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皇家國債
穿越古代:開局召喚玄甲鐵騎 作者:勤奮小萌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清晨。
陽光剛灑在皇城的青石板路上,皇城內的告示欄前就已經人頭攢動。
“這告示欄又出新告示啦,快瞅瞅!”
眾人聞聲,紛紛圍攏過來,將告示欄堵了個水泄不通。
隻見告示欄上貼滿了朝廷最新的告示,紙張嶄新,墨香還未散盡。
一個識字的老者,眯著眼,逐字念了出來:“朝廷將在整個北方大地新建超過五千座水利工程,欲把北方大地打造成下一個塞外江南。”
這話一出口,周圍瞬間炸開了鍋。
“啥?這可太驚人了!
五千座水利工程,這得花多大的力氣啊!”
“是啊,我活了大半輩子,可從沒聽過這麽大的手筆。”
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一旦這個宏大的計劃成功,整個北方大地的格局必將徹底改變。
老百姓們心裏都清楚,困擾北方大地許久的就是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水利工程的建設,無疑將會大大緩解北方缺水的困境,生活水平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與此同時,告示上還公布了朝廷開始大規模招收工匠和工人的消息。
這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城外的難民營。
難民營裏,衣衫襤褸的難民們或坐或躺,眼神中滿是迷茫與無助。
突然,一陣銅鑼聲打破了這裏的沉悶。
“鄉親們,都來聽聽!朝廷有新政策啦!”
一位官員在幾個衙役的簇擁下,站在一輛馬車上,扯著嗓子喊道。
難民們紛紛站起身來,圍攏過去。
官員清了清嗓子,大聲宣讀:“參與修建水利工程,能夠優先獲得朝廷開荒土地的分配權,大家都能分到土地,在北方大地安家。
除此之外,參與修建工程,包吃包住,還有一定的報酬!”
“真的嗎?能有自己的土地?”
“當然是真的!這可是朝廷的告示,還能有假?”
官員拍著胸脯保證道。
難民們瞬間沸騰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這可是個好機會啊,咱以後終於有盼頭了!”
“對,趕緊報名,說不定能分一塊好地呢。”
一時間,報名的隊伍排得老長。
這些難民們,曾經四處漂泊,居無定所。
如今,朝廷的這個政策,讓他們看到了生活的奔頭,那就是在北方大地獲得屬於自己的一塊土地,重新安家。
人一旦有了奔頭,有了希望,眼神都變得明亮起來,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信心。
在接下來的幾日裏,難民營熱鬧非凡。
每天天還未亮,就有難民陸陸續續趕來報名點。
“官爺,俺要報名!”
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大步跨到桌前大聲道。
負責登記的官員忙不迭地點頭,記錄下他的信息。
一旁,一位瘦弱的婦人拉著兩個孩子,怯生生地說道:“官爺,俺們娘仨也想報名,能行不?”
官員抬頭,打量了他們一眼,和聲說道:“能行,隻要有力氣幹活,都能報名。”
婦人一聽,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連連道謝。
隨著時間的推移,報名的人數如潮水般不斷增加。
官員們忙得焦頭爛額,卻絲毫不敢懈怠,日夜不停地為報名的難民進行登記和安排。
僅僅過了幾天,就有將近一百多萬難民完成登記,隨後便浩浩蕩蕩地前往各地,投身水利工程設施建設。
一時間,整個北方大地像是被按下了快進鍵,瞬間活躍起來。
塵土飛揚的工地上,到處都是施工隊伍忙碌的身影。
工人們喊著響亮的號子,齊心協力地搬運著沉重的石塊。
工匠們則聚精會神地繪製圖紙,指導著工程的關鍵環節。
當地的老百姓看到這熱火朝天的景象,也都被這份熱情與希望所感染。
村裏的老人們自發組織起來,為施工隊伍送水送飯。
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更是直接加入到水利工程前期的工作當中。
“咱祖祖輩輩都盼著解決水的問題,現在朝廷帶頭幹,咱可不能在一旁幹看著。”
在這片廣袤的北方大地上,所有人齊心協力,為打造下一個塞外江南而努力奮鬥。
…………
皇城深處,禦書房莊嚴肅穆。
戶部大臣顧勝神色匆匆,在太監的引領下,沿著長長的迴廊快步前行。
一路上,他暗自思忖,不知此番蘇長青急切召他所為何事。
來到禦書房外,太監高聲通報。
待裏頭傳出應允,顧勝整了整朝服,穩步走進。
隻見蘇長青已等候多時,見他進來,微微頷首,便帶著他走向一間小房間。
小房間內,兩人相對而坐。
顧勝滿臉疑惑,拱手問道:“殿下如此急切召臣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蘇長青開口道:“顧大人,本殿下有意在大乾發行皇家國債。”
“皇家國債?”
顧勝眉頭一皺,滿臉不解,“殿下,皇家國債是什麽東西?”
蘇長青身子前傾,耐心解釋:“顧愛卿,這國債,便是朝廷向民間百姓借錢。
打個比方,民間將手中的銀錢借給朝廷,朝廷會給他們立下字據,寫明借了多少銀錢,約定在日後的某個期限,連本帶利一並歸還。”
“殿下,可民間為何要把辛苦積攢的銀錢借給朝廷?”
蘇長青說道:“這便是國債的妙處。
其一,民間把錢借給朝廷,朝廷給出的利息可比存放在錢莊要高,他們能實實在在地得到好處。
其二,百姓信任朝廷,知道這是為了大乾的繁榮昌盛。
如今北方大興水利,所需銀錢甚巨,發行國債,便能解燃眉之急。
待到水利工程完工,北方成為塞外江南,整個大乾繁榮起來,百姓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
顧勝若有所思,心中暗自盤算著其中利弊。
蘇長青見狀,繼續說:“顧大人,發行國債,不僅能解決當下的資金難題,還能讓民間與朝廷緊密相連,共同為大乾的未來出力。
這是一舉多得之事,還望顧大人能明白本殿下的深意。”
顧勝聽完,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微微搖頭說道:“殿下,恕臣直言。
雖說這國債聽著是個好主意,可民間各界向來對朝廷心存顧慮,要讓他們把辛苦積攢的錢拿出來借給朝廷,實在是難如登天呐。
百姓們辛苦勞作積攢下的銀錢,都看得重,就怕打了水漂。”
蘇長青聞言,開口道:“顧愛卿所慮不無道理,不過本殿下早有思量。
對於購買國債者,朝廷可以給予稅收優惠。
以後他們做生意、種地繳納賦稅的時候,都能少交一些。
百姓過日子,不就盼著能多省些銀錢嘛,這稅收優惠,對他們來說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再者,此次國債以皇家名譽為擔保。
皇家信譽關乎天下,百姓們都清楚,本朝自開國以來,向來是一言九鼎。
有皇家背書,他們還怕什麽?
百姓借給朝廷錢,就如同把錢放在自家最穩妥的箱子裏,萬無一失。”
顧勝沉思片刻,腦海裏快速權衡著利弊。
秦王所言確實有可行之處,稅收優惠能吸引不少逐利的商人,皇家名譽擔保也能給百姓吃下一顆定心丸。
但如此大規模的向民間借錢,畢竟是前所未有的舉措,其中風險也不容小覷。
“殿下,此事事關重大,雖有殿下所言諸多利好,但仍需從長計議,仔細謀劃一番才是。”
蘇長青聽了顧勝的話,緩緩點頭。
“顧大人所言極是,此事確實需要周全謀劃。
本王希望你即刻著手去調查一番,把民間對國債的看法、可能遇到的阻礙都摸個清楚,迴來與本殿下商議。”
“本王定要讓這國債在民間掀起熱潮。”
顧勝起身,雙手抱拳,恭敬說道:“臣領命,殿下放心,臣定會全力以赴。
隻是這國債發行,牽一發而動全身,臣定當謹慎行事,仔細調查。”
蘇長青擺了擺手:“顧大人盡管放手去做,有任何問題隨時向本王匯報。
本王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讓這國債順利發行,助力大乾走向繁榮。”
顧勝再次拱手行禮,隨後轉身離開禦書房。
剛踏出禦書房的門檻,他就暗暗思忖,得先從商賈聚集的集市入手,那裏消息靈通,定能探出民間對國債的第一反應。
陽光剛灑在皇城的青石板路上,皇城內的告示欄前就已經人頭攢動。
“這告示欄又出新告示啦,快瞅瞅!”
眾人聞聲,紛紛圍攏過來,將告示欄堵了個水泄不通。
隻見告示欄上貼滿了朝廷最新的告示,紙張嶄新,墨香還未散盡。
一個識字的老者,眯著眼,逐字念了出來:“朝廷將在整個北方大地新建超過五千座水利工程,欲把北方大地打造成下一個塞外江南。”
這話一出口,周圍瞬間炸開了鍋。
“啥?這可太驚人了!
五千座水利工程,這得花多大的力氣啊!”
“是啊,我活了大半輩子,可從沒聽過這麽大的手筆。”
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一旦這個宏大的計劃成功,整個北方大地的格局必將徹底改變。
老百姓們心裏都清楚,困擾北方大地許久的就是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水利工程的建設,無疑將會大大緩解北方缺水的困境,生活水平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與此同時,告示上還公布了朝廷開始大規模招收工匠和工人的消息。
這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城外的難民營。
難民營裏,衣衫襤褸的難民們或坐或躺,眼神中滿是迷茫與無助。
突然,一陣銅鑼聲打破了這裏的沉悶。
“鄉親們,都來聽聽!朝廷有新政策啦!”
一位官員在幾個衙役的簇擁下,站在一輛馬車上,扯著嗓子喊道。
難民們紛紛站起身來,圍攏過去。
官員清了清嗓子,大聲宣讀:“參與修建水利工程,能夠優先獲得朝廷開荒土地的分配權,大家都能分到土地,在北方大地安家。
除此之外,參與修建工程,包吃包住,還有一定的報酬!”
“真的嗎?能有自己的土地?”
“當然是真的!這可是朝廷的告示,還能有假?”
官員拍著胸脯保證道。
難民們瞬間沸騰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這可是個好機會啊,咱以後終於有盼頭了!”
“對,趕緊報名,說不定能分一塊好地呢。”
一時間,報名的隊伍排得老長。
這些難民們,曾經四處漂泊,居無定所。
如今,朝廷的這個政策,讓他們看到了生活的奔頭,那就是在北方大地獲得屬於自己的一塊土地,重新安家。
人一旦有了奔頭,有了希望,眼神都變得明亮起來,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信心。
在接下來的幾日裏,難民營熱鬧非凡。
每天天還未亮,就有難民陸陸續續趕來報名點。
“官爺,俺要報名!”
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大步跨到桌前大聲道。
負責登記的官員忙不迭地點頭,記錄下他的信息。
一旁,一位瘦弱的婦人拉著兩個孩子,怯生生地說道:“官爺,俺們娘仨也想報名,能行不?”
官員抬頭,打量了他們一眼,和聲說道:“能行,隻要有力氣幹活,都能報名。”
婦人一聽,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連連道謝。
隨著時間的推移,報名的人數如潮水般不斷增加。
官員們忙得焦頭爛額,卻絲毫不敢懈怠,日夜不停地為報名的難民進行登記和安排。
僅僅過了幾天,就有將近一百多萬難民完成登記,隨後便浩浩蕩蕩地前往各地,投身水利工程設施建設。
一時間,整個北方大地像是被按下了快進鍵,瞬間活躍起來。
塵土飛揚的工地上,到處都是施工隊伍忙碌的身影。
工人們喊著響亮的號子,齊心協力地搬運著沉重的石塊。
工匠們則聚精會神地繪製圖紙,指導著工程的關鍵環節。
當地的老百姓看到這熱火朝天的景象,也都被這份熱情與希望所感染。
村裏的老人們自發組織起來,為施工隊伍送水送飯。
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更是直接加入到水利工程前期的工作當中。
“咱祖祖輩輩都盼著解決水的問題,現在朝廷帶頭幹,咱可不能在一旁幹看著。”
在這片廣袤的北方大地上,所有人齊心協力,為打造下一個塞外江南而努力奮鬥。
…………
皇城深處,禦書房莊嚴肅穆。
戶部大臣顧勝神色匆匆,在太監的引領下,沿著長長的迴廊快步前行。
一路上,他暗自思忖,不知此番蘇長青急切召他所為何事。
來到禦書房外,太監高聲通報。
待裏頭傳出應允,顧勝整了整朝服,穩步走進。
隻見蘇長青已等候多時,見他進來,微微頷首,便帶著他走向一間小房間。
小房間內,兩人相對而坐。
顧勝滿臉疑惑,拱手問道:“殿下如此急切召臣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蘇長青開口道:“顧大人,本殿下有意在大乾發行皇家國債。”
“皇家國債?”
顧勝眉頭一皺,滿臉不解,“殿下,皇家國債是什麽東西?”
蘇長青身子前傾,耐心解釋:“顧愛卿,這國債,便是朝廷向民間百姓借錢。
打個比方,民間將手中的銀錢借給朝廷,朝廷會給他們立下字據,寫明借了多少銀錢,約定在日後的某個期限,連本帶利一並歸還。”
“殿下,可民間為何要把辛苦積攢的銀錢借給朝廷?”
蘇長青說道:“這便是國債的妙處。
其一,民間把錢借給朝廷,朝廷給出的利息可比存放在錢莊要高,他們能實實在在地得到好處。
其二,百姓信任朝廷,知道這是為了大乾的繁榮昌盛。
如今北方大興水利,所需銀錢甚巨,發行國債,便能解燃眉之急。
待到水利工程完工,北方成為塞外江南,整個大乾繁榮起來,百姓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
顧勝若有所思,心中暗自盤算著其中利弊。
蘇長青見狀,繼續說:“顧大人,發行國債,不僅能解決當下的資金難題,還能讓民間與朝廷緊密相連,共同為大乾的未來出力。
這是一舉多得之事,還望顧大人能明白本殿下的深意。”
顧勝聽完,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微微搖頭說道:“殿下,恕臣直言。
雖說這國債聽著是個好主意,可民間各界向來對朝廷心存顧慮,要讓他們把辛苦積攢的錢拿出來借給朝廷,實在是難如登天呐。
百姓們辛苦勞作積攢下的銀錢,都看得重,就怕打了水漂。”
蘇長青聞言,開口道:“顧愛卿所慮不無道理,不過本殿下早有思量。
對於購買國債者,朝廷可以給予稅收優惠。
以後他們做生意、種地繳納賦稅的時候,都能少交一些。
百姓過日子,不就盼著能多省些銀錢嘛,這稅收優惠,對他們來說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再者,此次國債以皇家名譽為擔保。
皇家信譽關乎天下,百姓們都清楚,本朝自開國以來,向來是一言九鼎。
有皇家背書,他們還怕什麽?
百姓借給朝廷錢,就如同把錢放在自家最穩妥的箱子裏,萬無一失。”
顧勝沉思片刻,腦海裏快速權衡著利弊。
秦王所言確實有可行之處,稅收優惠能吸引不少逐利的商人,皇家名譽擔保也能給百姓吃下一顆定心丸。
但如此大規模的向民間借錢,畢竟是前所未有的舉措,其中風險也不容小覷。
“殿下,此事事關重大,雖有殿下所言諸多利好,但仍需從長計議,仔細謀劃一番才是。”
蘇長青聽了顧勝的話,緩緩點頭。
“顧大人所言極是,此事確實需要周全謀劃。
本王希望你即刻著手去調查一番,把民間對國債的看法、可能遇到的阻礙都摸個清楚,迴來與本殿下商議。”
“本王定要讓這國債在民間掀起熱潮。”
顧勝起身,雙手抱拳,恭敬說道:“臣領命,殿下放心,臣定會全力以赴。
隻是這國債發行,牽一發而動全身,臣定當謹慎行事,仔細調查。”
蘇長青擺了擺手:“顧大人盡管放手去做,有任何問題隨時向本王匯報。
本王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讓這國債順利發行,助力大乾走向繁榮。”
顧勝再次拱手行禮,隨後轉身離開禦書房。
剛踏出禦書房的門檻,他就暗暗思忖,得先從商賈聚集的集市入手,那裏消息靈通,定能探出民間對國債的第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