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wxs.com
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 作者:梅菜幹扣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鬧騰了這麽一迴,張紅旗計劃的兩個目標,勉強算是達成了一個。
張栓柱怒罵大兒子不孝,直接斷親,家也不讓迴了。
張紅旗直接住到了趙三喜家,跟趙鐵柱作伴,挺美。
自己倒是從火坑裏鑽出來了,可弟弟妹妹和娘咋整?
有張栓柱這個癟犢子爹在,一家人早晚還得折騰零散!
張紅旗仔細琢磨了一番,心裏大概有了新想法。
不管咋說,有這頭熊瞎子打底,二妹和小弟最起碼不會再餓死。
至於大妹,如今滿屯子鬧的風風雨雨,李老太他們應該不敢再這麽著急把大妹賣了吧?
對,在張紅旗看來,就是賣!
啥彩禮不彩禮的,全是放屁!
人家就是花錢買個女人迴去,挨打受氣生崽子!
“紅旗,安穩住著,別想太多,你爹過不了幾天,氣就消了。”
“叔兒,好不容易斷親了,我可不走迴頭路。”
“你這孩子,咋這倔呢?”
鬧了這麽一場,去縣裏供銷社換錢的事就耽擱了一天。
到了第二天一早,張紅旗跟著趙三喜爺倆趕著從大隊借來的馬拉大車,直奔縣城。
到了供銷社,人家一聽說賣熊瞎子,連主任都驚動了,親自接待。
冬天鑽老林子是遭罪,可冬天的野牲口算是一年當中最好打的。
尤其是皮子之類的玩意,越是天冷的厲害,品質就越好。
巡山打獵的獵戶得了獵物,拉到供銷社換錢,本就是正常交易,和投機倒把啥玩意的不沾邊。
可天冷地凍的,好些人不樂意專門朝縣城跑一趟,鄉裏的供銷社也能收。
更有不少老獵手,人家有自己的渠道,都是多年的老關係,縣供銷社更競爭不過了。
所以,張紅旗他們爺仨登門賣熊瞎子,供銷社的人才會那麽熱情。
因為能獵熊瞎子,敢獵熊瞎子的獵人,可不算多。
但凡打到熊瞎子的,必然是經驗豐富的老獵手。
和這種人打好關係,今後人家進山再有收獲,肯定還來自己這!
那枚熊膽個頭不算太大,但也是上好的鐵膽。
稱重之後賣了四百三十二塊。
熊皮因為是生皮子,價格給不了太高,賣了三百。
至於熊鼻子、熊卜楞蓋,和一百多斤熊肉加在一塊,一共賣了三百二十五塊。
攏共下來,爺仨進一迴山,賺了一千零五十七塊!
別說趙鐵柱了,就是趙三喜也驚呆了!
一千多塊放在1977年的東北農村是個啥概念?
就拿靠山屯舉例子,滿屯子搜刮,也不一定能湊齊這麽多錢!
城裏的正式工,一個月工資才二十多塊,這一千多足夠一個工人不吃不喝賺三年多了!
“爹,我要吃麻花!還有粘豆包!”
趙鐵柱瞅著那一遝厚厚的大團結,頓時開始劃拉供銷社櫃台裏頭的好玩意!
“個癟犢子,慌啥?想吃啥隻管整!紅旗,你也挑!”
有趙三喜這麽一個不掃興的爹,恐怕是趙鐵柱這輩子最大的幸運了。
爺仨拎的滿滿當當,這才從供銷社出來。
趕著大車朝迴走,趙鐵柱還嘟囔呢,那老些讓人眼饞的好玩意,全都要票,有錢也不好使!
還是人家供銷社的主任,為了拉攏人心,偷偷給幫著換了點布票。
結果趙三喜爺倆使不上,全讓張紅旗拿去買布用了。
他打算讓李秀芝用這些布,給弟弟妹妹們做新衣裳,不過隻夠做一身。
“紅旗啊,這一份,是你的,你數數錢對不對。”
迴去的路上,趕著馬車的趙三喜遞給張紅旗一遝錢。
一塊兒鑽老林子打野牲口,如何分賬是有說法的。
趙三喜是老獵人,熊瞎子倉又是他找的,他自己算三股。
撅把子算兩股,趙鐵柱和張紅旗各自算一股。
本來正經說起來,獵犬虎頭也得算一股的,可這迴是開熊瞎子倉,沒用上它,趙三喜就沒算。
至於剛剛在供銷社裏的花銷,趙三喜全包了。
張紅旗跟著進一趟山,到手一百五十塊!
而眼巴前兒正常的農民家庭,家裏不缺勞力的情況下一年幹到頭,指不定連三十二十塊都存不下!
這年頭,大家普遍的願望,是別挨餓。
張紅旗也沒矯情,接過錢揣懷裏,這錢有用,他得先劃拉杆槍才行。
張紅旗的槍法極好,可這玩意沒法說,說了也沒人信。
隻有一杆撅把子的情況下,負責射擊的人肯定是趙三喜。
想要劃拉槍的不止張紅旗自己,趙鐵柱也想整一把。
爺仨昨晚上就商量好了,從縣城迴來的路上拐個彎,去臨鄉買槍。
這年頭雖說不禁槍不禁獵,可正經的好槍也不便宜,最起碼剛獵了一頭熊瞎子的張紅旗他們買不起。
所以,隻能從其他獵戶手裏買撅把子。
常言道,巡山打獵,十個獵人九個死一個傷。
這話肯定有誇張的成分,但是鑽老林子打野牲口的危險性,絕對不低。
賣槍這戶人家,就是當家的在山裏遇到了狼,被咬斷了一條腿,幸虧同伴靠譜,這才撿了一條命迴來。
不過人卻殘了,吃不成巡山打獵這碗飯了,隻能賣槍賣狗。
聽趙三喜說,這家的獵犬也不賴,不過已經被別人買走了。
買了兩杆撅把子,一杆六十塊,張紅旗他們這才繼續往家趕。
兩杆撅把子都有些年頭了,不過保養的不賴,能看出來,主人家用的愛惜。
看著坐在大車上,不怕凍手也非要擺弄槍的倆小子,趙三喜不由自主吧嗒嘴。
“咱手裏有閑錢了,還得咂摸幾條好狗,單單虎頭自己,不太成。”
成功獵殺熊瞎子,讓趙三喜自信心大漲,豐厚的收益更是讓他想要做大做強。
有了三杆槍,以前不敢招惹的野牲口,今後也就敢試試了。
迴到靠山屯,張紅旗偷偷把二丫兒張芳芳叫出來,塞給她一包麻花,還有那些布,讓她偷偷帶迴家,別讓張栓柱瞅見。
張芳芳眼淚八叉:“哥,咱爹說不認你了,今後就不是咱家人了……哥,我不要麻花,我要你迴來。”
“別聽他瞎胡咧咧,我啥時候都是你哥!”
張紅旗倒是看的開,反正按照他的計劃,再進幾迴山,就能把弟弟妹妹和娘一塊接出來。
至於那個家,就讓張栓柱這癟犢子自己待吧!
人走運的時候,好事是一件接一件。
就在這天晚上,大腳嬸子特意來趙三喜家串門。
“三喜啊,你大哥後晌午的時候去拖幹木頭迴來劈柴,遠遠瞅見草甸子後頭那邊,有不少野豬。”
張栓柱怒罵大兒子不孝,直接斷親,家也不讓迴了。
張紅旗直接住到了趙三喜家,跟趙鐵柱作伴,挺美。
自己倒是從火坑裏鑽出來了,可弟弟妹妹和娘咋整?
有張栓柱這個癟犢子爹在,一家人早晚還得折騰零散!
張紅旗仔細琢磨了一番,心裏大概有了新想法。
不管咋說,有這頭熊瞎子打底,二妹和小弟最起碼不會再餓死。
至於大妹,如今滿屯子鬧的風風雨雨,李老太他們應該不敢再這麽著急把大妹賣了吧?
對,在張紅旗看來,就是賣!
啥彩禮不彩禮的,全是放屁!
人家就是花錢買個女人迴去,挨打受氣生崽子!
“紅旗,安穩住著,別想太多,你爹過不了幾天,氣就消了。”
“叔兒,好不容易斷親了,我可不走迴頭路。”
“你這孩子,咋這倔呢?”
鬧了這麽一場,去縣裏供銷社換錢的事就耽擱了一天。
到了第二天一早,張紅旗跟著趙三喜爺倆趕著從大隊借來的馬拉大車,直奔縣城。
到了供銷社,人家一聽說賣熊瞎子,連主任都驚動了,親自接待。
冬天鑽老林子是遭罪,可冬天的野牲口算是一年當中最好打的。
尤其是皮子之類的玩意,越是天冷的厲害,品質就越好。
巡山打獵的獵戶得了獵物,拉到供銷社換錢,本就是正常交易,和投機倒把啥玩意的不沾邊。
可天冷地凍的,好些人不樂意專門朝縣城跑一趟,鄉裏的供銷社也能收。
更有不少老獵手,人家有自己的渠道,都是多年的老關係,縣供銷社更競爭不過了。
所以,張紅旗他們爺仨登門賣熊瞎子,供銷社的人才會那麽熱情。
因為能獵熊瞎子,敢獵熊瞎子的獵人,可不算多。
但凡打到熊瞎子的,必然是經驗豐富的老獵手。
和這種人打好關係,今後人家進山再有收獲,肯定還來自己這!
那枚熊膽個頭不算太大,但也是上好的鐵膽。
稱重之後賣了四百三十二塊。
熊皮因為是生皮子,價格給不了太高,賣了三百。
至於熊鼻子、熊卜楞蓋,和一百多斤熊肉加在一塊,一共賣了三百二十五塊。
攏共下來,爺仨進一迴山,賺了一千零五十七塊!
別說趙鐵柱了,就是趙三喜也驚呆了!
一千多塊放在1977年的東北農村是個啥概念?
就拿靠山屯舉例子,滿屯子搜刮,也不一定能湊齊這麽多錢!
城裏的正式工,一個月工資才二十多塊,這一千多足夠一個工人不吃不喝賺三年多了!
“爹,我要吃麻花!還有粘豆包!”
趙鐵柱瞅著那一遝厚厚的大團結,頓時開始劃拉供銷社櫃台裏頭的好玩意!
“個癟犢子,慌啥?想吃啥隻管整!紅旗,你也挑!”
有趙三喜這麽一個不掃興的爹,恐怕是趙鐵柱這輩子最大的幸運了。
爺仨拎的滿滿當當,這才從供銷社出來。
趕著大車朝迴走,趙鐵柱還嘟囔呢,那老些讓人眼饞的好玩意,全都要票,有錢也不好使!
還是人家供銷社的主任,為了拉攏人心,偷偷給幫著換了點布票。
結果趙三喜爺倆使不上,全讓張紅旗拿去買布用了。
他打算讓李秀芝用這些布,給弟弟妹妹們做新衣裳,不過隻夠做一身。
“紅旗啊,這一份,是你的,你數數錢對不對。”
迴去的路上,趕著馬車的趙三喜遞給張紅旗一遝錢。
一塊兒鑽老林子打野牲口,如何分賬是有說法的。
趙三喜是老獵人,熊瞎子倉又是他找的,他自己算三股。
撅把子算兩股,趙鐵柱和張紅旗各自算一股。
本來正經說起來,獵犬虎頭也得算一股的,可這迴是開熊瞎子倉,沒用上它,趙三喜就沒算。
至於剛剛在供銷社裏的花銷,趙三喜全包了。
張紅旗跟著進一趟山,到手一百五十塊!
而眼巴前兒正常的農民家庭,家裏不缺勞力的情況下一年幹到頭,指不定連三十二十塊都存不下!
這年頭,大家普遍的願望,是別挨餓。
張紅旗也沒矯情,接過錢揣懷裏,這錢有用,他得先劃拉杆槍才行。
張紅旗的槍法極好,可這玩意沒法說,說了也沒人信。
隻有一杆撅把子的情況下,負責射擊的人肯定是趙三喜。
想要劃拉槍的不止張紅旗自己,趙鐵柱也想整一把。
爺仨昨晚上就商量好了,從縣城迴來的路上拐個彎,去臨鄉買槍。
這年頭雖說不禁槍不禁獵,可正經的好槍也不便宜,最起碼剛獵了一頭熊瞎子的張紅旗他們買不起。
所以,隻能從其他獵戶手裏買撅把子。
常言道,巡山打獵,十個獵人九個死一個傷。
這話肯定有誇張的成分,但是鑽老林子打野牲口的危險性,絕對不低。
賣槍這戶人家,就是當家的在山裏遇到了狼,被咬斷了一條腿,幸虧同伴靠譜,這才撿了一條命迴來。
不過人卻殘了,吃不成巡山打獵這碗飯了,隻能賣槍賣狗。
聽趙三喜說,這家的獵犬也不賴,不過已經被別人買走了。
買了兩杆撅把子,一杆六十塊,張紅旗他們這才繼續往家趕。
兩杆撅把子都有些年頭了,不過保養的不賴,能看出來,主人家用的愛惜。
看著坐在大車上,不怕凍手也非要擺弄槍的倆小子,趙三喜不由自主吧嗒嘴。
“咱手裏有閑錢了,還得咂摸幾條好狗,單單虎頭自己,不太成。”
成功獵殺熊瞎子,讓趙三喜自信心大漲,豐厚的收益更是讓他想要做大做強。
有了三杆槍,以前不敢招惹的野牲口,今後也就敢試試了。
迴到靠山屯,張紅旗偷偷把二丫兒張芳芳叫出來,塞給她一包麻花,還有那些布,讓她偷偷帶迴家,別讓張栓柱瞅見。
張芳芳眼淚八叉:“哥,咱爹說不認你了,今後就不是咱家人了……哥,我不要麻花,我要你迴來。”
“別聽他瞎胡咧咧,我啥時候都是你哥!”
張紅旗倒是看的開,反正按照他的計劃,再進幾迴山,就能把弟弟妹妹和娘一塊接出來。
至於那個家,就讓張栓柱這癟犢子自己待吧!
人走運的時候,好事是一件接一件。
就在這天晚上,大腳嬸子特意來趙三喜家串門。
“三喜啊,你大哥後晌午的時候去拖幹木頭迴來劈柴,遠遠瞅見草甸子後頭那邊,有不少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