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那王梅芝的工資,你可得捏到手裏頭
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 作者:梅菜幹扣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紅旗這次迴靠山屯,那也是帶著任務的。
四舅姥雖說沒明著交代,可意思表達的很清楚。
讓張紅旗給他娘捎信兒,去探探趙三喜的口風。
有啥說啥,這迴在四舅姥爺家裏頭,趙鐵柱比張紅旗更招待見。
這玩意要真成了,趙鐵柱就是王梅芝的兒子了,這種半道兒結婚的,孩子小就害怕後娘折磨,可孩子大,尤其是趙鐵柱這樣式兒的,娘家人就得反過來擔心了。
王梅芝還是個窩裏橫,出了老王家的門,用劉雙巧的話說,那是正經的完蛋玩意!
跟男人一個炕上睡六七年,愣是不知道炕上那點事,咋埋汰她都不為過啊。
這裏頭還有一個關隘,那就是虎妞。
就劉雙巧瞅見那些情況,但凡這虎妞是個不省心的,今後進了趙家的門,她那完蛋閨女,還不得被欺負死?
老太太操勞一輩子了,咋也沒想到,到老到老,還得為女兒的婆媳關係發愁,也特麽是上輩子造老大的孽嘍!
張紅旗迴了靠山屯,先迴了一趟家,把這事給提了一嘴。
李秀芝愣了半晌,屬實也是沒想到。
“你小姨雖說被人騙了,可,可咋就瞅上三喜了啊?
那啥,娘不是說你三喜叔不好,就是覺著,這倆人八竿子打不著。
紅旗,你別是聽岔了吧?”
要說見識,李秀芝肯定比不上她舅母劉雙巧,連劉雙巧都覺得這事透著一股子離譜,更別提她了。
張紅旗嘿嘿一樂:“這事哪能聽岔嘍啊,俺舅姥就是讓你去探探三喜叔的口風。
我估摸著,是俺小姨樂意,舅姥她兩口子也是沒招了。”
啥年代都有人樂意講究個門當戶對。
這玩意不能全算是封建糟粕啊,看似迂腐中,也是透著老祖宗的智慧的。
不能說絕對的,但適合很大一部分人。
當然,後世思想解放,年輕人不太認這個,可依然有廣大的受眾群體,事實也證明,終究是有些道理。
李秀芝跟著調侃自己表妹幾句,但這事卻是上了心的。
這種事咋說呢,李秀芝拎的清,她舅她舅母都管不住,她一個當表姐的,還能幹涉人家自己個兒的選擇不成?
反倒是,劉雙巧讓她去探口風,這是正經事。
單就這一點,李秀芝就比好些拎不清的人強,人家托付你啥,你樂意呢,就去幫忙,不樂意就推掉。
反過來說教人家,你算個啥玩意吧?
正經來說,這種事找個更年長的老嬸子去問比較合適。
可眼巴前兒也沒旁人了,李秀芝也是四個孩子的娘,倒也沒啥抹不開臉的。
趙三喜家白天頂熱鬧,人多嘴雜的,可也不能晚上去吧,那不是惹閑話嗎?
結果李秀芝問了幾句,趙三喜連連擺手。
“嫂子,那可不成,我這啥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
農民啥的,咱就不說了,我這腿多半是要瘸,我不能坑人家不是?
還有,就我這名聲,是吧,你別管人家城裏人信不信的,反正是對人家不好,妨人家呐!”
趙鐵柱這段時間,也沒少在趙三喜跟前嘟囔。
趙三喜壓根沒往心裏去。
他憨兒子聽了虎妞的話,然後迴來催著他趕緊娶王梅芝過門,是吧,這玩意,誰敢當真呐!
順著線捋捋,虎妞說的,趙鐵柱學的,換你,你敢照著他說的做?
可李秀芝來問,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王梅芝是李秀芝的表妹,李秀芝肯定不會拿這個逗著玩。
人家說的也清楚,是家裏頭的老人讓問問,這代表,那頭一家子全都有這個意思。
趙三喜不是不曉得娶個有正式工作的城裏女人有多好,更何況拋棄這些,單論長相年齡,王梅芝也是碾壓他啊。
可趙三喜不願意坑人家。
農民,瘸子,克老婆……還特麽有個馬上要結婚的憨兒子。
自卑,那是相當自卑。
“三喜,你說這些,我舅母全都知道。”
李秀芝負責傳話,務必得說清楚,“人家不在乎,就覺著你這人能指望,真成了,待梅芝好就成。
要我說,你好好合計合計,迴頭有啥想法了,讓紅旗給我捎個信兒。”
李秀芝把事情說清楚,也就沒多待,忙著迴家做飯去了。
趙三喜一臉糾結,躺炕上犯嘀咕。
誰也不是聖人,這玩意,在他看來,這跟天上掉個金元寶下來也差不多。
妥妥的好事。
可,咋尋思,咋覺得自己要坑人家金元寶啊,就挺不落忍的。
另一邊,張旺財一窩子信心滿滿。
李老太不光嘴會說,還擅長察言觀色。
她去王留根家裏頭,明顯瞅著劉雙巧比上迴見麵鬆動不少。
甚至還打聽呢,自己閨女離了婚,在屯子裏會不會被人欺負?
這是,明顯已經慌了啊!
慌了好,慌了就著急嫁,俺們旺財啊,今後也好拿捏王家的老閨女!
“娘,要我說,咱不如趁熱打鐵,趕緊把事情定下來唄。”
自打李老太這迴從縣城迴來,張旺財就覺得度日如年。
按他尋思,這王梅芝早晚都得嫁給他,麻溜的把事辦了,該幹哈幹哈,多利索啊!
“旺財,你咋這沉不住氣呐!”
李老太多少有點怒其不爭,這完蛋玩意,咋就不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呢?
老張頭在一旁,也不耐煩的數落老兒子:“旺財啊,你一個老爺們,得穩的住。
就你現在這樣式兒,今後和那王梅芝過一家子,指不定啥事都得聽她的!”
“爹,那咋可能嘛,事事都聽她的,那不成怕老婆了嗎?”
“你知道就好,我可先提醒你一句,真結了婚,那王梅芝的工資,你可得捏到手裏頭。”
“嗯呐,我懂。”
要麽說人和人的差距,往往比人和鼻涕蟲還大呢。
人家趙三喜是送上門了,還琢磨著不敢答應,生怕坑了王梅芝。
張旺財一窩子呢,則是八字沒一撇呢,就開始惦記王梅芝每個月三十多塊的工資了。
要麽說好些人遭雷劈,那都是有原因的呢。
聽了柳正骨的話,張紅旗和趙鐵柱小哥倆老實在家待著,結果到了第四天頭上,還真就有人來調查情況。
小哥倆被叫到大隊部,老支書四爺爺和幾個大隊幹部陪著,有倆公安上來的同誌等著問話。
倒也沒啥太大的關係,都過去這老長時間了才排查到靠山屯,本身就代表公安上的態度。
張紅旗他倆除了那一百五十塊懸紅,其他該說啥說啥,本身也不虧心,沒啥好隱瞞的。
本來以為就是走個過場的事,結果到了最後,人家公安同誌特意問了一句:“聽說那個花三姑後來專門找了你們一趟。
打那之後,你們倆見過他們師徒四個沒有?”
四舅姥雖說沒明著交代,可意思表達的很清楚。
讓張紅旗給他娘捎信兒,去探探趙三喜的口風。
有啥說啥,這迴在四舅姥爺家裏頭,趙鐵柱比張紅旗更招待見。
這玩意要真成了,趙鐵柱就是王梅芝的兒子了,這種半道兒結婚的,孩子小就害怕後娘折磨,可孩子大,尤其是趙鐵柱這樣式兒的,娘家人就得反過來擔心了。
王梅芝還是個窩裏橫,出了老王家的門,用劉雙巧的話說,那是正經的完蛋玩意!
跟男人一個炕上睡六七年,愣是不知道炕上那點事,咋埋汰她都不為過啊。
這裏頭還有一個關隘,那就是虎妞。
就劉雙巧瞅見那些情況,但凡這虎妞是個不省心的,今後進了趙家的門,她那完蛋閨女,還不得被欺負死?
老太太操勞一輩子了,咋也沒想到,到老到老,還得為女兒的婆媳關係發愁,也特麽是上輩子造老大的孽嘍!
張紅旗迴了靠山屯,先迴了一趟家,把這事給提了一嘴。
李秀芝愣了半晌,屬實也是沒想到。
“你小姨雖說被人騙了,可,可咋就瞅上三喜了啊?
那啥,娘不是說你三喜叔不好,就是覺著,這倆人八竿子打不著。
紅旗,你別是聽岔了吧?”
要說見識,李秀芝肯定比不上她舅母劉雙巧,連劉雙巧都覺得這事透著一股子離譜,更別提她了。
張紅旗嘿嘿一樂:“這事哪能聽岔嘍啊,俺舅姥就是讓你去探探三喜叔的口風。
我估摸著,是俺小姨樂意,舅姥她兩口子也是沒招了。”
啥年代都有人樂意講究個門當戶對。
這玩意不能全算是封建糟粕啊,看似迂腐中,也是透著老祖宗的智慧的。
不能說絕對的,但適合很大一部分人。
當然,後世思想解放,年輕人不太認這個,可依然有廣大的受眾群體,事實也證明,終究是有些道理。
李秀芝跟著調侃自己表妹幾句,但這事卻是上了心的。
這種事咋說呢,李秀芝拎的清,她舅她舅母都管不住,她一個當表姐的,還能幹涉人家自己個兒的選擇不成?
反倒是,劉雙巧讓她去探口風,這是正經事。
單就這一點,李秀芝就比好些拎不清的人強,人家托付你啥,你樂意呢,就去幫忙,不樂意就推掉。
反過來說教人家,你算個啥玩意吧?
正經來說,這種事找個更年長的老嬸子去問比較合適。
可眼巴前兒也沒旁人了,李秀芝也是四個孩子的娘,倒也沒啥抹不開臉的。
趙三喜家白天頂熱鬧,人多嘴雜的,可也不能晚上去吧,那不是惹閑話嗎?
結果李秀芝問了幾句,趙三喜連連擺手。
“嫂子,那可不成,我這啥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
農民啥的,咱就不說了,我這腿多半是要瘸,我不能坑人家不是?
還有,就我這名聲,是吧,你別管人家城裏人信不信的,反正是對人家不好,妨人家呐!”
趙鐵柱這段時間,也沒少在趙三喜跟前嘟囔。
趙三喜壓根沒往心裏去。
他憨兒子聽了虎妞的話,然後迴來催著他趕緊娶王梅芝過門,是吧,這玩意,誰敢當真呐!
順著線捋捋,虎妞說的,趙鐵柱學的,換你,你敢照著他說的做?
可李秀芝來問,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王梅芝是李秀芝的表妹,李秀芝肯定不會拿這個逗著玩。
人家說的也清楚,是家裏頭的老人讓問問,這代表,那頭一家子全都有這個意思。
趙三喜不是不曉得娶個有正式工作的城裏女人有多好,更何況拋棄這些,單論長相年齡,王梅芝也是碾壓他啊。
可趙三喜不願意坑人家。
農民,瘸子,克老婆……還特麽有個馬上要結婚的憨兒子。
自卑,那是相當自卑。
“三喜,你說這些,我舅母全都知道。”
李秀芝負責傳話,務必得說清楚,“人家不在乎,就覺著你這人能指望,真成了,待梅芝好就成。
要我說,你好好合計合計,迴頭有啥想法了,讓紅旗給我捎個信兒。”
李秀芝把事情說清楚,也就沒多待,忙著迴家做飯去了。
趙三喜一臉糾結,躺炕上犯嘀咕。
誰也不是聖人,這玩意,在他看來,這跟天上掉個金元寶下來也差不多。
妥妥的好事。
可,咋尋思,咋覺得自己要坑人家金元寶啊,就挺不落忍的。
另一邊,張旺財一窩子信心滿滿。
李老太不光嘴會說,還擅長察言觀色。
她去王留根家裏頭,明顯瞅著劉雙巧比上迴見麵鬆動不少。
甚至還打聽呢,自己閨女離了婚,在屯子裏會不會被人欺負?
這是,明顯已經慌了啊!
慌了好,慌了就著急嫁,俺們旺財啊,今後也好拿捏王家的老閨女!
“娘,要我說,咱不如趁熱打鐵,趕緊把事情定下來唄。”
自打李老太這迴從縣城迴來,張旺財就覺得度日如年。
按他尋思,這王梅芝早晚都得嫁給他,麻溜的把事辦了,該幹哈幹哈,多利索啊!
“旺財,你咋這沉不住氣呐!”
李老太多少有點怒其不爭,這完蛋玩意,咋就不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呢?
老張頭在一旁,也不耐煩的數落老兒子:“旺財啊,你一個老爺們,得穩的住。
就你現在這樣式兒,今後和那王梅芝過一家子,指不定啥事都得聽她的!”
“爹,那咋可能嘛,事事都聽她的,那不成怕老婆了嗎?”
“你知道就好,我可先提醒你一句,真結了婚,那王梅芝的工資,你可得捏到手裏頭。”
“嗯呐,我懂。”
要麽說人和人的差距,往往比人和鼻涕蟲還大呢。
人家趙三喜是送上門了,還琢磨著不敢答應,生怕坑了王梅芝。
張旺財一窩子呢,則是八字沒一撇呢,就開始惦記王梅芝每個月三十多塊的工資了。
要麽說好些人遭雷劈,那都是有原因的呢。
聽了柳正骨的話,張紅旗和趙鐵柱小哥倆老實在家待著,結果到了第四天頭上,還真就有人來調查情況。
小哥倆被叫到大隊部,老支書四爺爺和幾個大隊幹部陪著,有倆公安上來的同誌等著問話。
倒也沒啥太大的關係,都過去這老長時間了才排查到靠山屯,本身就代表公安上的態度。
張紅旗他倆除了那一百五十塊懸紅,其他該說啥說啥,本身也不虧心,沒啥好隱瞞的。
本來以為就是走個過場的事,結果到了最後,人家公安同誌特意問了一句:“聽說那個花三姑後來專門找了你們一趟。
打那之後,你們倆見過他們師徒四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