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四舅姥爺
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 作者:梅菜幹扣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秀芝光顧著高興了,滿肚子的話要跟劉雙巧說。
張紅旗倒也不圖將來通過四舅姥兩口子買工作,可一大家子總不能空著手去親戚家裏頭吧?
更何況,因為這些年李秀芝一直被困著,沒咋走動,全是李老太隔三差五的登一迴門,想來也不會替李秀芝說啥好話,恐怕四舅姥爺心裏還得有點疙瘩。
當下,問清楚四舅姥爺家住啥位置,張紅旗拉著趙鐵柱,哥倆先去一趟供銷社,買點禮物帶上。
不管之前因為啥,李秀芝這老些年沒來瞧過自家的長輩,本身就理虧,登門做客的,可不能太寒酸。
麥乳精、黃桃罐頭各買四罐,帶瓶的北大倉整了四瓶,再整幾個點心匣子,齊活。
“你家啥前兒擱縣城還有親戚呢?聽著還是舅姥爺,那可近著呢!”
“我娘這邊的,以前俺們家連看花燈都沒幹糧不敢來,一直就沒來瞅過人家。”
“那可得把禮備厚點,咋說也是俺嬸子的舅舅咧。”
“可不咋滴。”
四舅姥爺王留根在縣郵電局上班,還沒退休呢,有一兒一女,全都有正式的工作。
王留根不稀罕住單位分那筒子樓,在縣城邊上整了個獨門獨院,比不上屯子裏頭寬敞,但比筒子樓強太多。
“那樓房,我住著嫌憋屈,進去我就眼暈,待時間一久,腦袋還發昏,老遭罪了!”
張紅旗和趙鐵柱找到地方的時候,王留根正跟二丫兒張芳芳和小弟張再慶白話呢。
老人大多稀罕孩子,王留根也不例外。
張再慶光會催著四舅姥爺趕緊講那樓房裏頭都啥樣式兒的。
二丫兒張芳芳就不一樣了,在一邊不停的發出驚歎,情緒價值拉滿。
李秀芝和大丫兒張蘭蘭,拘謹的坐在炕沿上,大丫兒是大姑娘臉皮薄,李秀芝是剛吃了掛落。
四舅姥劉雙巧忙和著給泡茶整煙葉,把娘幾個安排妥當,就趕緊去準備飯。
這年頭東北這邊的規矩大,別管客人啥時候到家,都得先把飯給做上,有飯肯定還得有酒,你吃沒吃過都這樣。
當然,串門子嘮閑嗑的不算啊,要不然趙鐵柱家裏頭都得開食堂。
等著張紅旗領著趙鐵柱拎著禮物進了門,王留根頓時不樂意了。
“這是紅旗吧?穿開襠褲的時候見過一迴,後來再沒見著,這都長成人了。
紅旗,你家啥情況,我心裏可清楚著呢。
咋,到我這打腫臉充胖子來了?
瞎幾把胡鬧不是!
這老多東西的,你趕緊拎走退嘍,咋,你來一趟姥爺家,還得拉饑荒啊?”
“姥爺,可不是那麽迴事。”
張紅旗笑眯眯的,也不惱。
別看盤腿坐在炕上的王留根吹胡子瞪眼的,可人家也是為了自己家好。
王留根是生怕張紅旗年輕人好麵子,買太多東西糟蹋錢。
把東西放下,張紅旗慢條斯理的說了說自己和趙鐵柱哥倆巡山打獵的事。
順帶的,把家裏之前的情況也都說透了。
李秀芝嘴笨,之前光顧著高興了,結果一進門,被王留根數落了幾句,嫌棄她有啥事不知道找娘家人,活該過的困難。
還是二丫兒瞅著不對勁,趕緊哄著四舅姥爺講稀罕事,這才岔過去話頭。
本來張紅旗和趙鐵柱年輕人就腿腳快,和李秀芝他們前後腳到,所以李秀芝都沒機會說家裏的情況。
張紅旗把之前張栓柱一窩子咋折騰家裏頭的,直接給說了底兒掉,聽的王留根氣的罵娘。
“秀芝,人家這麽磋磨你,你都不吱聲?
你那婆婆,隔三差五還來一趟,當麵瞅著我還以為是個人呢,背後咋這惡心?
你剛結婚那陣,我就跟你說過,有啥事隻管言聲,你是真沒把我的話往心裏聽啊!”
王留根算是看出來了,自己這外甥女泥捏的性子,得虧大兒子是個人物,要不然還不得被婆婆一窩子欺負死!
劉雙巧聽了,也跟著抹了一把眼淚。
可這年頭鄉下農民家庭,婆婆厲害,磋磨媳婦的事真就司空見慣,當然,媳婦厲害,逮住婆婆老公公往死裏折騰的,也不老少。
外人聽了,最多搖頭歎息。
但王留根不是外人啊!
這是正經的親娘舅,妥妥的娘家人!
你爹你娘是不在了,可你舅舅在呢!
你李秀芝受了委屈,為啥不過來說一聲呢!
王留根生氣,就生氣在這一點上了。
張紅旗在一邊陪著笑替李秀芝解釋幾句,又說了張栓柱摔斷腿的事,還有李老太一窩子前段時間吃癟的丟人樣,王留根這才喘勻了氣。
“小子,是個爺們!”
話一說開,但凡知道這些年李秀芝不是故意不來看自己這個當舅舅的,王留根心裏的疙瘩就解開了。
外甥女不易啊。
越是心疼李秀芝,王留根就越是瞅著張紅旗順眼,沒啥說的,陪著四舅姥爺多喝幾杯吧!
李秀芝和大丫兒張蘭蘭都幫著劉雙巧忙活,不一會就整治了幾個菜。
仨老爺們坐炕上就喝起來了。
趙鐵柱也沒受冷落,雖然不是自己家的孩子,可他在王留根這的待遇,類似張紅旗在柳正骨那的待遇。
都是守著林子邊過日子的人,誰不清楚巡山打獵究竟是個啥營生啊?
這可是大外孫過命的兄弟,萬萬不能慢待嘍!
喝酒這玩意,一旦開始,就沒個時間概念。
眼瞅著外頭天都黑了,張紅旗正尋思,是不是去糧站的倉庫跟人家看門的知會一聲呢,屋外頭進來人了。
王留根的小女兒王梅芝。
“老閨女,咋整的,眼咋腫成這樣式兒了?跟東峰你倆拌嘴了?”
“娘,沒事,我就想你和爹了,迴來住一宿。”
張紅旗倒也不圖將來通過四舅姥兩口子買工作,可一大家子總不能空著手去親戚家裏頭吧?
更何況,因為這些年李秀芝一直被困著,沒咋走動,全是李老太隔三差五的登一迴門,想來也不會替李秀芝說啥好話,恐怕四舅姥爺心裏還得有點疙瘩。
當下,問清楚四舅姥爺家住啥位置,張紅旗拉著趙鐵柱,哥倆先去一趟供銷社,買點禮物帶上。
不管之前因為啥,李秀芝這老些年沒來瞧過自家的長輩,本身就理虧,登門做客的,可不能太寒酸。
麥乳精、黃桃罐頭各買四罐,帶瓶的北大倉整了四瓶,再整幾個點心匣子,齊活。
“你家啥前兒擱縣城還有親戚呢?聽著還是舅姥爺,那可近著呢!”
“我娘這邊的,以前俺們家連看花燈都沒幹糧不敢來,一直就沒來瞅過人家。”
“那可得把禮備厚點,咋說也是俺嬸子的舅舅咧。”
“可不咋滴。”
四舅姥爺王留根在縣郵電局上班,還沒退休呢,有一兒一女,全都有正式的工作。
王留根不稀罕住單位分那筒子樓,在縣城邊上整了個獨門獨院,比不上屯子裏頭寬敞,但比筒子樓強太多。
“那樓房,我住著嫌憋屈,進去我就眼暈,待時間一久,腦袋還發昏,老遭罪了!”
張紅旗和趙鐵柱找到地方的時候,王留根正跟二丫兒張芳芳和小弟張再慶白話呢。
老人大多稀罕孩子,王留根也不例外。
張再慶光會催著四舅姥爺趕緊講那樓房裏頭都啥樣式兒的。
二丫兒張芳芳就不一樣了,在一邊不停的發出驚歎,情緒價值拉滿。
李秀芝和大丫兒張蘭蘭,拘謹的坐在炕沿上,大丫兒是大姑娘臉皮薄,李秀芝是剛吃了掛落。
四舅姥劉雙巧忙和著給泡茶整煙葉,把娘幾個安排妥當,就趕緊去準備飯。
這年頭東北這邊的規矩大,別管客人啥時候到家,都得先把飯給做上,有飯肯定還得有酒,你吃沒吃過都這樣。
當然,串門子嘮閑嗑的不算啊,要不然趙鐵柱家裏頭都得開食堂。
等著張紅旗領著趙鐵柱拎著禮物進了門,王留根頓時不樂意了。
“這是紅旗吧?穿開襠褲的時候見過一迴,後來再沒見著,這都長成人了。
紅旗,你家啥情況,我心裏可清楚著呢。
咋,到我這打腫臉充胖子來了?
瞎幾把胡鬧不是!
這老多東西的,你趕緊拎走退嘍,咋,你來一趟姥爺家,還得拉饑荒啊?”
“姥爺,可不是那麽迴事。”
張紅旗笑眯眯的,也不惱。
別看盤腿坐在炕上的王留根吹胡子瞪眼的,可人家也是為了自己家好。
王留根是生怕張紅旗年輕人好麵子,買太多東西糟蹋錢。
把東西放下,張紅旗慢條斯理的說了說自己和趙鐵柱哥倆巡山打獵的事。
順帶的,把家裏之前的情況也都說透了。
李秀芝嘴笨,之前光顧著高興了,結果一進門,被王留根數落了幾句,嫌棄她有啥事不知道找娘家人,活該過的困難。
還是二丫兒瞅著不對勁,趕緊哄著四舅姥爺講稀罕事,這才岔過去話頭。
本來張紅旗和趙鐵柱年輕人就腿腳快,和李秀芝他們前後腳到,所以李秀芝都沒機會說家裏的情況。
張紅旗把之前張栓柱一窩子咋折騰家裏頭的,直接給說了底兒掉,聽的王留根氣的罵娘。
“秀芝,人家這麽磋磨你,你都不吱聲?
你那婆婆,隔三差五還來一趟,當麵瞅著我還以為是個人呢,背後咋這惡心?
你剛結婚那陣,我就跟你說過,有啥事隻管言聲,你是真沒把我的話往心裏聽啊!”
王留根算是看出來了,自己這外甥女泥捏的性子,得虧大兒子是個人物,要不然還不得被婆婆一窩子欺負死!
劉雙巧聽了,也跟著抹了一把眼淚。
可這年頭鄉下農民家庭,婆婆厲害,磋磨媳婦的事真就司空見慣,當然,媳婦厲害,逮住婆婆老公公往死裏折騰的,也不老少。
外人聽了,最多搖頭歎息。
但王留根不是外人啊!
這是正經的親娘舅,妥妥的娘家人!
你爹你娘是不在了,可你舅舅在呢!
你李秀芝受了委屈,為啥不過來說一聲呢!
王留根生氣,就生氣在這一點上了。
張紅旗在一邊陪著笑替李秀芝解釋幾句,又說了張栓柱摔斷腿的事,還有李老太一窩子前段時間吃癟的丟人樣,王留根這才喘勻了氣。
“小子,是個爺們!”
話一說開,但凡知道這些年李秀芝不是故意不來看自己這個當舅舅的,王留根心裏的疙瘩就解開了。
外甥女不易啊。
越是心疼李秀芝,王留根就越是瞅著張紅旗順眼,沒啥說的,陪著四舅姥爺多喝幾杯吧!
李秀芝和大丫兒張蘭蘭都幫著劉雙巧忙活,不一會就整治了幾個菜。
仨老爺們坐炕上就喝起來了。
趙鐵柱也沒受冷落,雖然不是自己家的孩子,可他在王留根這的待遇,類似張紅旗在柳正骨那的待遇。
都是守著林子邊過日子的人,誰不清楚巡山打獵究竟是個啥營生啊?
這可是大外孫過命的兄弟,萬萬不能慢待嘍!
喝酒這玩意,一旦開始,就沒個時間概念。
眼瞅著外頭天都黑了,張紅旗正尋思,是不是去糧站的倉庫跟人家看門的知會一聲呢,屋外頭進來人了。
王留根的小女兒王梅芝。
“老閨女,咋整的,眼咋腫成這樣式兒了?跟東峰你倆拌嘴了?”
“娘,沒事,我就想你和爹了,迴來住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