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新邊境,豎立著一塊全新的邊界石碑,昭示著此處為兩國之間新的邊界線。
景蜀兩國交戰,以蜀國戰敗告終,為此割讓了靠近景國的旭陽府和旬山府。
這兩府之地,加起來一十三城,全部並入了景國的版圖。
景國也派人接管了這兩府一十三城,並在其中開府立衙。
其中旭陽府中的雒城,漢城,原本便是旭劍侯謝東華,與他叔父謝稹的封地。
蜀天子保留了謝氏一族的爵位,卻還是收迴了雒,漢兩城。
當然,這也不算是收迴,而是賠出去了。
謝氏一族也不敢反駁,因為這本就是謝東華自己輸出去的。
曾經的謝氏一族,一門雙超凡,在蜀國絕對是頂級世家,榮耀萬丈!
可如今,短短不到兩個月,鎮守邊關的謝稹被徐長卿斬殺,劍閣大弟子謝東華被薑峰斬於太華山上,家族的兩大支柱先後倒塌,整個旭陽謝氏如今在蜀國的處境,可想而知。
許多蜀國人將國戰的失敗,全都歸咎於謝東華身上。
若非謝東華千裏出劍,兩國豈會再起戰事?
若非他輸了決鬥,蜀國怎會輸的這麽慘?
不僅割地賠款,更是連累天子下罪己詔,顏麵掃地!
盡管蜀天子昭告天下,他並不責怪旭劍侯,甚至是感念旭劍侯為國而死,可蜀國百姓顯然沒有天子這般‘寬宏大量’。
整個謝氏一族,不僅名譽掃地,那些與他們交好的世家,紛紛避如蛇蠍,唯恐不及。
於是。
臨安城中,往日裏門庭若市,車馬不斷的謝氏府邸,眼下卻是門可羅雀,無人問津。
原先在雒,漢兩城的謝氏族人,也被迫遷移到了泰嶽府的一座邊陲小城。
直到這一日。
一輛豪華至極的馬車,前後簇擁著長長的軍士隊伍,最後緩緩停留在了謝府的大門之前。
片刻後。
一位衣著華貴,五官大氣,姿儀堂皇的青年男子,順著仆人擺好的木階,從馬車上緩緩走下來。
屋簷飛鳥落,門前車馬稀。
望著落魄蕭瑟的謝府大門,再無往日的恢宏與喧囂,青年男子沉默不語。
一旁的太監侍從卻不由得感慨道:“這旭劍侯府,以前奴婢也是來過的。沒想到,才短短幾日的光景,偌大的侯府,竟變得如今這般沉寂。”
青年男子平靜道:“人走茶涼,自古如此。去敲門吧。”
“是。”
太監應了一聲,當即便往謝府大門走去。
可剛走沒兩步,眼前的紅色大門,便已緩緩打開。
一個滿頭白發,老態龍鍾的老者,穿著樸素的灰色長衫,率領謝氏滿門,連同仆人婢女,一共上百人,烏泱泱的全都跪在了府邸前院。
老人聲音洪亮,磕頭喊道:“老臣率謝氏一門,恭迎二皇子駕臨!”
此時。
這位蜀國二皇子站在原地,隔著大門對老人平靜道:“謝老先生請起身吧,本王此番前來,是有要事相商。”
一刻鍾後。
謝府雅閣,滿室茶香。
屏退了外人,此刻雅閣之內,隻留下二皇子蕭承燿,與謝家老太爺謝炯。
兩人坐在茶幾跟前,相對而坐。
蕭承燿倏然站起身來,對著謝炯的方向,雙手合攏,微微行禮。
這一舉動,嚇得謝炯連忙起身離座,避禮不受,同時跪在地上,誠惶誠恐的說道:“老臣惶恐,當不得二殿下如此大禮啊。”
蕭承燿緩緩說道:“本王這一禮,敬的是謝稹將軍多年鎮守邊疆的功勞,敬的是旭劍侯為國血戰的英勇壯烈,敬的是謝氏一門百年來為我大蜀社稷所做的貢獻。”
謝炯淚流滿麵,朝著蕭承燿重重的磕頭道:“老臣……慚愧。”
自謝東華戰死在太華山以來,謝氏一門承受了多少壓力,外人根本難以想象。
曾經煊赫一時的謝氏一族,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為什麽?
因為謝稹在的時候,謝東華在的時候,謝氏族人在蜀國內幾乎是橫著走的。
可當謝氏的兩根擎天支柱倒塌以後,謝氏也險些陷入滅頂之災。
往日裏被欺壓的,瞧不上的自不必多說,那些無仇無怨的人,更是在這時候落井下石,仿佛不跟著踩兩腳,便無法在蜀國立足一樣。
人性的醜惡一麵隻要抬頭,善良是無論如何也壓不下去的!
唯有權勢,唯有利益,才能讓他們退讓。
可如今這兩樣……謝氏都沒有。
謝氏的家底,隨著那一戰,早就輸光了。
隻剩下這處宅子。
再過些日子,謝府維持不下去的時候,府裏的仆人,婢女全都要遣散,到那時,府裏就真要變得空蕩蕩的了。
而且,他們還不能把這個宅子賣掉,因為這是蜀天子當初賞賜給旭劍侯的,唯有天子才有權收走。
蕭承燿走上前,將謝炯攙扶起來,溫聲說道:“父皇並未收走旭劍侯的爵位,謝氏一門仍然是我大蜀的侯府,未來也必定還是我大蜀的重臣,謝老先生不必如此擔憂。”
謝炯麵露苦澀,歎息道:“二殿下應該明白,那些人,是不會讓我謝家重新起複,位列朝堂的。”
雖然保留了旭劍侯這個爵位,可又有什麽用呢?
沒有人扶持,沒有人幫忙,謝家根本無法在朝堂上立足。
蕭承燿一手握住謝炯枯瘦的手掌,另一隻手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背,寬慰道:“放心,有本王在一日,謝氏就倒不了。本王明日便向父皇請旨,冊封謝安為新一任旭劍侯,相信不日便會有旨意下達。”
謝安便是謝東華的兒子,今年尚且未滿七歲。
謝炯滿臉感動,連忙又跪了下去:“老臣多謝二殿下!我謝氏一門從今往後,必以二皇子唯馬首是瞻。”
蕭承燿又將謝炯扶起來,語氣略顯責怪:“謝老言重了。”
他迴到座位上,伸手示意謝炯坐迴去,而後問道:“本王聽說,你謝府之中,還有一位天才,叫謝無塵的,可有此人?”
謝炯點了點頭:“是,他是我謝氏旁係,如今跟隨其他族人住在泰嶽府。”
而後疑惑問道:“不知二殿下找謝無塵,所為何事?若有需要,老臣立馬傳信,讓他快馬加鞭趕來臨安。”
蕭承燿搖了搖頭,道;“倒也無需來臨安,本王想請他護送幾個人。”
謝炯眼中的疑惑更甚:“殿下若要找人護送,又何必找無塵呢?老臣這就安排……”
蕭承燿豎掌截話,道:“本王找他,自有找他的理由。”
他眸光深邃的看著謝炯,臉上卻帶著溫和的笑容:“莫非謝老先生還怕本王會害了無塵嗎?”
謝炯連忙搖頭,惶恐道:“殿下說的哪裏話,老臣對殿下忠心耿耿,便是要讓無塵去送死,老臣也會讓他心甘情願為殿下盡忠效命。”
蕭承燿笑道:“謝老言重了,本王不會讓忠心的人輕易赴死。隻是這件事,確實隻有無塵來辦,最合適不過。”
謝炯問道:“不知殿下,想讓無塵護送誰,去往哪裏?”
蕭承燿平靜道:“護送本王的親信,前往景國……雍州城!”
景蜀兩國交戰,以蜀國戰敗告終,為此割讓了靠近景國的旭陽府和旬山府。
這兩府之地,加起來一十三城,全部並入了景國的版圖。
景國也派人接管了這兩府一十三城,並在其中開府立衙。
其中旭陽府中的雒城,漢城,原本便是旭劍侯謝東華,與他叔父謝稹的封地。
蜀天子保留了謝氏一族的爵位,卻還是收迴了雒,漢兩城。
當然,這也不算是收迴,而是賠出去了。
謝氏一族也不敢反駁,因為這本就是謝東華自己輸出去的。
曾經的謝氏一族,一門雙超凡,在蜀國絕對是頂級世家,榮耀萬丈!
可如今,短短不到兩個月,鎮守邊關的謝稹被徐長卿斬殺,劍閣大弟子謝東華被薑峰斬於太華山上,家族的兩大支柱先後倒塌,整個旭陽謝氏如今在蜀國的處境,可想而知。
許多蜀國人將國戰的失敗,全都歸咎於謝東華身上。
若非謝東華千裏出劍,兩國豈會再起戰事?
若非他輸了決鬥,蜀國怎會輸的這麽慘?
不僅割地賠款,更是連累天子下罪己詔,顏麵掃地!
盡管蜀天子昭告天下,他並不責怪旭劍侯,甚至是感念旭劍侯為國而死,可蜀國百姓顯然沒有天子這般‘寬宏大量’。
整個謝氏一族,不僅名譽掃地,那些與他們交好的世家,紛紛避如蛇蠍,唯恐不及。
於是。
臨安城中,往日裏門庭若市,車馬不斷的謝氏府邸,眼下卻是門可羅雀,無人問津。
原先在雒,漢兩城的謝氏族人,也被迫遷移到了泰嶽府的一座邊陲小城。
直到這一日。
一輛豪華至極的馬車,前後簇擁著長長的軍士隊伍,最後緩緩停留在了謝府的大門之前。
片刻後。
一位衣著華貴,五官大氣,姿儀堂皇的青年男子,順著仆人擺好的木階,從馬車上緩緩走下來。
屋簷飛鳥落,門前車馬稀。
望著落魄蕭瑟的謝府大門,再無往日的恢宏與喧囂,青年男子沉默不語。
一旁的太監侍從卻不由得感慨道:“這旭劍侯府,以前奴婢也是來過的。沒想到,才短短幾日的光景,偌大的侯府,竟變得如今這般沉寂。”
青年男子平靜道:“人走茶涼,自古如此。去敲門吧。”
“是。”
太監應了一聲,當即便往謝府大門走去。
可剛走沒兩步,眼前的紅色大門,便已緩緩打開。
一個滿頭白發,老態龍鍾的老者,穿著樸素的灰色長衫,率領謝氏滿門,連同仆人婢女,一共上百人,烏泱泱的全都跪在了府邸前院。
老人聲音洪亮,磕頭喊道:“老臣率謝氏一門,恭迎二皇子駕臨!”
此時。
這位蜀國二皇子站在原地,隔著大門對老人平靜道:“謝老先生請起身吧,本王此番前來,是有要事相商。”
一刻鍾後。
謝府雅閣,滿室茶香。
屏退了外人,此刻雅閣之內,隻留下二皇子蕭承燿,與謝家老太爺謝炯。
兩人坐在茶幾跟前,相對而坐。
蕭承燿倏然站起身來,對著謝炯的方向,雙手合攏,微微行禮。
這一舉動,嚇得謝炯連忙起身離座,避禮不受,同時跪在地上,誠惶誠恐的說道:“老臣惶恐,當不得二殿下如此大禮啊。”
蕭承燿緩緩說道:“本王這一禮,敬的是謝稹將軍多年鎮守邊疆的功勞,敬的是旭劍侯為國血戰的英勇壯烈,敬的是謝氏一門百年來為我大蜀社稷所做的貢獻。”
謝炯淚流滿麵,朝著蕭承燿重重的磕頭道:“老臣……慚愧。”
自謝東華戰死在太華山以來,謝氏一門承受了多少壓力,外人根本難以想象。
曾經煊赫一時的謝氏一族,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為什麽?
因為謝稹在的時候,謝東華在的時候,謝氏族人在蜀國內幾乎是橫著走的。
可當謝氏的兩根擎天支柱倒塌以後,謝氏也險些陷入滅頂之災。
往日裏被欺壓的,瞧不上的自不必多說,那些無仇無怨的人,更是在這時候落井下石,仿佛不跟著踩兩腳,便無法在蜀國立足一樣。
人性的醜惡一麵隻要抬頭,善良是無論如何也壓不下去的!
唯有權勢,唯有利益,才能讓他們退讓。
可如今這兩樣……謝氏都沒有。
謝氏的家底,隨著那一戰,早就輸光了。
隻剩下這處宅子。
再過些日子,謝府維持不下去的時候,府裏的仆人,婢女全都要遣散,到那時,府裏就真要變得空蕩蕩的了。
而且,他們還不能把這個宅子賣掉,因為這是蜀天子當初賞賜給旭劍侯的,唯有天子才有權收走。
蕭承燿走上前,將謝炯攙扶起來,溫聲說道:“父皇並未收走旭劍侯的爵位,謝氏一門仍然是我大蜀的侯府,未來也必定還是我大蜀的重臣,謝老先生不必如此擔憂。”
謝炯麵露苦澀,歎息道:“二殿下應該明白,那些人,是不會讓我謝家重新起複,位列朝堂的。”
雖然保留了旭劍侯這個爵位,可又有什麽用呢?
沒有人扶持,沒有人幫忙,謝家根本無法在朝堂上立足。
蕭承燿一手握住謝炯枯瘦的手掌,另一隻手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背,寬慰道:“放心,有本王在一日,謝氏就倒不了。本王明日便向父皇請旨,冊封謝安為新一任旭劍侯,相信不日便會有旨意下達。”
謝安便是謝東華的兒子,今年尚且未滿七歲。
謝炯滿臉感動,連忙又跪了下去:“老臣多謝二殿下!我謝氏一門從今往後,必以二皇子唯馬首是瞻。”
蕭承燿又將謝炯扶起來,語氣略顯責怪:“謝老言重了。”
他迴到座位上,伸手示意謝炯坐迴去,而後問道:“本王聽說,你謝府之中,還有一位天才,叫謝無塵的,可有此人?”
謝炯點了點頭:“是,他是我謝氏旁係,如今跟隨其他族人住在泰嶽府。”
而後疑惑問道:“不知二殿下找謝無塵,所為何事?若有需要,老臣立馬傳信,讓他快馬加鞭趕來臨安。”
蕭承燿搖了搖頭,道;“倒也無需來臨安,本王想請他護送幾個人。”
謝炯眼中的疑惑更甚:“殿下若要找人護送,又何必找無塵呢?老臣這就安排……”
蕭承燿豎掌截話,道:“本王找他,自有找他的理由。”
他眸光深邃的看著謝炯,臉上卻帶著溫和的笑容:“莫非謝老先生還怕本王會害了無塵嗎?”
謝炯連忙搖頭,惶恐道:“殿下說的哪裏話,老臣對殿下忠心耿耿,便是要讓無塵去送死,老臣也會讓他心甘情願為殿下盡忠效命。”
蕭承燿笑道:“謝老言重了,本王不會讓忠心的人輕易赴死。隻是這件事,確實隻有無塵來辦,最合適不過。”
謝炯問道:“不知殿下,想讓無塵護送誰,去往哪裏?”
蕭承燿平靜道:“護送本王的親信,前往景國……雍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