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老爺們能整事又不丟人,害啥臊啊
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 作者:梅菜幹扣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紅旗和趙鐵柱小哥倆拖著裝滿熊肉的草爬犁出了老林子。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建設兵團組織圍獵,哥倆感覺縣城的人都好像少了許多。
“沒那麽邪性,不過團部場部那邊,確實人比平時少。”
供銷社的主任依然熱情,這一冬天從張紅旗幾個手裏收到的獵物,都快趕上過去小半年了,瞅見張紅旗哥倆,那真是比瞅見自己的親兒子還親!
“那到了過年的時候,還能趕場不?”
趕場是鄉下人的說法,指的就是每年過年前頭和正月十五那幾天,場部會很熱鬧,趙鐵柱頂稀罕趕場來著。
有啥說啥,作為一個鰥夫,趙三喜把自己的憨兒子照顧的真挺好。
最起碼,張紅旗沒趕過場,一迴也沒有,因為離的遠,來迴不趕趟,坐大隊的馬車,擠不上去。
花錢坐車那是更不可能,張栓柱說了,趕場就會亂花錢,湊那熱鬧的全是敗家玩意!
實際上,老婆孩子去趕場瞅瞅熱鬧,還真就不一定花錢,帶上幹糧就行。
畢竟不管是國營的飯店、供銷社啥的,還是偷偷換糧票布票工業劵的農民,都不至於強買強賣。
可,張栓柱心疼那點幹糧。
正經的,即便他不心疼,估摸著以張紅旗家之前的狀況,也拿不出來那老多的幹糧。
總不能出門趕一趟場,迴家挨好些天餓吧?
反倒是張旺財一家和李老太兩口子,也稀罕趕場,誰問就說去換點平時家裏買不著的東西,頂會過日子了。
今年趙鐵柱沒少賺錢,憋著勁惦記趕場呢,這要是取消嘍,那得多失落啊。
“那咋可能不趕場呐,我琢磨著,怕是還得比往年更熱鬧咧!”
主任笑眯眯的解釋,倒也不是瞎安慰人。
建設兵團的知青們,和村寨插隊的知青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身份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兵團的知青,是正兒八經的職工身份,他們每個月都能領到工資,工資和滬上的正式工人不差多少。
吃飯有食堂,住宿有專門的宿舍,甚至棉大衣和被褥啥的,也都是組織上發的。
尤其是國營農場,不但能吃飽飯,還頓頓不缺白麵大米,甚至時不時改善夥食,能鬧一頓餃子。
而且國營農場早就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勞動強度在後世看來不算低,但得看跟誰比。
跟插隊到村寨的知青比,那真是天上地下。
擁護啥同為知青,差距這老大啊?
國營農場和農墾師,本來就是這年代各個大城市的糧倉!
但有一條,分配到建設兵團的知青們,除了職工身份外,還有一層身份,他們是兵團的戰士。
不論男女,都要抽空參加軍事訓練,一旦邊境線上有所變化,他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頂到第一線。
除了工資之外,這些兵團的知青每個月還有福利發放,他們才是趕場的主力。
“今年連續組織圍獵,大家夥手裏也會跟著變寬裕一些,嗨,最起碼不缺油水,柱子啊,到時候隻管去場部,肯定比往年還熱鬧!”
主任說起這個,也是滿臉的羨慕。
可惜圍獵的那些獵物,尤其是皮毛啥的,不能算進供銷社的收購指標裏頭。
要不然,別說今年,明年的任務也能一氣給完成嘍!
趙鐵柱聽的嘿嘿傻樂,不知道是不是在幻想自己在趕場的時候瘋狂撒幣的豪氣場麵。
倒是張紅旗尋思,今年說啥也得帶著弟弟妹妹和李秀芝來湊一迴熱鬧。
把這頭熊瞎子賣完,哥倆一人分了三百多塊,趙鐵柱就盯著發卡、頭繩啥的,要麽就是麻花、餅幹之類的零嘴。
張紅旗倒是想買搪瓷盆和暖水瓶,結果一問,一個搪瓷盆要五張工業劵……一輛鳳凰牌的二八大杠自行車,眼下從價值上來講,也就是幾個搪瓷盆的量。
暖水瓶,需要的工業劵更多!
拉幾波倒吧,我還是整點吃的喝的算逑,木盆用著也挺好。
正經的,跟主任說說,多留意給幫忙換點布票,開春給家裏幾個做新衣裳還靠點譜!
買了一堆吃的用的,最後又給張再慶整了個鐵皮手槍,張紅旗哥倆這才牽著虎頭往迴走。
一路上趙鐵柱嘟嘟囔囔,嫌棄走道沒騎自行車快。
你鑽老林子打野牲口,騎著自行車去啊?
林子外頭可沒戴著紅袖箍看車子收費的大媽!
場部團部不熱鬧,連專門拉知青的馬車都沒有,這一通走,不少耗時間。
等小哥倆終於走到了靠山屯,還沒走到屯子口呢,就瞅見那個叫鄭宏的男知青,正領著人往迴拖幹柴。
不管是張紅旗還是趙鐵柱,見人沒有不打招唿的毛病。
誰知道一招唿,鄭宏領著其他倆男知青,吭哧癟肚的應了一句,做賊一樣,差點把幹柴撂下直接跑嘍!
小哥倆麵麵相覷,啥情況啊這是?
進了屯子,遇見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不管是眼神還是打招唿,都格外的尷尬,這裏頭,有事!
張紅旗敏銳的察覺,這事和趙鐵柱有關。
趙鐵柱倒是沒太多想法,就是覺得今天格外不自在,結果有平時愛串門嘮嗑的嬸子得了信兒,專門跑過來。
“柱子,迴去勸勸你爹吧,老爺們能整事又不丟人,害啥臊啊,還躲起來不出門了,俺們想問問南溝屯子那翠蘭有啥好滴,都找不著人!”
張紅旗一聽南溝屯子的翠蘭,扭頭衝趙鐵柱說:“柱子,我得趕緊迴家,再慶稀罕這鐵皮手槍不是一半天了,先走了昂!”
趙鐵柱:……
這年月通訊不方便,張紅旗進了院子,一家人才知道他從山裏迴來了。
進一趟老林子,起碼得四五天的時間,張紅旗這一迴走了六天,可把一家人擔心壞了!
“哥,大哥迴來了!”
“娘,俺哥迴來了,快給他做飯吃!”
“紅旗啊,你咋又亂買東西?”
一家人圍著自己,不管是歡唿還是數落,都帶著發自內心的牽掛和喜悅。
“去縣裏賣獵物,不是尋思正巧瞅見啥買點啥嘛,再慶,過來瞅瞅這是啥?”
“嗷,小手槍!嗷嗷嗷,我有小手槍了!”
“大丫兒二丫兒也都有份,發卡頭繩你倆自己分。”
“嗯呐,大哥最好了!”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建設兵團組織圍獵,哥倆感覺縣城的人都好像少了許多。
“沒那麽邪性,不過團部場部那邊,確實人比平時少。”
供銷社的主任依然熱情,這一冬天從張紅旗幾個手裏收到的獵物,都快趕上過去小半年了,瞅見張紅旗哥倆,那真是比瞅見自己的親兒子還親!
“那到了過年的時候,還能趕場不?”
趕場是鄉下人的說法,指的就是每年過年前頭和正月十五那幾天,場部會很熱鬧,趙鐵柱頂稀罕趕場來著。
有啥說啥,作為一個鰥夫,趙三喜把自己的憨兒子照顧的真挺好。
最起碼,張紅旗沒趕過場,一迴也沒有,因為離的遠,來迴不趕趟,坐大隊的馬車,擠不上去。
花錢坐車那是更不可能,張栓柱說了,趕場就會亂花錢,湊那熱鬧的全是敗家玩意!
實際上,老婆孩子去趕場瞅瞅熱鬧,還真就不一定花錢,帶上幹糧就行。
畢竟不管是國營的飯店、供銷社啥的,還是偷偷換糧票布票工業劵的農民,都不至於強買強賣。
可,張栓柱心疼那點幹糧。
正經的,即便他不心疼,估摸著以張紅旗家之前的狀況,也拿不出來那老多的幹糧。
總不能出門趕一趟場,迴家挨好些天餓吧?
反倒是張旺財一家和李老太兩口子,也稀罕趕場,誰問就說去換點平時家裏買不著的東西,頂會過日子了。
今年趙鐵柱沒少賺錢,憋著勁惦記趕場呢,這要是取消嘍,那得多失落啊。
“那咋可能不趕場呐,我琢磨著,怕是還得比往年更熱鬧咧!”
主任笑眯眯的解釋,倒也不是瞎安慰人。
建設兵團的知青們,和村寨插隊的知青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身份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兵團的知青,是正兒八經的職工身份,他們每個月都能領到工資,工資和滬上的正式工人不差多少。
吃飯有食堂,住宿有專門的宿舍,甚至棉大衣和被褥啥的,也都是組織上發的。
尤其是國營農場,不但能吃飽飯,還頓頓不缺白麵大米,甚至時不時改善夥食,能鬧一頓餃子。
而且國營農場早就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勞動強度在後世看來不算低,但得看跟誰比。
跟插隊到村寨的知青比,那真是天上地下。
擁護啥同為知青,差距這老大啊?
國營農場和農墾師,本來就是這年代各個大城市的糧倉!
但有一條,分配到建設兵團的知青們,除了職工身份外,還有一層身份,他們是兵團的戰士。
不論男女,都要抽空參加軍事訓練,一旦邊境線上有所變化,他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頂到第一線。
除了工資之外,這些兵團的知青每個月還有福利發放,他們才是趕場的主力。
“今年連續組織圍獵,大家夥手裏也會跟著變寬裕一些,嗨,最起碼不缺油水,柱子啊,到時候隻管去場部,肯定比往年還熱鬧!”
主任說起這個,也是滿臉的羨慕。
可惜圍獵的那些獵物,尤其是皮毛啥的,不能算進供銷社的收購指標裏頭。
要不然,別說今年,明年的任務也能一氣給完成嘍!
趙鐵柱聽的嘿嘿傻樂,不知道是不是在幻想自己在趕場的時候瘋狂撒幣的豪氣場麵。
倒是張紅旗尋思,今年說啥也得帶著弟弟妹妹和李秀芝來湊一迴熱鬧。
把這頭熊瞎子賣完,哥倆一人分了三百多塊,趙鐵柱就盯著發卡、頭繩啥的,要麽就是麻花、餅幹之類的零嘴。
張紅旗倒是想買搪瓷盆和暖水瓶,結果一問,一個搪瓷盆要五張工業劵……一輛鳳凰牌的二八大杠自行車,眼下從價值上來講,也就是幾個搪瓷盆的量。
暖水瓶,需要的工業劵更多!
拉幾波倒吧,我還是整點吃的喝的算逑,木盆用著也挺好。
正經的,跟主任說說,多留意給幫忙換點布票,開春給家裏幾個做新衣裳還靠點譜!
買了一堆吃的用的,最後又給張再慶整了個鐵皮手槍,張紅旗哥倆這才牽著虎頭往迴走。
一路上趙鐵柱嘟嘟囔囔,嫌棄走道沒騎自行車快。
你鑽老林子打野牲口,騎著自行車去啊?
林子外頭可沒戴著紅袖箍看車子收費的大媽!
場部團部不熱鬧,連專門拉知青的馬車都沒有,這一通走,不少耗時間。
等小哥倆終於走到了靠山屯,還沒走到屯子口呢,就瞅見那個叫鄭宏的男知青,正領著人往迴拖幹柴。
不管是張紅旗還是趙鐵柱,見人沒有不打招唿的毛病。
誰知道一招唿,鄭宏領著其他倆男知青,吭哧癟肚的應了一句,做賊一樣,差點把幹柴撂下直接跑嘍!
小哥倆麵麵相覷,啥情況啊這是?
進了屯子,遇見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不管是眼神還是打招唿,都格外的尷尬,這裏頭,有事!
張紅旗敏銳的察覺,這事和趙鐵柱有關。
趙鐵柱倒是沒太多想法,就是覺得今天格外不自在,結果有平時愛串門嘮嗑的嬸子得了信兒,專門跑過來。
“柱子,迴去勸勸你爹吧,老爺們能整事又不丟人,害啥臊啊,還躲起來不出門了,俺們想問問南溝屯子那翠蘭有啥好滴,都找不著人!”
張紅旗一聽南溝屯子的翠蘭,扭頭衝趙鐵柱說:“柱子,我得趕緊迴家,再慶稀罕這鐵皮手槍不是一半天了,先走了昂!”
趙鐵柱:……
這年月通訊不方便,張紅旗進了院子,一家人才知道他從山裏迴來了。
進一趟老林子,起碼得四五天的時間,張紅旗這一迴走了六天,可把一家人擔心壞了!
“哥,大哥迴來了!”
“娘,俺哥迴來了,快給他做飯吃!”
“紅旗啊,你咋又亂買東西?”
一家人圍著自己,不管是歡唿還是數落,都帶著發自內心的牽掛和喜悅。
“去縣裏賣獵物,不是尋思正巧瞅見啥買點啥嘛,再慶,過來瞅瞅這是啥?”
“嗷,小手槍!嗷嗷嗷,我有小手槍了!”
“大丫兒二丫兒也都有份,發卡頭繩你倆自己分。”
“嗯呐,大哥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