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下形勢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不韋沉思許久,方才迴答:“天下群雄大多出自草莽,未發跡時,隻是尋常,難以尋覓。”
“不過,據下官所知,河南道的李益、河北道的竇至德、洛陽的王玄肅、河東道的劉競成、劍南道的張常遜。”
“這幾人各自割據一方,聲勢頗大,當為主上爭霸天下的勁敵。”
高楷暗自思忖,天下兩都十六道,潛藏的梟雄,必然不止這些。
隻不過,他們大多不為人知。或者和他一樣,隻據有區區一州之地,不過天下三百分之一。
至於這幾個聲名廣傳天下者,必然有不凡之處,須得留意。
兩人一番交談,如同撥雲見日。高楷對這陌生朝代的疑惑,陡然散去許多。
沉默片刻,他轉而看向右側:“裴季,你多次出使,可知隴右道形勢如何?”
“下官略知一二。”裴季稍稍措辭,有條不紊道:“隴右道一共十二州,由多方勢力占據。”
“蘭州以西,有隴右道節度使王威,駐守鄯州,兼領河、廓二州。”
“以南,分屬兩家。薛矩占據洮、疊、岷三州,李晝攻取渭、秦二州。”
“以北是河西道,以東為關內道。另有宕、武、成三州無主,混戰不休。”
高楷微微頷首,偌大的隴右道,同樣群雄割據,你方唱罷我登場。
天下局勢瞬息萬變,這是一個你死我活的亂世。一旦參與爭霸,便是賭上身家性命,不成即死。
“如此說來,我方勁敵,當為王、薛、李這三家。”
“薛家我略有耳聞,不知王、李二家是何情況?”
裴季娓娓道來:“王威是朝廷委派的節度使,此人老邁昏聵,貪婪無度。”
“隻知搜刮民脂民膏,毫無治理軍政之才能,遲早身死族滅,不足為慮。”
“至於李晝,主上須得警惕。”
“哦?”高楷好奇道,“這是為何?”
“李晝出身隴西李氏,鍾鳴鼎食之家,世代顯赫。祖父是大周上柱國大將軍,父親為國公。”
“他英武果敢,頗有智謀,曾擊退突厥,解救先帝,先帝稱讚其為麒麟兒。”
“此人素懷平天下之大誌,深藏不露;又禮賢下士,廣交豪傑,為世人仰慕。”
“必為主上一大勁敵。”
高楷心中思忖,這李晝純屬家裏有礦,自己又有能力,可以說是天之驕子。
正如三國演義中的袁紹,四世三公,名望值拉滿,士人不請自來。
眾人拾柴火焰高。
加上他自身能力優秀,更是如虎添翼。
高楷隱隱有一種預感,若沒有他,這李晝必當奪取整個隴右道。
三人相談許久,見天色將晚,便各自散去。
高楷漫步迴到前院,忽見一個管事匆匆來報。
“郎君,春秋書院封山了,學子都被遣散,聽聞荀夫子一心隱居,不再過問世事。”
“哦?竟有此事。”高楷有些詫異,這春秋書院多次和他作對,他本想設法反擊一二。
沒想到,還沒等他出手,這書院竟然封閉,掌門人都隱藏起來。
也不知是什麽情況。
他轉念一想,淡聲道:“你去看看城中劉、吳、周這三家,有什麽異動。”
老師藏起來,總不至於徒弟們也一起吧,他們可是正年輕、想要建功立業之時。
“是。”管事連忙前去打探。
不過,不必管事迴稟,他很快便知道這三家動靜。隻因吳弘基、周順德二人前來拜見。
這二人聲稱仰慕他的威名,特來投奔,願效犬馬之勞。
高楷自是歡喜,化幹戈為玉帛,當即下令封二人為八品錄事參軍,參讚軍政之事。
他暗中打量,隻見兩人頭頂皆是青氣成雲,中心紅光氤氳,命格、氣運皆是上佳。
難道,這便是他之前預感到的大才來投?
他隱約覺得,這事沒有這麽簡單,恐怕另有玄機。
吳弘基與周順德二人更是驚喜,沒想到高楷不計前嫌,當即錄用。
雖隻是八品小官,卻代表著進入核心層,相當於創始成員。
既然有了一席之地,確立君臣名分,一些隱秘之事,自然也對他和盤托出。
“劉文敬攜劉家人,前往渭州投奔李晝了?”
高楷眉頭一挑,舉家外遷,又如此迫不及待,分明是對外表明看不上他,打他的臉。
吳、周二人小心地看著他的臉色,輕聲問道:“主上,是否派人追迴?”
“不必了。”高楷搖頭道,“如此匆忙離去,顯然是去意已決,心誌堅定。何須去追迴,讓他去吧。”
他可不想看到,麾下的人“身在曹營心在漢”。
君臣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主上仁義!”兩人真心誠意讚歎道。
寬以待人,用人不疑,果然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明主。
兩人麵露喜色,真心歸附。
頓時,一縷縷青氣流轉,落在高楷頭頂,推動著他的氣運越發強盛,隱隱有一絲紅氣沉浮。
高楷心中一喜,若能將氣運完全轉變紅色,他便有望獲得紫光命格,這可是王公宰相之命。
當然,僅靠蘭州一地是不成的。若想得王爵,至少要全據隴右道。
眼下,薛家大軍屯駐安樂城外,虎視眈眈。若能戰而勝之,順勢攻下洮、疊、岷三州,他的氣運命格將大為增漲。
反之,他若兵敗,必然氣運大跌、命格衰弱,甚至身死族滅,為薛家的踏腳石。
爭霸天下,最是殘酷,容不得絲毫輕忽。往往一場大敗,便就此沉淪,再無崛起之機。
一飛衝天,還是湮沒無聞,就看與薛家的一戰了。
想到這,他暗中傳令,派遣探馬潛入薛家三州,搜集情報,為今後的大戰做準備。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且說岷州崆峒山,一座高台之上,兩個羽衣星冠的道人,相對而坐,俯瞰天下風雲。
正是通玄與通微二人。
崆峒山雄視三關,控扼五原。是絲綢之路西出關中的要塞,有“西來第一山”、“山色天下秀”的美譽。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兩人居高臨下,打坐修行。時而談一會玄,時而講一下道,飄飄然如羽化登仙。
驀然,一隻青鳥扇動羽翼,撥開雲霧飛來,眨眼間到了兩人身前。
通玄睜開雙眼,抬手一招。
青鳥翩然落下,輕輕一啄,便有一封書信滑出,落在他的掌心。
“不過,據下官所知,河南道的李益、河北道的竇至德、洛陽的王玄肅、河東道的劉競成、劍南道的張常遜。”
“這幾人各自割據一方,聲勢頗大,當為主上爭霸天下的勁敵。”
高楷暗自思忖,天下兩都十六道,潛藏的梟雄,必然不止這些。
隻不過,他們大多不為人知。或者和他一樣,隻據有區區一州之地,不過天下三百分之一。
至於這幾個聲名廣傳天下者,必然有不凡之處,須得留意。
兩人一番交談,如同撥雲見日。高楷對這陌生朝代的疑惑,陡然散去許多。
沉默片刻,他轉而看向右側:“裴季,你多次出使,可知隴右道形勢如何?”
“下官略知一二。”裴季稍稍措辭,有條不紊道:“隴右道一共十二州,由多方勢力占據。”
“蘭州以西,有隴右道節度使王威,駐守鄯州,兼領河、廓二州。”
“以南,分屬兩家。薛矩占據洮、疊、岷三州,李晝攻取渭、秦二州。”
“以北是河西道,以東為關內道。另有宕、武、成三州無主,混戰不休。”
高楷微微頷首,偌大的隴右道,同樣群雄割據,你方唱罷我登場。
天下局勢瞬息萬變,這是一個你死我活的亂世。一旦參與爭霸,便是賭上身家性命,不成即死。
“如此說來,我方勁敵,當為王、薛、李這三家。”
“薛家我略有耳聞,不知王、李二家是何情況?”
裴季娓娓道來:“王威是朝廷委派的節度使,此人老邁昏聵,貪婪無度。”
“隻知搜刮民脂民膏,毫無治理軍政之才能,遲早身死族滅,不足為慮。”
“至於李晝,主上須得警惕。”
“哦?”高楷好奇道,“這是為何?”
“李晝出身隴西李氏,鍾鳴鼎食之家,世代顯赫。祖父是大周上柱國大將軍,父親為國公。”
“他英武果敢,頗有智謀,曾擊退突厥,解救先帝,先帝稱讚其為麒麟兒。”
“此人素懷平天下之大誌,深藏不露;又禮賢下士,廣交豪傑,為世人仰慕。”
“必為主上一大勁敵。”
高楷心中思忖,這李晝純屬家裏有礦,自己又有能力,可以說是天之驕子。
正如三國演義中的袁紹,四世三公,名望值拉滿,士人不請自來。
眾人拾柴火焰高。
加上他自身能力優秀,更是如虎添翼。
高楷隱隱有一種預感,若沒有他,這李晝必當奪取整個隴右道。
三人相談許久,見天色將晚,便各自散去。
高楷漫步迴到前院,忽見一個管事匆匆來報。
“郎君,春秋書院封山了,學子都被遣散,聽聞荀夫子一心隱居,不再過問世事。”
“哦?竟有此事。”高楷有些詫異,這春秋書院多次和他作對,他本想設法反擊一二。
沒想到,還沒等他出手,這書院竟然封閉,掌門人都隱藏起來。
也不知是什麽情況。
他轉念一想,淡聲道:“你去看看城中劉、吳、周這三家,有什麽異動。”
老師藏起來,總不至於徒弟們也一起吧,他們可是正年輕、想要建功立業之時。
“是。”管事連忙前去打探。
不過,不必管事迴稟,他很快便知道這三家動靜。隻因吳弘基、周順德二人前來拜見。
這二人聲稱仰慕他的威名,特來投奔,願效犬馬之勞。
高楷自是歡喜,化幹戈為玉帛,當即下令封二人為八品錄事參軍,參讚軍政之事。
他暗中打量,隻見兩人頭頂皆是青氣成雲,中心紅光氤氳,命格、氣運皆是上佳。
難道,這便是他之前預感到的大才來投?
他隱約覺得,這事沒有這麽簡單,恐怕另有玄機。
吳弘基與周順德二人更是驚喜,沒想到高楷不計前嫌,當即錄用。
雖隻是八品小官,卻代表著進入核心層,相當於創始成員。
既然有了一席之地,確立君臣名分,一些隱秘之事,自然也對他和盤托出。
“劉文敬攜劉家人,前往渭州投奔李晝了?”
高楷眉頭一挑,舉家外遷,又如此迫不及待,分明是對外表明看不上他,打他的臉。
吳、周二人小心地看著他的臉色,輕聲問道:“主上,是否派人追迴?”
“不必了。”高楷搖頭道,“如此匆忙離去,顯然是去意已決,心誌堅定。何須去追迴,讓他去吧。”
他可不想看到,麾下的人“身在曹營心在漢”。
君臣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主上仁義!”兩人真心誠意讚歎道。
寬以待人,用人不疑,果然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明主。
兩人麵露喜色,真心歸附。
頓時,一縷縷青氣流轉,落在高楷頭頂,推動著他的氣運越發強盛,隱隱有一絲紅氣沉浮。
高楷心中一喜,若能將氣運完全轉變紅色,他便有望獲得紫光命格,這可是王公宰相之命。
當然,僅靠蘭州一地是不成的。若想得王爵,至少要全據隴右道。
眼下,薛家大軍屯駐安樂城外,虎視眈眈。若能戰而勝之,順勢攻下洮、疊、岷三州,他的氣運命格將大為增漲。
反之,他若兵敗,必然氣運大跌、命格衰弱,甚至身死族滅,為薛家的踏腳石。
爭霸天下,最是殘酷,容不得絲毫輕忽。往往一場大敗,便就此沉淪,再無崛起之機。
一飛衝天,還是湮沒無聞,就看與薛家的一戰了。
想到這,他暗中傳令,派遣探馬潛入薛家三州,搜集情報,為今後的大戰做準備。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且說岷州崆峒山,一座高台之上,兩個羽衣星冠的道人,相對而坐,俯瞰天下風雲。
正是通玄與通微二人。
崆峒山雄視三關,控扼五原。是絲綢之路西出關中的要塞,有“西來第一山”、“山色天下秀”的美譽。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兩人居高臨下,打坐修行。時而談一會玄,時而講一下道,飄飄然如羽化登仙。
驀然,一隻青鳥扇動羽翼,撥開雲霧飛來,眨眼間到了兩人身前。
通玄睜開雙眼,抬手一招。
青鳥翩然落下,輕輕一啄,便有一封書信滑出,落在他的掌心。