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結束了。
老規矩,先說說當前的成績。
猶記得,寫完第一卷的時候,書架是5789,粉絲是36,評論數是332,催更數是416,稿費少的時候一天幾塊錢,多的時候二十幾,一日三餐都不夠。
如今書架是,粉絲是249,評論數是2885,催更數是1465,稿費有所見長,但也隻夠一日三餐,並非虛言或許賣慘,大家看在讀人數就知道,一直在兩三萬左右徘徊,這個數量的稿費真的不多,勉強可以達到城市的最低人工標準。
粉絲不過千,開不了群,依舊是任重而道遠。
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本書的成績為何會這麽差?
我想,其一是第一卷的開頭,寫得並不出彩,盡管在我的大綱裏,它有著很大的反轉和伏筆,可開頭還是不免落入俗套。
我想過許多補救的辦法,最後還是不知該如何修改,要想不落窠臼,確實有點難度。
其二,第一卷裏有些內容被讀者所厭惡,其根本在於我若表述的價值觀或者某些觀點,並不被他們認同。
我也一直告訴自己,不認同也沒關係,總有認可我的讀者,可每次看到他們的留言,他們的反駁,甚至是謾罵,我還是會覺得心酸和委屈,可寫作本就是這樣啊,你要接受不認可,接受讀者的怒氣和抱怨,你才能去擁抱那些認可你的人。
其三,或許在於書名並不討喜。其實這本書一開始構思時,並不是這個名字,我起的名字是【武仙】,或者【天闕】,結果都不能用,後來結合光門,才起了個【武夫登門】,但這個名字顯然也不是很好。
再後來到了百萬字,係統測試後用了新的書名【人間第一武夫】。
啊,好中二的名字啊!
……
如今再來迴顧整個第二卷。
從章節數量來看,第二卷比第一卷多了三十多章,可從字數上來看,也就多了一萬多字,所以內容上其實相差不多。
但這一卷在布局上,與第一卷差別很大。
第一卷如果不看到後麵,大家不會知道結尾的劇情是什麽,洛神教的謀劃又是什麽,可在第二卷,我從一開始就暗示大家,鎮南侯有問題,風虓軍有問題。
那麽,結局也就並不難猜。
無外乎就是造反當皇帝,或者尋求超脫。
所以這一卷難寫的地方便在於,如何在已知的結局裏寫出讀者意想不到的劇情,中間還要寫出爽點,寫出懸疑,寫出起伏,寫出鋪墊,寫出反轉。
這無疑難度會更大。
更難的是,如何體現主角的高光時刻。
第一卷,他幾乎付出了所有,才斬殺了文守仁,才鎮壓了蛟龍,驅散了魔意。
到了第二卷,我就不能再讓他以犧牲為代價。
簡單來說,我必須讓主角來裝逼,還要讓他以合情合理的方式來裝逼,那麽,我所能選擇的方式就不多。
其次。
第一卷更多的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因為留了許多伏筆,有些我在第一卷總結裏沒有指出來,因為說出來就等於是劇透了。
而我在第二卷想要表達的東西,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看懂了。
這個世界,所有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說話。
有些人未必知道真相,有些人知道了真相,未必會說出實情,有些人說出的‘真相’更是經過了粉飾,或許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卻隱瞞了背後真正的目的。
其實這個社會也是如此。
我個人覺得,從某種程度上,第二卷的閱讀門檻,其實比第一卷要高一些。
第一卷寫的是探案,懸疑的案情,隻要稍微明白裏麵的邏輯,就不難理解。
可第二卷,我寫的是人性。
很多內容是隱藏在文字底下,血淋淋的現實。
從一開始的雲泥鎮血案,到彩雲樓案,到臥雲樓的丹藥案,到瀛國商人,到聖碑爭奪,到羅驍起事,到未來宗……
當然,從整體布局上,我也有自己的一點小心思。
我從一開始就告訴了你們第二卷的結局,諸位難道不覺得熟悉嗎?
正如第一卷的時候,我就告訴諸位,主角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救世。
同樣都是提前告訴你們結局,可這個結局真的那麽簡單嗎?
有讀者說過,我過早的暴露了光門的存在,過早的給這本書揭開謎底。
可是朋友們,其實我們生來就已經知道結局了啊。
未知的隻是中間的過程。
我們會遇到什麽人,會發生什麽故事,是成功還是失敗,這些未知的東西,才是我們珍貴的東西,也是我想寫的東西。
我告訴大家,這是一個現代人被未知的光門選中,穿越到異世界拯救世界的故事。
可是,我沒有告訴你們,光門是什麽?世界的危機是什麽?薑峰又會以什麽方式來拯救這個世界?
如果你覺得,你已經知道了故事的結局,不必再看,那我也沒有辦法。
幾乎每一本23win都可以總結概括為:主角成為天下第一,殺死大反派,拯救世界。
這就是結局!
我覺得我寫的應該沒錯。
可我經常還是會因為第一卷的14章懷疑自己,懷疑是不是不應該這麽寫,因為一些內容照進了現實,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卑微的自己,那個無能為力的自己,我們看小說明明是為了爽啊!
有個朋友看過後,跟我說,其實第一卷的14章,不應該這麽寫。
我說我想表達的觀念是,現實中大部分的人確實過得不好,過得艱難,但我們不應該埋怨國家啊,相比於建國初期,相比於封建時期,難道我們這些最底層的老百姓,不是比那時候更幸福了嗎?起碼我們沒餓死吧?
然後他說,錯的不是道理,而是現實。你的道理是對的,但現實是無法與大部分讀者產生共鳴,因為大家都很難,大家心中都積攢著怨氣,這股怨氣來源於殘酷的現實,這股怨氣還無處發泄。
我說,無處發泄,就能把問題都推給國家?一個超級大國,如何能夠保證人人都富貴?保我們不收外敵侵擾,保我們不至於餓死,已經很不容易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想要過得更好,難道不應該是靠自己嗎?怎麽到頭來還埋怨起國家了?
他說,不是埋怨國家,而是埋怨不公平的社會。
我說:天下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啊,抱怨了有什麽用?自私,利己,是人的本性,有私心,就永遠都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隻會抱怨,永遠都活不出你想要的生活。
最後,我倆誰都說服不了誰。
但那次談話,也讓我明白了一點。
以後,我不會再寫類似的橋段,也不會再寫這樣的書。
因為,正是這樣的觀念,限製了這本書的發展,我可以選擇寫那種大家都認同的觀念就好了。
可是,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並不開心,我覺得很難過。
我是一個幼稚的人,社會一次次讓我明白,想要賺錢就要放棄幼稚的想法,我為了活著,就必須選擇接受。
所以,我很難過。
我始終覺得,一個強大的人,不是因為功成名就,而是他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顧及別人的看法,哪怕全世界不認同你,你認同你自己就好,隻要你不去勉強別人認可你,隻要你不去影響別人。
正如我對我的朋友說過,我的觀念未必正確,你也不需要認同,但起碼它不會給這個社會造成困擾,我堅持自我,直到我堅持不下去的那一天。
很酷吧?
可麵對慘不忍睹的成績,我還是要去做一些改變。
於是你會發現,第一卷我是經過一些修改的。
最大的改變,是我給薑峰的上一世,做了一個補充。
他是一個孤兒,原因是他的家鄉經曆了一場地震,全家隻剩下他一個人了,他是被人從廢墟裏挖出來的,而救他的武警,後來被餘震的巨石壓死了。
他沒有抱怨,而是懷著感恩看待這個世界,所以故事的開頭,他會毫不猶豫去救那個小女孩,他隻是把救人的信念傳遞下去。
所以他看待貧苦的人會有同情心,他會想著如何去救人,會想給亡者一個告別的機會,因為上一世,他也沒有機會與父母告別。
我一直在想,那些經曆過大災難,又幸運活下來的人,他們會對變成什麽樣?會抱怨還是感恩?會如何看待這個殘酷又有溫情的世界?
可我發現,許多人對救人這個事情並不能理解。
大家或許會發現,這個社會好人好像越來越少,因為我們看到的惡人惡事越多,自媒體的壯大其實是一個原因,太多黑暗的東西被揭露,太多黑心的人被挖出來,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黑暗比光明多,惡毒比善良還多。
大家變得越來越謹慎。
因為媒體大肆報道,哪個官貪汙受賄,哪個官禍害百姓,所以越來越沒有人相信這個社會,可是,當你們出事的時候,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不是報警呢?
有的人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也不相信正義,不相信世界有好人,甚至已經不相信律法,因為我們都是生活在底層的人,因為媒體的報道,我們也看到了太多不公平的事情,甚至有的人已經承受了這種不公平。
可是……我仍然相信,這個世界還有好人。
薑峰是個什麽性格的人,我想第一章的時候就已經告訴諸位了。他是因為救人才穿越的。我理解在現實中大家都不敢救,可到了小說世界,難道還不敢救?
此外,這裏也想說說,我為什麽會寫這樣的主角?
我看過有人為了救落水的人而死,火災的時候火警為了救人而死,地震的時候武警為了救人而死,新冠的時候醫護人員為了救人而死……
這樣的例子難道還不夠多嗎?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尊敬?難道還要嘲笑他們愚蠢,嘲諷他們天真?
有時候我真的不懂,為何要去嘲諷一個做好事的人呢?
諸位希望這是一個什麽樣的世界?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生活在一個什麽樣的世界?當別人做好事的時候你去嘲諷,當別人鼓勵大家做好人的時候你去嘲諷,當別人讚揚好人的時候你去嘲諷,那麽,當社會變得再無好人的時候,你的嘲諷隻會成為刺向自己的尖刀。
所以那些嘲笑薑峰幼稚,認為他做得不對,覺得他天真的人,我不知道該怎麽反駁。
不過後來我也發現,不是現在的好人少了,而是大家做好事變得瞻前顧後。
可如果一件好事,做了以後可以確保自己不會受到傷害,其實大部分人還是很願意做的。
比如我在網上見過一個事,有個賣鍋盔的老爺子,老伴生病住院,連入伍的兒子都選擇退伍迴家幫忙,許多人知道這件事以後,紛紛去光顧老爺子生意,哪怕排隊兩個小時,甚至有人隔空轉賬,遠程請人代吃。像這樣的小事,我想知道的人,都不會吝嗇,也很願意伸出援手。
這個世界還是有善良的人。
隻不過,有些人弄混了聖母和善良的概念。
這兩個詞含義相近,卻有差別。
有書友說主角太聖母,我其實挺難過,可我難過的不是他給了書差評,而是在想,難道做好事都會讓人覺得是聖母嗎?難道對弱者心生憐憫,對貧困者施以援手,也會被視為聖母嗎?難道就不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這個世界怎麽了?容不得人心的溫暖嗎?
另外,薑峰的職業是什麽?
當官的難道不該保持這種憐憫?不該力所能及的做點好事?
諸位,他的身份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官!
幫百姓擺脫貧窮雖然不是他的責任,可誰敢說,他沒有資格做這個事,不應該做這個事?他並非放下自己的工作去做別人的事情,而是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去施以援手,這也不行?
還有人說,既然這麽好心,何不幹脆別做什麽不良人,專心扶貧算了。
我在想,是否對好人太苛刻?對好官也太苛刻?
太苛刻的結果,就是無人再去嚐試,無人再去付出。
其實我寫這些,並非為了所謂的容易過審,寫的時候壓根沒往這方麵想,而是根據這部書的中心思想來寫的。
薑峰是因為救人才被選中的,他本就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一個懂得知恩圖報的人,盡管他常常以自私來標榜自己,可有事的時候,他是真敢上。
可有的人並不認同。
這就導致了,這本書就造成了兩個極端,喜歡的人是真喜歡,不喜歡的人是真覺得惡心,甚至覺得主角是個聖母(這話我絕不認同,聖母是同情心泛濫,無底線的原諒傷害自己的人,說這話的估計是沒仔細看書)。
當我想明白的時候,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我寫了一本,好壞參半的書。
所以評分一直上不去。
隻有當覺得好的人遠遠多於不好的人,才會提升。
這也就說明,這本書本身就存在局限。
於是,我慢慢的有意識的避開那些所謂的毒點,比如垃圾話,比如詩詞,比如以弱勝強。然後,在維持設定和價值觀的同時,一點點的修改第一卷。
可或許覺得不好的人,正是在於主角的性格,以及他表現出來的價值觀。
覺得他幼稚,覺得他太過理想化。
現在的爽文主角,那都是懟天懟地,殺伐果斷,讀者也漸漸不喜歡‘善良’的主角。
我自認筆下的薑峰,他是一個對自己人善良,對外人絕不心慈手軟的人。
但還是有人覺得,燃燒壽命就是聖人,救人就是聖母。
我為什麽這麽寫?
是因為我覺得這個世界真的是有這樣善良的人,真的是有如梁勝這樣的老好人,可以毫無私心,毫無保留的對朋友好。
可如今迴過頭來看,發現第一卷第一章,穿越的起因我用了大卡車撞人,確實有點不妥。
其實這是整個故事的起因,薑峰為什麽穿越?因為救人!
為什麽救人就會穿越?因為這個人不簡單。
這裏麵是有因果存在的。
我當初之所以用大卡車這個,是為了在最後製造一種反轉。
我用了最常見,最爛大街的穿越方式,最後卻寫出了新的創意,想著這樣或許可以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所以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在一位讀者的評論下留言,說大卡車是本書最大的伏筆。
可我卻忽略了,這個反轉要到本書劇情的後期才會出現,許多讀者根本堅持不到那個時候,開頭就已經給我打了老套,垃圾,無邏輯的標簽了。
所以,我始終在思考,如何在不改變大綱,不改變劇情因果和邏輯的前提下,對穿越的起因進行修改,最後實在想不出來,隻能無奈暫且先放棄修改的想法。
我一直堅信,好的作者是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但很顯然,我還不是。
所以我接受大家的批評。
……
接下來,迴答一些讀者的問題,內容不局限於第二卷:
1.本書有修仙嗎?
以書中世界來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到了主角這個時代就沒有。當今現世,以武為尊。主角也不會修仙,任何力量都將成為他武道的基石。
2.主角不想穿越,自殺不就行了?
其實薑峰不是沒想過,隻是如果真的自殺,恰恰是最不符合邏輯的做法。正如現在,多少人抱怨這個世界,可多少人真的會去自殺呢?不是說沒有,隻是人活著,沒有真正的絕望,誰無緣無故去自殺?他隻是抱怨穿越到一個糟糕的環境,又不曾真正的絕望。
在這裏,我還是想再強調說幾句,對於書中的薑峰而言,他並不想經曆這一次穿越,哪怕因此多了一條命,可誰又規定,多一條命就是好的呢?
人活在這個世上,讓你再受一遍苦難,甚至是更大的苦難,你也願意?
盡管光門給了他重活一世的機會,可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要這個機會。
比如,讓你死後穿越到異世界挖一輩子礦,你願意嗎?
活著的時候,我們會想好死不如賴活,可如果等你死後再告訴你,讓你再經曆一次同樣的人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的。
3.有人有疑問,蜀國這麽弱還有必要存在?
首先,景國全力之下,當然可以滅國,但這是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周圍其他國家不會讓景國如願。其二,諸葛相我還在,劍閣還在,蜀國就很難被滅,因為大宗師很難殺,徐長卿能殺那是因為他本就超過了大宗師。
有些地方我沒有解釋太多,一來不符合文境,二來解釋太多恐有水文嫌疑。
其實,蜀國並不弱。準確的話,有大宗師的國家,其實都不弱。
4.一開始有人覺得本卷的67章出現得莫名其妙,可實際上,這是為了後麵的劇情做個簡單的鋪墊。
往後他會麵臨人生一個重要的選擇,而薑峰會怎麽選呢?
5.一直有讀者說缺少了武夫的味道,我一直在想,武夫的味道,究竟是什麽呢?最後想出來的隻有八個字:無法無天,有情有義。
往後我會往這八個字的方向去寫。
6.洛神教一共就十二個護法,為什麽江州就聚集了三個?如果看懂了江州這一局,就應該知道為什麽了。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各有派係,各懷鬼胎。
7.有人覺得第一卷寫得太長,反轉太多,可我當時在想,一個謀劃了上百年的計劃,難道我幾章就寫完了?
第二卷也是,羅驍為了造反做了那麽多年的努力,我三兩下就讓他失敗了?
但我也不否認,反轉確實有點多了,往後應該不會再有這種情況。
8.有人覺得張淮不應該救,他並不無辜。
這裏我先解釋,在寫第一卷的時候,我的寫法有些習慣性的含蓄,很少有解釋的句子,我總覺得,讀者應該能懂。
就比如在張淮這個角色身上,我沒有直接述說他被抓進洛神教後所遭遇的事情,因為這一段我本打算放到第三卷,在第一卷時我隻留下幾點線索。
但在讀者眼中,張淮並不無辜,甚至覺得薑峰不該救他。
我其實不知道該如何反駁。我隻說幾點:【1】.洛神教讓吳秀才蟄伏在張家村數十年,目的並不簡單。如果真如吳秀才所說,隻是為了把人培養成殺手,不會浪費這麽多的時間和精力。【2】.有人在研究神通的傳承性,而張淮身上的神通具備這種特殊性。【3】.他的實力是被人用犧牲其自身生命本源的代價強行催化出來,他也活不了多久,這也說明洛神教抓他並不是為了把他當殺手培養。【4】.他自己已經沒有自主意識,所有行動都是被人操控。
所以諸位明白了嗎?從他被抓開始,就一直在被研究,而不是在殺人。
我個人是覺得,盡管我沒有把他落入洛神教以後發生的遭遇寫出來,但根據以上幾點,應該能夠推測他那段悲慘的經曆,我不知道有些讀者是沒看出來又或者並不買賬。
我想了想,是否是因為一個問題,比如一個人被人操控去殺死別人,那麽這個人本身是非有罪?
有些讀者會覺得不管他是不是被人操控,他都有罪,所以他並不無辜。
我沒有寫他過往殺了人,但他確實對溫韜和薑峰發起了攻擊,盡管是在被人操控的情況下,讀者憑借這一點,加上洛神教這個組織的性質,從而推斷出他殺了人,他不無辜……我並不認同,但不知道如何解釋,因為解釋多了,又會涉及劇透,隻能希望讀者能根據以上列出的線索去推測。
當然,不寫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張淮的年紀,屬於,容易被和諧,被封書。
9.很多人對於救世這個說法感到反感,或者說,所謂的‘逼格’下降了。
首先,我看過的很多書,其實結局都是‘救世’!
大boss要毀滅世界,主角殺了他救世……傳統玄幻文的結局,不都是這樣嗎?
比較早的有鬥破蒼穹,遮天,絕世武神,太古神王等等,比較近的大奉打更人,牧神記,夜的命名術等等,其實結局都是如此。
而且‘救世’其實可以有多種解釋,拯救這個世界,或者拯救這個世界的‘人’。
而拯救這個世界的‘人’還可以是多種,比如改革製度,比如改變曆史走向等等。
其實最後都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如果讀者看完第一卷,就應該明白,按照我的寫作風格,這裏麵是有反轉的。
而我當時糾結的一點在於,我是要在開篇時,先把這個表麵的目的隱藏起來,到了中篇揭露,到了結尾再反轉,還是在開篇就把這個表麵目的揭露,到了中後篇再反轉,這是兩種選擇。
最後,我選了後者。
因為這裏麵還涉及到另一個問題,為什麽穿越者會是主角?
我在開篇第一章時給了一個表麵的解釋,卻不想,成為本書的第一個‘毒點’,然後救世就成了第三個‘毒點’。【你問我第二個?他們說‘美女上司’也是毒點。】
我想至今隻有卡車撞人,以及救世這兩點還沒有得到解釋。我無法現在去解釋,解釋了就相當於劇透。
我把寫書當做一個長期的職業來看待,我希望我的讀者能在這一本書,就熟悉我的風格。
所以我想,能夠看完第一卷14章,應該就能堅持完第一卷,能看完第一卷,應該能看完第二卷。
10.本書是否有女主?
關於女主的問題……其實我也很糾結。
不管是蕭淩雪,沈亭煙,安寧郡主,亦或者後麵會出現的女性角色……在我看來,她們都可以是女主,但她們都有自己的使命。
愛情是什麽?
走到一起是愛情,走不到一起也可以是愛情。
愛而不得是愛情。
相愛卻各自奔走是愛情。
為大義而舍小愛也是愛情。
在這個世界,沒有誰是真正自由,或者不受束縛的。
你會發現,書中活得最瀟灑的人,其實是李廷。
也有人說,他才是真主角!
嗯,我挺認同的,他才是那個活出大部分人想要的樣子。
11.葉殷這個角色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矛盾。
葉殷是個外表謹慎,內心瘋狂的人。這種性格倒也沒什麽不對,但問題在於,他瘋狂的對象錯了,所以才會有一種不合理的感覺,有一種極為矛盾的行為和心理。
這是我在文中隱晦留下的伏筆,直到他和薑峰決鬥時,才將這個伏筆揭開。
12.主角的性格無法代入。
誠如諸位所見,薑峰是個好人,嗯……姑且算個好人,他嫉惡如仇,也見義勇為,但不會平白無故的救人,也不會盲目的救人。
我想,在這個遍地都是殺殺殺,日日日的網文裏,他的性格應該不是很討喜。
現世當中也確實少有這樣的人。
諸位看過琅琊榜嗎?當靖王執意要救衛崢的時候,我覺得恰恰是他最英勇的時候。或許有人覺得他愚蠢,衝動,可就是這樣的人,才值得令人敬佩。
許多時候,我寫出來的內容,有些讀書未必會認同。但我隻是把薑峰未來會做的選擇,提前告訴了你們。如果你們有從頭看到尾,也應該會明白,他為什麽會有這樣的選擇。
13.有讀者覺得,第一卷的結尾,薑峰過快的參與了高端局,所以隻能氪命,這麽寫太影響閱讀體驗。
我不否認。
可我認為,一個人想要快速的成長,就需要經曆難以承受的苦難。
人生本就是如此,有時候你會麵臨現階段無法解決的困難,你能做的,隻有拚命。
所以你會發現,薑峰的成長其實算是很快了。
望江難,經曆了苦難,於是不愁望江難,才有了第二卷的定風波。
可在第二卷你會發現,他其實也是被推著走的。
所以有了第三卷,尋自在!
……
我從未停止過對生活的思考,盡管我也時常陷入迷茫。
所以,在這也想說說自己的一些疑惑:
1.我是不太理解,那些看了不到三十分鍾就給差評的,到底能看出什麽呢?關鍵是打開他的主頁,發現他看過的每本書幾乎都這樣,我當時很想說,如果網絡小說讓你這麽難受,你大可以去看世界名著啊!來看網絡小說,你又要講邏輯,又要講文筆,主角裝逼你說老套,不裝逼你說乏味,然後看了不到三十分鍾,留下一個差評,還要吐槽兩句再走……但凡你看完了,指出了其中的缺點,我都覺得你有理。
2.我看的書少,直到現在我才有點理解‘如煙大帝’這個稱號是怎麽來的。老實說,當初起這個名字,想到的是周星馳的電影,我記得電影裏叫如霜,然後我想著總不能一模一樣吧,於是改成如煙,卻不知道原來大家都用這個名字。
3.有時候很疑惑,有些讀者明明看得好好的,一看就是十幾個小時,也給了五星好評,最後卻把書刪除了書架……
4.有個讀者說我的作品邏輯狗屁不通,可我發現他還在追更。我一時間也分不清他對這本書的情感是喜是惡。
……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
1.但凡你們讀到覺得不合理的事情,一定是缺失了某些信息和環節。但請相信,我會將它慢慢將它補完,伏筆隻有在揭開的時候,才會讓人恍然大悟,才會製造爽點。
我知道很多讀者其實是沒有耐心的。看到一個不合理的地方就要噴,卻不去想到底是不是有什麽伏筆,或者是還有不為人知的因果在裏麵。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段話,大概的意思是:如果你翻看曆史,看到某些不合常理又真實發生的事情,那麽中間一定有不為人知的事情發生,我們無法窺見曆史的所有真相,也無法得知造成這個事實的因果。
我覺得很有道理。
2.我有時候在想,看小說的人是一個什麽樣的群體呢?我想,我們或許是一群喜歡幻想,渴望自由的人。我們會幻想書中的世界,渴望成為主角,我們不是為了逃避現實和生活,我們隻是想要擁有一個可以任意想象的世界,可以懷抱夢想的世界。
我們熱愛現世,擁抱幻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世界,無需爭論。
但是,我們不要把幻想當做現實,也不要逃避生活。
我也曾為自己的失敗感到沮喪,甚至一度懷疑人生,一度陷入了抑鬱。
可後來我發現,人痛苦的根源,其實來自於比較。
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羨慕了,難免也會嫉妒,甚至到了崩潰的地步,開始怨天尤人,開始抱怨一切。
可後來我就想,如果痛苦是比較出來的,那麽幸福呢?
看看那些乞討為生的人,看看那些走投無路的人,看看那些天生殘疾的人,你再看看自己,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已經很幸運了。
你不必看不起自己,也不必看不起別人,如果覺得現在過得不好,那就試著去提升自己。往上走才是擺脫困境的唯一真解。
3.近代曆史其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的國家一直都在進步。【其他的不解釋】
4.我為什麽總是隔三差五就求好評,那是因為對於我們這些沒名氣的底層作者來說,不求讀者老爺的話,老爺們是真不給啊。我隻能一次次厚著臉皮,一次次發出祈求,才勉強把書評求到現在這個數量,要是不求,這書早就被人丟到犄角旮旯了。
5.記得2024年11月5日這晚,偶然聽到了【暮色迴響】這首歌,忽然覺得這首歌跟第一卷的199章內容很貼切,當時寫這章的時候,我沒聽過這首歌,我一邊聽著歌,一邊看著這一章,然後,那晚抑鬱了。一整夜,反反複複的聽著這首歌。有些遺憾,注定了無法重來,有些錯誤,注定無法彌補。
趁著年少,別讓自己再留遺憾。
5.川島正彥送給羅恆的三件禮物,現實世界是真實存在,而且目前就在小日子的博物館裏。
6.對於那些罵我天真,罵我幼稚的書友,我從來都不反駁。
許多爭論就是從第一句還嘴開始。作為作者,我沒有還嘴的資格。我描述了這個世界,引導你們進入這個世界。
一開始我會因為一些評論而憤怒,可我後來漸漸躺平了,心態穩如老狗,毫無波瀾。
每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同,彼此互不認可,也很正常。我作為描述這個世界的人,就不能拒絕對這個世界抱有誤會,抱有貶低,甚至抱有惡意的人。
我就是站在這個世界大門外,負責迎賓的打工人,人來人往,我笑臉迎送。就算是罵我,我也得受著,因為我靠這個吃飯。
我並不覺得自己很厲害,看待問題有多深刻,人和人所見的都不一樣,所以遇到較真的人,我隻能笑笑,敬而遠之。
隻是有些人就是非要找出一個地方出來杠你,如果你跟他扯,哪怕你扯贏了,那他就會再找一個地方出來杠,直到他杠贏。
作者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有些不好的評論我沒有去反駁,我怕會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憊。
如果踐踏我的勞動成果,甚至是尊嚴,可以讓你找到存在感,獲得爽感的話,我無所謂,畢竟隔著網線我也不能把你怎麽樣。
我書寫了薑峰的一生,也在書寫自己的人生,可我注定無法成為他。
我隻是一個打工人,給看這本書的諸位老爺們打工碼字,成與不成,也全看諸位老爺的心情。
我當然希望,每個人都能留下好評,覺得不好的能悄悄劃走,不留差評。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我隻希望,下一本,我能寫出大家夥都滿意的書。
7.以前我覺得,拋開先天殘疾不說,每個人生來的天賦其實都差不多。
當時有同事反駁我,拿學習成績,拿為人處世來舉例子,我說,那是因為他們出生的時候,天賦點都加在學習或者情商方麵了。
有的人天生不善於學習,卻是個能工巧匠。
有的人智慧過人,但情商讓人捉急。
有的人工作能力不行,但燒得一手好菜。
隻是有些人的天賦他不賺錢,而這個社會常常以財富的多少來評價一個人的能力。
我覺得這是片麵的,但有時候我又不得不承認,這就是這個社會最殘酷的現實!
人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如何能夠與現實社會的洪流相抵抗呢?
我改變不了所以人的看法,我隻能改變自己。
因此,當我意識到天賦點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從此不敢再小看任何一個人。
凡你所見的任何一個人,他一定會有閃光點,不過是否為人所知罷了。
所以,如果諸位生活過得不如意也不要緊,不必羨慕別人,我們隻是還不知道自己的天賦點加在哪裏而已。
少些玩耍,花點時間坐下來,沉下心,想想自己到底喜歡什麽,擅長什麽,若是選好了,是否有恆心,有毅力去堅持?
倘若因此需要付出代價【時間成本以及暫時無收入等等】,這個代價你是否付得起?
人生本就不多,趁著年少,多讓自己去試試吧。
8. 不是我不想多更,而是我的狀態一直不穩定,有時候一天能碼四章,有時候枯坐半天,迴頭一看,才憋出來兩百字。
9.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如果覺得累了,可以歇一歇,但請記得,歇好了就繼續往前走,不要躺下去就起不來了。
與諸君共勉!
……
最後的最後,求五星好評!我太想進步了!
我太想這本書能早日達到8.5分,甚至是9.0了。
最最最後……
求禮物!
也祝大家,新年身體健康,事事順利!
老規矩,先說說當前的成績。
猶記得,寫完第一卷的時候,書架是5789,粉絲是36,評論數是332,催更數是416,稿費少的時候一天幾塊錢,多的時候二十幾,一日三餐都不夠。
如今書架是,粉絲是249,評論數是2885,催更數是1465,稿費有所見長,但也隻夠一日三餐,並非虛言或許賣慘,大家看在讀人數就知道,一直在兩三萬左右徘徊,這個數量的稿費真的不多,勉強可以達到城市的最低人工標準。
粉絲不過千,開不了群,依舊是任重而道遠。
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本書的成績為何會這麽差?
我想,其一是第一卷的開頭,寫得並不出彩,盡管在我的大綱裏,它有著很大的反轉和伏筆,可開頭還是不免落入俗套。
我想過許多補救的辦法,最後還是不知該如何修改,要想不落窠臼,確實有點難度。
其二,第一卷裏有些內容被讀者所厭惡,其根本在於我若表述的價值觀或者某些觀點,並不被他們認同。
我也一直告訴自己,不認同也沒關係,總有認可我的讀者,可每次看到他們的留言,他們的反駁,甚至是謾罵,我還是會覺得心酸和委屈,可寫作本就是這樣啊,你要接受不認可,接受讀者的怒氣和抱怨,你才能去擁抱那些認可你的人。
其三,或許在於書名並不討喜。其實這本書一開始構思時,並不是這個名字,我起的名字是【武仙】,或者【天闕】,結果都不能用,後來結合光門,才起了個【武夫登門】,但這個名字顯然也不是很好。
再後來到了百萬字,係統測試後用了新的書名【人間第一武夫】。
啊,好中二的名字啊!
……
如今再來迴顧整個第二卷。
從章節數量來看,第二卷比第一卷多了三十多章,可從字數上來看,也就多了一萬多字,所以內容上其實相差不多。
但這一卷在布局上,與第一卷差別很大。
第一卷如果不看到後麵,大家不會知道結尾的劇情是什麽,洛神教的謀劃又是什麽,可在第二卷,我從一開始就暗示大家,鎮南侯有問題,風虓軍有問題。
那麽,結局也就並不難猜。
無外乎就是造反當皇帝,或者尋求超脫。
所以這一卷難寫的地方便在於,如何在已知的結局裏寫出讀者意想不到的劇情,中間還要寫出爽點,寫出懸疑,寫出起伏,寫出鋪墊,寫出反轉。
這無疑難度會更大。
更難的是,如何體現主角的高光時刻。
第一卷,他幾乎付出了所有,才斬殺了文守仁,才鎮壓了蛟龍,驅散了魔意。
到了第二卷,我就不能再讓他以犧牲為代價。
簡單來說,我必須讓主角來裝逼,還要讓他以合情合理的方式來裝逼,那麽,我所能選擇的方式就不多。
其次。
第一卷更多的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因為留了許多伏筆,有些我在第一卷總結裏沒有指出來,因為說出來就等於是劇透了。
而我在第二卷想要表達的東西,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看懂了。
這個世界,所有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說話。
有些人未必知道真相,有些人知道了真相,未必會說出實情,有些人說出的‘真相’更是經過了粉飾,或許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卻隱瞞了背後真正的目的。
其實這個社會也是如此。
我個人覺得,從某種程度上,第二卷的閱讀門檻,其實比第一卷要高一些。
第一卷寫的是探案,懸疑的案情,隻要稍微明白裏麵的邏輯,就不難理解。
可第二卷,我寫的是人性。
很多內容是隱藏在文字底下,血淋淋的現實。
從一開始的雲泥鎮血案,到彩雲樓案,到臥雲樓的丹藥案,到瀛國商人,到聖碑爭奪,到羅驍起事,到未來宗……
當然,從整體布局上,我也有自己的一點小心思。
我從一開始就告訴了你們第二卷的結局,諸位難道不覺得熟悉嗎?
正如第一卷的時候,我就告訴諸位,主角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救世。
同樣都是提前告訴你們結局,可這個結局真的那麽簡單嗎?
有讀者說過,我過早的暴露了光門的存在,過早的給這本書揭開謎底。
可是朋友們,其實我們生來就已經知道結局了啊。
未知的隻是中間的過程。
我們會遇到什麽人,會發生什麽故事,是成功還是失敗,這些未知的東西,才是我們珍貴的東西,也是我想寫的東西。
我告訴大家,這是一個現代人被未知的光門選中,穿越到異世界拯救世界的故事。
可是,我沒有告訴你們,光門是什麽?世界的危機是什麽?薑峰又會以什麽方式來拯救這個世界?
如果你覺得,你已經知道了故事的結局,不必再看,那我也沒有辦法。
幾乎每一本23win都可以總結概括為:主角成為天下第一,殺死大反派,拯救世界。
這就是結局!
我覺得我寫的應該沒錯。
可我經常還是會因為第一卷的14章懷疑自己,懷疑是不是不應該這麽寫,因為一些內容照進了現實,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卑微的自己,那個無能為力的自己,我們看小說明明是為了爽啊!
有個朋友看過後,跟我說,其實第一卷的14章,不應該這麽寫。
我說我想表達的觀念是,現實中大部分的人確實過得不好,過得艱難,但我們不應該埋怨國家啊,相比於建國初期,相比於封建時期,難道我們這些最底層的老百姓,不是比那時候更幸福了嗎?起碼我們沒餓死吧?
然後他說,錯的不是道理,而是現實。你的道理是對的,但現實是無法與大部分讀者產生共鳴,因為大家都很難,大家心中都積攢著怨氣,這股怨氣來源於殘酷的現實,這股怨氣還無處發泄。
我說,無處發泄,就能把問題都推給國家?一個超級大國,如何能夠保證人人都富貴?保我們不收外敵侵擾,保我們不至於餓死,已經很不容易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想要過得更好,難道不應該是靠自己嗎?怎麽到頭來還埋怨起國家了?
他說,不是埋怨國家,而是埋怨不公平的社會。
我說:天下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啊,抱怨了有什麽用?自私,利己,是人的本性,有私心,就永遠都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隻會抱怨,永遠都活不出你想要的生活。
最後,我倆誰都說服不了誰。
但那次談話,也讓我明白了一點。
以後,我不會再寫類似的橋段,也不會再寫這樣的書。
因為,正是這樣的觀念,限製了這本書的發展,我可以選擇寫那種大家都認同的觀念就好了。
可是,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並不開心,我覺得很難過。
我是一個幼稚的人,社會一次次讓我明白,想要賺錢就要放棄幼稚的想法,我為了活著,就必須選擇接受。
所以,我很難過。
我始終覺得,一個強大的人,不是因為功成名就,而是他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顧及別人的看法,哪怕全世界不認同你,你認同你自己就好,隻要你不去勉強別人認可你,隻要你不去影響別人。
正如我對我的朋友說過,我的觀念未必正確,你也不需要認同,但起碼它不會給這個社會造成困擾,我堅持自我,直到我堅持不下去的那一天。
很酷吧?
可麵對慘不忍睹的成績,我還是要去做一些改變。
於是你會發現,第一卷我是經過一些修改的。
最大的改變,是我給薑峰的上一世,做了一個補充。
他是一個孤兒,原因是他的家鄉經曆了一場地震,全家隻剩下他一個人了,他是被人從廢墟裏挖出來的,而救他的武警,後來被餘震的巨石壓死了。
他沒有抱怨,而是懷著感恩看待這個世界,所以故事的開頭,他會毫不猶豫去救那個小女孩,他隻是把救人的信念傳遞下去。
所以他看待貧苦的人會有同情心,他會想著如何去救人,會想給亡者一個告別的機會,因為上一世,他也沒有機會與父母告別。
我一直在想,那些經曆過大災難,又幸運活下來的人,他們會對變成什麽樣?會抱怨還是感恩?會如何看待這個殘酷又有溫情的世界?
可我發現,許多人對救人這個事情並不能理解。
大家或許會發現,這個社會好人好像越來越少,因為我們看到的惡人惡事越多,自媒體的壯大其實是一個原因,太多黑暗的東西被揭露,太多黑心的人被挖出來,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黑暗比光明多,惡毒比善良還多。
大家變得越來越謹慎。
因為媒體大肆報道,哪個官貪汙受賄,哪個官禍害百姓,所以越來越沒有人相信這個社會,可是,當你們出事的時候,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不是報警呢?
有的人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也不相信正義,不相信世界有好人,甚至已經不相信律法,因為我們都是生活在底層的人,因為媒體的報道,我們也看到了太多不公平的事情,甚至有的人已經承受了這種不公平。
可是……我仍然相信,這個世界還有好人。
薑峰是個什麽性格的人,我想第一章的時候就已經告訴諸位了。他是因為救人才穿越的。我理解在現實中大家都不敢救,可到了小說世界,難道還不敢救?
此外,這裏也想說說,我為什麽會寫這樣的主角?
我看過有人為了救落水的人而死,火災的時候火警為了救人而死,地震的時候武警為了救人而死,新冠的時候醫護人員為了救人而死……
這樣的例子難道還不夠多嗎?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尊敬?難道還要嘲笑他們愚蠢,嘲諷他們天真?
有時候我真的不懂,為何要去嘲諷一個做好事的人呢?
諸位希望這是一個什麽樣的世界?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生活在一個什麽樣的世界?當別人做好事的時候你去嘲諷,當別人鼓勵大家做好人的時候你去嘲諷,當別人讚揚好人的時候你去嘲諷,那麽,當社會變得再無好人的時候,你的嘲諷隻會成為刺向自己的尖刀。
所以那些嘲笑薑峰幼稚,認為他做得不對,覺得他天真的人,我不知道該怎麽反駁。
不過後來我也發現,不是現在的好人少了,而是大家做好事變得瞻前顧後。
可如果一件好事,做了以後可以確保自己不會受到傷害,其實大部分人還是很願意做的。
比如我在網上見過一個事,有個賣鍋盔的老爺子,老伴生病住院,連入伍的兒子都選擇退伍迴家幫忙,許多人知道這件事以後,紛紛去光顧老爺子生意,哪怕排隊兩個小時,甚至有人隔空轉賬,遠程請人代吃。像這樣的小事,我想知道的人,都不會吝嗇,也很願意伸出援手。
這個世界還是有善良的人。
隻不過,有些人弄混了聖母和善良的概念。
這兩個詞含義相近,卻有差別。
有書友說主角太聖母,我其實挺難過,可我難過的不是他給了書差評,而是在想,難道做好事都會讓人覺得是聖母嗎?難道對弱者心生憐憫,對貧困者施以援手,也會被視為聖母嗎?難道就不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這個世界怎麽了?容不得人心的溫暖嗎?
另外,薑峰的職業是什麽?
當官的難道不該保持這種憐憫?不該力所能及的做點好事?
諸位,他的身份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官!
幫百姓擺脫貧窮雖然不是他的責任,可誰敢說,他沒有資格做這個事,不應該做這個事?他並非放下自己的工作去做別人的事情,而是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去施以援手,這也不行?
還有人說,既然這麽好心,何不幹脆別做什麽不良人,專心扶貧算了。
我在想,是否對好人太苛刻?對好官也太苛刻?
太苛刻的結果,就是無人再去嚐試,無人再去付出。
其實我寫這些,並非為了所謂的容易過審,寫的時候壓根沒往這方麵想,而是根據這部書的中心思想來寫的。
薑峰是因為救人才被選中的,他本就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一個懂得知恩圖報的人,盡管他常常以自私來標榜自己,可有事的時候,他是真敢上。
可有的人並不認同。
這就導致了,這本書就造成了兩個極端,喜歡的人是真喜歡,不喜歡的人是真覺得惡心,甚至覺得主角是個聖母(這話我絕不認同,聖母是同情心泛濫,無底線的原諒傷害自己的人,說這話的估計是沒仔細看書)。
當我想明白的時候,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我寫了一本,好壞參半的書。
所以評分一直上不去。
隻有當覺得好的人遠遠多於不好的人,才會提升。
這也就說明,這本書本身就存在局限。
於是,我慢慢的有意識的避開那些所謂的毒點,比如垃圾話,比如詩詞,比如以弱勝強。然後,在維持設定和價值觀的同時,一點點的修改第一卷。
可或許覺得不好的人,正是在於主角的性格,以及他表現出來的價值觀。
覺得他幼稚,覺得他太過理想化。
現在的爽文主角,那都是懟天懟地,殺伐果斷,讀者也漸漸不喜歡‘善良’的主角。
我自認筆下的薑峰,他是一個對自己人善良,對外人絕不心慈手軟的人。
但還是有人覺得,燃燒壽命就是聖人,救人就是聖母。
我為什麽這麽寫?
是因為我覺得這個世界真的是有這樣善良的人,真的是有如梁勝這樣的老好人,可以毫無私心,毫無保留的對朋友好。
可如今迴過頭來看,發現第一卷第一章,穿越的起因我用了大卡車撞人,確實有點不妥。
其實這是整個故事的起因,薑峰為什麽穿越?因為救人!
為什麽救人就會穿越?因為這個人不簡單。
這裏麵是有因果存在的。
我當初之所以用大卡車這個,是為了在最後製造一種反轉。
我用了最常見,最爛大街的穿越方式,最後卻寫出了新的創意,想著這樣或許可以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所以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在一位讀者的評論下留言,說大卡車是本書最大的伏筆。
可我卻忽略了,這個反轉要到本書劇情的後期才會出現,許多讀者根本堅持不到那個時候,開頭就已經給我打了老套,垃圾,無邏輯的標簽了。
所以,我始終在思考,如何在不改變大綱,不改變劇情因果和邏輯的前提下,對穿越的起因進行修改,最後實在想不出來,隻能無奈暫且先放棄修改的想法。
我一直堅信,好的作者是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但很顯然,我還不是。
所以我接受大家的批評。
……
接下來,迴答一些讀者的問題,內容不局限於第二卷:
1.本書有修仙嗎?
以書中世界來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到了主角這個時代就沒有。當今現世,以武為尊。主角也不會修仙,任何力量都將成為他武道的基石。
2.主角不想穿越,自殺不就行了?
其實薑峰不是沒想過,隻是如果真的自殺,恰恰是最不符合邏輯的做法。正如現在,多少人抱怨這個世界,可多少人真的會去自殺呢?不是說沒有,隻是人活著,沒有真正的絕望,誰無緣無故去自殺?他隻是抱怨穿越到一個糟糕的環境,又不曾真正的絕望。
在這裏,我還是想再強調說幾句,對於書中的薑峰而言,他並不想經曆這一次穿越,哪怕因此多了一條命,可誰又規定,多一條命就是好的呢?
人活在這個世上,讓你再受一遍苦難,甚至是更大的苦難,你也願意?
盡管光門給了他重活一世的機會,可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要這個機會。
比如,讓你死後穿越到異世界挖一輩子礦,你願意嗎?
活著的時候,我們會想好死不如賴活,可如果等你死後再告訴你,讓你再經曆一次同樣的人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的。
3.有人有疑問,蜀國這麽弱還有必要存在?
首先,景國全力之下,當然可以滅國,但這是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周圍其他國家不會讓景國如願。其二,諸葛相我還在,劍閣還在,蜀國就很難被滅,因為大宗師很難殺,徐長卿能殺那是因為他本就超過了大宗師。
有些地方我沒有解釋太多,一來不符合文境,二來解釋太多恐有水文嫌疑。
其實,蜀國並不弱。準確的話,有大宗師的國家,其實都不弱。
4.一開始有人覺得本卷的67章出現得莫名其妙,可實際上,這是為了後麵的劇情做個簡單的鋪墊。
往後他會麵臨人生一個重要的選擇,而薑峰會怎麽選呢?
5.一直有讀者說缺少了武夫的味道,我一直在想,武夫的味道,究竟是什麽呢?最後想出來的隻有八個字:無法無天,有情有義。
往後我會往這八個字的方向去寫。
6.洛神教一共就十二個護法,為什麽江州就聚集了三個?如果看懂了江州這一局,就應該知道為什麽了。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各有派係,各懷鬼胎。
7.有人覺得第一卷寫得太長,反轉太多,可我當時在想,一個謀劃了上百年的計劃,難道我幾章就寫完了?
第二卷也是,羅驍為了造反做了那麽多年的努力,我三兩下就讓他失敗了?
但我也不否認,反轉確實有點多了,往後應該不會再有這種情況。
8.有人覺得張淮不應該救,他並不無辜。
這裏我先解釋,在寫第一卷的時候,我的寫法有些習慣性的含蓄,很少有解釋的句子,我總覺得,讀者應該能懂。
就比如在張淮這個角色身上,我沒有直接述說他被抓進洛神教後所遭遇的事情,因為這一段我本打算放到第三卷,在第一卷時我隻留下幾點線索。
但在讀者眼中,張淮並不無辜,甚至覺得薑峰不該救他。
我其實不知道該如何反駁。我隻說幾點:【1】.洛神教讓吳秀才蟄伏在張家村數十年,目的並不簡單。如果真如吳秀才所說,隻是為了把人培養成殺手,不會浪費這麽多的時間和精力。【2】.有人在研究神通的傳承性,而張淮身上的神通具備這種特殊性。【3】.他的實力是被人用犧牲其自身生命本源的代價強行催化出來,他也活不了多久,這也說明洛神教抓他並不是為了把他當殺手培養。【4】.他自己已經沒有自主意識,所有行動都是被人操控。
所以諸位明白了嗎?從他被抓開始,就一直在被研究,而不是在殺人。
我個人是覺得,盡管我沒有把他落入洛神教以後發生的遭遇寫出來,但根據以上幾點,應該能夠推測他那段悲慘的經曆,我不知道有些讀者是沒看出來又或者並不買賬。
我想了想,是否是因為一個問題,比如一個人被人操控去殺死別人,那麽這個人本身是非有罪?
有些讀者會覺得不管他是不是被人操控,他都有罪,所以他並不無辜。
我沒有寫他過往殺了人,但他確實對溫韜和薑峰發起了攻擊,盡管是在被人操控的情況下,讀者憑借這一點,加上洛神教這個組織的性質,從而推斷出他殺了人,他不無辜……我並不認同,但不知道如何解釋,因為解釋多了,又會涉及劇透,隻能希望讀者能根據以上列出的線索去推測。
當然,不寫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張淮的年紀,屬於,容易被和諧,被封書。
9.很多人對於救世這個說法感到反感,或者說,所謂的‘逼格’下降了。
首先,我看過的很多書,其實結局都是‘救世’!
大boss要毀滅世界,主角殺了他救世……傳統玄幻文的結局,不都是這樣嗎?
比較早的有鬥破蒼穹,遮天,絕世武神,太古神王等等,比較近的大奉打更人,牧神記,夜的命名術等等,其實結局都是如此。
而且‘救世’其實可以有多種解釋,拯救這個世界,或者拯救這個世界的‘人’。
而拯救這個世界的‘人’還可以是多種,比如改革製度,比如改變曆史走向等等。
其實最後都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如果讀者看完第一卷,就應該明白,按照我的寫作風格,這裏麵是有反轉的。
而我當時糾結的一點在於,我是要在開篇時,先把這個表麵的目的隱藏起來,到了中篇揭露,到了結尾再反轉,還是在開篇就把這個表麵目的揭露,到了中後篇再反轉,這是兩種選擇。
最後,我選了後者。
因為這裏麵還涉及到另一個問題,為什麽穿越者會是主角?
我在開篇第一章時給了一個表麵的解釋,卻不想,成為本書的第一個‘毒點’,然後救世就成了第三個‘毒點’。【你問我第二個?他們說‘美女上司’也是毒點。】
我想至今隻有卡車撞人,以及救世這兩點還沒有得到解釋。我無法現在去解釋,解釋了就相當於劇透。
我把寫書當做一個長期的職業來看待,我希望我的讀者能在這一本書,就熟悉我的風格。
所以我想,能夠看完第一卷14章,應該就能堅持完第一卷,能看完第一卷,應該能看完第二卷。
10.本書是否有女主?
關於女主的問題……其實我也很糾結。
不管是蕭淩雪,沈亭煙,安寧郡主,亦或者後麵會出現的女性角色……在我看來,她們都可以是女主,但她們都有自己的使命。
愛情是什麽?
走到一起是愛情,走不到一起也可以是愛情。
愛而不得是愛情。
相愛卻各自奔走是愛情。
為大義而舍小愛也是愛情。
在這個世界,沒有誰是真正自由,或者不受束縛的。
你會發現,書中活得最瀟灑的人,其實是李廷。
也有人說,他才是真主角!
嗯,我挺認同的,他才是那個活出大部分人想要的樣子。
11.葉殷這個角色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矛盾。
葉殷是個外表謹慎,內心瘋狂的人。這種性格倒也沒什麽不對,但問題在於,他瘋狂的對象錯了,所以才會有一種不合理的感覺,有一種極為矛盾的行為和心理。
這是我在文中隱晦留下的伏筆,直到他和薑峰決鬥時,才將這個伏筆揭開。
12.主角的性格無法代入。
誠如諸位所見,薑峰是個好人,嗯……姑且算個好人,他嫉惡如仇,也見義勇為,但不會平白無故的救人,也不會盲目的救人。
我想,在這個遍地都是殺殺殺,日日日的網文裏,他的性格應該不是很討喜。
現世當中也確實少有這樣的人。
諸位看過琅琊榜嗎?當靖王執意要救衛崢的時候,我覺得恰恰是他最英勇的時候。或許有人覺得他愚蠢,衝動,可就是這樣的人,才值得令人敬佩。
許多時候,我寫出來的內容,有些讀書未必會認同。但我隻是把薑峰未來會做的選擇,提前告訴了你們。如果你們有從頭看到尾,也應該會明白,他為什麽會有這樣的選擇。
13.有讀者覺得,第一卷的結尾,薑峰過快的參與了高端局,所以隻能氪命,這麽寫太影響閱讀體驗。
我不否認。
可我認為,一個人想要快速的成長,就需要經曆難以承受的苦難。
人生本就是如此,有時候你會麵臨現階段無法解決的困難,你能做的,隻有拚命。
所以你會發現,薑峰的成長其實算是很快了。
望江難,經曆了苦難,於是不愁望江難,才有了第二卷的定風波。
可在第二卷你會發現,他其實也是被推著走的。
所以有了第三卷,尋自在!
……
我從未停止過對生活的思考,盡管我也時常陷入迷茫。
所以,在這也想說說自己的一些疑惑:
1.我是不太理解,那些看了不到三十分鍾就給差評的,到底能看出什麽呢?關鍵是打開他的主頁,發現他看過的每本書幾乎都這樣,我當時很想說,如果網絡小說讓你這麽難受,你大可以去看世界名著啊!來看網絡小說,你又要講邏輯,又要講文筆,主角裝逼你說老套,不裝逼你說乏味,然後看了不到三十分鍾,留下一個差評,還要吐槽兩句再走……但凡你看完了,指出了其中的缺點,我都覺得你有理。
2.我看的書少,直到現在我才有點理解‘如煙大帝’這個稱號是怎麽來的。老實說,當初起這個名字,想到的是周星馳的電影,我記得電影裏叫如霜,然後我想著總不能一模一樣吧,於是改成如煙,卻不知道原來大家都用這個名字。
3.有時候很疑惑,有些讀者明明看得好好的,一看就是十幾個小時,也給了五星好評,最後卻把書刪除了書架……
4.有個讀者說我的作品邏輯狗屁不通,可我發現他還在追更。我一時間也分不清他對這本書的情感是喜是惡。
……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
1.但凡你們讀到覺得不合理的事情,一定是缺失了某些信息和環節。但請相信,我會將它慢慢將它補完,伏筆隻有在揭開的時候,才會讓人恍然大悟,才會製造爽點。
我知道很多讀者其實是沒有耐心的。看到一個不合理的地方就要噴,卻不去想到底是不是有什麽伏筆,或者是還有不為人知的因果在裏麵。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段話,大概的意思是:如果你翻看曆史,看到某些不合常理又真實發生的事情,那麽中間一定有不為人知的事情發生,我們無法窺見曆史的所有真相,也無法得知造成這個事實的因果。
我覺得很有道理。
2.我有時候在想,看小說的人是一個什麽樣的群體呢?我想,我們或許是一群喜歡幻想,渴望自由的人。我們會幻想書中的世界,渴望成為主角,我們不是為了逃避現實和生活,我們隻是想要擁有一個可以任意想象的世界,可以懷抱夢想的世界。
我們熱愛現世,擁抱幻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世界,無需爭論。
但是,我們不要把幻想當做現實,也不要逃避生活。
我也曾為自己的失敗感到沮喪,甚至一度懷疑人生,一度陷入了抑鬱。
可後來我發現,人痛苦的根源,其實來自於比較。
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羨慕了,難免也會嫉妒,甚至到了崩潰的地步,開始怨天尤人,開始抱怨一切。
可後來我就想,如果痛苦是比較出來的,那麽幸福呢?
看看那些乞討為生的人,看看那些走投無路的人,看看那些天生殘疾的人,你再看看自己,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已經很幸運了。
你不必看不起自己,也不必看不起別人,如果覺得現在過得不好,那就試著去提升自己。往上走才是擺脫困境的唯一真解。
3.近代曆史其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的國家一直都在進步。【其他的不解釋】
4.我為什麽總是隔三差五就求好評,那是因為對於我們這些沒名氣的底層作者來說,不求讀者老爺的話,老爺們是真不給啊。我隻能一次次厚著臉皮,一次次發出祈求,才勉強把書評求到現在這個數量,要是不求,這書早就被人丟到犄角旮旯了。
5.記得2024年11月5日這晚,偶然聽到了【暮色迴響】這首歌,忽然覺得這首歌跟第一卷的199章內容很貼切,當時寫這章的時候,我沒聽過這首歌,我一邊聽著歌,一邊看著這一章,然後,那晚抑鬱了。一整夜,反反複複的聽著這首歌。有些遺憾,注定了無法重來,有些錯誤,注定無法彌補。
趁著年少,別讓自己再留遺憾。
5.川島正彥送給羅恆的三件禮物,現實世界是真實存在,而且目前就在小日子的博物館裏。
6.對於那些罵我天真,罵我幼稚的書友,我從來都不反駁。
許多爭論就是從第一句還嘴開始。作為作者,我沒有還嘴的資格。我描述了這個世界,引導你們進入這個世界。
一開始我會因為一些評論而憤怒,可我後來漸漸躺平了,心態穩如老狗,毫無波瀾。
每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同,彼此互不認可,也很正常。我作為描述這個世界的人,就不能拒絕對這個世界抱有誤會,抱有貶低,甚至抱有惡意的人。
我就是站在這個世界大門外,負責迎賓的打工人,人來人往,我笑臉迎送。就算是罵我,我也得受著,因為我靠這個吃飯。
我並不覺得自己很厲害,看待問題有多深刻,人和人所見的都不一樣,所以遇到較真的人,我隻能笑笑,敬而遠之。
隻是有些人就是非要找出一個地方出來杠你,如果你跟他扯,哪怕你扯贏了,那他就會再找一個地方出來杠,直到他杠贏。
作者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有些不好的評論我沒有去反駁,我怕會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憊。
如果踐踏我的勞動成果,甚至是尊嚴,可以讓你找到存在感,獲得爽感的話,我無所謂,畢竟隔著網線我也不能把你怎麽樣。
我書寫了薑峰的一生,也在書寫自己的人生,可我注定無法成為他。
我隻是一個打工人,給看這本書的諸位老爺們打工碼字,成與不成,也全看諸位老爺的心情。
我當然希望,每個人都能留下好評,覺得不好的能悄悄劃走,不留差評。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我隻希望,下一本,我能寫出大家夥都滿意的書。
7.以前我覺得,拋開先天殘疾不說,每個人生來的天賦其實都差不多。
當時有同事反駁我,拿學習成績,拿為人處世來舉例子,我說,那是因為他們出生的時候,天賦點都加在學習或者情商方麵了。
有的人天生不善於學習,卻是個能工巧匠。
有的人智慧過人,但情商讓人捉急。
有的人工作能力不行,但燒得一手好菜。
隻是有些人的天賦他不賺錢,而這個社會常常以財富的多少來評價一個人的能力。
我覺得這是片麵的,但有時候我又不得不承認,這就是這個社會最殘酷的現實!
人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如何能夠與現實社會的洪流相抵抗呢?
我改變不了所以人的看法,我隻能改變自己。
因此,當我意識到天賦點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從此不敢再小看任何一個人。
凡你所見的任何一個人,他一定會有閃光點,不過是否為人所知罷了。
所以,如果諸位生活過得不如意也不要緊,不必羨慕別人,我們隻是還不知道自己的天賦點加在哪裏而已。
少些玩耍,花點時間坐下來,沉下心,想想自己到底喜歡什麽,擅長什麽,若是選好了,是否有恆心,有毅力去堅持?
倘若因此需要付出代價【時間成本以及暫時無收入等等】,這個代價你是否付得起?
人生本就不多,趁著年少,多讓自己去試試吧。
8. 不是我不想多更,而是我的狀態一直不穩定,有時候一天能碼四章,有時候枯坐半天,迴頭一看,才憋出來兩百字。
9.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如果覺得累了,可以歇一歇,但請記得,歇好了就繼續往前走,不要躺下去就起不來了。
與諸君共勉!
……
最後的最後,求五星好評!我太想進步了!
我太想這本書能早日達到8.5分,甚至是9.0了。
最最最後……
求禮物!
也祝大家,新年身體健康,事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