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縣知青辦的大烏龍
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 作者:梅菜幹扣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靠山屯的知青點要取消?
聽到這個消息,張紅旗遠比其他人更加驚愕。
在原書裏頭,可沒這一出啊!
按照張紅旗的理解,即便在知青點被取消的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大事,身為女主的林彩英生活也會出現巨大的改變。
不可能在書中不做任何描述的。
也就是說,書中的劇情,已經靠不住了!
難道說,是因為自己一連串的行為,導致了劇情的走向發生了改變?
可也不至於,影響大到取消靠山屯和周邊幾個屯子的知青點吧?
不管張紅旗如何想,縣裏定下的政策是不會改變的。
至於說這幾個知青點的知青,全部變成新林場的職工,張紅旗保持懷疑。
正經來說,一個林場的崗位有限,也不可能全部用插隊的知青來填補。
旁的不說,眼下已經不是建設兵團剛剛開赴邊疆的時候了。
有的是大批有經驗的老兵,籌建新林場咋個可能全讓沒啥經驗的知青們去啊。
一個林場,規模大小不同,需要的職工數量也不一樣。
除非是建設大型林場,才有可能消化掉周邊幾個知青點的知青,要不然,單單這些純粹新人的知青們,在人數上就超編了。
大型林場可以容納上千名職工,可北林鄉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這種規模的林場,通常建立在遠離村寨的山林裏,因為條件艱苦環境複雜,才會配備那麽多的人員。
況且,這種規模的林場絕非某個人一拍腦袋,就能夠直接規劃的。
小型林場,職工百十人,就算不錯了,張紅旗知道的,人數最少的林場,隻有五六十號人。
而且在北林鄉的範圍內,已經存在一個規模不小的林場了,趙三喜剛被割斷腳筋那一迴,張紅旗和趙鐵柱去打梅花鹿,路過的107林場規模就不小,足有四五百人。
張紅旗懷揣著疑惑,和趙鐵柱一塊去了大隊部。
老支書四爺爺組織人手幫助知青們搬家,大隊養的大牲口全都拉了出來,馬車牛車齊上陣,一塊送知青們去縣裏報到。
車把式不夠用,來迴路上還擔心有啥閃失,畢竟全屯子的大牲口都在隊伍裏,這才把張紅旗他倆叫過去了。
有啥說啥,但凡隻有人組成的隊伍,老支書都不一定會這麽小心謹慎,還讓張紅旗他倆帶上槍。
這年頭,大牲口可比人金貴多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遠在他鄉被扣了黑鍋的林彩英的父親林程遠,僅僅是欠賬,已經算是幸運了。
畢竟他寫那信裏頭,說是全村的耕牛都死完逑了……
對於知青們而言,不管是否選擇成為林場職工,好像都是天降的好事。
所以搬家的過程中,一個個興高采烈。
這年頭插隊的知青,也沒多少家當,人數是不少,但靠山屯的馬車牛車,倒也勉強能裝下。
林彩英和周紅婷,自然坐在張紅旗和趙鐵柱小哥倆趕的大車上。
大概是個意思,大家湊合瞅一眼
整支隊伍一路上倒是歡聲笑語的,尤其是半道兒上和南溝屯子的隊伍匯合之後,更熱鬧了。
林彩英總感覺這事不太靠譜,可這些年,不靠譜的事多了去了,反正隨大流唄,還能咋滴?
倒是周紅婷和大多數人一樣,興致高昂,該說不說的,備戰高考真的很難啊!
早些年,壓根就沒學到知識,說是重頭撿起來,可實際上,完全是重新開始學!
周紅婷是真學不會,她還好點,林彩英多少能教一點,其他人更慘,畢竟這年頭,哪怕是想找一本課本,都十分困難。
要是直接變成了林場職工,對於周紅婷這些知青來說,就能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境地了,拋開心態之類的問題不說,單單生活條件方麵,就能獲得巨大的改善!
所以一路上,本就活潑的周紅婷格外興奮,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趙鐵柱倒是沒感覺有啥,身邊人的日子能過的好點,他覺得挺樂嗬。
倒是張紅旗,忍不住開口叮囑這倆姑娘。
“林同誌周同誌,咱們北林鄉已經有了一個107林場,不太具備繼續籌建大林場的條件。
而且這通知是縣裏發的,不是建設兵團,到了地方有啥事兒,你倆多留個心眼。”
本就覺得事情沒這麽簡單的林彩英,頓時皺起了眉。
周紅婷眨巴眨巴眼,哦了一聲,心裏卻在想,張紅旗看來是真喜歡彩英啊,已經開始舍不得了!
到了縣城管事的地方,大家才發現,攏共有七個屯子接到了通知,涉及到的知青足有二百多號人!
這會,就是反應再遲鈍的人,也不由心裏開始犯嘀咕。
人數太多了,以北林鄉的情況,哪有地方籌建這種規模的林場?
誰都不是傻子,心裏都明白著呢,即便真的要建新林場,也不可能全指望一群沒咋進過山的插隊知青!
老帶新,需要搭配多少有經驗的建設兵團戰士?
配套的設備,又需要準備多少?
最為關鍵的是,一幫知青亂哄哄的打聽了半天,也沒見著有建設兵團的人!
還真就不是知青們看不起縣知青辦,籌建新林場,誰來也不好使,就得建設兵團啊!
女知青們湊在一塊嘀嘀咕咕,男知青們則開始四處打聽了。
知青辦的人一臉懵逼,啥玩意新林場,俺們沒聽說過啊!
“沒有新林場,那為什麽要撤銷那麽多知青點?”
“你們打算怎麽安排這麽多人?”
“大隊裏把手續都給我們辦好了,你們竟然沒有後續的安排,你們怎麽工作的?”
知青們在村寨插隊,也算是當地生產隊的一員,雖然是單獨分開,可手續啥的,全都在生產隊。
知青辦下發的文件,要求取消各個知青點,生產隊人家是直接給這些知青們辦了手續的。
按照正經說法,這些人,現在已經沒掙工分分糧食的地方了!
“上級精神啊,我們隻是傳達上級精神!”
知青辦的人也慌了神了,“上級文件精神,擴大知青返鄉規模,放寬迴城申請條件,取消多餘的知青點……”
“放屁!我們知青點還有三十多號人呢,怎麽就是多餘的了?”
“對啊,我們也有二十多個人,你一下子取消了,我們怎麽辦?”
“這位同誌,你先不要慌,精神什麽的我們知道了,接下來,你需要做的工作是,給我們安排去處!”
“對對對,不管是團部還是場部,我們都不挑揀的,實在不行,讓我們去東方紅農場報道也可以啊!”
終究是,沒一個傻子,東方紅農場可不缺吃喝!
聽到這個消息,張紅旗遠比其他人更加驚愕。
在原書裏頭,可沒這一出啊!
按照張紅旗的理解,即便在知青點被取消的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大事,身為女主的林彩英生活也會出現巨大的改變。
不可能在書中不做任何描述的。
也就是說,書中的劇情,已經靠不住了!
難道說,是因為自己一連串的行為,導致了劇情的走向發生了改變?
可也不至於,影響大到取消靠山屯和周邊幾個屯子的知青點吧?
不管張紅旗如何想,縣裏定下的政策是不會改變的。
至於說這幾個知青點的知青,全部變成新林場的職工,張紅旗保持懷疑。
正經來說,一個林場的崗位有限,也不可能全部用插隊的知青來填補。
旁的不說,眼下已經不是建設兵團剛剛開赴邊疆的時候了。
有的是大批有經驗的老兵,籌建新林場咋個可能全讓沒啥經驗的知青們去啊。
一個林場,規模大小不同,需要的職工數量也不一樣。
除非是建設大型林場,才有可能消化掉周邊幾個知青點的知青,要不然,單單這些純粹新人的知青們,在人數上就超編了。
大型林場可以容納上千名職工,可北林鄉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這種規模的林場,通常建立在遠離村寨的山林裏,因為條件艱苦環境複雜,才會配備那麽多的人員。
況且,這種規模的林場絕非某個人一拍腦袋,就能夠直接規劃的。
小型林場,職工百十人,就算不錯了,張紅旗知道的,人數最少的林場,隻有五六十號人。
而且在北林鄉的範圍內,已經存在一個規模不小的林場了,趙三喜剛被割斷腳筋那一迴,張紅旗和趙鐵柱去打梅花鹿,路過的107林場規模就不小,足有四五百人。
張紅旗懷揣著疑惑,和趙鐵柱一塊去了大隊部。
老支書四爺爺組織人手幫助知青們搬家,大隊養的大牲口全都拉了出來,馬車牛車齊上陣,一塊送知青們去縣裏報到。
車把式不夠用,來迴路上還擔心有啥閃失,畢竟全屯子的大牲口都在隊伍裏,這才把張紅旗他倆叫過去了。
有啥說啥,但凡隻有人組成的隊伍,老支書都不一定會這麽小心謹慎,還讓張紅旗他倆帶上槍。
這年頭,大牲口可比人金貴多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遠在他鄉被扣了黑鍋的林彩英的父親林程遠,僅僅是欠賬,已經算是幸運了。
畢竟他寫那信裏頭,說是全村的耕牛都死完逑了……
對於知青們而言,不管是否選擇成為林場職工,好像都是天降的好事。
所以搬家的過程中,一個個興高采烈。
這年頭插隊的知青,也沒多少家當,人數是不少,但靠山屯的馬車牛車,倒也勉強能裝下。
林彩英和周紅婷,自然坐在張紅旗和趙鐵柱小哥倆趕的大車上。
大概是個意思,大家湊合瞅一眼
整支隊伍一路上倒是歡聲笑語的,尤其是半道兒上和南溝屯子的隊伍匯合之後,更熱鬧了。
林彩英總感覺這事不太靠譜,可這些年,不靠譜的事多了去了,反正隨大流唄,還能咋滴?
倒是周紅婷和大多數人一樣,興致高昂,該說不說的,備戰高考真的很難啊!
早些年,壓根就沒學到知識,說是重頭撿起來,可實際上,完全是重新開始學!
周紅婷是真學不會,她還好點,林彩英多少能教一點,其他人更慘,畢竟這年頭,哪怕是想找一本課本,都十分困難。
要是直接變成了林場職工,對於周紅婷這些知青來說,就能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境地了,拋開心態之類的問題不說,單單生活條件方麵,就能獲得巨大的改善!
所以一路上,本就活潑的周紅婷格外興奮,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趙鐵柱倒是沒感覺有啥,身邊人的日子能過的好點,他覺得挺樂嗬。
倒是張紅旗,忍不住開口叮囑這倆姑娘。
“林同誌周同誌,咱們北林鄉已經有了一個107林場,不太具備繼續籌建大林場的條件。
而且這通知是縣裏發的,不是建設兵團,到了地方有啥事兒,你倆多留個心眼。”
本就覺得事情沒這麽簡單的林彩英,頓時皺起了眉。
周紅婷眨巴眨巴眼,哦了一聲,心裏卻在想,張紅旗看來是真喜歡彩英啊,已經開始舍不得了!
到了縣城管事的地方,大家才發現,攏共有七個屯子接到了通知,涉及到的知青足有二百多號人!
這會,就是反應再遲鈍的人,也不由心裏開始犯嘀咕。
人數太多了,以北林鄉的情況,哪有地方籌建這種規模的林場?
誰都不是傻子,心裏都明白著呢,即便真的要建新林場,也不可能全指望一群沒咋進過山的插隊知青!
老帶新,需要搭配多少有經驗的建設兵團戰士?
配套的設備,又需要準備多少?
最為關鍵的是,一幫知青亂哄哄的打聽了半天,也沒見著有建設兵團的人!
還真就不是知青們看不起縣知青辦,籌建新林場,誰來也不好使,就得建設兵團啊!
女知青們湊在一塊嘀嘀咕咕,男知青們則開始四處打聽了。
知青辦的人一臉懵逼,啥玩意新林場,俺們沒聽說過啊!
“沒有新林場,那為什麽要撤銷那麽多知青點?”
“你們打算怎麽安排這麽多人?”
“大隊裏把手續都給我們辦好了,你們竟然沒有後續的安排,你們怎麽工作的?”
知青們在村寨插隊,也算是當地生產隊的一員,雖然是單獨分開,可手續啥的,全都在生產隊。
知青辦下發的文件,要求取消各個知青點,生產隊人家是直接給這些知青們辦了手續的。
按照正經說法,這些人,現在已經沒掙工分分糧食的地方了!
“上級精神啊,我們隻是傳達上級精神!”
知青辦的人也慌了神了,“上級文件精神,擴大知青返鄉規模,放寬迴城申請條件,取消多餘的知青點……”
“放屁!我們知青點還有三十多號人呢,怎麽就是多餘的了?”
“對啊,我們也有二十多個人,你一下子取消了,我們怎麽辦?”
“這位同誌,你先不要慌,精神什麽的我們知道了,接下來,你需要做的工作是,給我們安排去處!”
“對對對,不管是團部還是場部,我們都不挑揀的,實在不行,讓我們去東方紅農場報道也可以啊!”
終究是,沒一個傻子,東方紅農場可不缺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