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戰後處置
大軍閥:開局成為二代督軍 作者:雞蛋加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什麽?吳熙和常興都死了?”
“而且,吳熙還是被常興打死的?這怎麽可能?”
李玨一臉不敢置信的看著董輝。
“根據我們審問抓到的俘虜,從他們嘴裏得到的消息,的確是這樣。”
“當時禾城局勢已經糜爛到無法挽迴,於是吳熙就想要投降,以求自己能夠保留財產出國避難。”
“但是那個時候,常興已經瘋了,當著指揮部所有人的麵,直接射殺了吳熙。”
“然後,常興命令第六師發動反撲,準備對我軍實施玉石俱焚的計劃。”
“結果被白方正識破,並派遣蘇州守備師入城增援,最後擊敗了常興的第六師。”
“常興自感愧對第六師,命令第六師殘存的士兵向我軍投降,而他自己卻帶著常家的死士固守地堡。”
“結果被我軍擊斃,當場就氣絕身亡。”董輝簡單的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李玨。
李玨聽完董輝的話,也是唏噓不已。
拋開立場,他對於吳熙和常興並沒有太大的厭惡感。甚至來說,他還在一定程度上欣賞兩人。
吳熙雖然是個軍閥,是李家的老對手,常年跟自己交惡,但是吳熙對於經濟方麵很有見解。
在他的引導下,浙省可以說是欣欣向榮,百業待興,一點都看不到戰爭對於浙省的影響。
可另外一麵,吳熙這個人又窮兵黷武,驕奢淫逸,普通百姓需要繳納重稅。
可以說,吳熙在軍事上不行,民生上的建樹也不行,但他卻知道該怎麽發展地方經濟。
原本李玨還打算,擊敗吳熙之後,讓他來擔任經濟顧問。
這樣一來,吳熙軍事,民生方麵的缺點就可以避免,但又可以大力發揚他經濟方麵的優勢。
簡單來說,就是不讓吳熙掌權,隻給他建議權,這樣一來,吳熙的優點就能繼續發揮,又不怕他反叛自己。
至於說常興,李玨其實更看重一些。常興這個人的出身就不簡單,他是常家的大公子,在常家很有話語權。
而常家又在浙省很有影響力,如果能夠讓常家站在自己這邊,那麽自己控製浙省就會更容易。
再說軍事方麵的能力,常興曾留學過多國,在多所世界有名的軍事院校,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這就說明常興這個人軍事素養很不錯。
而且,常興還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這都是李玨和江軍所缺乏的。
同時,常興這個人勇於創新,喜歡出其不意,這一點,在這一次和浙軍的戰爭中,李玨就深有體會。
如果吳熙懂得放權,將這一次戰爭的指揮權交給常興,那他跟常興之間,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在這次和浙軍的交戰中,李玨有兩次體會到了常興的能力。
第一次是在蘇州保衛戰中,常興戰略眼光獨到,知道當時蘇州是整個戰局的關鍵所在。
蘇州破,那麽滬城不保。所以,常興才不計代價,強攻蘇州,希望就是把蘇州拿下,將滬城和金陵給隔開。
第二次就是最後的禾城之戰。
在麵對敵人具有優勢兵力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不是防守,而是把敵人引誘過來圍殺,將敵人拖入到自己的節奏中,才有可能反敗為勝。
別說什麽防守,敵人比你的兵力多,想要靠防禦來擊敗敵人,簡直是做夢,又不是冷兵器時代了。可以依托城防來防禦敵人的進攻。
在這個時代,最好的防禦,要麽就是你能夠擁有跟敵人相同的戰鬥力,要麽就是不停的進攻,打擊敵人的薄弱之處,讓敵人進入到你的節奏中來。
對於這兩點,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馬恩河,索姆河戰役,和後來的斯大林格勒戰役。
前麵兩場戰役就是擁有同等性戰鬥力的防禦,而最後的一場戰役,則是出於武器裝備,人數劣勢的時候,不停的進攻,把敵人拖入到自己的節奏中來。
很明顯,禾城之戰,就是常興想要把白方正拖入到自己節奏中的一種嚐試。
但是很明顯,這一點常興做的還不夠好,但是他至少有這樣的意識了。
這也是李玨看重常興的關鍵點之一。
不過現在說這些都晚了,無論是吳熙,還是常興,現在都已經喪命在了禾城。
李玨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然後才緩緩地說道:“還真的是可惜了。”
董輝聽到李玨的一句可惜,他抬起頭看了看李玨,他知道這是李玨真心實意的在對這兩個人感覺到可惜。
“督軍,現在吳熙和常興都已經死在了禾城,那麽對於吳熙和常興的家人,我們應該怎麽處理?”董輝看向李玨問道。
李玨聽到董輝這麽問,他就低頭想了想,然後才說道:“我沒有記錯的話,吳熙家中,現在已經沒有了成年的男子了吧?”
董輝聽到之後,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是的,吳熙家裏雖然人丁興旺,育有四子五女,但是他的長子現在才十三歲,最小的兒子才三歲。”
“我記得,他還有個小舅子,也死在了臨安吧?”李玨問道。
“是的。”董輝點了點頭。
“行了,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太過於為難吳熙家裏了,讓他們交出一半的家產,然後給他們留足以後能夠維持生計的店鋪就行了。”
“其他的,就先收繳起來。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也別讓人去打擾吳家,以免有人說我們欺負孤兒寡母。”
董輝聽到李玨的話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
他並不覺得李玨做的過分,在這個年代,像吳熙這種的軍閥如果死了,最好的結果就是他的家產全部要被充公,至於生前的產業,頂多給他們留下一兩件鋪子。
哪像李玨,隻要一半的現金,還給他們留足維持現在生活的鋪子。
這個時代本來就是這麽殘酷,輸的人,一無所有,贏的人才能通吃。甚至擔心以後被仇家的人惦記著,心狠一點的人,直接會下令處死對方整個家族。
哪像李玨現在這個樣子,還會給吳家人一條生路。
“既然督軍已經對吳家做出了決定,那麽常家我們又應該怎麽處理?督軍,要知道在某些方麵,常家人的話,可還要比吳家人更管用。”
“所以還請督軍能夠慎重考慮一下,怎麽處置常家人。”
“而且,吳熙還是被常興打死的?這怎麽可能?”
李玨一臉不敢置信的看著董輝。
“根據我們審問抓到的俘虜,從他們嘴裏得到的消息,的確是這樣。”
“當時禾城局勢已經糜爛到無法挽迴,於是吳熙就想要投降,以求自己能夠保留財產出國避難。”
“但是那個時候,常興已經瘋了,當著指揮部所有人的麵,直接射殺了吳熙。”
“然後,常興命令第六師發動反撲,準備對我軍實施玉石俱焚的計劃。”
“結果被白方正識破,並派遣蘇州守備師入城增援,最後擊敗了常興的第六師。”
“常興自感愧對第六師,命令第六師殘存的士兵向我軍投降,而他自己卻帶著常家的死士固守地堡。”
“結果被我軍擊斃,當場就氣絕身亡。”董輝簡單的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李玨。
李玨聽完董輝的話,也是唏噓不已。
拋開立場,他對於吳熙和常興並沒有太大的厭惡感。甚至來說,他還在一定程度上欣賞兩人。
吳熙雖然是個軍閥,是李家的老對手,常年跟自己交惡,但是吳熙對於經濟方麵很有見解。
在他的引導下,浙省可以說是欣欣向榮,百業待興,一點都看不到戰爭對於浙省的影響。
可另外一麵,吳熙這個人又窮兵黷武,驕奢淫逸,普通百姓需要繳納重稅。
可以說,吳熙在軍事上不行,民生上的建樹也不行,但他卻知道該怎麽發展地方經濟。
原本李玨還打算,擊敗吳熙之後,讓他來擔任經濟顧問。
這樣一來,吳熙軍事,民生方麵的缺點就可以避免,但又可以大力發揚他經濟方麵的優勢。
簡單來說,就是不讓吳熙掌權,隻給他建議權,這樣一來,吳熙的優點就能繼續發揮,又不怕他反叛自己。
至於說常興,李玨其實更看重一些。常興這個人的出身就不簡單,他是常家的大公子,在常家很有話語權。
而常家又在浙省很有影響力,如果能夠讓常家站在自己這邊,那麽自己控製浙省就會更容易。
再說軍事方麵的能力,常興曾留學過多國,在多所世界有名的軍事院校,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這就說明常興這個人軍事素養很不錯。
而且,常興還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這都是李玨和江軍所缺乏的。
同時,常興這個人勇於創新,喜歡出其不意,這一點,在這一次和浙軍的戰爭中,李玨就深有體會。
如果吳熙懂得放權,將這一次戰爭的指揮權交給常興,那他跟常興之間,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在這次和浙軍的交戰中,李玨有兩次體會到了常興的能力。
第一次是在蘇州保衛戰中,常興戰略眼光獨到,知道當時蘇州是整個戰局的關鍵所在。
蘇州破,那麽滬城不保。所以,常興才不計代價,強攻蘇州,希望就是把蘇州拿下,將滬城和金陵給隔開。
第二次就是最後的禾城之戰。
在麵對敵人具有優勢兵力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不是防守,而是把敵人引誘過來圍殺,將敵人拖入到自己的節奏中,才有可能反敗為勝。
別說什麽防守,敵人比你的兵力多,想要靠防禦來擊敗敵人,簡直是做夢,又不是冷兵器時代了。可以依托城防來防禦敵人的進攻。
在這個時代,最好的防禦,要麽就是你能夠擁有跟敵人相同的戰鬥力,要麽就是不停的進攻,打擊敵人的薄弱之處,讓敵人進入到你的節奏中來。
對於這兩點,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馬恩河,索姆河戰役,和後來的斯大林格勒戰役。
前麵兩場戰役就是擁有同等性戰鬥力的防禦,而最後的一場戰役,則是出於武器裝備,人數劣勢的時候,不停的進攻,把敵人拖入到自己的節奏中來。
很明顯,禾城之戰,就是常興想要把白方正拖入到自己節奏中的一種嚐試。
但是很明顯,這一點常興做的還不夠好,但是他至少有這樣的意識了。
這也是李玨看重常興的關鍵點之一。
不過現在說這些都晚了,無論是吳熙,還是常興,現在都已經喪命在了禾城。
李玨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然後才緩緩地說道:“還真的是可惜了。”
董輝聽到李玨的一句可惜,他抬起頭看了看李玨,他知道這是李玨真心實意的在對這兩個人感覺到可惜。
“督軍,現在吳熙和常興都已經死在了禾城,那麽對於吳熙和常興的家人,我們應該怎麽處理?”董輝看向李玨問道。
李玨聽到董輝這麽問,他就低頭想了想,然後才說道:“我沒有記錯的話,吳熙家中,現在已經沒有了成年的男子了吧?”
董輝聽到之後,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是的,吳熙家裏雖然人丁興旺,育有四子五女,但是他的長子現在才十三歲,最小的兒子才三歲。”
“我記得,他還有個小舅子,也死在了臨安吧?”李玨問道。
“是的。”董輝點了點頭。
“行了,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太過於為難吳熙家裏了,讓他們交出一半的家產,然後給他們留足以後能夠維持生計的店鋪就行了。”
“其他的,就先收繳起來。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也別讓人去打擾吳家,以免有人說我們欺負孤兒寡母。”
董輝聽到李玨的話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
他並不覺得李玨做的過分,在這個年代,像吳熙這種的軍閥如果死了,最好的結果就是他的家產全部要被充公,至於生前的產業,頂多給他們留下一兩件鋪子。
哪像李玨,隻要一半的現金,還給他們留足維持現在生活的鋪子。
這個時代本來就是這麽殘酷,輸的人,一無所有,贏的人才能通吃。甚至擔心以後被仇家的人惦記著,心狠一點的人,直接會下令處死對方整個家族。
哪像李玨現在這個樣子,還會給吳家人一條生路。
“既然督軍已經對吳家做出了決定,那麽常家我們又應該怎麽處理?督軍,要知道在某些方麵,常家人的話,可還要比吳家人更管用。”
“所以還請督軍能夠慎重考慮一下,怎麽處置常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