言,不知你有何解釋?”
言下之意,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這人你惹不起,趕緊賠錢道歉。
卻不料這北原蒼介卻仿佛聽不懂一樣,雙手合攏在袖子裏,依舊擺著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李大人,難道就因為他是不良人的統領,你就要相信他的一麵之詞嗎?這豈不是官官相護?”
“倘若李大人真要如此,那我也沒什麽好說的,迴去以後我自會向會長稟報,你們景國對待外邦是如此惡劣的態度,我們也不必再與你們做什麽生意了。”
“我瀛國商會不日將撤出景國,到時候你們的皇帝陛下若是問起來,這個罪名就隻能李大人來承擔了。”
李智雲臉色瞬間變得異常難看。
狗屁的瀛國商會,真以為是我們景國求著你們來的嗎?
本官現在若是判你無罪,也不用你們那個狗屁會長去跟朝廷反饋,信不信明日我就得從刺史的位置上撤下來?
你他娘到底懂不懂南鎮府衙統領是什麽牌位?到底知不知道薑峰是什麽人?
若非平日裏看你們會做人,真以為本官非得給你們好臉色嗎?
李智雲舉起驚堂木,而後啪的一下,重重的砸在案幾上:“你們瀛國商會走不走,本官不關心,朝廷若是問起來,本官自會如實答複,但是眼下,本官隻問你,到底認不認罪?”
北原蒼介冷哼道:“你們中原有句話,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們相幫自己人,我認了。以後,我再也不來你們景國做生意,我們商會也不會再與你們景國交好。”
李智雲麵無表情:“既然認了,那就好。本官現在判你,立即把薑統領的銀子如數歸還。”
北原蒼介麵目猙獰,這可是整整八千兩啊。
可他再不甘,也都知道,眼下這事他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
於是心中隻是暗暗將李智雲和薑峰記恨,等他返迴商會,自會讓會長想辦法,讓這兩個狗官知道,得罪他們瀛國人會是什麽下場。
然而,正當他把手伸進胸口,準備把剛剛拿到手的銀票取出來的時,表情卻驀然一僵。
你要不要聽聽你自己在說什麽?
李智雲當時大腦有點懵了,這是什麽章程?
當下,他連忙轉身,拿起放在桌上的官帽戴上,而後匆匆出門。
一路上。
他也從捕快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經過。
李智雲腳步一頓,猛地轉頭看向捕快,表情一臉驚悚:“你說,薑統領被那個瀛國商人,坑了多少?”
捕快咽了咽口水,艱難道:“八,八千兩。”
李智雲表情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他不是在懷疑薑峰拿不拿得出這八千兩,而是在想……這事鬧大了。
八千兩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朝廷優待外邦商人,可這並不代表他們可為所欲為啊。
重點是,偏偏這個外邦商人,騙到了薑峰這位不良人統領頭上,這他娘的不是打著燈籠上茅房嗎?
待到李智雲來到前堂,整個府衙大堂上噤若寒蟬。
捕快握著手裏的殺威棒瑟瑟發抖,餘鷺坐在首座膽戰心驚,北原蒼介站在原地,表情顯得異常凝重。
見到李智雲過來,餘鷺連忙起身相迎:“刺史大人,您終於來了。”
李智雲眉頭皺緊,冷哼一聲:“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此時,他心中對餘鷺十分不滿。
平日裏看此人還算穩重,翟信死了以後,他便將此人提拔起來,暫代長史一職,沒想到,這個餘鷺竟是這般不堪重用。
一遇到點事就慌張失措,哪還有讀書人該有的靜氣?!
李智雲神色平靜的坐到公堂大位,目光淡漠的看著薑峰:“薑統領前來,請恕本宮公務在身,未能及時相迎。”
薑峰擺了擺手:“刺史大人就不用客氣了,薑某今日不是來找你敘舊的,而是來找你討迴公道的。”
李智雲眼皮子直跳。
你我本來就沒什麽舊友情義,老夫還恨不得將你這殺千刀的武夫千刀萬剮呢。
再說,你來找我討什麽公道?你不是挺能耐的嗎?
李智雲冷聲問道:“不知薑統領找本官,討要什麽公道?”
薑峰指了指旁邊的北原蒼介:“這個瀛國商人坑蒙拐騙,以假貨坑騙了本統領八千兩銀子,本統領找他理論,他還反咬一口。於是,本統領帶他來刺史府衙報官,想請大人為本統領討個公道,卻不料……”
接著,他又指著站在案幾下方旁邊的餘鷺說道:“這位大人公然偏幫瀛國商人,處處針對本統領,本統領出示人證物證,他便百般刁難,非要本統領證明這些證人證物的真實性,而對瀛國商人的話語卻毫不懷疑,甚至連證明他自己的話都不用,那本統領就想問一問,這又是何道理?”
李智雲瞥了一眼堂下低頭惶恐不安的餘鷺,沉吟了片刻後,道:“薑統領,此事餘長史或許沒有解釋清楚,我大景為了彰顯朝廷招徠遠人之意,對外邦商人多有優待,故而在法理上才會出此紕漏,還請薑統領看在朝廷的政令上,莫要過多計較。”
就事論事,因此薑峰並未打斷李智雲的話。
隻是待李智雲說完後,他卻凝聲問道:“朝廷政令,何以對景國百姓行苛刻,對他國商人行寬容?何以對景國商戶多限製,對外邦商人多優待?”
“雍州百姓都知道這些外邦商人多賣假貨,為何連百姓都知道的事情,你們刺史府衙不僅不管不問,人家告到刺史府衙來,你們還反過來為難自己人?”
“這般嚴律百姓,寬待外邦,此為國法乎?”
他眸光冷肅,聲音如平地起驚雷,嚴然問道:“若為國法,那這景國國法,到底是景國人的國法,還是外邦人的國法?”
李智雲沉默。
朝廷的政令雖是優待外邦,卻也並未說這般的優待法。
隻是,許多官員在處理此類案件時,為了避免外邦商人鬧騰起來,最後影響自己的仕途,故而都會偏幫外商。
此事的緣由在於,外邦商人多團結,且商會的背後站著瀛國使臣,能夠隨時找上朝廷,遞得上話。
相反,本地商人的底細,這些官員大都一清二楚。
若真是惹不起,自然是想辦法息事寧人,若是惹得起,那就偏幫外商,以顯朝廷‘聖恩’。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案子結束後,這些外邦商人也會做人,往往都會有所孝敬。
但本地商戶則不然,他們打贏了官司,也隻會覺得你本就應該如此判,那是為民做主,理所應當。
因此,無論是為了仕途還是為了銀子,該怎麽判,官員心裏自然清楚。
李智雲沉吟道:“那依薑統領之見,此案又該如何?”
薑峰淡淡道:“李大人,這裏是刺史府衙,案子該怎麽判,當然是李大人說了算。”
李智雲心中暗罵,你個粗莽武夫,這會兒倒是把事情踢到我這了,心眼怎麽比他們文官還要多?
李智雲轉頭看向北原蒼介:“北原閣下,對於薑統領方才所言,不知你有何解釋?”
言下之意,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這人你惹不起,趕緊賠錢道歉。
卻不料這北原蒼介卻仿佛聽不懂一樣,雙手合攏在袖子裏,依舊擺著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李大人,難道就因為他是不良人的統領,你就要相信他的一麵之詞嗎?這豈不是官官相護?”
“倘若李大人真要如此,那我也沒什麽好說的,迴去以後我自會向會長稟報,你們景國對待外邦是如此惡劣的態度,我們也不必再與你們做什麽生意了。”
“我瀛國商會不日將撤出景國,到時候你們的皇帝陛下若是問起來,這個罪名就隻能李大人來承擔了。”
李智雲臉色瞬間變得異常難看。
狗屁的瀛國商會,真以為是我們景國求著你們來的嗎?
本官現在若是判你無罪,也不用你們那個狗屁會長去跟朝廷反饋,信不信明日我就得從刺史的位置上撤下來?
你他娘到底懂不懂南鎮府衙統領是什麽牌位?到底知不知道薑峰是什麽人?
若非平日裏看你們會做人,真以為本官非得給你們好臉色嗎?
李智雲舉起驚堂木,而後啪的一下,重重的砸在案幾上:“你們瀛國商會走不走,本官不關心,朝廷若是問起來,本官自會如實答複,但是眼下,本官隻問你,到底認不認罪?”
北原蒼介冷哼道:“你們中原有句話,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們相幫自己人,我認了。以後,我再也不來你們景國做生意,我們商會也不會再與你們景國交好。”
李智雲麵無表情:“既然認了,那就好。本官現在判你,立即把薑統領的銀子如數歸還。”
北原蒼介麵目猙獰,這可是整整八千兩啊。
可他再不甘,也都知道,眼下這事他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
於是心中隻是暗暗將李智雲和薑峰記恨,等他返迴商會,自會讓會長想辦法,讓這兩個狗官知道,得罪他們瀛國人會是什麽下場。
然而,正當他把手伸進胸口,準備把剛剛拿到手的銀票取出來的時,表情卻驀然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