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川軍351旅,開赴金陵
抗戰:開局旅長,帶雲龍混成元帥 作者:子蘇與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這裏,旅長差不多也明白李雲龍的意思了。
他伸手搭在李雲龍的肩膀上,盯著李雲龍的雙眼,說道:“李雲龍,你是我的兵,一天是,一輩子都是!一聲同誌,一輩子都是同誌!”
“去吧!比起劉旅長,我們八路的條件的確是差很多。”
“我們也的確是不能像劉旅長一樣,轉戰天南地北,不斷的和鬼子作戰。”
“你想打鬼子,跟著劉旅長,機會的確會多一些。”
“如果某天,你想迴來了,我做你的介紹人!”
李雲龍不由的紅了眼眶,哽咽的道:“謝謝旅長!”
言罷,他對著旅長敬了一禮,這個軍禮,是發自內心的軍禮。
劉文鋒打斷了二人,說道:“好了二位,別煽情了。時間緊迫,咱們該走了。”
……
沒有猶豫,劉文鋒帶著李雲龍離開,隨即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八路和351旅,分別撤退。
351旅從黃崖底一帶撤退之後,直接走長治方向,出了晉省,直奔金陵方向而去。
37年10月29日,351旅離開晉省,進入豫省。
10月30日,平定失守。
10月31日,陽泉失守。
至陽泉失守之後,一直到11月2日,壽陽等地也相繼淪陷。
忻口、太原完全處於了日軍的大包圍之中。
隨著壽陽等地相繼失守,太原的側背完全暴露了出來。
沒辦法,閻百川隻能夠下令守軍從忻口撤退,固守太原。
李雲龍評價過閻百川,指揮的是真不怎麽樣,牛皮倒是吹的震天響。
退守太原之事,閻百川也是說過,要死守太原。
結果到了11月4日,閻百川等人便是開始紛紛撤離太原了。
11月8日清晨,日軍憑借優勢火力繼續攻城。
8日9時,太原東北角和西北角分別被日軍攻陷。
東、北兩麵城牆,被轟開了十餘處突破口。
日軍從突破口對城內猛衝,守軍將士奮勇抵抗。
戰至下午4點鍾,實在是抵擋不住日軍鐵蹄,隻能退入城中,與之展開巷戰。
黃昏之後,日軍部隊在城中大校場空降,並且四處襲擊。
守軍官兵雖然奮力血戰,卻終究是不敵日軍,各部隊損失慘重,無力再戰。
8日21時,守軍部隊被迫從南門突圍,撤出太原,繼而太原淪陷。
也就是同一天,1937年11月8日,淞滬戰場上的國軍也全線撤退。
持續了三個月的淞滬會戰,也宣告了結束。
……
彼時,劉文鋒所部,已然離開了豫省。
路上某城鎮之中,劉文鋒通過報紙,得知了太原和淞滬淪陷的消息。
一旁的李雲龍好奇的問道:“旅座,報紙上說啥呀?”
劉文鋒道:“太原失守了,淞滬也失守了。”
得知消息,李雲龍滿臉憤慨的道:“果然和旅座預料的一樣,太原會戰注定失敗。”
“八路呢?八路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劉文鋒道:“晉省雖然失守,但晉省的戰略意義重大,八路並未放棄晉省。”
“而你們八路本來就早有準備,早早的就在建立根據地了。”
“往後你們八路應該就是躲在晉省,暗中發展,積蓄力量了。”
李雲龍撓著頭道:“嘿嘿,什麽叫我們八路呀?咱老李現在是川軍團的!”
劉文鋒笑了笑,沒有多言,隨即對著李雲龍問道:“老李,你覺得金陵……我們能守住嗎?”
李雲龍搖頭道:“難!”
“國軍那些人,和閻百川一個德行!個個都是牛皮吹的震天響,一打起來……嗬嗬!”
看得出來,李雲龍對閻百川和國軍將領的指揮很有意見。
劉文鋒又問道:“對於這次的晉省之戰,你怎麽看?”
李雲龍毫不猶豫的迴答道:“慫!就是他娘的慫!”
“幾十萬大軍,打鬼子一個師團,打了三天,硬是全線轉成了防守。”
“明明有著兵力優勢,就是不敢進攻,隻會防守,說白了,就是縮頭烏龜!”
“但凡閻百川有點脾氣,隻管猛攻,哪怕是付出的代價巨大,幾十萬大軍填上去,填也能把板垣師團填光!”
“說白了,就是閻百川還在保存實力,不敢和小鬼子死磕!”
對於李雲龍的這番見解,劉文鋒是認同的。
從一開始,閻百川一直在謀劃著一場決戰,一舉吃掉板垣師團。
結果打到最後,他的決戰計劃都沒有實現。
閻百川的排兵布陣的確是沒有問題,但他就是不敢賭。
一開始的大通決戰,如果布置成功,真有可能吃掉板垣師團。
但閻百川猶豫不決,天鎮明明就頂不住,他還不派援兵,隻會下命令讓李服膺死頂,這不是搞笑嗎?
但凡當時他閻百川心狠一點,直接再派兩個軍頂上去,就在天鎮和板垣幹,雖然會付出一定的代價,可大通會戰布置成功,能吃掉板垣師團,那也是賺的。
就是閻百川處處猶豫不決,缺乏堅定的決心,不敢賭,繼而導致了太原會戰的失利。
至於還沒有展開的金陵保衛戰,和太原會戰一樣,一看就知道是一場必敗的戰鬥。
一味的防守,結果就是被動挨打。
不主動出擊,不敢和敵人死磕,失敗就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況且淞滬會戰打完,國軍的精銳基本上全都打光了。
德械師、裝甲部隊、空軍部隊,全都打的差不多了。
反觀日軍方麵,還有著大量的裝甲部隊和飛行隊。
在這種情況下,一味的固守,怎麽可能守得住?
……
雖然知道金陵必然失守,劉文鋒這一個旅,也很難扭轉戰局。
但劉文鋒依舊是毅然決然的,帶著351旅所剩的五千人,義無反顧的趕往了金陵。
而這五千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可以活著離開金陵。
一路之上,劉文鋒皆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原本他一切都計劃好了,離開晉省後便直奔金陵。
可當他走在路上的時候,距離金陵越來越近的時候,他卻開始躊躇了起來。
正是因為他知道金陵保衛戰的結局,知道戰局的走向,他才會躊躇。
畢竟是帶著自己的兵走向地獄,走向死亡,怎可能走的那麽心安理得?
他伸手搭在李雲龍的肩膀上,盯著李雲龍的雙眼,說道:“李雲龍,你是我的兵,一天是,一輩子都是!一聲同誌,一輩子都是同誌!”
“去吧!比起劉旅長,我們八路的條件的確是差很多。”
“我們也的確是不能像劉旅長一樣,轉戰天南地北,不斷的和鬼子作戰。”
“你想打鬼子,跟著劉旅長,機會的確會多一些。”
“如果某天,你想迴來了,我做你的介紹人!”
李雲龍不由的紅了眼眶,哽咽的道:“謝謝旅長!”
言罷,他對著旅長敬了一禮,這個軍禮,是發自內心的軍禮。
劉文鋒打斷了二人,說道:“好了二位,別煽情了。時間緊迫,咱們該走了。”
……
沒有猶豫,劉文鋒帶著李雲龍離開,隨即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八路和351旅,分別撤退。
351旅從黃崖底一帶撤退之後,直接走長治方向,出了晉省,直奔金陵方向而去。
37年10月29日,351旅離開晉省,進入豫省。
10月30日,平定失守。
10月31日,陽泉失守。
至陽泉失守之後,一直到11月2日,壽陽等地也相繼淪陷。
忻口、太原完全處於了日軍的大包圍之中。
隨著壽陽等地相繼失守,太原的側背完全暴露了出來。
沒辦法,閻百川隻能夠下令守軍從忻口撤退,固守太原。
李雲龍評價過閻百川,指揮的是真不怎麽樣,牛皮倒是吹的震天響。
退守太原之事,閻百川也是說過,要死守太原。
結果到了11月4日,閻百川等人便是開始紛紛撤離太原了。
11月8日清晨,日軍憑借優勢火力繼續攻城。
8日9時,太原東北角和西北角分別被日軍攻陷。
東、北兩麵城牆,被轟開了十餘處突破口。
日軍從突破口對城內猛衝,守軍將士奮勇抵抗。
戰至下午4點鍾,實在是抵擋不住日軍鐵蹄,隻能退入城中,與之展開巷戰。
黃昏之後,日軍部隊在城中大校場空降,並且四處襲擊。
守軍官兵雖然奮力血戰,卻終究是不敵日軍,各部隊損失慘重,無力再戰。
8日21時,守軍部隊被迫從南門突圍,撤出太原,繼而太原淪陷。
也就是同一天,1937年11月8日,淞滬戰場上的國軍也全線撤退。
持續了三個月的淞滬會戰,也宣告了結束。
……
彼時,劉文鋒所部,已然離開了豫省。
路上某城鎮之中,劉文鋒通過報紙,得知了太原和淞滬淪陷的消息。
一旁的李雲龍好奇的問道:“旅座,報紙上說啥呀?”
劉文鋒道:“太原失守了,淞滬也失守了。”
得知消息,李雲龍滿臉憤慨的道:“果然和旅座預料的一樣,太原會戰注定失敗。”
“八路呢?八路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劉文鋒道:“晉省雖然失守,但晉省的戰略意義重大,八路並未放棄晉省。”
“而你們八路本來就早有準備,早早的就在建立根據地了。”
“往後你們八路應該就是躲在晉省,暗中發展,積蓄力量了。”
李雲龍撓著頭道:“嘿嘿,什麽叫我們八路呀?咱老李現在是川軍團的!”
劉文鋒笑了笑,沒有多言,隨即對著李雲龍問道:“老李,你覺得金陵……我們能守住嗎?”
李雲龍搖頭道:“難!”
“國軍那些人,和閻百川一個德行!個個都是牛皮吹的震天響,一打起來……嗬嗬!”
看得出來,李雲龍對閻百川和國軍將領的指揮很有意見。
劉文鋒又問道:“對於這次的晉省之戰,你怎麽看?”
李雲龍毫不猶豫的迴答道:“慫!就是他娘的慫!”
“幾十萬大軍,打鬼子一個師團,打了三天,硬是全線轉成了防守。”
“明明有著兵力優勢,就是不敢進攻,隻會防守,說白了,就是縮頭烏龜!”
“但凡閻百川有點脾氣,隻管猛攻,哪怕是付出的代價巨大,幾十萬大軍填上去,填也能把板垣師團填光!”
“說白了,就是閻百川還在保存實力,不敢和小鬼子死磕!”
對於李雲龍的這番見解,劉文鋒是認同的。
從一開始,閻百川一直在謀劃著一場決戰,一舉吃掉板垣師團。
結果打到最後,他的決戰計劃都沒有實現。
閻百川的排兵布陣的確是沒有問題,但他就是不敢賭。
一開始的大通決戰,如果布置成功,真有可能吃掉板垣師團。
但閻百川猶豫不決,天鎮明明就頂不住,他還不派援兵,隻會下命令讓李服膺死頂,這不是搞笑嗎?
但凡當時他閻百川心狠一點,直接再派兩個軍頂上去,就在天鎮和板垣幹,雖然會付出一定的代價,可大通會戰布置成功,能吃掉板垣師團,那也是賺的。
就是閻百川處處猶豫不決,缺乏堅定的決心,不敢賭,繼而導致了太原會戰的失利。
至於還沒有展開的金陵保衛戰,和太原會戰一樣,一看就知道是一場必敗的戰鬥。
一味的防守,結果就是被動挨打。
不主動出擊,不敢和敵人死磕,失敗就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況且淞滬會戰打完,國軍的精銳基本上全都打光了。
德械師、裝甲部隊、空軍部隊,全都打的差不多了。
反觀日軍方麵,還有著大量的裝甲部隊和飛行隊。
在這種情況下,一味的固守,怎麽可能守得住?
……
雖然知道金陵必然失守,劉文鋒這一個旅,也很難扭轉戰局。
但劉文鋒依舊是毅然決然的,帶著351旅所剩的五千人,義無反顧的趕往了金陵。
而這五千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可以活著離開金陵。
一路之上,劉文鋒皆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原本他一切都計劃好了,離開晉省後便直奔金陵。
可當他走在路上的時候,距離金陵越來越近的時候,他卻開始躊躇了起來。
正是因為他知道金陵保衛戰的結局,知道戰局的走向,他才會躊躇。
畢竟是帶著自己的兵走向地獄,走向死亡,怎可能走的那麽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