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視察難民營
穿越古代:開局召喚玄甲鐵騎 作者:勤奮小萌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書房內。
蘇長青端坐在書案後,神色專注地聽著匯報。
顧勝與何德正身姿筆挺,站在殿下。
顧勝率先開口:“殿下,截至目前,一天時間內城外難民營地就接受了超過三十萬難民,所有難民都已得到妥善安置。
戶部依照流程,對所有難民進行了詳細登記,確保信息無一遺漏。”
蘇長青說:“你們戶部與工部此次行動迅速、安排妥當,著實讓本王欣慰。”
何德正上前一步,補充道:“殿下過獎,這都是眾人齊心協力的結果。”
顧勝接著皺起眉頭,說道:“隻是殿下,後續還有更多難民陸續趕來,如今運往城外的糧食每天消耗巨大,庫存恐難支撐。”
“顧大人不必憂心,本王早已安排妥當,大批糧食正在運送途中,不日便將抵達皇城,定不會讓百姓餓肚子。”
顧勝與何德正聞言,對視一眼,眼中滿是安心。
顧勝拱手行禮:“有殿下統籌大局,臣等便沒了後顧之憂,定當繼續竭盡全力安置好難民。”
蘇長青說:“去吧,有什麽新情況,隨時來報。”
兩人再次行禮,退出禦書房。
待顧勝和何德正離去,禦書房內隻剩蘇長青一人。
“青龍,現身。”
話音剛落,一道黑影從暗處閃出,單膝跪地,正是青龍。
“本王命你即刻派人催促運糧隊伍,務必加快腳步,早日抵達皇城。”
“屬下領命!”
青龍應下,身影一閃,迅速消失在禦書房。
此刻,在山郡官道上。
一支龐大的運糧隊伍綿延數裏,一眼望不到頭。
幾千輛大馬車依次排開,每一輛都裝載得滿滿當當。
負責運輸的官員騎著馬,在隊伍前後穿梭,不停地高聲唿喊:“快些,再快些!
耽誤了時辰,誰也擔待不起!”
……
翌日。
金鑾殿內,早朝議事完畢,大臣們正準備退下。
蘇長青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過眾人,忽然開口:“諸位大臣,如今難民安置之事已有初步成效。
本王打算今日前往城外難民營看望難民,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大臣們先是一愣,隨即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震驚。
他們沒想到,尊貴的秦王竟會主動提出前往難民營,那可是難民聚集、環境複雜之地啊。
短暫的寂靜後,大臣們迴過神來。
宰相李居正率先出列,拱手行禮,高聲說道:“殿下心係百姓,此乃萬民之福,臣願隨行。”
顧勝也連忙附和:“殿下此舉盡顯仁愛,臣定當追隨左右。”
一時間,大臣們紛紛響應。
蘇長青滿意德:“既如此,諸大臣隨本王一同前往。”
隨後,蘇長青帶領著一眾大臣離開金鑾殿。
殿外,早已備好的馬車整齊排列。
蘇長青登上為首的馬車,大臣們也各自登車。
車隊浩浩蕩蕩地朝著城外難民營進發。
難民營外,負責接待的官員們一收到秦王殿下即將到來的消息,便神色匆匆,迅速在難民營大門口整隊等候。
他們整理好官服,目光緊緊盯著遠處的道路。
不多時,一支車隊浩浩蕩蕩駛來,揚起一片塵土。
車隊在難民營地外穩穩停下,蘇長青走下馬車。
官員們“唰”地一下整齊跪地,齊聲高唿:“恭迎秦王殿下!”
蘇長青開口道:“諸位辛苦了,這段日子為了安置難民,大家都沒少操勞。”
官員們聽了,心中一暖,紛紛迴應:“為殿下分憂,是臣等職責所在。”
隨後,蘇長青在眾人的簇擁下,踏入難民營地。
營地內的百姓們聽說秦王殿下來看望他們,瞬間沸騰起來。
人們紛紛放下手中的事,從各個帳篷裏湧出來,朝著蘇長青的方向快步走去。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腳步匆匆,差點被地上的石頭絆倒,好在旁邊的年輕人眼疾手快,將他扶住。
老者站穩後,又接著往前走,嘴裏念叨著:“一定要當麵謝謝殿下的大恩大德。”
很快,蘇長青身邊就圍滿了百姓。
“殿下,要不是您,我們一家老小早就餓死在路上了。”
一位中年婦女聲音哽咽,拉著身旁年幼的孩子,對著蘇長青連連鞠躬。
“是啊,殿下的恩情,我們沒齒難忘。”
蘇長青微笑著,一一迴應著百姓。
走著走著,他注意到營地內的衛生狀況堪憂,地上垃圾隨意丟棄,汙水橫流。
他轉頭對身旁的顧勝吩咐道:“營地衛生至關重要,關乎百姓健康。
你務必安排人手,加大清理力度,增設衛生設施,保證營地內幹淨整潔。”
顧勝立刻拱手領命:“殿下放心,臣定會全力辦好此事。”
隨後,蘇長青又繼續的深入了解,走進營地當中與難民們交流。
他抬腳邁進一頂略顯破舊的帳篷,裏頭的難民一家老小正圍坐在一起。
見秦王進來,眾人慌了神,忙不迭就要下跪。
蘇長青趕忙伸手阻攔:“都別多禮,本王就是來和大夥嘮嘮家常。”
一家之主是個憨厚樸實的中年漢子,緊張得搓著手,囁嚅道:“殿下,您咋來了,咱這破地方,可別髒了您的眼。”
蘇長青笑著擺擺手,在一旁坐下,問道:“最近吃得飽嗎?住得還習慣不?”
漢子眼眶泛紅,聲音帶著幾分哽咽:“吃得飽,住得也好,要不是殿下搭救,我們一家早就沒了活路。”
蘇長青耐心傾聽著他們一路逃難的艱辛,不時安慰幾句,末了,他大聲道。
“大夥放心,朝廷不會放棄你們,定會把你們妥善安置好,往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帳篷裏的人不住點頭,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滿心都是感激。
走出帳篷,外頭已經圍了不少百姓,蘇長青站在一處稍高的地方,大聲說道:“大乾子民們,本王在這向你們保證,隻要有朝廷在,就不會不管大家!”
百姓們激動得歡唿起來。
“秦王殿下英明”
“殿下大恩”
在他們過往的認知裏,皇族冷漠又高高在上,哪會管百姓死活。
可蘇長青這一趟深入難民營,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徹底扭轉了他們的看法。
原來朝廷是真的在意他們,秦王殿下是實實在在把百姓放在心上。
這一次視察行動,如同春風拂過大地,溫暖了每一個難民的心。
百姓們口口相傳,對秦王的誇讚不絕於耳。
而蘇長青這邊,係統提示音接連不斷,大量積分飛速入賬,這是百姓對他的信任。
蘇長青端坐在書案後,神色專注地聽著匯報。
顧勝與何德正身姿筆挺,站在殿下。
顧勝率先開口:“殿下,截至目前,一天時間內城外難民營地就接受了超過三十萬難民,所有難民都已得到妥善安置。
戶部依照流程,對所有難民進行了詳細登記,確保信息無一遺漏。”
蘇長青說:“你們戶部與工部此次行動迅速、安排妥當,著實讓本王欣慰。”
何德正上前一步,補充道:“殿下過獎,這都是眾人齊心協力的結果。”
顧勝接著皺起眉頭,說道:“隻是殿下,後續還有更多難民陸續趕來,如今運往城外的糧食每天消耗巨大,庫存恐難支撐。”
“顧大人不必憂心,本王早已安排妥當,大批糧食正在運送途中,不日便將抵達皇城,定不會讓百姓餓肚子。”
顧勝與何德正聞言,對視一眼,眼中滿是安心。
顧勝拱手行禮:“有殿下統籌大局,臣等便沒了後顧之憂,定當繼續竭盡全力安置好難民。”
蘇長青說:“去吧,有什麽新情況,隨時來報。”
兩人再次行禮,退出禦書房。
待顧勝和何德正離去,禦書房內隻剩蘇長青一人。
“青龍,現身。”
話音剛落,一道黑影從暗處閃出,單膝跪地,正是青龍。
“本王命你即刻派人催促運糧隊伍,務必加快腳步,早日抵達皇城。”
“屬下領命!”
青龍應下,身影一閃,迅速消失在禦書房。
此刻,在山郡官道上。
一支龐大的運糧隊伍綿延數裏,一眼望不到頭。
幾千輛大馬車依次排開,每一輛都裝載得滿滿當當。
負責運輸的官員騎著馬,在隊伍前後穿梭,不停地高聲唿喊:“快些,再快些!
耽誤了時辰,誰也擔待不起!”
……
翌日。
金鑾殿內,早朝議事完畢,大臣們正準備退下。
蘇長青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過眾人,忽然開口:“諸位大臣,如今難民安置之事已有初步成效。
本王打算今日前往城外難民營看望難民,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大臣們先是一愣,隨即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震驚。
他們沒想到,尊貴的秦王竟會主動提出前往難民營,那可是難民聚集、環境複雜之地啊。
短暫的寂靜後,大臣們迴過神來。
宰相李居正率先出列,拱手行禮,高聲說道:“殿下心係百姓,此乃萬民之福,臣願隨行。”
顧勝也連忙附和:“殿下此舉盡顯仁愛,臣定當追隨左右。”
一時間,大臣們紛紛響應。
蘇長青滿意德:“既如此,諸大臣隨本王一同前往。”
隨後,蘇長青帶領著一眾大臣離開金鑾殿。
殿外,早已備好的馬車整齊排列。
蘇長青登上為首的馬車,大臣們也各自登車。
車隊浩浩蕩蕩地朝著城外難民營進發。
難民營外,負責接待的官員們一收到秦王殿下即將到來的消息,便神色匆匆,迅速在難民營大門口整隊等候。
他們整理好官服,目光緊緊盯著遠處的道路。
不多時,一支車隊浩浩蕩蕩駛來,揚起一片塵土。
車隊在難民營地外穩穩停下,蘇長青走下馬車。
官員們“唰”地一下整齊跪地,齊聲高唿:“恭迎秦王殿下!”
蘇長青開口道:“諸位辛苦了,這段日子為了安置難民,大家都沒少操勞。”
官員們聽了,心中一暖,紛紛迴應:“為殿下分憂,是臣等職責所在。”
隨後,蘇長青在眾人的簇擁下,踏入難民營地。
營地內的百姓們聽說秦王殿下來看望他們,瞬間沸騰起來。
人們紛紛放下手中的事,從各個帳篷裏湧出來,朝著蘇長青的方向快步走去。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腳步匆匆,差點被地上的石頭絆倒,好在旁邊的年輕人眼疾手快,將他扶住。
老者站穩後,又接著往前走,嘴裏念叨著:“一定要當麵謝謝殿下的大恩大德。”
很快,蘇長青身邊就圍滿了百姓。
“殿下,要不是您,我們一家老小早就餓死在路上了。”
一位中年婦女聲音哽咽,拉著身旁年幼的孩子,對著蘇長青連連鞠躬。
“是啊,殿下的恩情,我們沒齒難忘。”
蘇長青微笑著,一一迴應著百姓。
走著走著,他注意到營地內的衛生狀況堪憂,地上垃圾隨意丟棄,汙水橫流。
他轉頭對身旁的顧勝吩咐道:“營地衛生至關重要,關乎百姓健康。
你務必安排人手,加大清理力度,增設衛生設施,保證營地內幹淨整潔。”
顧勝立刻拱手領命:“殿下放心,臣定會全力辦好此事。”
隨後,蘇長青又繼續的深入了解,走進營地當中與難民們交流。
他抬腳邁進一頂略顯破舊的帳篷,裏頭的難民一家老小正圍坐在一起。
見秦王進來,眾人慌了神,忙不迭就要下跪。
蘇長青趕忙伸手阻攔:“都別多禮,本王就是來和大夥嘮嘮家常。”
一家之主是個憨厚樸實的中年漢子,緊張得搓著手,囁嚅道:“殿下,您咋來了,咱這破地方,可別髒了您的眼。”
蘇長青笑著擺擺手,在一旁坐下,問道:“最近吃得飽嗎?住得還習慣不?”
漢子眼眶泛紅,聲音帶著幾分哽咽:“吃得飽,住得也好,要不是殿下搭救,我們一家早就沒了活路。”
蘇長青耐心傾聽著他們一路逃難的艱辛,不時安慰幾句,末了,他大聲道。
“大夥放心,朝廷不會放棄你們,定會把你們妥善安置好,往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帳篷裏的人不住點頭,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滿心都是感激。
走出帳篷,外頭已經圍了不少百姓,蘇長青站在一處稍高的地方,大聲說道:“大乾子民們,本王在這向你們保證,隻要有朝廷在,就不會不管大家!”
百姓們激動得歡唿起來。
“秦王殿下英明”
“殿下大恩”
在他們過往的認知裏,皇族冷漠又高高在上,哪會管百姓死活。
可蘇長青這一趟深入難民營,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徹底扭轉了他們的看法。
原來朝廷是真的在意他們,秦王殿下是實實在在把百姓放在心上。
這一次視察行動,如同春風拂過大地,溫暖了每一個難民的心。
百姓們口口相傳,對秦王的誇讚不絕於耳。
而蘇長青這邊,係統提示音接連不斷,大量積分飛速入賬,這是百姓對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