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召開早朝
穿越古代:開局召喚玄甲鐵騎 作者:勤奮小萌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貴妃用力點了點頭,隨即拉著蘇長青走進宮殿內,她的手始終緊緊攥著蘇長青。
剛坐下,她便急切地吩咐宮女:“快去,把殿下最愛吃的點心都準備上!”
宮女領命,匆匆退下。
母子兩人坐在古色古香的茶桌前,桌上擺放著精致的茶具,茶香嫋嫋。
蘇長青開始講述自己在北涼郡的經曆,當說到帶兵遠征北蠻時。
劉貴妃聽得一臉擔驚受怕,雙手不自覺地抓緊衣角。
劉貴妃也跟蘇長青聊起了宮裏麵的瑣事,諸如哪位妃子又鬧了別扭,哪個太監又惹出了麻煩。
言語間,盡是皇宮內的生活百態。
最後,劉貴妃神色變得鄭重起來,她坐直身子,看著蘇長青的眼睛,緩緩說道:“兒啊,陛下有囑托,要你守護好大乾江山。”
蘇長青用力點了點頭:“母妃放心,兒臣定當竭盡全力。”
劉貴妃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滿是自豪。
她的兒子有出息了,即將成為皇帝,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曾經,她最大的願望不過是蘇長青能平平安安過一輩子,別無他求。
至於皇位,她深知自己娘家底蘊淺薄,幫不了蘇長青去爭,也從未想過讓他卷入那殘酷的皇權爭鬥。
可如今,蘇長青憑借自己的努力,打下一片輝煌的事業,毫不誇張地說,他現在的功績,放在大乾開國以來都是首屈一指,無人能及。
劉貴妃看著眼前的兒子,心中滿是驕傲。
一個時辰轉瞬即逝,蘇長青告別劉貴妃,帶著母妃的牽掛與叮囑,離開初雲殿,返迴秦王府。
此時正值午後,日光熾熱,蟬鳴在宮牆四周此起彼伏。
還未到王府門口,嘈雜的人聲便傳入蘇長青耳中。
秦王府外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輛輛裝飾精美的馬車有序停放,車旁的侍從們正恭敬地等候。
朝廷眾大臣身著朝服,三五成群地站在王府外,神色各異,有滿臉堆笑、熱切交談的,也有神色矜持、靜靜觀望的。
大家消息靈通,都知曉秦王已監國,權力滔天,如今的蘇長青,雖未舉行登基大典,卻已手握重權,地位等同皇帝。
眾人心裏明白,武帝身體每況愈下,時日無多,此刻若不來拜見秦王表明立場,等秦王正式登基,再想示好就為時已晚,哪怕隻是混個臉熟,也能為日後仕途添幾分保障。
李居正、王柏川、顧勝等朝中要員,也在這人群之中。
蘇長青走下馬車,便被眼前的景象驚了一瞬。
這些大臣們的消息和行動可真夠迅速的,不愧是在皇城內摸爬滾打多年的官場老油條。
眾人見秦王歸來,立刻安靜下來,紛紛行大禮參拜:“參見秦王殿下!”
“諸位請起!”
蘇長青微微抬手示意眾人起身。
隨後,他接見了前來拜訪的眾多大臣,並與他們親切交談。
最後,待所有大臣離開,蘇長青單獨留下了李居正。
李居正身為當朝宰相,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深受武帝信任。
蘇長青心裏清楚,若想在短時間內掌控朝廷局勢,必須得到李居正的全力支持。
兩人移步至書房,蘇長青屏退侍從,屋內隻剩他們二人。
蘇長青言辭懇切,將自己對當下局勢的看法、未來的治國方略一一闡述,“李相,如今大乾局勢複雜,朝堂內外皆需整頓革新,還望您能鼎力相助。”
李居正聽得認真,不時點頭,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片刻後,拱手行禮,語氣誠懇:“殿下放心,老臣定當全力輔佐殿下監國,為大乾社稷盡忠。”
蘇長青對李居正的態度十分滿意,他向來欣賞識時務、顧大局的人。
李居正聽到秦王這番話,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他心裏明白,自己未來的地位與秦王緊密相連,隻有堅定支持蘇長青,才能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中安享晚年。
能坐到宰相之位,李居正絕非愚笨之人,他拎得清自己的身份,也看得清當下局勢。
在李居正離開前,蘇長青神色鄭重地吩咐:“李相,明日一早召開朝會,所有大臣務必出席,不得無故缺席。此次朝會,重點商討如何應對當下局勢,你迴去後通知各府。”
李居正拱手領命,“老臣定當傳達,殿下放心。”
…………
翌日。
天邊才泛起魚肚白,夜幕還未完全褪去,皇宮外便已人影綽綽。
前來參加朝會的眾大臣們,身著官服,在熹微的晨光中顯得神色各異。
已經好些日子沒上早朝了,如今猛地恢複,大家一時還有些不適應。
畢竟上早朝得早早起身準備,穿衣洗漱不說,還得把準備上報的材料整理妥當。
大臣們三兩成群,在皇宮大門前低聲議論著。
“這可是秦王第一次召開早朝,也不知殿下會說些什麽。”
“是啊,我這心裏既好奇又有些忐忑,真盼著趕緊開始,好知道殿下對朝堂局勢的打算。”
人群之中,皇子們的表現各有不同。
有的神色黯然,臉上寫滿了失落,皇位的爭奪已然失敗,他們徹底失去了希望;
有的則故作淡然,試圖掩飾內心的不甘,好在平日裏沒怎麽得罪過秦王,倒也不用太過提心吊膽。
而蘇晨,臉色陰沉,站在一旁,一言不發。
其他皇子都很自覺地與他保持著一定距離。
二皇子與秦王之間的恩怨,在朝堂上早已人盡皆知,誰都清楚,若是此刻與蘇晨靠得太近,日後秦王掌權,說不定會被一並收拾,大家可都不想惹上這無妄之災。
蘇晨眼神冰冷,狠狠地掃視著眾人,內心一陣冷笑。
“你們這群狗東西,都給老子等著。
等老子將秦王給殺掉,這皇位就是我的了。
到時候,我要你們一個個都跪在我麵前求饒!”
剛坐下,她便急切地吩咐宮女:“快去,把殿下最愛吃的點心都準備上!”
宮女領命,匆匆退下。
母子兩人坐在古色古香的茶桌前,桌上擺放著精致的茶具,茶香嫋嫋。
蘇長青開始講述自己在北涼郡的經曆,當說到帶兵遠征北蠻時。
劉貴妃聽得一臉擔驚受怕,雙手不自覺地抓緊衣角。
劉貴妃也跟蘇長青聊起了宮裏麵的瑣事,諸如哪位妃子又鬧了別扭,哪個太監又惹出了麻煩。
言語間,盡是皇宮內的生活百態。
最後,劉貴妃神色變得鄭重起來,她坐直身子,看著蘇長青的眼睛,緩緩說道:“兒啊,陛下有囑托,要你守護好大乾江山。”
蘇長青用力點了點頭:“母妃放心,兒臣定當竭盡全力。”
劉貴妃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滿是自豪。
她的兒子有出息了,即將成為皇帝,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曾經,她最大的願望不過是蘇長青能平平安安過一輩子,別無他求。
至於皇位,她深知自己娘家底蘊淺薄,幫不了蘇長青去爭,也從未想過讓他卷入那殘酷的皇權爭鬥。
可如今,蘇長青憑借自己的努力,打下一片輝煌的事業,毫不誇張地說,他現在的功績,放在大乾開國以來都是首屈一指,無人能及。
劉貴妃看著眼前的兒子,心中滿是驕傲。
一個時辰轉瞬即逝,蘇長青告別劉貴妃,帶著母妃的牽掛與叮囑,離開初雲殿,返迴秦王府。
此時正值午後,日光熾熱,蟬鳴在宮牆四周此起彼伏。
還未到王府門口,嘈雜的人聲便傳入蘇長青耳中。
秦王府外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輛輛裝飾精美的馬車有序停放,車旁的侍從們正恭敬地等候。
朝廷眾大臣身著朝服,三五成群地站在王府外,神色各異,有滿臉堆笑、熱切交談的,也有神色矜持、靜靜觀望的。
大家消息靈通,都知曉秦王已監國,權力滔天,如今的蘇長青,雖未舉行登基大典,卻已手握重權,地位等同皇帝。
眾人心裏明白,武帝身體每況愈下,時日無多,此刻若不來拜見秦王表明立場,等秦王正式登基,再想示好就為時已晚,哪怕隻是混個臉熟,也能為日後仕途添幾分保障。
李居正、王柏川、顧勝等朝中要員,也在這人群之中。
蘇長青走下馬車,便被眼前的景象驚了一瞬。
這些大臣們的消息和行動可真夠迅速的,不愧是在皇城內摸爬滾打多年的官場老油條。
眾人見秦王歸來,立刻安靜下來,紛紛行大禮參拜:“參見秦王殿下!”
“諸位請起!”
蘇長青微微抬手示意眾人起身。
隨後,他接見了前來拜訪的眾多大臣,並與他們親切交談。
最後,待所有大臣離開,蘇長青單獨留下了李居正。
李居正身為當朝宰相,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深受武帝信任。
蘇長青心裏清楚,若想在短時間內掌控朝廷局勢,必須得到李居正的全力支持。
兩人移步至書房,蘇長青屏退侍從,屋內隻剩他們二人。
蘇長青言辭懇切,將自己對當下局勢的看法、未來的治國方略一一闡述,“李相,如今大乾局勢複雜,朝堂內外皆需整頓革新,還望您能鼎力相助。”
李居正聽得認真,不時點頭,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片刻後,拱手行禮,語氣誠懇:“殿下放心,老臣定當全力輔佐殿下監國,為大乾社稷盡忠。”
蘇長青對李居正的態度十分滿意,他向來欣賞識時務、顧大局的人。
李居正聽到秦王這番話,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他心裏明白,自己未來的地位與秦王緊密相連,隻有堅定支持蘇長青,才能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中安享晚年。
能坐到宰相之位,李居正絕非愚笨之人,他拎得清自己的身份,也看得清當下局勢。
在李居正離開前,蘇長青神色鄭重地吩咐:“李相,明日一早召開朝會,所有大臣務必出席,不得無故缺席。此次朝會,重點商討如何應對當下局勢,你迴去後通知各府。”
李居正拱手領命,“老臣定當傳達,殿下放心。”
…………
翌日。
天邊才泛起魚肚白,夜幕還未完全褪去,皇宮外便已人影綽綽。
前來參加朝會的眾大臣們,身著官服,在熹微的晨光中顯得神色各異。
已經好些日子沒上早朝了,如今猛地恢複,大家一時還有些不適應。
畢竟上早朝得早早起身準備,穿衣洗漱不說,還得把準備上報的材料整理妥當。
大臣們三兩成群,在皇宮大門前低聲議論著。
“這可是秦王第一次召開早朝,也不知殿下會說些什麽。”
“是啊,我這心裏既好奇又有些忐忑,真盼著趕緊開始,好知道殿下對朝堂局勢的打算。”
人群之中,皇子們的表現各有不同。
有的神色黯然,臉上寫滿了失落,皇位的爭奪已然失敗,他們徹底失去了希望;
有的則故作淡然,試圖掩飾內心的不甘,好在平日裏沒怎麽得罪過秦王,倒也不用太過提心吊膽。
而蘇晨,臉色陰沉,站在一旁,一言不發。
其他皇子都很自覺地與他保持著一定距離。
二皇子與秦王之間的恩怨,在朝堂上早已人盡皆知,誰都清楚,若是此刻與蘇晨靠得太近,日後秦王掌權,說不定會被一並收拾,大家可都不想惹上這無妄之災。
蘇晨眼神冰冷,狠狠地掃視著眾人,內心一陣冷笑。
“你們這群狗東西,都給老子等著。
等老子將秦王給殺掉,這皇位就是我的了。
到時候,我要你們一個個都跪在我麵前求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